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9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出炉,特例单议机制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出炉,特例单议机制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

      中药
        主要观点   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认为新版分组方案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2.0版分组更贴近临床实际,细化了资源消耗较高的分组。调整后的2.0版DRG分组,包括核心分组409组(较之前增加33组)、细分组634组(较之前增加6组),重点对临床意见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等13个学科,以及联合手术、复合手术问题进行了优化完善;2.0版DIP分组,包括核心病种9520种,能够覆盖95%以上的出院病例。医保局组织专家对169个城市2020年以来的医疗机构数据(约1亿条)进行统计分析,并开展多方论证形成了2.0版分组方案;数据来自临床,地域分布和数据体量具有较强代表性。   量化特例单议数量比例,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品新耗材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向医保经办机构进行申报,经办机构组织专家对这些特殊病例进行单独审核评议后,符合条件的可实行项目付费或调整该病例的DRG/DIP支付标准,给予合理补偿。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通过将比例量化,使得特例单议更具操作性。   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预付金制度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各地要加快推进年度基金清算工作,确保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算,要按协议落实“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各统筹地区要认真组织开展月结算工作,原则上费用结算时间自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30个工作日。各地医保部门可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商同级财政部门合理确定预付金的基础规模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个月左右的预付金,定点医疗机构自愿向统筹地区申请预付金。   2025年2.0版分组落地。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2.0版分组的切换准备工作,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   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   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启动以DRG/DIP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开展了DRG/DIP付费,26个省份已实现省域内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相比1.0版本,2.0版本的改变在于规则优化,解决现行分组不够精确、不够贴近临床的问题,补充了医疗机构常见的缺失病种。特例单议机制对保障复杂危重病例充分治疗、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规定的比例应该能够满足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表示,实际很多地方1%都用不到。在清算结算方面,近年来,内蒙古、江西、广西等地医保部门积极采取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方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动力。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新版分组呈现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迭代趋势;特例单议机制为新药新技术的合理应用留有余地,利好国产创新药械企业;强调医保基金结算效率则有助于盘活全产业链资金流转。此外,我们认为DRG/DIP2.0版本的推行也有望增加对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的需求。   投资建议   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艾力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迈威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智翔金泰、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7-29
    • POE行业研究报告:光伏胶膜拉动需求,国产化进程加速

      POE行业研究报告:光伏胶膜拉动需求,国产化进程加速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光伏胶膜迭代趋势放大未来POE需求。POE兼具塑料和橡胶的性质,性能优异,在光伏胶膜、汽车、建筑等领域均有应用。在光伏领域,n型电池和双面双玻组件的市场渗透率呈现增长趋势,驱动POE和EPE胶膜需求扩大,从而拉动原料POE粒子的需求。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胶膜的需求有望达到40.00~44.10亿平方米,全球光伏级POE粒子的需求将快速提升。我们估计2024~2026年全球光伏级POE粒子的需求分别达到38.83~42.81万吨、42.84~47.12万吨、46.26~53.36万吨。此外,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单车改性塑料用量的提升也将助长POE需求。   POE存在高技术壁垒,行业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POE有三大技术壁垒:高碳α-烯烃、单活性中心茂金属催化剂、溶液聚合技术。我国POE生产技术落后于国外,POE的市场供应长期由国外几大龙头企业垄断,包括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LG、SK-SABIC、北欧化工等,主要产能约为168万吨/年。   我国POE国产化进程驶入快车道。随着我国逐渐打破各项POE技术壁垒,POE国产化进程加速。2023年12月,贝欧亿公司自主建设的国内首套POE工业化装置正式成功投产。2024年6月,万华化学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于当日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POE工业化装置一次性高质量开车成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规划的POE项目总产能约295万吨/年,其中,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天津石化、鼎际得等公司的工业化装置有望在2024-2025年间投产。   投资主线:建议关注具有POE粒子自主知识产权、工业化进程较快的企业,鼎际得、万华化学、卫星化学、东方盛虹等。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进度不及预期;POE项目进度不及预期;POE市场竞争加剧。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1页
