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江波龙(301308):质量回报双提升,看好公司健康长期高质量发展

      江波龙(301308):质量回报双提升,看好公司健康长期高质量发展

    • 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放量可期,后期管线密集收获

      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放量可期,后期管线密集收获

    • 分子检测全产业链布局,幽门螺杆菌便检铸就第二成长曲线

      分子检测全产业链布局,幽门螺杆菌便检铸就第二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康为世纪(688426)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传统分子检测业务覆盖“核心原料+试剂盒+检测服务”全业务流程,带来稳健增长;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检测产品有望于2024年获批,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率先布局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检测,有望于2024年作为首款产品获批,贡献销售峰值15亿元:①我国众多消化道疾病和胃癌的医疗负担重,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要相关致病因素,Hp感染与65%的胃癌死亡例相关。Hp发病率高达44%,临床治疗痛点亟需解决抗生素耐药的问题,从而提升根治效率。②粪便核酸法的产品兼顾了高灵敏度、无侵入性、检测通量高等优点,适合用于耐药性检测及大范围筛查。同时,目前由于技术难度壁垒,Hp检测产品仅有康为世纪1款产品采用粪便核酸法,并有望成为国内首款产品于2024年获批上市销售。③假设Hp检测产品目标人群包含胃癌风险建议筛查者和常规体检者,那么我们推算,2024年筛查人数空间可达383百万人。④我们假设,Hp阴阳性检测和耐药性检测的终端价费用分别为298和798元,并假设出厂价约为30%。伴随耐药性检测重要性的普及、Hp感染和胃癌早筛的推进、以及公司市场教育的开展,选择耐药检测一步到位的客户将逐渐增加。⑤我们预测,2023-2025年康为世纪Hp检测产品总销售额为0.1、0.9、1.8亿元;并将于2030年达到销售峰值15亿元。   深耕分子检测行业,一体化布局试剂及服务全业务流程:公司在分子检测领域有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拥有行业较强技术水平,是国内少数在分子检测各业务板块均有布局的企业之一,覆盖分子检测“核心原料+试剂盒+检测服务”全业务流程。后续面临的机遇主要来源于癌症早筛和居家检测的普及,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的应用,以及疫情推动下的市场规模扩大和国产替代需求激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各业务间估值方式差异较大,我们采用分部估值,传统业务采用PE估值,以Hp系列产品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采用PS估值,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目标市值约30亿元,考虑公司在核酸保存及提取纯化业务上先进性较强+一体化布局的产业链延伸优势+业绩增速相较可比公司更快+Hp系列产品创新属性和临床亟需性较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延期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4-02-28
    • 业绩整体增长平稳,长期看好公司高端制造能力

      业绩整体增长平稳,长期看好公司高端制造能力

      个股研报
        奕瑞科技(688301)   奕瑞科技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21.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9亿元(+15.97%)。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下游仍然存在扩容空间,公司聚焦核心技术及高端制造能力,长期仍然具有较好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收入端整体平稳增长,四季度单季收入增长有所放缓。奕瑞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21.72%。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降低3.53%,主要受到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公司2023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15.97%。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63亿元。2023年四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9.76%,增速相较全年有所放缓。公司2023年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39.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降低3.32%。   长期平板探测器行业下游需求仍存在增长空间,尤其是动态平板探测器方面国产厂商市场占比存在提高空间。X射线平板探测器是X射线影像设备的重要核心部件,更灵敏、影像质量更高、速度更快是行业研发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动态应用场景对于平板探测器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X射线平板探测器下游涉及医疗影像设备、放疗、工业无损检测、安防等,市场仍然存在扩容空间。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期全球平板探测器市场在2021年至2030年由22.82亿美元增长至50.2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2%。尤其是在动态平板探测器市场中,中国厂商仍然存在市场份额提升空间。   公司为平板探测器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全面且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平板探测器行业从闪烁体蒸镀到电路板设计及生产均涉及较高的技术及工艺门槛。公司已掌握非晶硅、IGZO、CMOS和柔性基板四大传感器技术:公司非晶硅传感器技术实现了从小尺寸到大尺寸的数十款产品的量产;IGZO传感器技术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C臂、DSA、胃肠、齿科CBCT、工业无损检测等市场;公司已掌握非拼接CMOS探测器技术并实现量产,大面积拼接式CMOS平板探测器已经实现量产。   估值   根据公司业绩情况调整盈利预期,公司2023年四季度业绩增长有所放缓:预期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9亿元、9.16亿元、11.53亿元,EPS分别为6.07元、8.98元和11.31元。根据2024年2月27日收盘价,预期公司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市盈率为42.5倍、28.7倍和22.8倍。维持买入评级。(2024年1月,预期公司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亿元、9.55亿元和12.28亿元,EPS分别为6.39元、9.36元和12.04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及海外运营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2-28
    • GR1501商业化在即,在研管线积极进展

