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带状疱疹疫苗快速放量,研发工作持续推进

      带状疱疹疫苗快速放量,研发工作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百克生物(688276)   业绩简评   2024年3月1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5亿元,同比增长70.30%;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75.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195.86%。分季度看,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81元,同比增长182.65%;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扭亏。   经营分析   深耕终端市场,带状疱疹疫苗快速放量。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适用于40岁及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疫苗于2023年1月获批上市。围绕该产品定位及特点,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制定详尽的市场开发计划及行动方案,并按计划完成了各省级招标准入工作,为产品上市销售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充分利用深入终端的市场营销网络和专业高效的市场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数字化营销模式初具成果,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公司该疫苗的顺利上市,打破了国内带状疱疹预防产品由进口疫苗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内带状疱疹疫苗市场的不足,为公众预防带状疱疹提供了新的选择,为公司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23年公司带状疱疹疫苗实现销售66.35万支,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为公司目前实现收入最高的疫苗品种。   在研产品研发工作持续推进,公司疫苗管线有望持续丰富。公司持续推进处于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关键阶段的各在研产品和产业化进度。其中液体鼻喷流感疫苗即将申请上市许可;百白破疫苗(三组分)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准备工作;狂犬单抗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破伤风单抗以及二倍体狂犬疫苗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批准,即将开展Ⅰ期临床研究;佐剂流感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HSV-2疫苗以及Hib疫苗计划于2024年开展临床试验申报工作。公司研发工作持续推进,未来有公司疫苗产品线有望持续丰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95(+39%)、9.12(+31%)、11.07亿元(+21%)。2024-2026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1.68、2.21、2.68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31、24、2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两针法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0
    • 公司点评: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研发布局持续完善

      公司点评: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研发布局持续完善

      个股研报
        长春高新(000661)   2024年3月1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5.66亿元,同比增长15.35%;实现归母净利润45.32亿元,同比增长9.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16亿元,同比增长9.63%。分季度看,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收入38.84亿元,同比增长30.30%;实现归母净利润9.20亿元,同比增长36.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0.72%。   经营分析   核心业务稳步推进,各板块实现稳健增长。公司及各子公司稳健经营,核心医药企业收入、净利润均有增长。其中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10.84亿元(+8%),实现归母净利润45.14亿元(+7%);子公司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8.25亿元(+70%),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176%);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收入7.03亿元(+7%),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18%);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收入9.15亿元(+14%);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16%)。研发布局不断完善,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公司持续建立、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全面实现提质增效。子公司金赛药业全球科创总部及研发中心在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开工建设;金赛药业创新软件医疗器械全国总部及产业集群(金赛药业下属医疗器械公司金赛星)落户重庆科学城,一期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相关研发人员已有1329人,其中博士198人。   多款在研产品进入临床后期,有望贡献业绩增量。公司长效生长激素相关特发性身材矮小(ISS)、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所致儿童的生长障碍等适应症已进入上市评审阶段;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已开始III期临床,正在进行患者入组。金纳单抗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已完成III期临床主要研究部分。金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适应症相关I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持续推进。重点在研产品若顺利获批上市,将有望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生长激素龙头地位稳固,长期增长逻辑不变,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1.2(+13%)、57.3(+12%)、63.2亿元(+10%),EPS分别为12.65、14.16、15.62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0、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生长激素竞争加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0
    • 202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TIDES等新兴业务加速兑现

