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24)

    • 化工PVDF行业快评报告:PVDF行业点评:供不应求,行业整体景气上行,价格速度上涨

      化工PVDF行业快评报告:PVDF行业点评:供不应求,行业整体景气上行,价格速度上涨

      化工行业
        事件:   最近聚偏氟乙烯(PVDF)市场价格一路上涨,从2021年1月1日的7万元/吨上涨到了2021年7月16日的17万元/吨,涨幅比例高达143%。   投资要点:   PVDF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偏氟乙烯均聚物或者偏氟乙烯与其他少量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它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除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线辐射性能外,还具有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等特殊性能,是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第二位的大产品。PVDF正因为其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解液亲和性,在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应用广泛。此轮涨价,核心逻辑在于下游锂电需求拉动,导致全产业链供应紧张,拉动了价格的不断上涨。   从需求端看:PVDF分为普通级PVDF和电池级PVDF,根据百川的数据,2020年PVDF行业总需求量约为4.8万吨左右,其中锂电池级用需求量达到9700吨,锂电池正极粘结剂占锂电池用PVDF总量的75%左右,需求量约为7800吨,锂离子电池隔膜涂覆材料市场需求量约为1900吨。而PVDF隔膜市场之前被法国阿科玛、美国苏威、日本吴羽等国外企业占据,国内企业少有交易,2021年随着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40万,动力电池产量达到145.81GW,对应动力汽车用PVDF胶粘剂需求量将达到2.1万吨,从而带来1.2万吨左右的需求增量。   从供给来看:国内目前总产能为7.1万吨,海外市场大概有4万吨产能,累计产能为11万吨。之前一直处于行业紧平衡状态,从新增产能来看,除了联创股份子公司山东华安新材料的0.8万吨新增产能在今年下半年投产之外,其余新增产能大部分尚在环评阶段,预估在明年年底以后释放,而目前国内新增产能多为使用均聚法的普通级PVDF,像海外主流的共聚法生产电池级PVDF产能增加较少,同时从普通级转产到电池级PVDF又受到技术路径、生产配方、反应设备等条件限制,短期难以改善。2021-2022年考虑到随着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每年保守1万吨需求,市场供应会明显不足。   从原料端来看:生产PVDF的核心材料是R142b,这部分原料由于会破坏臭氧层,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目前R142国内产能为15万吨,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发达国家已基本停止生产R142b,我国对该制冷剂配额也不同程度的削减。生产一吨PVDF需要消耗1.62-1.67吨左右的R142b,对应明年1.2万吨的PVDF需消耗2W吨左右R142b。R142b制冷剂2022年年底之前进行的扩产计划为10.8万吨,但大部分尚在环评节段,扩产周期两年为主,原料紧张短期内难以缓解,从而会给下游PVDF提价带来明显支撑。核心标的梳理:考虑到产业链景气程度不断上行,且供需结构在2022年下半年都将保持供给偏紧,建议关注含有PVDF和R142b的一体化生产企业。   风险因素:下游电动车需求减弱,锂电正极材料需求减弱,短期PVDF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7-20
    • 化工行业周观点:丁二烯价格急速大幅走高,云南地区再受限电要求黄磷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周观点:丁二烯价格急速大幅走高,云南地区再受限电要求黄磷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CS 基础化工指数上涨 2.05%,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50%,基础化工指数同期领先大盘 1.55 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指数上涨 5.27%,同期领先大盘 4.77 个百分点。其中,永和股份(61.12%)、沧州大化(41.34%)、云天化(28.75%)、金石资源(27.71%)、嘉澳环保(26.70%)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科恒股份(-17.67%)、星源材质(-15.59%)、上海天洋(-15.47%)、康达新材(-14.34%)、天赐材料(-13.05%)。   行业核心观点:   丁二烯:上周丁二烯价格急速走高,主流市场价格突破万元以上,创近三年以来的高点。 据百川数据显示, 7 月 16 日, 丁二烯均价为 13500元/吨,单日上涨 6.30%,7 日环比上涨 33.00%。从供给端来看,辽通化工丁二烯装置停车,货源供应偏紧,出口货源相对集中,国内新装置暂未投产。厂家库存低位,持货商捂盘惜售情绪明显,利好因素支撑地区内外销厂家价格继续上调。而需求端方面,由于山东地区丁二烯市场高位坚挺,下游乳胶行业维持刚需采购,抵触心理不减,支撑成交重心上移。综合来看,国内丁二烯市场价格重心延续上行,货源供应延续偏紧,部分下游刚需补货,供需基本面延续偏强运行,支撑市场报盘价格延续坚挺上行。预计国内丁二烯市场价格延续高位上行。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黄磷:上周云南地区企业再受限电要求,黄磷价格上涨。据百川数据显示,7 月 16 日,黄磷均价为 24101 元/吨,单日上涨 19.90%,7 日环比上涨 26.55%。从供应端来看,自 7 月 13 日开始,云南地区多数企业开始降负荷,7 月 15 日继续加重,市场内多数企业反馈需要错峰降负荷,云南开工率持续降低,供应能力难以释放。现货持续紧张,前期已签订单无法按期交货,订单执行期延长,接新单空间受限。需求端方面,多数下游企业前期持续观望看跌,采购积极性不高,库存低位,下游企业有补货计划,刚需企业预计将不得不接受价格上涨。整体来看,云南限电结束尚不明确叠加四川环保影响,短期预计黄磷价格将持续上行。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 2 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 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 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 、 丁二烯 黄磷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7-20
    • 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台湾面板厂商报告标题Q2业绩出炉,中石化50万吨/年PGA项目一期开工

