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25)

    • 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影响短期收入,诉讼和解后全球放量可期

      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影响短期收入,诉讼和解后全球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事件:2023年4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31亿元,同比增长7.69%;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同比增长319.04%;扣非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降46.4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21亿元,同比增长32.43%。   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下降13.03%,我们预计主要系同期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所致;归母净利润0.04亿元,扣非净利润-1.23亿元,我们预计主要系外汇套期产品公允价值变动、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所致。   同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主要原因系同期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同比下降49.25%;归母净利润-1.50亿元,扣非净利润-1.65亿元,主要系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增加,以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所致。   加大自主研发,完善三大业务板块产品矩阵   公司围绕基因测序加大自主研发、保持国际领先,完善三大业务板块产品矩阵,2022年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1)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研发和生产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2年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17.58亿元,同比增长37.74%。2022年,公司各型号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装机总数超600台,其中国内新增装机总数超470台,国外新增装机总数超130台;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装机数量超过2,500台,装机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测算,公司占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份额约5.2%,占国内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份额约26.1%。   (2)公司实验室自动化产品销售稳健,2022年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12.48亿元,同比下降43.06%。全年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及全自动化核酸提取纯化仪等产品实现新增装机超过900台。   (3)公司新业务板块呈现快速增长,2022年新业务实现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长180.59%。全年BIT产品实现新增装机约350台,移动实验室产品实现新增交付约110套,超声影像平台实现新增装机约30台。   专利诉讼获得重大进展,正式进入美国市场销售测序产品   2022年,公司专利诉讼获得重大进展,大部分涉诉国家和地区的业务拓展将不再受到影响,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打开欧美等重要国际市场,拓宽公司全球业务覆盖范围。公司已与Illumina就美国境内的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基于此,Illumina向华大智造子公司CGUS支付3.25亿美元的净赔偿费,公司于2023年1月开始全线测序产品在美销售。此外,2023年3月,欧洲专利局申诉委员会公布Illumina与公司专利无效纠纷的纪要,显示EP3002289专利无效,这意味着公司将不再受这个专利限制,公司全线测序仪可在欧多国销售。   此外,公司于2023年2月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刷新行业测序仪通量,可将单个人全基因测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以内,标志着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30多亿美元降至100美元以下。   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下降,影响短期盈利水平   2022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12.86pct至53.58%,主要系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导致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下降,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1.21pct至14.57%;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1.40pct至14.30%;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3.76pct至19.25%,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在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高密度测序芯片耗材、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和远程超声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创新及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6.87pct至-3.59%,主要系美元、欧元对人民币升值产生汇兑收益,募集资金到位及收到赔偿费导致公司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35.71pct至47.82%,主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与Illumina就美国境内的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并收到Illumina支付的3.25亿美元净赔偿费。   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47.54%、12.48%、22.08%、30.71%、-8.31%、0.35%,分别变动-12.31pct、-5.24pct、+0.30pct、+16.69pct、-12.78pct、-1.36pct。   2023年度第一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7.53pct至55.91%,主要系销售产品结构变化所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7.21pct至26.21%;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7.14pct至17.00%;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2.54pct至35.35%;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3.34pct至-2.46%;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52.28pct至-24.2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将大幅下降,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88亿/49.22亿/62.8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0%/30%/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亿/3.93亿/5.6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87%/50%/43%;EPS分别为0.63/0.95/1.36,按照2023年4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3年12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收入不可持续的风险,关联交易占比较高的风险,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对供应链及产品销售的风险;部分原材料存在依赖进口采购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4-28
    • 器械服务双轮驱动,业绩复苏势能强劲

