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25)

    • 事件点评:携手先声战略合作,CDMO板块持续放量

      事件点评:携手先声战略合作,CDMO板块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事件:2023.1.3,普洛药业发布公告,与先声药业基于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展CDMO项目的长期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并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先声药业创新管线丰富,战略合作有望为公司带来较大利润弹性。   2022年半年报显示,先声药业目前共拥有6款已上市的创新药产品,收入贡献为17.67亿元,另外共计拥有约60条创新药管线,其中新冠口服药SIM0417已完成Ⅱ/Ⅲ期全部1208例患者入组,成为国内3CL靶点口服小分子药物首个II/III期临床研究入组完成的项目。先声药业丰富的商业化产品和创新管线将为公司带来较多的合作项目,从而贡献较大利润弹性。   公司项目管线充沛,期待后续放量。   截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CDMO运行项目达445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6%。商业化项目中,按类别分:人用药144个,兽药39个,其他28个;按阶段分:临床三期项目37个,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商业化项目17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9%。研发阶段项目23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7%。原料药项目53个,商业化项目13个,验证期项目7个,研发阶段项目33个。此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期待CDMO板块持续放量。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平台以及“一站式”的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同时公司主要产品的需求及产能正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99.53、120.63、151.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3、12.64、16.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出口风险,CDMO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1-04
    • 公司事件点评:资产出售快速推进,助力大健康板块

      公司事件点评:资产出售快速推进,助力大健康板块

    • 康缘药业点评报告:首个3.1类中药新药获批

      康缘药业点评报告:首个3.1类中药新药获批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多线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多线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多线业务带来充足成长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1 月 3 日,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员工出资金额上限为 25,000万元,参与对象为公司董监高以及管理人员、业务和技术骨干等合计不超过 600人。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09、 8.02、10.33 亿元, EPS 分别为 2.65、 3.49、 4.50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0.4、 15.5、12.0 倍。我们认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将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向打造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工平台型公司的目标稳步迈进,维持“买入”评级。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绑定人才加速发展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不超过 24个月,资金规模上限 25,000 万元,以2022年 12 月 30 日收盘价 54.57 元为假设价格,本次拟购买总股数为 458.13 万股,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 2%。参与对象合计不超过 600 人,其中:参加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和高管共计 10 人,认购总份额预计不超过 3,600 份,占总份额的比例预计为 14.4%;其他员工认购总份额预计不超过 21,400 份,占总份额的比例预计为85.6%。此前,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共计506.68万股至 2022 年 5 月 27 日全部出售完毕。我们认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接力员工激励,有助于提升公司高管以及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利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抗老化助剂及润滑油添加剂项目稳步推进,公司成长动力充足   截至 2022 年 10 月末, 抗老化助剂方面, 公司珠海项目已有 5 条生产线投料并达产,剩余第 6 条生产线预计 2022 年底达产;赤峰基地一期 6000 吨产能已完全释放,二期项目已经启动环评认证工作;衡水凯亚 3200 吨光稳定剂项目已经顺利达产;汉沽基地水分散剂项目已经投产。 添加剂方面, 锦州康泰二期项目预计2023 年投产,届时单剂产能将达到 10.3 万吨/年,公司同时计划进行一期与二期产能的改扩建工作以及三期项目的规划和评估。 生命科学方面, RNA 单体核酸项目已于 9 月底中交。我们看好公司夯实抗老化剂主业,积极扩展润滑油添加剂和生命科学业务,多线业务布局打开未来广阔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 风险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04
    • 全球纳米新秀,国产独家紫杉醇胶束重磅上市

