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海吉亚医疗(06078):收购西安优质标的,下半年有望增长加速

      海吉亚医疗(06078):收购西安优质标的,下半年有望增长加速

    • 迈克生物(300463):业绩短期承压,流水线实现快速装机

      迈克生物(300463):业绩短期承压,流水线实现快速装机

    • 中期业绩快速增长,医美眼科相关布局丰富

      中期业绩快速增长,医美眼科相关布局丰富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投资要点   业绩高速增长,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53.41%至209.73%。根据公司发布2023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153.41%)至2.2亿元(+209.73%),同比增长1.09至1.4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2亿元(+204.57%)至2.02亿元(+279.77%)同期增长1.09至1.49亿元,业绩增速明显回升。2022上半年主要受到美国子公司AarenScientificInc.商誉及无形资产计提影响(-0.46亿元)以及上海子公司生产经营停滞等损失影响(-0.37亿元),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2023年公司销售恢复正常运营,眼科、医美两大主线经营情况良好。公司销售团队近年来不断扩大,2022年销售人员599人(+13.02%),同比增加69人;人均创收107.05万元/人(+14.63%),同比增长13.66万元/人,实现对业绩稳定保障。   核心医美眼科产品高速放量,产品定位清晰,玻尿酸新适应症开拓新市场。2023年公司加大产品销售力度,通过拓展新宣传渠道,开拓新兴市场,公司产品的销量、收入较上年同期有大幅提升。公司眼科产品线主要以白内障产品为主,常年占眼科收入50%以上,2023年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市场占有率。医美产品中玻尿酸产品的销售情况表现良好,持续保持国产注射玻璃酸领域龙头地位。产品线以第一代玻尿酸产品“海薇”,第二代玻尿酸产品“姣兰”,第三代玻尿酸产品“海魅”分别定位入门,中高端,高端医美市场。2023年2月“姣兰”增加唇部注射填充适应症,更好提升中高端医美市场销量。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已完成国内临床,目前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以医美及眼科产品线作为市场核心竞争力,我们看好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等眼科产品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医美产品带来长期业绩增量。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5.28/6.45亿元,增速分别为133.1%/25.5%/22.2%,对应PE分别为37/30/24倍。考虑到公司疫情后加大宣传销售,上半年经营情况良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建议。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7-28
    • 智慧民生领军者,医保数据要素大有可为

      智慧民生领军者,医保数据要素大有可为

    • 2023年半年报点评:研发维持动力,业绩稳步增长

      2023年半年报点评:研发维持动力,业绩稳步增长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核心观点   2023年上半年收入、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53亿元(+21.74%),归母净利润2.76亿元(+30.60%),扣非归母净利润2.62亿元(+29.93%)。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12.01亿元(+17.8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32.77%),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29.08%),利润端增速超收入端。   研发方面:公司中药研发势头持续强劲,并积极布局化学药、生物药。在多项重要中医药文件颁布的背景下,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研中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栀黄贴膏),新申报生产品种2个,Ⅲ期临床研究品种2个;化药创新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个,推进Ⅱ期临床2个,开展Ⅱ期临床2个;化药仿制药获得2个药品注册证书;生物药获得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获得CDE审评受理1个。   销售方面:加速基层开发,完善主管制度。公司坚持打造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三个核心大品种;布局一批以杏贝止咳颗粒、腰痹通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等为代表的发展级品种,打造非注射品种群梯队;加大培育天舒胶囊、通塞脉片、龙血通络胶囊、大株红景天胶囊等心脑血管品种。坚持招商代理、OTC、分销综合三大业态并举,形成销售格局新态势;紧抓重点基层终端开发和规模提升,对基层终端进行“产品群”开发,加速基层市场发展格局;推动完善主管制,建立动态择优的主管体系,扩大合格销售人员队伍。   产品优势明显,坚持多点开花。公司始终秉承“现代中药,康缘智造”的愿景,坚持创新驱动,目前主要产品线聚焦呼吸与感染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伤科疾病等中医优势领域。2023年上半年,天舒胶囊被列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唯一推荐中成药(II级推荐,C级证据)和紧张型头痛推荐用中成药,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投资建议:中药研发势头持续强劲,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52.87/62.39/72.67亿元,同比增长21.5%/18.0%/16.5%;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5.62/6.93/8.61亿元,同比增长29.4%/23.2%/24.2%,当前股价对应PE=21/17/14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22.48-26.84元,较当前股价上涨空间11-3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推进不及预期;集采控费超预期;中药注射剂政策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7-28
    •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厚积薄发,创新驱动行稳致远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厚积薄发,创新驱动行稳致远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多样化营销不断开拓渠道成长空间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多样化营销不断开拓渠道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H1收入、利润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6.28%;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10.02%;扣非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加18.26%。公司收入、利润实现稳健增长。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5、4.04、4.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6、2.00、2.4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2、20.1、16.6倍,公司产品具备临床价值,未来拓展省外市场成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Q2业绩提速增长,多样化营销不断开拓渠道成长空间   分季度看,公司Q1/Q2营业收入分别为2.06亿元(+1.2%)、1.65亿元(+1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亿(+5.9%)、0.28亿元(+20.0%);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6亿(+4.6%)、0.23亿元(+73.6%)。   公司坚持“名医、名药、名店”发展模式,致力开发销售新渠道,以代理商模式开拓全国市场,运行寿仙云等寿仙谷小程序力求开创云端销售新天地,加强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与学术推广,2023年上半年销售保持稳定增长。营销模式多样化,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已签约加盟城市代理商14家,公司持续在全国品牌推广以及线上营销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产品具备种源、培育、加工核心闭环优势,为公司走向全国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产品具备种源、培育、加工闭环核心优势,为产品的全国推广奠定良好基础。种源方面,公司自主选育九大自主知识产权优质种源,育种有效成分含量高,为公司铸造护城河。培育方面,公司通过仿野生有机栽培确保药材高品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全程追溯。加工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音速气流破壁技术显著提升产品安全性,独创去壁纯化技术提升有效成分含量8倍以上,专利保护期较长。   风险提示:省外推广不及预期,中药板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7-27
    • 中药品种优势明显,两翼战略有望兑现