      器械服务双轮驱动,业绩复苏势能强劲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年Q1公司实现收入3.61亿元,同比+35.09%;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64.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53.18%。   经营分析   线下线上共同发力,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线下方面,公司深化肿瘤学科优势,成立盈康生命胸部肿瘤专委会,一季度胸外科手术量同比+46%,其中三、四级手术量同比+95%。公司亦在超声、肾病学科、心外科、临床营养科等领域持续拓展。线上方面,公司互联网平台加速线上服务功能迭代,互联网医疗收入1552万元,同比+205%。   医疗器械四大场景齐迈步,一季度表现亮眼。①放射治疗场景:3月国家卫健委出台《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伽玛刀销售推进速度有望加快。②生命支持场景:公司输注产品抓住疫后ICU扩容机会,销售额同比+304%;3项输注产品新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2月体温管理产品医用加温毯获批注册证。③影像增强场景:公司乳腺影像产品新获4项科研证书。④慢病治疗场景:公司体外短波治疗仪进入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云南省楚雄州妇幼保健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上海第一妇婴医院、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圣安医院等,开展临床推广。医疗器械板块的亮眼表现,为公司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赋能。   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向好发展。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5.3%,管理费用率为10.9%,研发费用率为3.5%。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6%(+6.7pcts),净利率为11.0%(+1.0pcts)。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医疗器械板块产品线丰富,发展潜力十足,线下诊疗恢复、线上平台建设将助力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回归正常增长轨道。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58、2.0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30%、29%,EPS分别为0.19、0.25、0.32元,现价对应PE为58、45、3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技术替代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医疗服务纠纷事件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8
    • 常规业务维持增长,海外拓展有望提速

      常规业务维持增长,海外拓展有望提速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收入42.31亿元(+7.69%),归母净利润20.26亿(+319.04%),扣非净利润2.64亿元(-46.43%),EPS4.89元,经营性现金流14.21亿(+32.43%)。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49.25%),归母净利润-1.50亿(-143.78%),扣非净利润-1.65亿(-149.67%),经营性现金流-4.52亿(-493.91%)。   测序仪装机稳步推进,海外拓展有望进一步提速。2022年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营收17.58亿元(+37.74%),各型号测序仪装机超600台,累计装机超2,500台。1)国内:全年装机超470台,实现营收约11.6亿元(占测序仪业务近66%),据灼识咨询数据(2022年国内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44亿元),公司占约26.1%国内市场份额;2)海外:全年装机超130台,实现营收约6亿元(占测序业务近34%),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2%。公司持续完善服务网络,实现全球营销本地化,2022年公司新设多家子公司、客户体验中心及国际备件仓库,并引入渠道合作伙伴30+,持续开发存量及增量客户。截至2022年,公司营销人员达到790人(海外占比29%)。此外,基于公司与illumina诉讼和解获3.25亿美元赔偿及在美销售权、欧洲专利局认可公司在欧销售权,我们认为公司海外竞争道路已逐步铺平,叠加渠道网络不断完善,海外销售局面有望逐步打开,驱动测序仪业务高速增长。   研发力度持续加强,全矩阵布局形成核心产品力。公司持续加大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高密度测序芯片耗材、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和远程超声机器人等领域技术产品创新及研发,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8.14亿元(+33.88%),研发费用率19.25%(+3.77pct);2023年Q1公司研发投入2.19亿元(同比+40.1%),研发费用率35.35%(环比+16.1pct)。截至2022年,公司测序仪板块推出E/G/T三大系列机型,覆盖低-中-高-超高全通量矩阵;自动化板块针对不同通量需求样本前处理全流程推出MGISTP/MGISP/MGIFLP/MGIGlab等多系列自动化设备和工作站;新业务板块推出超低温自动化生物样本库MGIClab、数据中心一体机ZTRON、远程超声机器人MGIUS等系列产品。   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回落影响整体业绩,看好长期应用前景拓展。2022年公司实验室自动化板块实现收入12.48亿元(-43.06%),占比29.51%(-26.3pct),营收下降主要是因为与新冠相关的自动化设备需求萎缩,2023年Q1起实验室自动化板块收入进一步下降。公司自动化技术覆盖样本处理、样本提取、样本制备等领域,并持续发展数字微流控技术、液体处理技术等前沿技术。2022年公司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及全自动化核酸提取纯化仪等产品装机超900台,新上市产品包括覆盖多领域应用场景的自动化移液机器人MGISP-Smart8、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自动化建库平台DNBelab-D4。我们认为,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可有效提升科研及临床应用场景效率及生产力,尽管新冠相关设备需求褪去后短期收入下降明显,但未来大型科研项目、医检所、样本库、农业育种等应用场景空间有望借此进一步打开。   新业务板块保持高速增长,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公司坚持以多组学解决方案为顶层生命科技核心工具开拓新发展方向,战略性布局新业务,主要包括单细胞平台、影像平台及BIT平台。2022年公司新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180.59%),占比28.37%(+17.48pct),BIT产品装机约350台,移动实验室交付约110套,超声影像平台装机约30台。产品进展方面:①进一步升级新型生物样本资源库MGICLab-LT系列;②推出掌上无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022年7月获江苏药监局器械证);③升级DNBelabC系列高通量单细胞RNA文库制备试剂盒;④ZTRON基因数据中心一体机通过欧洲隐私保护认证。   投资建议:公司是技术立身、放眼全球的国产测序仪龙头,以核心技术和强产品力筑就极高竞争壁垒,随着海外经营环境愈发改善,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4.09/6.14亿元,同比-87.55%/62.15%/50.03%,EPS分别0.61元、0.99元、1.4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131/81/54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步不及预期的风险、关联交易占比降低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4-28
    •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乌灵系列引领成长,一季度延续增长动能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乌灵系列引领成长,一季度延续增长动能

