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集采扰动基本出清,创新管线打开成长空间

      集采扰动基本出清,创新管线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集采扰动基本出清。集采落地首年公司胰岛素全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4.9%,其中胰岛素类似物同比增长超100%,未来有望维持稳定放量。2)新产品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长点。公司陆续获批多款三代胰岛素,利拉鲁肽正在上市审评中,另有三款糖尿病创新药和两款痛风创新药在研,未来有望为业绩增长注入强大动力。3)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公司人胰岛素上市许可申请获欧洲药品管理局受理;胰岛素类似物海外注册工作稳步推进。   集采带来竞争格局变动,国产龙头迎来发展机遇。2022年5月起第六批国采胰岛素专项在全国陆续落地实施,为国产龙头带来新发展机遇。2022年公司胰岛素全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4.9%,其中人胰岛素销量同比近双位数增长,胰岛素类似物同比增长超100%,公司胰岛素产品销售收入同比降幅远小于胰岛素集采产品销售单价降幅,显示出强大的增长韧性,未来有望维持稳定放量。   创新管线兑现在即,为公司带来新增长点。公司于2011年开始胰岛素类似物研究,现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及预混制剂已获批上市;GLP-1RA利拉鲁肽注射液2022年6月申请上市,有望年内获批;URAT1抑制剂处于二期临床阶段。公司创新管线储备丰富,为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2022年公司人胰岛素欧盟注册III期临床试验已全部完成,上市申请获正式受理;胰岛素类似物在多个发展中国家注册准备及申请工作稳步推进。2022年12月公司与科兴制药签订协议,将合作推进GLP-1RA利拉鲁肽在海外新兴市场共17个国家的国际化工作,公司将由此加速产品出海进程,进一步开拓潜在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胰岛素龙头企业,集采扰动基本出清,新品陆续上市放量。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4.3%,给予公司2024年21倍PE,对应目标价12.3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09-15
    • 平台型合成生物龙头,构筑“氨基酸+维生素+新材料”三重成长曲线

      平台型合成生物龙头,构筑“氨基酸+维生素+新材料”三重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投资要点:   全球平台型合成生物学龙头,产品矩阵扩张推动业绩成长。基于合成生物制造,公司深耕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实现了全球首次厌氧发酵法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2021年于科创板上市,推动了L-缬氨酸厌氧发酵法技术的产业化,并布局丁二酸、苹果酸、丙二醇、肌醇等新品。公司设有河北秦皇岛、合肥、内蒙古巴彦淖尔和内蒙古赤峰四大生产基地,现有和规划生物基产品产能共计23.6万吨。   “环保替代+国内渗透率提升+日化领域拓展”等因素推动MGDA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厌氧发酵法L-丙氨酸优势显著,龙头地位有望维持。L-丙氨酸下游应用广泛,是合成新型绿色螯合剂MGDA的主要原料,占总需求的50%以上。2016-2023年期间全球丙氨酸需求复合增长率为12.83%,2023年需求或为8.1万吨,L-丙氨酸占比近八成。受益于对传统螯合剂的替代、国内洗碗机渗透率提升以及MGDA在日化等下游领域应用的扩张,预计MGDA需求提升有望推动L-丙氨酸持续成长。公司于2012年实现了全球首次万吨级的厌氧发酵L-丙氨酸商业化生产,2022年全球市占率已超60%。公司依托厌氧发酵法技术优势有望维持龙头地位。   拥有发酵法和酶法两大平台,经验积累向氨基酸与维生素新品迁移。自成立以来,公司构建了发酵法和酶法两大工艺平台,除丙氨酸以外,积累了缬氨酸和维生素等生产工艺。公司长期坚持产学研结合,通过技术转让、委托研发和增资控股等形式与天工所等机构以及张学礼、郑华宝等科学家协作,推动技术经验向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新品迁移。公司L-缬氨酸、D-泛酸钙和DL-丙氨酸等产品已为公司贡献增量业绩。L-缬氨酸:饲料必需氨基酸,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2020-2023年期间CAGR为24%;D-泛酸钙:亦称维生素B5,依托β-丙氨酸酶法工艺生产,兼具环保和成本优势;DL-丙氨酸:以自产L-丙氨酸为原料使用酶法生产,食品添加剂增长稳健。   核心客户稳定,可降解材料、苹果酸及维生素等新品推动成长。公司在生物制造方面的领先经验与优质的产品性能表现使客户粘性较强,面向巴斯夫等大客户的销售稳中有增,募投和后续储备品类丰富。丁二酸:相比化工合成法纯度高污染小,有望受益于可降解塑料PBS需求增长,预计满产贡献营收22.4亿元。1,3-丙二醇:PTT纤维主要原材料,有望对涤纶等纤维形成替代,公司入局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苹果酸:增量需求广阔的酸味剂,公司已完成食品安全认证,预计满产贡献营收7.9亿元。肌醇:生物体所需维生素B族之一,发酵法成本优势显著。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3年至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9.4/29.28/47.06亿元,同比增长36.8%/50.9%/60.7%;实现归母净利润4.53/6.8/8.92亿元,同比增长41.4%/50.2%/31.3%,对应EPS分别为2.87/4.31/5.66元,PE为35.1/23.4/17.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宏观环境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8页
      2023-09-14
    • 老牌国货焕发新生,彩妆贡献新增量