      全球纳米新秀,国产独家紫杉醇胶束重磅上市

      个股研报
        上海谊众(688091)   投资逻辑   创新纳米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的高壁垒领先胶束平台。(1)平台独特:公司在纳米给药系统和抗肿瘤药剂型创新领域,拥有纳米胶束药物载体和药用高分子辅料合成的关键技术。(2)产品独家:公司核心产品紫杉醇胶束对实体瘤通透性与靶向性更好,三期临床客观总缓解率(ORR)比对照组近翻倍。在临床使用剂量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3)后续管线充足:除了进行紫杉醇及紫杉烷类胶束产品的拓展,公司已开展针对实体瘤的两种靶向性 PMC(多肽偶联纳米胶束)药物的研发。   全球同类最优的紫杉醇胶束获批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用药,市场大,成长空间确定。(1)肺癌是全球最大癌种。2020 年中国新发癌症约 457 万人,新发肺癌病例 82 万例;其中 85%为非小细胞肺癌。 (2)公司的紫杉醇胶束产品,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用药的独家剂型;单支价格 1690 元,年费用近 10 万元;其他剂型产品在进入医保降价后已近 2 万元年费用。虽然疗效优势显著,未来或面临降价压力。 (3)公司已建成年产 100 万支 30mg 紫杉醇胶束的生产线,能充分满足公司现阶段的生产需求。根据公司年度业绩预告,2022 年度公司将实现净利润 1.5~1.6 亿元。   募投 10 亿实现公司产能扩建,股权激励为业绩增速再添助力。公司于 2021年在 A 股上市募资的 10 亿元,已投建紫杉醇胶束新产能,预计 2023 年产能将达 100-150 万支。2022 年 11 月公司公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 78 名员工授予 179.3 万股进行激励,业绩考核指标是以 2022 年营收为基准,2023/ 24/25 年营收增长不低于 50%/100%/ 150%。公司有数家股东分别于 2022 年 9 月和 11 月公告,将在未来 6 个月内分别减持数百万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国产独家的紫杉醇胶束产品于 2021 年 10 月底获批且已有 24 家临床试验医院的基础,预计 2022/22/23 年实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渗透率0.6%、1.2%、2.8%的爬坡,预计公司 2022/23/24 年营收 2.52/4.98/8.60 亿元,归母净利润 1.57/3.43/6.00 亿元。   我们采取 DCF 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假设 2025 年适应症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获批,2026 年胃癌、卵巢癌、胰腺癌获批;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为134.68 亿元,对应未来 6-12 个月的目标价 93.60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产品依赖、紫杉醇胶束商业化不达预期、公司所处药物递送系统创新领域技术快速更迭、市场竞争加剧、限售股解禁、股东减持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01-03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围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新战略,应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公司打造高速成长曲线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围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新战略,应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公司打造高速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海尔生物(688139)   围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新战略,公司成长天花板不断突破   海尔生物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2022年,公司明确提出“生命科学+医疗创新”新战略方向,依托公司丰富的产品种类,立足于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众多场景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横向拓展覆盖全品类实验室设备,并积极布局耗材领域。新业务有望不断为公司打开新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6.1/8.3/11.2亿元,EPS分别为1.92/2.61/3.5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0/24.2/18.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产品种类丰富,平台化发展趋势显现,国内国外市场有望齐发力   在低温存储设备领域,公司保持国际和国内领先地位;在非低温存储设备领域经过多年积淀,已打造出如生物安全柜、离心机、程序降温仪、冷冻干燥机、输液智能分拣机、贴签机、包药机、取药机等一系列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逐渐向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领域全品类拓展,平台化发展趋势显现。在国内,公司持续围绕用户广度、深度和黏度,打造“铁三角”组织联合体,深度挖掘和满足客户需求,全面推进场景化和全周期服务模式。在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2022H1同比增长50.5%,占总收入比重28%。公司推动“网络+当地化”双布局,积极寻求海外合作,截止2022Q3,公司海外营销网络总数突破700家,覆盖国家总数超过130个,公司在海外市场竞争力和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个性化场景解决方案不断丰富促内生增长,外延合作并购打开新成长空间   公司不断深化“产品+服务”模式,在生命科学板块,智慧实验室方案目前已细分至生物样本库、微生物实验室等7大核心场景,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科研效率。在医疗创新板块,数字医院场景提供门诊/药房药剂安全管理、静配中心液体用药、手术室物资耗材管理和人员行为管理系列解决方案;公卫场景着力建设智慧化平台方案的提供能力,由疫苗接种安全向公卫其他领域数字场景拓展;智慧用血方向打通血液全产业链加速城市网落地并快速推广。公司不断丰富的场景解决方案,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复制推广。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及并购,布局航空温控业务以及收购苏州康盛生物进军耗材领域,凭借技术和平台优势有望快速打开公司成长新赛道。此外,受益于2022年10月份以来国家财政贴息贷款政策快速落地,预计短期内将为公司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个性化场景方案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1-03
    • 第四代光激发光优势明确,小而美企业业绩放量在即

      第四代光激发光优势明确,小而美企业业绩放量在即

      个股研报
        科美诊断(688468)   第四代光激发光优势明确,小而美公司业绩放量在即:公司主要产品为基于光激化学发光的LiCA系列和基于酶促免疫的CC系列诊断试剂及仪器;其中LiCA系列为主打产品,已上市LiCA500/800/Smart等多款仪器,覆盖各类医院。公司在传染病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依托光激方法学对小分子检测高精度的优势,加速产品线拓展,目前已有66项产品注册证,基本覆盖高频检测项目。随着公司LiCA系列完成对CC系列的替换,入院设备持续放量,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将进入快车道,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近50%。   发光检测空间大,公司有望实现真正进口替代:我国发光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634亿元,2019-2025年CAGR为19.2%,仍保持快速增长。目前我国76%的市场被罗雅贝西等外资占据,随着DRG/DIP等控费政策推进,检验科将回归优质且高性价比的检测项目。而公司作为第四代发光技术企业,在小分子和传染病领域一流的检测精度、高效的均相检测、低成本等多优势,帮助医疗机构降本增效,将在进口替代浪潮中占到先机,实现对跨国巨头真正的替代。   第四代发光技术,纳米高分子微球+均相反应,检测质量高速度快:公司自主研发的光激化学发光LiCA平台为第四代化学发光,对比传统发光方法学,采用独创的纳米级微球,反应迅速且充分,在检测精度、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激素等小分子检测领域。且光激发光为均相检测,无需清洗过程,避免了结合状态标记物被洗脱而造成检测误差,且检测速度更快,通量高,无需清洗液等耗材,成本更低。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77/6.47/8.9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36%/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2.21/3.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2%/53%/42%,2022-2024年P/E估值分别为26/17/12X;基于公司1)LiCA平台装机加速,2)DRGs等政策推进进口替代,3)光激发光技术优势明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装机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1-03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新冠口服药入组完成,加固防疫堡垒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新冠口服药入组完成,加固防疫堡垒