      个股研报
        佐力药业(300181)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8.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86%、52.17%,EPS为0.45元。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81%、41.76%。   乌灵系列稳定增长,各产品线毛利率稳定   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3.86%。分季度看,各季度营收分别为4.39/4.56/4.49/4.61亿元,同比增长29.18%/27.42%/18.03%/21.59%,各季度平稳增长。分产品看,乌灵系列/百令片系列/中药饮片系列/中药配方颗粒剂/其他营业收入分别为10.92/2.56/3.78/0.59/0.20亿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60.50%/14.19%/20.93%/3.28%/1.09%,乌灵系列仍是主要营收贡献来源。各类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乌灵系列/百令片系列/中药饮片系列/中药配方颗粒剂毛利率分别为86.98%/76.30%/20.85%/57.25%,同比-0.50/-2.42/+0.46/+2.80pct。   推动品种规模化目标明确,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发展目标明确,力争把乌灵系列、百令片、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打造成20亿、10亿、10亿的规模。为实现目标,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0-2022年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039/4563/6536万元,占同年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79%/3.13%/3.62%。在研发端,对乌灵胶囊继续二次开发,继续扩展乌灵胶囊的临床应用,推动灵泽片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等,助力现有产品加深市场信任与推广,新产品的研发丰富现有产品线。在营销端,发挥乌灵胶囊、百令片、灵泽片三大国家基药以及独家品种灵莲花颗粒的成药市场,还包括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的战略优势,不仅在医院终端做深做透,还通过OTC及互联网终端推广产品,进一步布局全国营销。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基于公司核心产品乌灵系列亮眼增长表现,并且公司关注各管线研发,公司增长动能有望继续保持。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3.89、30.90和39.3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4.98和6.4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4、0.71和0.92元/股,对应PE分别为23、18和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28
    • 三星医疗(601567):康复医疗持续推进,智能配电业绩表现亮眼