      202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TIDES等新兴业务加速兑现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投资要点   段落提要: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03.4亿元(+2.5%,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96.1亿元(+9.0%),non-IFRS净利润108.6亿元(+15.5%),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剔除新冠小分子业务保持高增长,TIDES加速:2023年公司化学业务实现收入291.7亿元(+1.1%);剔除新冠业务后,常规业务增速为36.1%,其中D&M业务增长55.1%;non-IFRS毛利率同比提升0.1pct至42.7%。公司2023年CDMO分子管线新增1255个分子(Q3增加329个),新增商业化和III期品种20个;总计3201个,包括61个商业化和66个临床III期项目。新分子业务(TIDES)收入34.1亿元(+64.4%),在手订单+226%;TIDES D&M服务客户140个(+36%),服务分子数量267个(+41%);寡核苷酸和多肽“D&M”分子数+41%至267个。产能方面,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落地,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已提升至3.2WL。   测试业务稳定增长,安评、器械测试等业务继续高增速:2023年公司测试业务收入65.4亿元(+14.4%)。拆分来看,2023年1)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47.8亿元(+15.3%),其中安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3%,苏州和启东的5.5万平米新设施产能落地,GLP产能增加2万平米;2)临床CRO&SMO业务收入17.6亿元(+11.8%),其中SMO收入+26.1%,业务受到一定影响;CRO业务帮助客户获得临床申请批件21个,申报递交5项上市申请;SMO赋能54个项目。   生物和ATU业务稳步提升,DDSU业务下滑:生物学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25.5亿元(+3.1%),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增长26%,占比28%;核酸类新分子平台服务客户数达到200家,2021至今交付项目900个。ATU业务实现收入13.1亿元(+0.1%),Q3收入3.1亿元(+2.7%);合计拥有的64个项目中,其中商业化订单1个,III期项目5个;1)助力客户完成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FDA上市许可申请;2)助力客户完成一个CAR-T细胞治疗的慢病毒载体(LVV)项目的BLA(已获批);3)签订一项商业化CAR-T产品的LVV生产订单(2024上半年放量)。DDSU实现收入7.3亿元(-25.1%),目前已有3款药物合作上市(新冠2,肿瘤1),销售分成将实现突破。   公司美国地区业务持续高速,老客户稳定放量:2023年美国地区收入261亿(剔除新冠后+42%),欧洲地区同比增速为12%。持续绑定大客户,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同比增长44%。从利润率看,公司Q4毛利率为40.85%,同比提升3.11pct,环比下滑1.83pct,毛利率提升一方面因为业务结构改善,一方面因为原材料成本降低;环比下滑主要因为季节波动和竞争加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小分子CDMO行业压力和美国地缘政治压力,我们将2024-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由119/147亿元下调至99/109亿元,预计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4亿元,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15/14/12X;公司作为CRO平台化龙头,常规业务维持高增速,多肽业务提供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收紧;成本向下游传导不及预期;新产品审批和放量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常规业务稳健发展,TIDES等新兴业务增长强劲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常规业务稳健发展,TIDES等新兴业务增长强劲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常规业务稳健发展,非新冠在手订单增速稳健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03.41亿元,同比增长2.5%,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5.6%;归母净利润96.07亿元,同比增长9.0%;扣非归母净利润97.48亿元,同比增长16.8%。单看Q4,公司实现营收107.99亿元,同比下滑1.5%;归母净利润15.30亿元,同比增长6.6%;扣非归母净利润20.38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业绩增长稳健,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2023年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近18%。考虑行业需求放缓,我们下调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4.01/112.97/128.58亿元(原预计125.08/163.41亿元),EPS为3.55/3.85/4.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4.2/13.1/11.5倍,鉴于公司开创CRDMO业务模式并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TIDES业务增长强劲,测试及生物学业务稳健发展   2023年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收291.71亿元,同比增长1.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36.1%。公司积极拓展寡核苷酸及多肽等新兴业务,2023年TIDES业务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64.4%;截至2023年12月末,TIDES在手订单同比强劲增长226%,32000L多肽新产能已于2024年1月投入使用。同时,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药物发现生物学平台与实力强劲的综合分析测试平台,临床CRO与SMO业务持续发力;2023年公司测试业务与生物学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5.4/25.5亿元,同比增长14.4%/3.1%,已成为化学业务强有力的协同支撑。   前瞻性布局CGT业务,DDSU业务已有3款为客户研发的新药获批上市公司前瞻性布局CGT业务,已助力多个CGT项目提交BLA,2023年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长0.1%;2024年2月第2个商业化产品获批。自2013年起公司开始布局国内新药研发业务,打造以IP创造为核心的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模式。2023年公司为客户完成18个项目的IND申报,并获得25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批件(CTA);公司为客户研发的3款新药已获批上市,2款新药处于NDA阶段。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0
    • 2024年收入、经调整净利指引同比持平或略降