      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台湾面板厂商报告标题Q2业绩出炉,中石化50万吨/年PGA项目一期开工

      化工行业
        市场回顾:上周新材料板块上涨7.7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23%,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7.96个百分点。个股方面,板块中97只个股中有83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83只股票。涨幅前五的分别是ST丹邦(27.55%)、石大胜华(25.99%)、东方钽业(25.91%)、巨化股份(24.82%)、光华科技(22.34%);跌幅前五的分别是亿帆医药(-6.84%)、奥福环保(-5.82%)、金丹科技(-3.56%)、普利特(-3.05%)、蓝思科技(-2.19%)。   行业热点点评:   显示材料:继一季度各大面板厂商纷纷斩获亮眼业绩之后,近日,台湾友达、群创、彩晶、凌巨等面板厂商相继公布了二季度业绩情况,二季度台湾面板厂商业绩整体延续了一季度的上涨趋势,且营收均达到了近几年的单季新高水平。分类来看,LCD面板一、二季度业绩增长主要系全球宅家经济引发的对于大中尺寸电子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带动大中尺寸LCD面板需求回暖。OLED面板目前则随着核心技术的完善以及生产成本的下降,正处于高速渗透阶段,大尺寸以及中小尺寸OLED面板需求均处于上行通道。面板需求的增长将同步带动对于上游显示材料的需求,因此预计二季度显示材料生产企业业绩也将表现不俗,我国现有少部分企业在液晶及OLED前端材料领域已充分掌握话语权,且正逐步实现终端显示材料的技术突破,建议关注相关企业动态。   可降解塑料:7月6日,中国石化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举行了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项目一期工程的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230亿元,主要包括煤气化、深冷分离及制氢等装置,将分为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产能规划20万吨/年,二期产能规划30万吨/年。PGA也是一种绿色环保可降解塑料,可在短时间内完全降解,生成物仅二氧化碳和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的优质替代品之一。与其他可降解塑料产品类似,PGA此前由于技术壁垒高、市场规模小等因素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近期受禁塑政策影响而在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目前部分国内企业正积极开展PGA产品的研发与应用,PGA的生产及应用成本也将随之逐步降低。目前,中国石化正努力打造塑料循环经济新模式,本项目将助力其进一步完善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布局,同时也将加速完善我国PGA生产工艺。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终端显示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不及预期,可降解塑料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7-13
    • 化工行业周观点:丁二烯价格宽幅拉涨,草铵膦持续上行

