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796)

    • 国产医用导管翘楚,多点布局拓宽海内外市场

      国产医用导管翘楚,多点布局拓宽海内外市场

      个股研报
        维力医疗(603309)   主要观点:   行业:医用导管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兼备   人口老龄化叠加出海优势,国产医用导管企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医用导管行业是医疗器械领域中的基础且关键部分,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治疗等环节。2023年全球医用导管市场规模大约为188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783亿元,与此同时我国医用导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已达943.47亿元。   国际医用导管市场的集中度较高,与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维力医疗市场份额较小,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大,而且公司在产品价格和响应速度方面存在竞争优势,未来随着公司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海外产能投产,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增。   维力医疗:多点布局,医用导管翘楚稳健发展   公司深耕医用导管领域二十年,主要应用于导尿、麻醉、泌外、护理、呼吸、血液透析等领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普通开放手术、微创手术,急救和护理等。   2019年以来,公司营销改革成效显著,全面推进渠道建设和产品放量。2019~2023年,公司营收由9.94亿元增长至13.88亿元,复合增速为8.71%;归母净利润由1.21亿元增长至1.92亿元,复合增速为12.27%。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0、1.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3%、15.85%。   公司在国内市场采取产品分线发展策略,国际市场精耕细作培育新的增长点。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内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8.06%、49.88%。   海内外产能持续布局,深度绑定核心客户,定制化项目助力海外增长   (1)国内产能持续拓展,海外产能开始布局。目前公司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内的5个城市(广州、海口、张家港、苏州、吉安),具备国内领先的医用导管生产产能。公司正在筹建国内肇庆自动化生产基地以及海外墨西哥工厂,以应对国内医疗耗材集采和海外大客户业务不断增长的产能需求,以及日益紧张的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2)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组合,积极开拓海外空白市场。公司持续推进大客户定制化项目进展,促进更多大客户项目的落地,形成稳定的业务增量。另外,公司以创新产品清石鞘等为突破口开拓海外空白市场,提升产品覆盖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收有望分别实现 15.42 亿元、18.19亿元、21.1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1.1%、17.9%、16.4%,预计公司整体的毛利率保持持平状态,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毛利率分别为 43.8%、43.9%、44.4%,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2.21 亿元、2.70 亿元、3.2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7%、22.2%、19.8%。鉴于公司在医学导管领域积淀多年,产品竞争力强,海外自主品牌不断推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销售及关税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产品责任风险;产品研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5-02-26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25年逐步恢复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25年逐步恢复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2月25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收入4.41亿元(同比-6.35%,下同),归母净利润1.35亿元(-7.43%),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7.1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4年主业受下游客户库存影响短期承压,24Q4已逐步恢复。受美国客户去库存影响,公司前三季度海外营业收入下降明显。第四季度开始客户库存降到低位,发货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随着客户需求增加,公司海外业务收入会进一步增长。24Q4实现收入1.22亿元(+29.8%),归母净利润0.38亿元(+35.7%),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52.00%)。公司和美国客户合作进一步加深,目前,公司已经和美国客户就下一代内窥镜系统的开发展开了合作,公司最新的技术将会用到客户新一代产品中。在新的一轮合作中,双方的合作产品类别在原有基础上会有较大的扩展,预计2025年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海外工厂逐步落地,有望抵抗关税风险:公司美国子公司已经建立起了内窥镜总装生产线并通过了客户的体系审核,2024年底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由于关税的原因,客户下到美国子公司的订单在原价格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泰国子公司已经获得BOI证书和生产许可证,同时也完成了产线布局,2024年底处于试生产和过程变更阶段。根据医疗产品质量管理的要求,公司需要经过几轮的试生产并完成过程变更后,将所有生产和质量过程记录向客户提请变更申请,获批后才能进行正式生产。   国内市场整机业务推广良好,2025年有望加速:公司2024年春节后开始在国内医院推广整机,截至三季度已有150套销售(在临床使用),产品重点科室围绕妇科和头颈外科。公司前三个季度围绕重点科室搭建了营销推广团队,截至24Q3有30多人,重点省份建立了销售经理和经销商,经销商体系现已基本建设完备。多家经销商已在24年11月底集中签订经销协议,经销体系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医院反腐修复,设备招采恢复,公司整机业务有望在2025年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新品研发费用、市场推广费用增加,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1.40/2.04/2.50亿元调整为1.35/1.86/2.3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32/23/19x,考虑到公司主业2025年有望恢复,业绩迎来拐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税风险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26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焦肿瘤领域,出海+创新驱动新增长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焦肿瘤领域,出海+创新驱动新增长