      2024年收入、经调整净利指引同比持平或略降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持平或略降)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导致业绩发布后港股收跌7.5%、A股收跌4.9%。尽管管理层未详细阐述下调非新冠收入增速原因,我们推测可能反映公司业务实际上或已受到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负面影响。下调港股/A股目标价至48.0港元/人民币60.0元。   2023全年业绩大致符合预期:2023年全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403.4亿元(+2.5%YoY),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收入增速为+25.6%YoY,符合我们预期和彭博一致预期,亦处于公司之前给出的收入指引中间值。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达到108.55亿元(+15.5%YoY),大致符合我们预期,超出彭博预期6%。毛利率方面,全年报表口径毛利润率为40.6%,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42%,靠近之前经调整non-IFRS毛利指引区间(41.7%-42.1%)的高端。按照客户地区分,美国客户收入上升1%YoY,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上升42%YoY;欧洲客户收入上升12%YoY;中国客户收入上升1%YoY;其他地区客户上升8%YoY。   2024年收入和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指引同比持平或下跌5%,显著低于市场预期:根据公司指引,2024年收入预计达到人民币383-405亿元(-5%~+0.4%YoY),剔除新冠收入预计实现2.7%-8.6%YoY,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维持2023水平(26.9%),对应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3-108.9亿元(-5.1%~+0.4%YoY)。该指引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高百分之十几的收入增速(彭博一致预期为18.5%YoY收入增速)及我们之前预测的20%左右的收入同比增速,主要由于此次非新冠收入单位数指引远低于之前公司的长期收入增速展望(+30%YoY)及2023年非新冠收入增速(+25.6%YoY)。此次大幅下调非新冠收入增速,尽管管理层并未详细解释下调原因,我们认为这反映了公司业务可能实际上已经受到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负面影响。   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进展时间线尚未明确。根据管理层说法,S3558和HR7085下一步分别需要通过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表决,目前两者均未公布下一步时间表。即便两个草案分别通过了参议院、众议院的表决,这两个草案之间的不同也需要解决才能够递交给美国总统进行批准,管理层认为这需要耗时数月及更长时间。   下调港股/A股目标价至48.0港元/人民币60.0元:考虑到公司2024年指引显著低于预期,我们将2024/2025E收入分别下调22%/34%,在维持经调non-IFRS归母净利率较为稳定的假设下,2024/2025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调21%/33%;同时我们引入2026年收入预测。给予公司港股11x2025E PE目标估值和7%的A/H溢价,港股/A股目标价分别下调至48.0港元/人民币60.0元。   投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融资环境恢复差于预期;竞争格局激烈。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9页
      2024-03-20
    • 业绩符合预期,高比例分红彰显公司长期价值

      业绩符合预期,高比例分红彰显公司长期价值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事件:公司3月18日发布年报,实现营收277.61亿元,同比-0.63%;归母净利润31.81亿元,同比-27.81%。单Q4营收72.34亿元,同比+1.66%,环比+2.5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5.99%,环比+21.93%。   价跌量略增,业绩符合预期。收入端,黄原胶高增,其他产品保持平稳。2023年鲜味剂/饲料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大原料副产品/其他(黄原胶、海藻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7.50/103.23/5.63/48.72/32.52亿元,同比-5.99%/-0.77%/2.25%/-7.11%/33.78%。销量,逆势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主营产品赖氨酸盐酸盐(98%赖氨酸)、赖氨酸硫酸盐(70%赖氨酸)、苏氨酸销量同比分+6.91%/+3.93%/+24.33%,黄原胶销量同比增加26.86%。销售价格,赖氨酸盐酸盐(98%赖氨酸)、赖氨酸硫酸盐(70%赖氨酸)、苏氨酸价格同比分别-16.75%/-10.41%/-5.25%。毛利率方面,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9.68%,同比下降5.45pct,主因是产品下跌。   回购叠加高比例分红,彰显公司长期价值。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12亿元左右(含税),而且2023年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金额8.9亿元,2023年度合计分红金额(包括2023年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比例为65.71%,高比例分红彰显公司长期价值。   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29/38.34/42.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4-03-20
    • 四季度创全年业绩高点,致力于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军企业