      化工行业周观点:丁二烯价格宽幅拉涨,草铵膦持续上行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CS基础化工指数上涨7.44%,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23%,基础化工指数同期领先大盘7.67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指数上涨1.49%,同期领先大盘1.72个百分点。其中,川金诺(45.90%)、川恒股份(44.34%)、沧州明珠(38.13%)、云图控股(36.03%)、安利股份(30.83%)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拉芳家化(-13.29%)、珀莱雅(-10.91%)、ST达志(-10.39%)、丸美股份(-9.58%)、水羊股份(-9.18%)。   行业核心观点:   丁二烯:上周丁二烯价格宽幅拉涨。据百川数据显示,7月9日丁二烯均价为10150元/吨,单日上涨6.28%,7日环比上涨9.14%。供给端来看,计划新投产能延期,部分装置仍处于产能恢复期,开工率水平尚未恢复,行业货源供应偏紧,因此引发主流供应商价格上调,带动持货商报价跟涨,捂盘惜售情绪明显。但从需求端方面来看,成本端涨价导致下游产品利润空间压缩,目前以被动刚需采购为主,高价成交量清淡,对丁二烯高价支撑作用有限。综合来看,现阶段外盘价格坚挺,叠加供应端货源偏紧,我们预计后续国内丁二烯市场价格将在高位盘整。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草铵膦:近期,草铵膦价格进入上涨通道持续刷新高价,上周国内草铵膦缩量上调。据百川数据显示,7月9日草铵膦价格为225000元/吨,7日环比上调9.76%,30日环比上涨21.62%。供应端方面,部分主流装置处于调试状态,且新增产能尚未投产。主流供应商手中待发售订单较多,目前以完成在手订单为主,仅部分供应商可少量接新单,行业库存压力不大。需求端方面,近期国外市场需求旺盛,南美订单较为集中。国内市场则已进入淡季,采购积极性不高。整体来看,草铵膦销售无压力,我们预计草铵膦价格仍有小幅上行的空间,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2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丁二烯、草铵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7-12
    • 新材料行业周观点:2万吨/年特种尼龙项目落地沧州,万华化学PBAT主设备已就位

      新材料行业周观点:2万吨/年特种尼龙项目落地沧州,万华化学PBAT主设备已就位

      化工行业
        市场回顾   上周新材料板块下跌 0.89%,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3.03%,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 2.14 个百分点。个股方面,板块中 97 只个股中有 33 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 55 只股票。涨幅前五的分别是三孚股份(34.24%)、ST 德威(32.16%)、石大胜华(25.45%)、晶瑞股份(22.48%)、海优新材(21.27%);跌幅前五的分别是阿石创( -13.88%)、中航高科(-12.62%)、飞凯材料(-12.05%)、三友化工(-10.05%)、神马股份(-9.91%) 。   投资要点:   特种尼龙:近日,一年产 20000 吨特种聚酰胺新材料项目落地沧州,由沧州临港安耐吉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其中包括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产能 7000 吨/年、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产能 8000 吨/年、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产能 3000 吨/年、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产能 2000 吨/年,项目总投资额约 1.2 亿元。聚酰胺(即尼龙)位居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其品类丰富、性能优质,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现全球对于高性能尼龙材料的需求正持续增长。沧州临港安耐吉新材料有限公司现有新型催化剂和催化材料产能 4300 吨/年,本次开展聚酰胺新材料的建设项目将与公司已有助剂产能有效协同发展。同时新增产能也将填补国内对于特种尼龙材料持续增长的需求缺口。   可降解塑料:自我国出台禁塑政策且于今年 1 月 1 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起,可降解塑料的市场需求快速扩张。现已有不少企业瞄准了可降解塑料这片全新蓝海,开始布局可降解塑料产能。我国化工龙头企业万华化学也于四川眉山基地规划了 6 万吨/年的 PBAT 产能。近日,万华化学PBAT 项目聚合单元预聚缩塔吊装就位,标志着该项目大型设备吊装工作拉开序幕。PBAT 项目系万华化学眉山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之一,投资额约 3.6 亿元,是万华化学沿新材料方向战略转型的规划之一。此外,万华化学还计划在四川眉州基地建设 10 万吨 BDO 产能及配套的天然气制乙炔和甲醛产业链,从而更好地把握 PBAT 上游配套原料环节,使得 PBAT 项目更具成本优势。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 2 条主线:1.随 5G、新基建建设进程加速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新材料,如碳纤维、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等; 2.政策面强劲支撑下,市场需求持续放量的环保材料,如汽车尾气处理相关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风险因素: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明显、化工品价格波动明显、特种尼龙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可降解塑料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7-06
    • 化工行业周观点:有机硅价格维稳,草甘膦价格持续上调