      个股研报
        汇宇制药(688553)   聚焦肿瘤领域,出海+创新驱动新增长   汇宇制药主要从事抗肿瘤和注射剂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化学原料药、化学普通注射剂和复杂注射剂等方面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同时积极推进抗肿瘤领域的小分子创新药和生物大分子创新药的研发,公司100+在研项目,包含13个一类创新药及5个改良新药项目,管线以肿瘤及相关领域为主,同时逐步覆盖其它领域。我们看好公司发展,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亿元、3.84亿元以及4.23亿元,EPS分别为0.84元、0.91和1.00元,对应PE分别为16.9、15.7以及14.2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境外收入增长较快,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海外销售额迅速增长。2024Q1-3公司境外销售额1.02亿元(同比+76.74%)。其中,阿扎胞苷为最大单品,占比40.81%。境外销售市场以欧美为主,占比70%,其中英国占比35%,新兴市场占比30%。截至2024Q3,公司境外共取得51个批件,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和17个产品;同时有31个产品申报至欧洲14国、新兴市场等,包括注射用紫杉醇、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等。随着境外产品数量的丰富和覆盖区域的扩大,预计境外市场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药布局逐渐清晰   2024Q1-3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25亿元,占收入比例26.42%。公司多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和临床申请阶段。公司创新药的研发更关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方向,技术呈现方式主要是双靶点单分子、ADC、三抗和多抗。公司2023-2024Q3申报了多个创新药并获得临床批件。其中,肿瘤领域的HY-0002a于2023年获得临床批件,目前处于临床爬坡阶段;HY-0007项目于2024年10月底完成了临床I期的首例受试者给药。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5-02-26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利润超预告上限,公司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利润超预告上限,公司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个股研报
        奥泰生物(688606)   2024年利润超预告上限,成长逻辑持续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2025年2月26日,公司2024年业绩快报披露,公司实现营收8.70亿元,同比增长15.25%;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68.18%;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62.92%。单看Q4,公司实现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29.27%;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4.36%;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68.96%;考虑公司坚持全球分散化客户战略持续深化客户合作,近年来客户数量激增合力驱动业绩成长,并通过原料自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强势提升毛利率;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我们再次上调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04/3.73/4.65亿元(原值为2.88/3.6/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83/4.7/5.8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9/14.6/11.7倍,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逻辑在于客户数量激增,自主品牌比例提升明显,新品研发上市节奏加快公司已上市产品多达1300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现场检测等多个领域,能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持续聚焦研发注册,2024H1公司新增53项产品上市,自主研发的十四合一毒品联检产品(含芬太尼(1ng/ml)检测试剂)获得美国FDA510K认证。公司2024H1外销收入占比94.78%,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外销收入依然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其中毒品检测、常规传染病类产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24H1新增境内外新客户数量多达400余个,充分证明公司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竞争力。ODM收入2.60亿元,占主营的65.53%,自主品牌收入1.37亿,自主品牌占比逐步提升,体现了公司既注重ODM的口碑积累又重视自有品牌培育,其中自有品牌营收规模有望快速提升。   公司战略布局生物原料平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推出效率   公司战略布局上游生物原料平台,通过实现原料自给,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上游核心原料商的依赖,为产品迭代提供创新平台。公司2024H1生物原料研发成果丰硕,成功开发出9项新原料,包括依替氮卓抗原抗体、地芬诺酯抗原抗体、噻奈普汀抗原抗体、舍曲林抗体以及大肠杆菌k99抗体等,其中6项原料更是实现了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截至2024H1公司已实现自产并投入使用的生物原料种类超过300种,其中24项为国内首创原料。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推进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2-26
    • 首次覆盖报告:甾体激素一体化龙头,集采风险出清重塑稳健增长趋势

      首次覆盖报告:甾体激素一体化龙头,集采风险出清重塑稳健增长趋势

      个股研报