      四季度创全年业绩高点,致力于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军企业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2024Q4扣非后净利润9.83亿元,环比上涨42.39%,同比上涨17.84%。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77.61亿元,同比下降0.63%;归母净利润31.81亿元,同比下降27.81%;扣非后净利润30.84亿元,同比下降26.93%。公司全年收入减少及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产品价格下降所致。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34亿元,环比上涨4.27%,同比上涨1.66%;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环比上涨29.22%,同比上涨5.99%;第四季度扣非后净利润9.85亿元,环比上涨42.39%,同比上涨17.84%。   期间费用率下降至5.83%,合计分红金额(包括股份回购)占比归母净利润65.71%。在分红上,公司2023年拟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417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2亿元左右(含税),2023年公司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金额约8.92亿元,2023年公司合计分工金额(包括股份回购)占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比例为65.71%。在期间费率上,公司2023年期间费用率为5.83%,同比下降0.67pct;其中,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09pct,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9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42pct,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13pct。   分业务看:1)动物营养氨基酸,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5.39亿元,同比下降2.46%,毛利率12.22%,同比下降10.98pct。其中98%赖氨酸、70%赖氨酸、苏氨酸销量同比分别增加6.91%、3.93%、24.33%,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75%、10.41%、5.25%。2)人类医用氨基酸,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25%,毛利率27.25%,同比减少6.56pct。其中谷氨酰胺、脯氨酸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74%、13.40%,缬氨酸销量增长31.69%。3)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8.32亿元,同比下降2.64%,毛利率22.93%,同比增长1.25pct。4)其他产品,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5.04亿元,同比增长14.46%,毛利率48.83%,同比减少3.52pct。收入增加主要系石油级黄原胶量价齐增所致,毛利率降低主要是肥料价格下降、液氨价格下降及成本增长所致。   氨基酸新产品进展顺利。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及技术升级力度,谷氨酸、厌氧缬氨酸、谷氨酰胺新菌种在生产基地投产落地,赖氨酸、苏氨酸新工艺实现技术提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报告期内,公司黄原胶、苏氨酸、原料氨等新项目按计划达产达效,助力经营规模持续扩张,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   致力于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军企业。公司拥有的大规模生物制造能力包括生物技术、工艺能力、工程能力和生产管理等多领域能力,未来公司将加强与全球顶尖生物技术企业和机构的合作,重点梳理在合成生物基础技术、精密发酵、非粮发酵技术方向的技术和产品机会,结合公司全球领先的底盘工程、工艺放大和大规模生产能力,持续推进先进生产研发技术和新型产品的吸收落地。后续公司将采取多种方式灵活推进项目进展,将根据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技术特点和业务模式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合作。除传统技术授权模式外,也将探索通过采用合资公司、少数股权投资和并购的方式进行项目合作,积极拓宽获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战略通道。   盈利预测。由于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20元/股(-7.69%)、1.32元/股(-8.97%)、1.46元/股(新增),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4年10.83倍PE,对应目标价为13元(维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5页
      2024-03-19
    • 康方生物(09926):港股公司点评:卡度尼利高增149%,依沃西等获批在望

      康方生物(09926):港股公司点评:卡度尼利高增149%,依沃西等获批在望

    • 特步国际(01368)公司港股点评报告:扣除补贴净利微增,索康尼开始贡献净利

      特步国际(01368)公司港股点评报告:扣除补贴净利微增,索康尼开始贡献净利

    • 梅花生物(600873):多产品布局平抑波动,氨基酸格局改善可期

      梅花生物(600873):多产品布局平抑波动,氨基酸格局改善可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