      化工行业周观点:有机硅价格维稳,草甘膦价格持续上调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CS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00%,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03%,基础化工指数同期领先大盘2.03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指数下跌2.25%,同期领先大盘0.78个百分点。其中,建龙微纳(36.37%)、三孚股份(34.24%)、*ST德威(32.16%)、石大胜华(25.45%)、星源材质(22.90%)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ST兆新(-14.58%)、龙蟒佰利(-14.40%)、奇德新材(-12.44%)、飞凯材料(-12.05%)、中船汉光(-11.53%)。   行业核心观点:   有机硅DMC:上周有机硅市场价格维稳。据百川数据显示,7月2日,有机硅DMC均价为30500元/吨。供给端来看,目前新疆石河子装置检修进入尾声,将于七月中旬陆续恢复生产。其他主要装置正常开工,生产商主要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随着订单交付进入中后期,市场有机硅库存量将逐步提升。需求端方面,下游产品生胶、硅胶在原料的支撑下二季度整体上涨行情也已陆续收官,备货态度将开始逐步由积极转为消极,高价订单量开始下降。综合来看,预计后续随着市场供需结构的转变,有机硅价格将开始出现小幅下调,不排除市场让利出货的可能。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草甘膦:近期,草甘膦市场维持高景气度,上周草甘膦价格进一步上调。据百川数据显示,7月2日国内市场草甘膦均价49812元/吨,7日环比上涨2.04%。供应端来看,主流供应商订单量充足,市场库存依旧稀缺,海外市场主流供应商积极上调价格,形成了草甘膦价格全球上调的格局。需求端方面,下游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价格也创下近几年新高,带动了农户农耕积极性,从而促使草甘膦需求增长,采购商只能按需采购被迫接受高价草甘膦订单,因此草甘膦价格得以维持高位运行。整体来看,草甘膦目前仍处于供需旺盛阶段,短期预计价格或将维持高位盘整。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2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有机硅DMC、草甘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7-05
    • 化工行业周观点:碳纤维保障复兴号动车组运行安全,浙江海正15万吨/年聚乳酸首期项目启动