      2024-07-24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震荡下跌,维生素价格再度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震荡下跌,维生素价格再度上涨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2.10%,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92%,基础化工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4.02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28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幅靠前的有:橡胶助剂(2.78%)、涂料油墨(1.25%)、有机硅(1.24%);跌幅靠前的有:氟化工(-8.16%)、胶粘剂及胶带(-6.31%)、炭黑(-5.44%)。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国产维生素D3(20.37%)、二乙醇胺(12.05%)、硫酸(8.31%)、硫磺(6.03%)、国产维生素K3(4.65%)。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液氯(-29.49%)、NYMEX天然气(-8.17%)、浓硝酸(-5.41%)、碳酸锂(-4.44%)、辛醇(-3.61%)。   行业重要动态   国际油价震荡下调。美国6月PPI通胀给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变数,中国6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且原油进口量下降,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偏疲弱,市场担忧需求前景疲软。美国6月PPI同比上升2.6%,预估为上升2.3%,前值为上升2.2%;美国6月PPI环比上升0.2%,预估为上升0.1%,前值为下降0.2%。美国6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PPI环比上升0.4%,市场预估增长0.2%。美国PPI数据的超预期表现,揭示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中国原油进口量下降显示需求疲软,今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下降2.3%至1,105万桶/日,因燃料需求令人失望,以及独立炼油厂因利润率疲软而减产。据海关数据显示,6月中国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3.7%,至1,419万桶/日,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因计划中的设备维护,且炼油利润下降和燃料需求低迷促使独立炼油厂减产,这是今年迄今为止最低水平。近期油价震荡运行伴有小幅下降,截至7月19日,WTI原油价格为80.1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2.63美元/桶。   近日,马来西亚种植和原产业部(KPK)表示,该部正在研究将该国橡胶林种植面积介于500至1000公顷的小型农户整合或统一生产模式,以提高橡胶生产能力并降低成本。KPK称,马来西亚总计有约110万公顷橡胶种植园,其中93%是小农户,7%是种植园主。共有21.7万小农户参与天然橡胶生产,其中19.5万小农户每三年更新一次橡胶交易许可证。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煤化工板块。建议关注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煤化工板块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鹿山新材、山东赫达。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4-07-2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上半年6款中药新药获批,板块迎来收获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上半年6款中药新药获批,板块迎来收获期

      中药
        主要观点   2024H1共6款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获批数量创同期历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NMPA共批准6款中药新药。其中,中药1.1类创新药有3款,包括湖北齐进药业的儿茶上清丸、卓和药业的九味止咳口服液、成都华西天然药物的秦威颗粒;中药3.1类新药有3个,包括武汉康乐药业的芍药甘草汤颗粒、华润三九的苓桂术甘颗粒和温经汤颗粒。适应症领域方面,这6款新药涵盖五官科用药、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妇科用药。其中,华润三九的苓桂术甘颗粒为国产第2家,首家获批企业为康缘药业,该药已进入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其余5款中药新药有望参加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2024年一季度有5款中药新药密集获批上市。与往年同期对比来看,2023H1、2022H1国内仅有参郁宁神片、淫羊藿素软胶囊获批上市;2021H1国内有3款中药3.2类新药获批上市。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成药销售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接近4200亿元,同比增长6%。   中药新药研发热度高,政策层面持续加持。今年以来已有25款中药新药陆续提交上市申请。中药新药注册申请数量上升趋势明显,2024H1有23款中药新药申报上市,2023H1有10款中药新药申报上市,2022H1、2021H1均只有4款中药新药申报上市。从企业层面上看,康缘药业有3款中药新药申报上市,悦康药业、天士力、凯宝药业、吉林敖东4家企业各有2款中药新药申报上市。   近年来,为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均有提出,加强开展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有效成分或组分等的中药新药研发。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推荐符合条件的中药新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2024年7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获审议通过,将于2025年1月实施。