      三星医疗(601567):康复医疗持续推进,智能配电业绩表现亮眼

    • 康诺亚-B(02162)2022年年报点评:产品研发稳步推进,新生产基地竣工投产

      康诺亚-B(02162)2022年年报点评:产品研发稳步推进,新生产基地竣工投产

    • 一季度增长迅速,中药业务持续放量,品牌行稳致远

      一季度增长迅速,中药业务持续放量,品牌行稳致远

      个股研报
        桂林三金(002275)   事件: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0亿元,同比+12.55%;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4.13%;扣非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14.62%。2023Q1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38.51%;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40.96%;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42.86%。   分析点评   一季度快速增长,23Q1毛利率恢复正常水平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Q4收入为5.21亿元,同比+7.25%;归母净利润为0.05亿元,同比-89.8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但23Q1快速恢复,2023Q1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38.51%;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40.96%;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42.86%。2023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4.86%,同比-0.1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3.57%,同比-1.4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5.41%,同比+3.2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7.43%,同比-4.4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73%,同比-0.23个百分点。   各板块稳健增长,中药独家品种优势明显   分板块来看,中成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10.96%,中成药业务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其他各项业务平稳增长,商品流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11.35%;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7.51%。   公司与下属子公司拥有217个药品批文,其中有47个独家特色产品,69个品规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19个品规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2个产品被认定为第一批广西民族药。目前在咽喉、口腔用药和泌尿系统用药方面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研发助力,一体两翼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围绕三金片与西瓜霜系列两大主导产品和部分二线重点产品开展创新升级,加快拳头产品二次开发研究和经典名方中药新药研发步伐。各项研发工作开展顺利,完成4项新药立项,完成科技厅“三金片深度二次开发及产业化升级研究”和“生物药2类新药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研制”2个项目的验收,经典名方项目均已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   生物药研发管线持续扩大,孙公司宝船生物在研项目共计11个,其中7项临床试验进行中,报告期内新获3个IND批件,其中BC007抗体注射液是宝船生物首个中美双报的新药项目,标志着宝船生物创新药“出海”征程迈出重要一步。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23.2/27.1/3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16.4%/1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5/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3%/16.6%/14.9%,对应估值为24X/20X/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生物药CDMO业务订单和产能不及预测。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8
    • 泰格医药(30034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疫情影响基本消除,看好后续快速发展

      泰格医药(30034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疫情影响基本消除,看好后续快速发展

    • 润达医疗(603108)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疫后复苏利好业绩增长,持续深化服务提高市场份额

      润达医疗(603108)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疫后复苏利好业绩增长,持续深化服务提高市场份额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种业技术储备领先,饲料及生猪业务持续扩张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种业技术储备领先,饲料及生猪业务持续扩张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种业技术储备领先,饲料及生猪业务持续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23.97亿元(+3.41%),归母净利润0.56亿元(+112.63%),期间费用中财务费用同比变动最大为+39.97%,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多。基于饲料成本及猪价低迷带来的压力较大,我们下调2023-2024年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2(22.76)/10.27(23.54)/12.61亿元,EPS分别为0.21/0.25/0.3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3/28.6/23.3倍。公司积极推进种业板块战略规划及饲料板块产能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饲料业务成本承压,定增项目助力产能扩张   公司饲料业务营收223亿元(-1.8%),猪/水产/反刍料分别外销409/43/64万吨,同比-11%/+1%/+11%,反刍料销量快速增长。由于原料涨价,公司饲料板块毛利率下滑1.7pct至11.5%。报告期内公司终止对九鼎/正邦的部分股权收购,分别形成预计负债金额0.42亿元(计入预计负债)和股权损失款1.5亿元(计入信用减值损失)。此外公司计划定增募集19.4亿元,其中9.8亿元与猪料/反刍料等饲料产能135万吨相关,后续有望进一步优化公司饲料产能结构,实现产量稳步提升。   生猪出栏量增速稳健,成本有望持续优化   公司生猪养殖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16%),合计出栏生猪443万头(+3.1%),控/参股口径分别为264/179万头。我们估计公司生猪养殖板块贡献归母净利约略超1亿元,公司出栏规模稳步增长,养殖成本亦有望持续优化。   种子业务版图持续拓展,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   公司种子业务实现营收9.4亿元(+68%),玉米/水稻种子分别实现收入5.6/3.5万元,分别+147%/12%,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云南大天及鲜美种苗,种子业务营收实现高增。转基因种子方面,公司同时具备玉米及大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涉及种植区域广泛,有望在转基因商业种植大面积推行后优先受益。   风险提示: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幅度、生猪养殖行业亏损周期长度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