      中药品种优势明显,两翼战略有望兑现

      个股研报
        桂林三金(002275)   桂林三金是中国最早生产现代中药制剂的厂家之一,其中代表产品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三金片为中国中药名牌产品。2017年桂林三金确立了“以中药制药为核心,以生物制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为两翼,相关产业为辅”的发展战略,生物制药板块业绩有望稳步兑现。   一线品种优势显著,二线品种有望持续放量   桂林三金拥有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三金片、脑脉泰胶囊等自主开发的独家特色品种47种。经过多年努力,三金在咽喉、口腔用药和泌尿系统用药方面已形成较强的专业和市场优势,代表产品三金西瓜霜系列、三金片多年稳居全国同类中成药前列;二线品种方面,2022年公司二线品种眩晕宁片单剂型销售额破亿,目前公司正积极开展二线独家产品的市场推广试点,探索医疗终端学术推广模式,加快电商终端建设,以期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2023Q1公司持续加大销售力度,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yoy+38.51%),归母净利润1.69亿元(yoy+40.96%)。   生物制药富有竞争力,管线内拥有多款潜力品种   上海三金(及旗下宝船生物和白帆生物)负责公司生物制药业务,其中白帆生物定位为公司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富裕产能提供CDMO业务。截至2022年底,宝船生物有9个在研产品,包括入选2022年AACR年会的新型TNFR2非阻断治疗抗体BC011及临床进度国内第一、美国第二(中美双报)的CD47/CLDN18.2双抗BC007,拥有较大潜力。   持续加码CDMO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截至2022年底,白帆生物已经与百奥赛图、华柏艾克舒生物、麦济生物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植恩生物共同出资成立非凡生物,意在借助双方优势及重庆当地资源及政策支持,计划重点布局临床及商业化阶段的全方位CDMO服务。随着公司CDMO订单持续增长,公司预计2023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并且逐步盈利。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体收入分别为23.68/28.15/33.1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81%/18.89%/1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62/5.62/6.71亿元,EPS分别为0.79/0.96/1.14元。考虑到公司核心品种新剂型加速增长、二线品种有望持续放量、CDMO业务有望年内实现盈亏平衡,看好公司发展,给予2024年22倍PE,目标价21.0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公司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7-27
    • 综合医院稀缺标的,特色专科未来可期