      化工行业周观点:碳纤维保障复兴号动车组运行安全,浙江海正15万吨/年聚乳酸首期项目启动

      化工行业
        市场回顾:   上周新材料板块上涨 5.09%,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上涨 2.69%,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 2.40 个百分点。个股方面,板块中 96 只个股中有60 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 46 只股票。涨幅前五的分别是阿石创(26.92%)、三孚股份(21.20%)、 ST 丹邦(20.43%)、中环股份(18.61%)、东方锆业(16.89%);跌幅前五的分别神工股份(-9.48%)、普利特(-7.20%)、银禧科技(-6.91%)、广信材料(-6.75%)、合盛硅业(-5.16%) 。   投资要点:    碳纤维: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于强度高、密度低、模量高、耐高温、抗摩擦、耐腐蚀等优质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及多种民用领域,轨道交通便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6 月 25 日起,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将在京沪、京广、京哈等高铁线路上陆续正式上线。为强调“轻量化”、“防火、阻燃”等特殊性能,本次复兴号动车组的车体材料在采用了强度高、轻量化的铝合金车体材料的基础上,同时在车体局部结构件中使用了更轻、阻燃性更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即便遇到高温明火也不会燃烧,更不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烟雾,能更好地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现阶段我国对于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正日益攀升,且仍需依赖进口。但随着碳纤维应用领域的广泛化,国内企业高性能碳纤维国产技术突破的进程正不断提速,未来我国碳纤维依赖进口的现状也将逐步改善,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发展动态   聚乳酸: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举行了 66 个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 其中包括台州新材料产业园海正聚乳酸首期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 13 亿元,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由台州和临海两级专班进行科学调度,因而该项目从引进、到落地、到开工的各环节均实现了高效推进,该项目首期预计于 2023 年建设完成,届时将形成 15 万吨/年的聚乳酸产能,年产值约 34.5 亿元。浙江海正是我国首家实现聚乳酸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继美国道达尔科碧恩公司之后全球第二大聚乳酸产业化生产企业,本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使浙江海正在聚乳酸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看好可降解塑料蓝海市场。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2 条主线: 1.随 5G、新基建建设进程加速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新材料,如碳纤维、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等;2.政策面强劲支撑下,市场需求持续放量的环保材料,如汽车尾气处理相关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险因素: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明显、化工品价格波动明显、 高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不及预期、 可降解塑料在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国内丙交酯技术突破进展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6-28
    • 化工行业周观点:利尔化学大幅上调草铵膦报价,聚合MDI继续小幅上行

      化工行业周观点:利尔化学大幅上调草铵膦报价,聚合MDI继续小幅上行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CS基础化工指数上涨3.9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69%,基础化工指数同期领先大盘1.28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指数上涨5.13%,同期领先大盘2.44个百分点。其中,安利股份(49.80%)、裕兴股份(27.40%)、呈和科技(25.85%)、川金诺(23.25%)、中船汉光(23.04%)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ST达志(-22.34%)、中农立华(-15.37%)、锦鸡股份(-10.78%)、拉芳家化(-9.76%)、三维股份(-9.70%)。   行业核心观点:   聚合MDI:上周聚合MDI价格持续上涨。6月25日,上海地区聚合MDI主流价报价为18000元/吨,7日环比上涨4.65%,30日环比上涨5.88%。供给端来看,上海巴斯夫以及上海亨斯迈检修结束装置重启,但目前排单较为缓慢。海外日本东曹装置进入检修停车末期,少量产能恢复生产,但到港货源仍相对较少。贸易商仍处于货源相对稀少库存低位状态,供应吃紧对聚合MDI的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主流贸易商报价坚挺。但考虑到目前下游整体处于采购淡季,需求相对理性,贸易商高报价或将引发采购方的抵触情绪。同时处于检修状态的装置将陆续恢复运行,预计后续国内聚合MDI市场价格上行阻力较大,将在短期内横盘整理。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草铵膦:上周五,草铵膦价格单日涨幅显著。据百川数据显示,6月25日草铵膦价格为2025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85%。市场价格单日内明显上涨主要系6月24日95%草铵膦主要生产商宣布高端产品报价上调5万元/吨至25万元/吨,提振了市场信心。目前来看,供应端主流供应商装置开工情况稳定,以完成前期订单为主,行业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需求端方面,国内外下游采购商目前多以按需采购为主,出口需求良好。考虑到目前草铵膦新增产能尚未投放上市,下游需求良好的情况下供应方议价能力更加凸显,预计短期内草铵膦价格或仍将呈现上调趋势。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2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聚合MDI、草铵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6-28
    • 化工行业周观点:聚合MDI市场价格小幅反弹,有机硅DMC持续上涨