      GR1501商业化在即,在研管线积极进展

      个股研报
        智翔金泰(688443)   投资要点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21.15万元(+154.92%,同增,下同),主要为技术服务收入;预计亏损8.0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9.03%;扣非预计亏损8.1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5.97%。公司预计亏损扩大主要由于多款产品进入临床及核心产品进入关键注册临床,研发费用持续增加,2023年研发费用预计6.20亿元(+36.50%)。   GR1501有望成为首款国产IL-17A单抗,临床疗效优异。GR1501(IL-17A)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NDA已于2023年3月获受理,国内企业同靶点在研进度领先,有望2024年获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已提交NDA并于2024年1月获受理,有望2025年获批。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III期积极研究结果已于2024年2月在国际皮肤病学权威期刊BJD上发表,结果显示GR1501疗效显著且持久、安全性良好。疗效方面,患者使用GR1501后2周迅速起效,FAS群体中12周达到PASI75受试者比例为90.7%(安慰剂8.6%),12周达到PGA0/1受试者比例为74.4%(安慰剂3.6%);第12周PASI90应答率74.4%,PGA0/1及PASI75/90反应一直持续到第52周;第52周PASI75应答率96.5%,PASI90应答率84.1%,PGA0/1应答率83.7%;第52周复发率0.4%,复发比例较低。安全性方面,临床未观察到十分常见(≥10%)的不良反应,最常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上呼吸道感染及注射部位反应,且无乙肝结核再激活;同时与国内已上市IL-17A药物相比上呼吸道感染率和高脂血症发生较少(非头对头比较)。   在研管线高效推进,自免、感染领域积极进展。自免领域,GR1802(IL-4Rα)已有4个适应症处于临床阶段,其中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临床启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均完成II期临床入组,过敏性鼻炎已于2024年2月获批临床;GR2002(TSLP双抗)已获批进入临床。感染领域,GR1801(RABV双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完成III期入组;GR2001(破伤风毒素)破伤风被动免疫完成II期临床入组;GR2102(RSV)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已于2024年2月获批临床。   投资建议:公司在研管线高效推进,核心产品进度领先;商业化建设前瞻布局,2024年有望开启商业化元年。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90/3.09亿元,同比增长243%。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2-28
    • 锦波生物(832982):业绩落在预告上限,重组胶原领军地位持续稳固