      综合医院稀缺标的,特色专科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逻辑:(1)营利性三甲综合医院属于极具稀缺性的标的,壁垒高且具有刚性需求;(2)核心综合医院软硬件优势显著,高投入后进入爬坡收获阶段,下半年有望迎来单月盈亏平衡拐点;(3)长期来看,聚焦“综合+特色专科”,万张床位带来翻倍以上收入空间,特色专科有望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高水平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公司立足陕西西安,进一步辐射中西部地区。我国三级医院病床长期处于接近饱和或超负荷状态,2021年末,三级医院数量仅为医院总数的8.96%,却承担了57.47%的诊疗和55.81%的住院需求。西安是西北地区人口中心,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大,但人均医疗资源供给不足。此外,西安国际医学城所在地西安市高新核心片区的快速建设,带来对医疗机构等配套设施的强烈需求。同时,西安对省内及周边患者吸引力强,具有一定辐射作用。2023年以来,公司外地患者占比提升至30%,高于疫情前水平。医疗资源的供需状况为公司在区域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机遇,公司有望逐步发展成为面向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优质医疗服务中心。   公司核心综合医院软硬件优势显著,高投入后进入爬坡收获阶段。公司旗下高新医院和中心医院硬件齐备精良、军队医院改制背景储备丰富专家资源,品牌力快速提升。高新医院是中国首家社会资本兴办三甲医院,二期启用后床位提升至1500张;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于2021年5月以高分成绩通过JCI认证,规划床位充足,达5037张。2023年以来两大核心医院体现出较强的品牌力和业绩韧性。此外,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北院区)已经试运营,3600张床位投入后公司床位则超万张,万张床位的爬坡奠定了未来业绩增长的基础。我们假设高新医院/中心医院南、北院区的满负荷单床产出分别为100/120/70万元,则万张床位全部投入使用时为公司带来收入达百亿元,较2022年27亿元的收入体量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公司聚焦“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特色专科有望带来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积极布局医美、辅助生殖、康复和高端品质医疗项目等消费属性较强的医疗服务业务,牌照资源优势成为新业务落地的助推器。2022年10月公司获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业务,具备每年4万例IVF周期运行能力,有望满足日益增长的区域辅助生殖需求;肿瘤治疗方面,中心医院于2020年10月获得“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配置许可,成为西北唯一一家获得许可的医疗机构,预计2025年建成,将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化的医疗服务。此外,公司旗下中心医院和高新医院成为中国第二、三家妙佑医疗联盟成员医院,旗下医院业务结构有望向疑难重症、中高端项目倾斜,提高行业影响力,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7/2.25/4.82亿元,2024/2025年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90/42X。公司作为民营综合医院稀缺标的,核心医院进入爬坡收获阶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下床位爬坡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7-27
    • 内镜耗材国产先锋,创新技术有望打开新局面

      内镜耗材国产先锋,创新技术有望打开新局面

      个股研报
        安杰思(688581)   投资逻辑   国产内镜耗材行业先锋, 细分产品种类布局丰富。 公司布局内镜微创诊疗行业十余年,目前产品覆盖止血闭合、 EMR/ESD、活检、ERCP 和诊疗仪器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业绩整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公司 2022 年及 2023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达到 21.5%、 16.7%,利润同比增速达到 38.3%、 24.6%。   胃肠镜筛查渗透率提升带动行业增长,内镜耗材拓展空间巨大。中国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于全球,但胃肠镜开展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老龄化叠加政策推进早癌筛查普及,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现状》中的数据以及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预测显示,到 2025 年国内消化内镜诊疗器械行业规模有望达到 69.7 亿元, 相比 2019 年的 37.3 亿元复合增速达到 11.0%,未来头部国产企业未来有望脱颖而出。   止血夹市占率快速提升,独有双极回路技术开创早癌治疗新阶段。根据公司招股书中的数据, 公司核心产品止血夹 2019 至 2022 年全球市场份额由 2.3%上升至 4.0%,境内市场份额由 9.4%上升至15.7%。在 EMR/ESD 早癌治疗领域,公司独特的双极回路技术能够实现手术风险的降低及适用人群的扩大, 目前双极技术的部分产品已取得国内注册证,双极高频止血钳和双极黏膜切开刀已实现部分收入,未来有望进一步带动公司份额提升,预计到 2025 年公司 EMR/ESD 业务收入有望达到 1.79 亿元, 3 年复合增速 37%。   IPO 募集用于生产、研发及营销能力提升。 2023 年 5 月公司在科创板 IPO 发行 1447 万股,募集资金净额达到 16.51 亿元, 发行价格 125.80 元/股, 主要用于 1000 万件器械产品生产、研发中心及营销网络升级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内镜耗材行业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内镜耗材行业的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2.05/2.73/3.47 亿元,同比+42%/+33%/+27%。 参考同行业可比估值情况,给予 2023 年 39 倍 PE 估值、 12 个月内目标市值 80 亿元,目标价 138.24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院内需求恢复速度不及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限售股解禁及财务投资者减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7-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