      化工行业周观点:聚合MDI市场价格小幅反弹,有机硅DMC持续上涨

      化学制品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 CS 基础化工板块下跌 1.67%,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2.34%,基础化工板块同期领先大盘 0.67 个百分点。 石油石化指数下跌 4.68%, 同期落后大盘 2.34 个百分点。 其中,润禾材料( 30.02%)、 *ST 达志( 22.53%)、三维股份( 20.54%)、东岳硅材( 17.37%)、建龙微纳( 16.36%)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永太科技( -11.69%)、河化股份( -11.23%)、瑞丰新材( -11.22%)、六国化工( -10.90%)、瑞华泰( -10.82%)。   行业核心观点:   聚合 MDI: 上周,国内聚合 MDI 市场价格小幅反弹上涨。 6 月18 日,上海地区聚合 MDI 主流价报价为 17200 元/吨, 7 日环比上涨 4.88%, 30 日环比上涨 2.99%。供给端来看, 节后市场整体仍处于供货紧张状态, 厂家库存吃紧,因而经销商方面报价坚挺并略有上调,惜售情绪显著。 而需求端方面, 6 月属于MDI 需求淡季,下游终端整体采购情绪较为谨慎,仅部分经销商补仓积极性略有提高,整体来看需求端放量有限。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后市国内聚合 MDI 市场价格在短期内或继续稳中小涨, 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及主要装置开工情况。   有机硅 DMC: 上周有机硅 DMC 价格持续上涨。据百川数据显示,6 月 18 日有机硅 DMC 价格为 30500 元/吨。供应端来说,在政策收紧、规模扩展受限的背景下,主力生产省份新疆和四川已经基本停止燃煤电站审批以限制产能新增,进入产能产量放缓的阶段,供给缺口开始出现。需求端方面,国内有机硅下游需求的多用途、广增长、新领域等增长速度明显,有力支撑有机硅的需求。整体来看,在供给依旧处于相对偏紧状态下,下游有机硅需求大幅增长,有机硅 DMC 市场价格短期内将持续高位震荡。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 2 条主线: 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 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 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 海外疫情严重,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 聚合 MDI、有机硅 DMC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6-21
    • 化工行业周观点:莱特光电即将登陆科创板,中石化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取得新进展

      化工行业周观点:莱特光电即将登陆科创板,中石化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取得新进展

      化工行业
        市场回顾:   上周新材料板块上涨 2.06%,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 2.34%,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 4.40 个百分点。个股方面,板块中 96 只个股中有 63 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 75 只股票。涨幅前五的分别是阿石创(19.55%)、东岳硅材(17.37%)、华特气体(15.70%)、安集科技(15.52%)、上海新阳(15.16%);跌幅前五的分别永太科技(-11.69%)、瑞华泰(-10.82%)、ST 丹邦(-9.80%)、奥克股份(-8.02%)、新疆众合(-7.61%)。   投资要点:   OLED 材料:6 月 16 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莱特光电的科创板 IPO 申请。莱特光电主要从事 OLED 有机材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其中以OLED 终端材料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且公司是国内首家为大陆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供应 OLED 发光功能材料,并具备自主专利的厂商,也是目前京东方 OLED 发光功能材料供应商中唯一的国内企业。公司计划通过本次 IPO 募资十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 OLED 终端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现阶段,我国在 OLED 终端材料方面主要依赖海外进口,国内仅个别企业实现了自主生产,作为国内 OLED 终端材料领军企业,本次莱特光电的上市将有助于其更好地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夯实自身生产研发实力,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加快推动我国在 OLED 终端材料方面的国产替代进程。    汽车轻量化材料: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位居全球首位,因此机动车耗能管控及尾气污染治理在如今环保和节能理念逐渐深化,以及在我国在世界面前做出实现“碳中和”承诺的背景下显得愈发重要。汽车轻量化可以有效实现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因此成为了目前我国及全球汽车的发展趋势。使用轻质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近期,中石化“绿色环保汽车轻量化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了总部鉴定,预示着该项目所开发出的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整体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于我国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 2 条主线:1.随 5G、新基建建设进程加速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新材料,如碳纤维、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等;2.政策面强劲支撑下,市场需求持续放量的环保材料,如汽车尾气处理相关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风险因素: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明显、化工品价格波动明显、 OLED 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不及预期、汽车轻量化材料普及度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6-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