该规定旨在建立最严谨标准,结合中药特点,详细规定中药标准制定、修订、实施等要求,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流程,提升中药标准化水平。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中药行业利好政策持续加持,注册审批环节持续优化完善,效率不断提升,2024年上半年多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药企研发热度高,板块迎来收获期。建议关注:华润三九、康缘药业、天士力、悦康药业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4-07-2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钾肥大合同正式落地,多家胎企上半年业绩高增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钾肥大合同正式落地,多家胎企上半年业绩高增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1.23%,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20%,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03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3位。基础化工跌幅居前的个股有:键邦股份(-41.56%),中农立华(-14.23%),聚赛龙(-13.80%),立霸股份(-9.54%),巨化股份(-9.27%)。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硫磺(9.43%)、硫酸(5.18%)、二乙醇胺(4.40%)、三聚氰胺(4.35%)、环氧氯丙烷(3.87%)。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液氯(-27.10%)、水合肼(-5.63%)ADC发泡剂(-5.52%)、浓硝酸(-5.00%)、丁二烯(-4.35%)。   行业重要动态   7月9日,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中化、中农、中海化学)与国际钾肥主要供应商达成一致,确定2024年度钾肥进口合同价格为273美元/吨CFR(到岸价),较2023年价格降低34美元/吨。这是在2023年合同大幅降价(每吨在2022年590美元CFR的基础上下降283美元)之后,再一次降低合同成交价格,继续保持全球钾肥“价格洼地”的优势地位。次日,印度钾肥有限公司(IPL)也签订了新的标准氯化钾大合同,价格为279美元,比中国的合同价格高6美元。作为农业三大基础肥料之一的钾肥,对作物增产增收和品质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钾肥消费国,年钾肥需求量1600万~1700万吨,钾肥供应仍然依赖进口。长期以来,全球钾盐资源及钾肥产能呈现头部效应,我国钾肥定价话语权较弱。自2005年以来,在中国钾肥进口谈判机制的有力保障下,我国在近20年来持续保持世界钾肥“价格洼地”地位,有效保障了国内钾肥的稳定供应,对于降低农业投入成本、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煤化工板块。建议关注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煤化工板块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鹿山新材、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4-07-1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眼科医疗服务规模逐渐扩大,看好长期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眼科医疗服务规模逐渐扩大,看好长期发展

      中药
        主要观点   眼科疾病发病率高,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眼科患者基数大、患病率高。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屈光手术、眼病诊疗、医学视光。其中,屈光手术包括近视、远视、老花眼和散光等手术;眼病诊疗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疾病的诊疗;医学视光包括视力检查、眼镜配戴、隐形眼镜配戴等。根据蛋壳研究院《2022年眼科行业研究报告》,白内障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90%;非致盲类疾病中屈光不正正逐渐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20岁以下人群近视率接近70%,且还在进一步增加。   需求端,治疗率提升空间大,发病率持续提升。从渗透率看,根据蛋壳研究院《2022年眼科行业研究报告》我国眼科疾病治疗率较美国仍有4-5倍提升空间,我国眼科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80.1亿元,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发病率不断提高,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增长。   政策端,我们认为《“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出台有望提升人民群众对眼健康的普遍关注,进一步促进眼科疾病治疗率的提升。2022年《“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出台,要求在“十四五”时期,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延。有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科学矫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白内障复明能力,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筛查能力,推动角膜捐献事业有序发展。要求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眼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眼科医疗质量管理,推动眼科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格局上,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激烈,爱尔眼科市占率领先。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6-2020年,国内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537家增长至1061家,截至2020年,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占眼科医院总数量的94.7%。爱尔眼科在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占有率居行业首位,且其门诊量和手术量也均位居行业前列。