        仙琚制药(002332)   甾体激素行业一体化龙头,2024年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回暖新起点。得益于原料药+制剂品种的持续拓展,公司自2014Q3-2023Q1期内连续35个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尽显公司稳健成长的业务特色。2023-2024H1期内,公司受制于1)高基数单品顺阿和罗库的集采影响落地、2)原料药行业下游客户进入去库存周期,公司业绩出现阶段性回落。立足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公司存量品种集采风险已阶段性出清,未来新进集采范围品种属于公司低基数品种影响可控。未来在1)制剂特色品种持续爬坡、2)原料药规范市场扩张带动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双轮驱动下,我们预期公司业绩有望拾级而上,重现稳健增长趋势。   1)制剂业务:集采影响已基本出清,多款特色品种放量筑牢业绩基础。考虑到2022-2024H1年以来,集采已成为公司制剂业务业绩表现的首要制约因素,我们将公司体内大空间制剂产品(行业样本医院销售额超2亿元)按照集采风险进行重分类(集采落地/预期纳入集采范围/短中期无集采风险)。在未来集采风险出清,特色制剂品种迎来快速放量周期背景下,我们预期公司制剂业务24-26收入端复合增速为10.6%。   a)集采落地/预期纳入集采品种:高基数品种集采业绩影响期已过,未来新进集采范围均为低基数品种。公司集采产品业绩影响期集中在22-24年内,部分相对小空间品种业绩影响延续至25Q1,体内集采风险已基本出清。参照第十批集采规则,我们预期除已纳入集采的新斯的明、舒更两个品种,短中期内地屈孕酮及贝前列素钠将纳入集采范围。根据医药魔方,公司新斯的明、舒更已过评上市(24Q3MAT销售额口径市占率分别为6.2%/8.1%),地屈孕酮片/贝前列素钠片当前分别处于在申报/已上市阶段,我们预期低基数品种纳入集采对公司业绩影响甚微,光脚品种甚至有望以量增覆盖价减冲击。   b)短中期无集采风险品种:多款高难仿制剂竞争格局清晰,多点开花陆续进入上市收获期。公司当前已在体内培育多款首仿/难仿药品,我们预期短中期内公司妇科(庚酸针、优思悦、补佳乐等)、呼吸科(逸青)将成为制剂业务主要增长驱动力,中长期视角下,公司麻醉肌松/呼吸科板块有望在创新/难仿品种的加持下提供第二增长极。   2)原料药业务:Newchem下游客户去库存周期有望结束,杨府厂区规范市场放量在即。公司原料药业务中长期成长逻辑在于产品升级+高端市场占比提升,从近期边际变化上看,1)Newchem24年受下游客户阶段性的去库存周期影响,短中期内有望企稳回升;2)杨府厂区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22-23年密集通过多个规范市场审查,高端市场放量在即。我们预期公司原料药业务24-26年收入端复合增速为6.2%   投资建议:我们预期2024年为公司业绩触底回暖新起点,未来公司有望重回稳健增长通道。预计24-26年内,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3/7.3/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14.9%/16.5%,对应PE分别为15/13/11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销售团队整合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5-02-26
    • 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

      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居民健康管理及家庭康养需求提升,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用医疗器械厂商,随着产品管线逐步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呼吸治疗和糖尿病护理板块双轮驱动,核心业务增长强劲。①呼吸治疗业务:公司在呼吸治疗领域积淀深厚,产品矩阵丰富,能提供全套呼吸治疗相关解决方案,拳头产品如呼吸机、制氧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等,在业界享有较好的口碑,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2924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3.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18%,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业务有望重回稳态增长。②糖尿病护理业务:2021年公司完成了对浙江凯立特的股权收购,布局连续血糖检测(CGM)市场,营收增长至4.57亿元(yoy+70.5%),随着公司在血糖检测领域的产品管线逐步完善,糖尿病护理方案的业务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孵化潜力赛道,多元化布局,有望打造新增长点。①2019年我国每万人AED配置率不到0.2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公共场所的AED配置率亟待提升。公司收购德国普美康,增强在急救赛道的竞争力,并抓住市场机遇,迅速参与国内商务中心、中小学校、大型企业园区、地铁等公共场所的急救设备铺设,急救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②2019年公司参股江苏视准,2020年公司收购六六视觉95.95%的股份,布局高景气眼科赛道,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3、加大品牌建设,完善“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销售网络,夯实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地位。近年来,公司加大营销投入,持续完善“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销售网络,其中电商业务依托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春风,销售额逐年走高,从2015年的6.6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4.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92%,2022年线上业务占比已超60%。在品牌力方面,依托鱼跃产品力的不断提升及有效的品牌传播,以及旗下产品在海内外医疗一线的突出表现,公司品牌价值和品牌优势显著提升,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龙头地位得以夯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05、89.75、104.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5.0%、1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4、23.04、27.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1.0%、19.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6、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线上平台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及商誉减值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2-26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25年房颤新品放量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25年房颤新品放量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2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收入20.66亿元(同比+25.18%,下同),归母净利润6.73亿元(+26.14%),扣非归母净利润6.43亿元(+37.36%);24Q4收入5.41亿元(+23.80%),归母净利润1.45亿元(+10.69%),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25.00%),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5年重磅新品PFA等房颤耗材有望带来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12月13日,惠泰医疗Pulstamper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环形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在我国获批上市,是全球首款融合“压力感知/贴靠指示”+“磁电双定位三维标测”+“脉冲消融”三大特色功能于一体的消融系统。