      锦波生物(832982):业绩落在预告上限,重组胶原领军地位持续稳固

    • 心脉医疗(688016):主动脉支架、药球等持续高增长,多款特色新品有望收获

      心脉医疗(688016):主动脉支架、药球等持续高增长,多款特色新品有望收获

    • 全球市场持续突破,后期管线积极推进

      全球市场持续突破,后期管线积极推进

      个股研报
        百济神州(688235)   投资要点   业绩表现优异,预计亏损明显缩窄。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74.23亿元(+82.1%,同增,下同),其中产品收入155.04亿元(+82.8%),主要得益于核心市场产品销售额快速增长。受益于规模效应及费用管控,叠加与BMS仲裁和解带来非经营收入增加,公司预计亏损明显缩窄;2023年预计亏损67.16亿元,亏损同比缩窄50.77%;扣非预计亏损96.82亿元,亏损同比缩窄29.97%。单Q4来看,公司预计实现营收45.48亿元(+68.60%);预计亏损28.38亿元,亏损同比缩窄11.55%;扣非预计亏损28.99亿元,亏损同比缩窄11.52%。   百悦泽全球市场快速放量,血液瘤领域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百悦泽(BTK抑制剂)2023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实现91.38亿元(+138.7%),单Q4全球销售额29.55亿元(+136.40%)。目前,百悦泽在中国获批5项适应症并已全部纳入医保。百悦泽已在美国、欧盟及英国获批更新说明书,纳入其在Ⅲ期ALPINE试验中头对头对比伊布替尼治疗R/RCLL/SLL取得的PFS优效性结果;同时,百悦泽全球适应症范围扩大,新增适应症≥2LR/R滤泡性淋巴瘤(FL)已获欧盟及加拿大批准,美国及中国预计分别在2024年3月及6月获批,进一步巩固其作为首选BTK抑制剂的地位。   百泽安国内适应症持续扩展,海外市场迎来突破。百泽安(PD-1)2023年销售额预计实现38.06亿元(+33.1%),单Q4销售额9.24亿元(+26.75%)。国内市场方面,目前百泽安已获批12项适应症,其中11项已纳入医保;另3项新增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处在审评中,分别为1L GC/GEJC(预计2024Q2获批)、1LES-SCLC(预计2024Q3获批)及NSCLC围术期治疗。海外市场方面,百悦泽已在欧盟和英国获批1项2LESCC适应症,并在美国、欧洲等10个市场递交注册申请;其中1LESCC美国上市申请预计2024年7月做出决定,欧盟上市申请正审评中,日本预计2024H1递交上市申请;2LESCC美国上市申请预计2024H1获批,日本预计2024H1递交上市申请;1/2LNSCLC三项新增适应症欧盟上市申请预计2024H1获批;1LGC/GEJC欧盟上市申请预计2024Q1递交。   在研管线积极推进。公司积极推进后期管线,sonrotoclax(BCL-2抑制剂)4项注册临床继续推进,包括1项与百悦泽联用治疗1LCLL全球关键Ⅲ期、3项用于R/RWM、R/RMCL及R/RCLL/SLL潜在注册可用Ⅱ期;BGB-16673(BTKCDAC)用于R/RCLL及R/RMCL的2项全球扩展队列研究已启动,其中MCL队列具备潜在注册可能性;欧司珀利单抗(TIGIT抑制剂)1L NSCLC临床Ⅲ期试验AdvanTIG-302患者入组预计2024Q1完成。公司持续推动创新研发,已于2023年推进包括潜在同类最佳CDK4抑制剂BGB-43395在内的5个新分子进入临床,其中BGB-43395已完成2个队列入组;预计在2024年推进至少10个新分子进入临床,包括泛KRAS抑制剂、MTA协同PRMT5抑制剂、EGFR-CDAC、CDK2抑制剂、多个ADC及双抗分子。   投资建议:公司具有强大的创新研发及商业化推广能力,全球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在研产品具备同类最佳/同类首创潜力。基于公司2023年业绩快报,我们上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23/225.89/296.35亿元(前值152.84/216.60/296.26亿元),同比增长82%/30%/31%。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尚未盈利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在研产品监管获批不确定性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2-27
    • 2023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两大品种如期放量增长