此外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等也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能够提供优质眼科医疗服务、技术不断进步的企业或将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长期眼科规模持续增长,短期进入暑期旺季需求端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兴齐眼药、爱博医疗、爱尔眼科、朝聚眼科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7-15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维生素价格全线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维生素价格全线上涨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0.80%,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88%,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08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8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幅靠前的有:纯碱(1.71%)、氯碱(1.49%)、钛白粉(0.72);跌幅靠前的有:膜材料(-4.39%)、非金属材料(-3.78%)、橡胶助剂(-3.34%)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国产维生素D3(55.88%)、国产维生素K3(8.59%)、国产维生素E(7.59%)、VCM(5.88%)、硫酸(5.10%)。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三氯乙烯(-11.11%)、NYMEX天然气(-10.42%)、液氯(-8.94%)、PTMEG(-6.90%)、纯苯(-6.84%)。   行业重要动态   近期原油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市场对中东地区地缘局势的担忧情绪升温,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此外,美国原油与成品油库存减少也提振油价,EIA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6月28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较一周前减少1176万桶至8.2亿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较一周前减少1215.7万桶至4.49亿桶;另外根据路透社调查显示,欧佩克6月日产量为2670万桶,比5月份增加了7万桶,且超出目标约28万桶/日,尼日利亚和伊朗的供应量增加,盖过了其他成员国和更广泛的OPEC+联盟自愿削减供应量的影响。截至7月5日,WTI原油价格为83.1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86.54美元/桶。   近日,可乐丽公司宣布,计划优化其位于日本新潟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工厂产能;可乐丽表示,将把该工厂目前6.7万吨/年MMA单体产能减半,并停止对外销售,该公司还将降低副产品硫酸铵和甲基丙烯酸树脂模塑材料的生产能力,产能削减将从2025年7月左右开始生效。此外,世界上最大的MMA生产商三菱化学集团已于2024年2月宣布,将于2024年7月终止其日本广岛的丙酮氰醇工艺的10.7万吨/年MMA装置生产,三菱还关闭了其在英国的MMA产能。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煤化工板块。建议关注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煤化工板块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鹿山新材、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4-07-1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发展迎来政策春风,有望迈入快速通道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发展迎来政策春风,有望迈入快速通道

      中药
        主要观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此前北京、广州等多地已出台支持创新药全产业链发展的地方性文件为增进创新药的可及性,目前,地方层面已有多项创新。比如,根据《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对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费用,不计入DRG病组支付标准,单独支付;广州方面则提出,建立广州重大创新药产品目录,建立目录产品的采购奖励机制。支持符合创新药品条件的医药企业随时向“穗岁康”承办机构提出申请纳入等。针对高值创新药支付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也提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   中国创新药获批呈增长趋势,进入创新药研发收获期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批件信息统计,2024年上半年共有44款新药在中国首次获批上市,其中1类创新药有23款。另外,还有近50款新药的新适应症/新剂型在中国获批。进一步梳理国家药审中心数据可以发现:2023年全年批准上市的1类创新药有40个,接近于2022年获批数(21款)的两倍。而在2019、2020年和2021年三年里,我国1类创新药获批数分别为12、20和47个。由此计算,近五年来,我国获批的1类创新药达到140个,并总体呈增长趋势。   我们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创新药发展提升到了关系人民健康福祉的地位,说明了国家对创新药发展的重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作为中央高度的顶层设计方案,分别从支付端、融资端、审评端、考核端等多个维度全链条助推创新药的商业化以及研发,创新药发展有望迈入快车道。建议关注创新药全产业链,包括创新药企、CXO、科研服务、流通等各板块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   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艾力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迈威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智翔金泰、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CXO板块建议关注:泰格医药、诺泰生物、诺思格、成都先导、和元生物、博腾股份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4-07-0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POE国产化再进一步,维生素价格持续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POE国产化再进一步,维生素价格持续上涨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2.02%,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97%,基础化工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05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8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幅靠前的有:煤化工(3.37%)、氟化工(2.64%);跌幅靠前的有:非金属材料(-8.58%)、粘胶(-5.96%)、膜材料(-4.97%)。