产品具有4大特点:(1)一证双型:单环双环,标测建模消融,全部实现;(2)三维匹配:与三维标测系统配合使用,精准可视,损伤连续;(3)贴靠指示:三维贴靠下放电,保证损伤透壁,提高成功率;(4)选择性放电:避免无效放电,减少溶血,保障安全。该产品创新性地将脉冲电场技术与压力感知、磁电导航技术结合,解决了术前标测、贴靠判定、消融记点等问题,保障了消融线的连续性,并将脉冲消融的可用范围从单纯的肺静脉隔离拓宽到快速心律失常整体;其次,在国产医疗器械中创新性地采用光感技术进行压力感应,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弹簧的压力感应技术,光感技术具有更快速的压力测量反馈,在不同角度贴靠测量压力准确性更佳。目前Pulstamper上市后在国内多家临床中心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我们预计2025年将为公司贡献千万级收入增量。   河北省医保局将开展胸主动脉支架医用耗材集采,利好惠泰外周新产品放量。2025年2月25日,河北医保局发布《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产品介绍的通知》,我们预计2025年胸主动脉支架将有望在全国部分省份落地集采。惠泰医疗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于2024年4月获批,产品适用于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介入治疗。该产品的上市标志着埃普特医疗从血管通路产品(导管、导丝、鞘等通路耗材),向主动脉治疗类产品的拓展,是主动脉介入治疗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全国产化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产品前期推广及海外市场拓展,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7.25/9.97/13.39亿元调整为6.73/9.19/12.0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55/40/31x,考虑到公司重磅新品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25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胃肠用药领导者,“高股息+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胃肠用药领导者,“高股息+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江中药业(600750)   不改初心,夯实OTC胃肠用药领导者地位   江中药业前身创建于1969年,1999年与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组进而借壳上市,2019年华润医药战略重组江中集团后,江中药业实际控制人由江西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华润系”的一员。同时,2019年公司并购合桑海制药和济生制药,为“OTC、处方药和大健康”三个业务板块构建优秀的发展基础。我们认为公司OTC系列大单品成长空间大,处方药和大健康业务有望持续向好发展助力业绩提升,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5/8.91/10.08亿元,EPS为1.25/1.42/1.6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9/14.9/13.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深化OTC业务优势,布局处方药,发展大健康   非处方药业务为公司的基本盘,主要围绕“脾胃、肠道、咽喉咳喘、补益维矿”四大核心品类,重点打造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和复方草珊瑚含片等耳熟能详的大单品,并围绕核心单品拓展建设产品梯队,促进业绩稳增。同时,公司持续加深“内生外延”的增长逻辑,通过桑海制药、济生制药和海斯制药发力处方药业务,覆盖心脑血管、呼吸、妇科、泌尿、胃肠等治疗领域,并开拓老年慢病市场,探索营销新模式。此外,大健康业务聚焦挖掘高端滋补、康复营养、胃肠健康、肝健康四大核心业务潜力,丰富业务布局。   加强市值管理,“高股息+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要指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制定合理可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而2021-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均超100%,股息率由3.96%增至5.92%,通过提高股息、加大现金分红来回报投资者;此外2025年1月公司推出2025-2027年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助力企业持续向好发展,均彰显企业稳健高质量发展信心。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品牌营销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2-25
    • 业绩平稳运行,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

      业绩平稳运行,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事件:2025年2月24日,天士力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8亿元,同比下滑2.03%;实现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下滑10.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下滑12.31%;经营活动现金流20.15亿元,同比下滑21.78%。   点评:   业绩平稳运行,核心资产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积极克服前一年同期部分疫情相关品种高基数的压力,积极克服复方丹参滴丸集采全国扩面的影响,实现整体业绩平稳运行。分业务类型来看: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5.74亿元,同比增长2.06%,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下滑26.39%。医药工业内部,分产品类型来看:中药实现营业收入60.24亿元,同比增长0.88%,化学制剂药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8.62%,生物药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06%;化学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0.52亿元,同比下滑9.51%。分适应症来看:心脑血管实现营业收入55.93亿元,同比增长4.23%,抗肿瘤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9.91%;感冒发烧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下滑39.48%,肝病治疗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10.58%,其他适应症实现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2.71%。