      2023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两大品种如期放量增长

      个股研报
        吉贝尔(688566)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31.49%;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39.57%;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47.69%。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尼群洛尔片:高血压伴高心率领域优势明显,临床影响力与销售强化推动增长。尼群洛尔片是国内首个一类复方抗高血压新药,在高血压伴高心率领域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我们预计该产品2023年取得高速增长。同时公司进行销售改革优化,加强产品推广,我们预计,尼群洛尔片销售峰值可达15-20亿元,对应用药人数仅62.5万人,渗透率仅0.67%,市占率仅2.7%,销售潜力大。   利可君片:口服升白药,应用场景广阔。我们预计2023年实现收入维持较高增速,同时院外市场快速发展。利可君片升白效果明确,价格低廉,不良反应罕见,应用于肿瘤、精神、传染多个科室,尤其在肿瘤科仍有较大空间。且利可君片原料药壁垒较高,公司是唯一实现利可君原料+制剂一体化生产的企业。我们预计公司销售改革+拓展院外市场,利可君有望成为10亿元级品种。   新药临床进展顺利,销售改革激发活力。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构建起以升白药利可君片、降压药尼群洛尔片、抗炎药醋氯芬酸肠溶片为主的产品矩阵;已搭建复方制剂、氘代药物、脂质体三大技术平台,在研抗抑郁一类新药JJH201501(氘代沃替西汀)进入Ⅲ期临床,预计2025年申报上市,可延长半衰期,降低给药剂量、提高安全性,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在研抗肿瘤一类新药JJH201601,已经获批临床。此外,公司于2021年销售改革,组建尼群洛尔和OTC事业部等,加强利可君片、尼群洛尔片产品推广销售,优化公司销售体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两大品种保持快速增长,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2.04/2.79/3.84调整至2.16/2.70/3.3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22/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2-27
    • 公司深度报告:广西医药批发龙头多元化发展,零售&工业塑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深度报告:广西医药批发龙头多元化发展,零售&工业塑造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柳药集团(603368)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逻辑:截至2024/2/27公司PE-TTM估值仅8.65倍(近5年PE均值11倍,近3年估值10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公司在持续巩固医药批发业务竞争优势的同时推动零售业务和工业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后续随着零售药店门店扩张&AI技术应用,叠加工业业务向全国范围扩张&品牌力增强,公司有望迎业绩+估值双提升。   批发业务“稳中有进”:①2022年批发业务贡献约80%的营业收入,公司已建成覆盖自治区14个地级市的高效物流配送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并已实现对广西区内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的全覆盖,2022年公司在广西医药批发市占率近30%。②药品批发方面,由于经过多年整合,公司已占较大市场份额,后续药品批发或将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其核心要点或将放到加快回款及账期优化方面;③器械批发方面,由于器械没有两票制+集采,因而整体市场比较分散,目前公司正逐步推广SPD项目,目前已累计开展器械耗材SPD项目合作医院超20家。后续若SPD项目建设加快,器械批发业务方面有望带来亮眼表现。   零售业务“扩张+AI优化”双驱动:2022年末桂中大药房拥有736家药店(其中DTP药店174家,约占23.64%),2022年桂中大药房在全国药品零售企业百强榜中位列第12位。我们认为,后续桂中大药房的增长驱动力一方面来自于门店数量扩张,另一方面来自于AI技术应用提升客流。此外,门诊统筹政策全方面落地或将有新增量。   工业业务有望全国化&品牌化布局:①公司工业业务主要依靠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其中中药饮片业务(由仙茱中药运营)目前为公司的基本盘,2022年仙茱中药对工业板块的营收贡献仍超50%,随着公司在广西区域内的深耕,相应的品牌知名度和渗透率均有所提升,同时公司也逐步布局自治区外的市场,为品牌全国化布局打下基石。②中药配方颗粒或值得期待,2021年7月公司设立仙茱制药(专注于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目前已完成400多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备案(覆盖国标、省标大部分品种),产能已达1500吨(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总设计达产3,000吨),截至2023Q3末公司已开发客户近200家,另外2023H1配方颗粒实现营收约2889万元。③中成药营销体系调整,优质产品有望逐步走向全国。孙公司康晟制药和子公司万通制药主要开展中成药生产研发,2022年两家公司合计19个产品纳入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经广西民族医药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广西民族药名单,为后续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7.89亿元、231.47亿元、257.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11%、1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4亿元、10.0亿元、1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0%、2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3倍、6.92倍、5.75倍。考虑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随着公司零售、工业两大高毛利业务逐步起量,未来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提升。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融资利率上行,市场竞争加剧,医药批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4-02-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