      个股研报
        众生药业(002317)   事件   众生药业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生睿创”)口服抗新型冠状病毒3CL 蛋白酶抑制剂一类创新药 RAY1216 片按临床方案要求完成 III 期临床全部病例数入组。   投资要点   RAY1216 片获批在即   2022 年 11 月获得组长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评批准,并于当月入组首例患者,目前完成 III 期临床全部 1360 例病例入组,研发高速推进。目前在药监局审批的新冠药物临床申请中, RAY1216 片是国内第二家获批 III期临床的以 3CL 蛋白酶为靶点的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有望成为国内第三个获批上市的口服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 III 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为 28 天临床症状的持续改善,考虑到作为新冠治疗用药可纳入药监局的特别审批程序上市,我们预计2023 年 Q1 将完成 III 期临床实验及 EUA 申请相关工作。   RAY1216 片有望成为 BEST IN CLASS   前期的剂量探索性研究(IIT 研究)中, RAY1216 片单药组或联合利托那韦组均较安慰剂组可快速降低新冠病毒 RNA 载量、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与已经上市的同为 3CL 靶点的 Paxlovid 比较, RAY1216 片在相同给药剂量下的峰浓度或暴露量为同等剂量的 PF-07321332( Paxlovid 复方组分之一)片的 2-3倍,而且 RAY1216 可开发单方用药,减少因使用利托那韦而导致的副反应, RAY1216 具备成为最佳新冠口服药物的潜力。   新冠特效药需求将持续存在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周五的数据,在截至 12 月 24日的一周内, Omicron 亚变体 XBB 约占美国 COVID-19 病例的 18.3%, 显著高于前一周的 11.2%。 从美国感染趋势来看,随着新冠毒株的持续变异, 在经历第一轮感染高峰后感染仍持续发生,新冠口服药需求度将持续存在。国内各地放开后,相继达到感染高峰,民众亲身经历新冠感染全过程,无症状感染比例被重新定义,未来随二次感染的发生,对于可缩短病程的新冠口服药需求将迎来高峰。同时 60 岁以上人群感染新冠, 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的比例较高, 2022 年 9 月发表在 NEJM 的研究表明, Paxlovid 可有效降低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住院风险 (降低 73%) 或死亡风险 (降低79%), 60 岁以上人群对新冠特效药需求度将处于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   在不考虑新冠药物和流感药物营收的前提下,我们预测公司2022E-2024E 年收入分别为 26.83、 29.65、 32.85 亿元,EPS 分别为 0.45、 0.50、 0.55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60.5、 54.5、 49.4 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中成药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01-03
    • 专家领航,科研领跑,立足八闽,辐射全国

      专家领航,科研领跑,立足八闽,辐射全国

      个股研报
        华厦眼科(301267)   投资逻辑   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先行者,行业优势地位稳固。公司成立于2004年,已建立八大眼科亚专科科室及眼视光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目前拥有57家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及46个城市,以厦门眼科中心的影响力为基础,形成辐射全国的诊疗服务网点体系。以2021年收入规模计算,公司位列国内眼科医疗服务连锁机构公司第二。   专家团队实力雄厚,医教研一体化平台完善。公司组建了覆盖八大亚专科及眼视光的专家团队,汇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原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赵堪兴教授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眼科学界专家,拥有医师总数达891人。公司致力于推进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和教学培训相结合的“医教研”体系的整体协同发展。下属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持续开展临床研究合作及学术交流,推进公司的学科建设和诊疗实力的提升。   多项核心业务均衡拓展,屈光、视光业务发展快速。公司在眼底、白内障等基础眼病领域拥有众多知名专家,技术优势及高知名度保证了就诊人数及手术量的持续增长。公司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调整战略布局,至2021年,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屈光业务占比已达37%,中高端手术占比不断增加。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天津华厦眼科医院项目;区域视光中心建设项;现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升级项目;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积极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后续区域视光中心建设项目、现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升级项目落地后有望进一步贡献业绩增量,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18.13%),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5.21亿元、6.80亿元、8.68亿元,22-24年分别同比增长15%、30%、28%。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可比估值情况,给予公司23年7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85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租赁物业存在瑕疵的风险;下属医院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医保定点资格风险;眼科人才流失或不足的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1-03
    • 康普化学(834033):铜萃取剂领域龙头,新能源领域提前布局有望领跑

      康普化学(834033):铜萃取剂领域龙头,新能源领域提前布局有望领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