从核心品种销量来看,复方丹参滴丸实现销量1.54亿盒,同比增长9.24%,克服集采负面影响实现以价换量;养血清脑颗粒实现销量0.30亿盒,同比增长10.67%,养血清脑丸实现销量988万盒,同比增长11.59%,芪参益气滴丸实现销量0.20亿盒,同比增长5.54%。我们认为,面对2024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核心资产医药工业保持稳定增长,三大基药品种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系列、芪参益气滴丸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计提减值风险,牵手华润三九轻装上阵再出发。2024年公司利润端出现两位数以上下滑,主要是由于资产减值损失2.31亿元,其中安美木单抗项目IIb期临床研究未达预期,暂停该项目的临床研究开发工作,全额计提减值准备1.63亿元,预计影响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9,545万元,如果剔除以上减值影响,公司经营性利润水平保持稳定。2024年8月,天士力和华润三九公告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向华润三九转让28%的股份,天士力的控股股东将由天士力集团变更为华润三九。截至2025年2月,本次重组交易已经通过反垄断审查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本次2024年年报发布的同时,公司发布《关于购买及出售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资产暨关联交易》《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暨关联交易》《关于向关联方转让绍兴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认缴出资份额暨基金进展》三项重要公告,我们认为,以上涉及上市公司和天士力集团的资产划分,标志着本次交易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天士力牵手华润三九发展有望进入新时代。   创新能力领先,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截至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涵盖98款在研产品的研发管线,包含33款1类创新药;其中27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2款正在临床II、III期阶段:2款中药经典名方枇杷清肺饮和温经汤处于申报生产阶段并已通过药品注册研制和生产现场核查;安神滴丸完成临床III期,提交生产申请;17款创新中药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展望2025年,公司全力推进枇杷清肺饮、温经汤、普佑克增加脑卒中适应症、托拉塞米注射液、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米诺地尔搽剂六个品种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加快推进青术颗粒、脊痛宁片、安体威颗粒、苏苏小儿止咳颗粒、香橘乳癖宁胶囊、连夏消痞颗粒、肠康颗粒、三黄睛视明丸、酒石酸匹莫范色林胶囊等临床III期研究。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现代中药企业,临床中后期研发管线储备丰富,已经逐步进入收获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51亿元、97.39亿元、10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6亿元、13.08亿元、14.47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79元、0.88元、0.97元。我们看好公司核心资产的稳定性、牵头华润三九的协同发展、以及研发管线的商业化价值,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因素:医药行业政策变动风险;重组交易进展不确定性;研发管线失败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2-25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迈向新篇章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迈向新篇章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2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收入27.6亿元(同比+14.47%,下同),归母净利润5.5亿元(+13.53%),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17.2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公司勇于迎接挑战,坚持自主研发、医工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国内营销不断深化市场,海外渠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生产运营方式不断优化和转型,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4Q4公司实现收入7.49亿元(+12.5%),归母净利润1.01亿元(+2.0%),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12.8%)。   完成跨国收购及海外工厂奠基,开启全球布局新篇章。2024年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Micro-Tech(NL)International B.V.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 Group plc持有的CreoMedical S.L.U.(简称“CME”)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CME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2025年2月15日,公司公告称双方《股权购买协议》约定的交易先决条件已满足,且交易双方已按照《股权购买协议》的约定履行了股权交割程序。CME在西欧地区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覆盖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多个国家,服务近5000家医疗机构客户,可以为南微医学拓宽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渠道。公司将借助这一优势,把优质产品更好地推向欧洲各地,加速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2025年1月9日,南微医学泰国制造中心奠基仪式在泰国春武里府邦拉蒙县洛加纳园区隆重举行,建成后的泰国制造中心将配备先进设备与智能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端医疗器械能力,产品主要供应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制造中心将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南微医学全球创新实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5年海外投入费用增加,2026年有望迎来收获期,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5.77/7.15/9.07亿元调整为5.52/6.97/9.3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24/19/14x,考虑到公司出海布局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