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国产维生素D3(23.19%)、液氯(11.90%)、国产维生素E(9.72%)、硫酸(6.14%)、涤纶短纤(5.35%)。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二乙醇胺(-7.22%)、盐酸(-5.84%)、碳酸锂(-5.52%)、烟酰胺(-5.00%)、POM(-4.65%)。   行业重要动态   6月29日,万华化学新材料事业部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于当日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POE工业化装置一次性高质量开车成功。POE作为一种高端聚烯烃材料,技术壁垒高,且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可广泛用于光伏、改性、医疗、包装等诸多领域;作为高端的化工材料,POE在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目前全球POE产能仍然主要集中于国外少数企业,我国POE高度依赖进口,特别是光伏级的POE粒子,全球供给仅有陶氏、埃克森美孚、三井、LG等几家国外厂商。我们认为,万华化学POE装置投产,标志着我国在POE国产化的道路上再次迈出了坚实一步。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煤化工板块。建议关注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煤化工板块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鹿山新材、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8页
      2024-07-0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司美减重适应症国内获批,产业链上游业绩开始兑现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司美减重适应症国内获批,产业链上游业绩开始兑现

      中药
        主要观点   GLP-1减重赛道诺和诺德先下一城,信达生物快速跟进。据华经产业研究院,GLP-1类药物正逐渐成为减重治疗的主流,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全球糖尿病药物巨头诺和诺德、礼来等针对该靶点布局了一个或数个创新药,已有司美、利拉、度拉糖肽等多个GLP-1受体激动剂上市,并形成了百亿级美元的销售规模。从IND申报数量来看,GLP-1类药物近三年临床申报已处于爆发期。6月26日,卫健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该政策的出台为GLP-1减重市场更添一份利好。诺和诺德、礼来各占减肥药半壁江山;而2023年底中国市场仅存奥利司他、利拉鲁肽(华东医药)、贝那鲁肽3种获批减重药。本周GLP-1减重市场传来利好消息:   6月25日,NMPA批准诺和诺德研发生产的诺和盈®在中国上市;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诺和盈®能够实现平均17%(16.8kg)的体重降幅,将为超重和肥胖症患者(初始BMI≥30kg/m2;或在27kg/m2-30kg/m2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提供突破性的健康体重管理方案,开启我国肥胖症治疗的新格局。   同日,信达生物公布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受试者中的首个III期临床研究(GLORY-1)的主要结果:1)减重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在疗法估计目标和疗效估计目标下,第48周时玛仕度肽6mg组相较安慰剂组的差值分别为-14.31%和-14.37%;2)显著降低多个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在第48周时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血尿酸和ALT较基线的变化上,玛仕度肽均优于安慰剂;3)大幅度降低肝脏脂肪含量。   GLP-1赛道群雄逐鹿,围绕该靶点,华东医药已构筑了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信达玛仕度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进展最快。恒瑞医药多管齐下,双重激动剂、口服小分子、复方制剂均有布局。我们认为领跑研发的国内企业有望在GLP-1市场赢得先机,上市后抢占一定份额。   GLP-1药物大卖催生庞大原料药需求,产业链上游最先受益。GLP-1类药物进入了《FDA短缺药品目录》,这意味着在美国市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原研药企正在寻求解决多肽原料药供应短缺的方案,这对国内原料药企业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翰宇药业4月25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翰宇武汉近日与DS3RXLLC签订《产品供应协议》,其拟向翰宇武汉采购GLP-1原料药,价值约2240-2400万美元。在此之前,公司已拿到多笔GLP-1海外订单;公司分别于2023年9月收到海外客户GLP-1原料药订单,折合人民币2.19亿元,并已陆续发货;2023年11月和2024年2月先后收到来自同一海外客户利拉鲁肽注射制剂出口美国订单,合计交易金额折合人民币1.75亿元,并享有产品利润分成。日前,诺泰生物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30.08%-497.34%,业绩开始爆发;公司正同步规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预计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从目前吨级达数吨级。我们认为GLP-1类药物市场加速爆发已成明牌之势,随着多肽原料药新增产能陆续落地,相关企业业绩有望陆续兑现。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研发领跑的国内药企及上游多肽原料药龙头,如信达生物、博瑞医药、恒瑞医药、诺泰生物、翰宇药业、圣诺生物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7-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