      老牌国货焕发新生,彩妆贡献新增量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主品牌丸美升级调整完成,聚焦头部、优化长尾,精简SKU超200个,重组胶原蛋白系列表现亮眼,小红笔+小金针2023年GMV有望破5亿;2)恋火持续高速增长,深耕底妆赛道建立优势壁垒,多次登顶天猫底妆细分类目榜首,预计未来2-3时间内仍保持每年翻倍增速,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3)电商运营提效,渠道结构调整,公司重新组建了新的电商运营团队之后加大线上营销投放力度,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提效显著,23H1线上渠道增速超50%,有望继续延续。   主品牌丸美调整大单品策略,研发优势明显。主品牌丸美深耕眼部护理和抗衰主线,聚焦如小金针、小红笔、小紫弹等强调品牌理念的大单品,精简长尾SKU。另外公司自主研发的全人源重组双胶原蛋白赋能新系列,拓展胜肽、A醇之外的第三大抗衰成分,爆款单品小金针销售额破亿,有望成为丸美品牌又一核心产品系列。目前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壁垒较高,终端产品应用尚处于发展初期,公司布局较早,研发优势明显,目前已成为公司TOP3单品,具备高附加值的该系列未来将是重点打造对象。   彩妆品牌恋火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彩妆品牌恋火专注底妆赛道,针对消费者痛点分别推出油皮和干皮适用的两大产品系列,全面发力线上渠道,与李佳琦共创合作产品“看不见”粉底液等,全网GMV破亿,登上天猫底妆品类热销榜等多项榜单第一。国内底妆市场较为分散,国货市占率在持续提升,恋火品牌增长势能强劲,23H1营收超22全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电商运营进入新阶段,提效成果显著。公司自2021年开始发力线上渠道,自播+达播结合、跨界IP合作、多平台KOL推广、电影广告植入等等,公司主攻抖音平台,同时与头部主播李佳琦共同推出合作系列产品,全面进入线上营销新阶段,23H1线上营收增速超50%,以抖音为主的线上直营同比增长接近120%。全方位的渠道运营和营销投放将公司形象打造为核心科技+爆款产品傍身的研发型国货美妆品牌,预计未来抖音等内容电商进一步放量,天猫等平台电商维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72、0.91、1.13元,对应PE分别为37、30、24倍。公司作为老牌国货品牌力强、消费者粘性高,多措并举焕发新生,彩妆提供新增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美妆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09-14
    • 血制品盈利能力提升,疫苗批签发相较去年同期滞后

      血制品盈利能力提升,疫苗批签发相较去年同期滞后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32.53%),归母净利润5.27亿元(-9.66%),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14.07%),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疫苗销售量减少所致(去年同期有提前发货)。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58.7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49.8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50.49%)。   点评:   血制品:23H1实现营业收入14.31亿元(+11.68%),我们测算归母净利润4.54亿元(+18.83%),扣非归母净利润3.58亿元(+26.57%)。分产品来看,白蛋白实现收入5.15亿元(+8.55%),静丙收入4.71亿元(+38.84%),其他血制品4.45亿元(-4.84%),静丙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同时带来了毛利率的提升,23H1血制品板块毛利率为53.72%,同比增加1.18pcts。2023年上半年,伊川、潢川、商水三家浆站获准采浆,长垣、都安、陆川、巫溪、彭水及石柱共6家浆站的许可证到期均按时换发新的采浆许可证,23M8夏邑浆站获准采浆,新浆站的不断获批及原有浆站的浆源拓展为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保持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苗:23H1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85.97%),归母净利润1.08亿元(-63.71%),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78.23%),业绩下滑主要系受国内流感疫苗批签发时间较去年延后所致。疫苗公司积极推进流感疫苗的生产、批签发及销售工作,流感疫苗已于6月29日全国首家对外供货,截至目前,疫苗公司共取得流感疫苗批签发72批,批签发批次数量居国内首位。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2亿元、17.50亿元、19.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17.3%、14.0%。我们预计公司的血制品温和回升,流感疫苗在后疫情时代重新迎来放量期,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0XPE,对应目标价24.54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流感疫苗接种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09-14
    • 迪瑞医疗23年中报点评:仪器高增迅速抢占市场,华润赋能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迪瑞医疗23年中报点评:仪器高增迅速抢占市场,华润赋能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 平安好医生(01833):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好医生(01833):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业绩符合预期

    • 复星医药(600196):创新兑现,成长确定,实控人拟增持近亿元

      复星医药(600196):创新兑现,成长确定,实控人拟增持近亿元

    • 友芝友生物-B(02496):新股报告

      友芝友生物-B(02496):新股报告

      中泰国际证券
      5页
      2023-09-14
    • 成品药集采风险出清,失眠新药一枝独秀

      成品药集采风险出清,失眠新药一枝独秀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平安观点:   京新药业产品管线丰富,财务状况稳健。 公司构建了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完整制药产业链,坚持化药为主、中药为辅,实现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适时发展医疗器械。 京新药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健增长。 2023H1 营收19.37 亿,同比增长 3%,净利润 3.16 亿,同比增长 6%,受公司销售调整影响增速略有下滑。 公司毛利率及销售费用率下滑趋缓。 2018-2023H1,受集采影响,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 2023H1 分别为50.51%和 16.31%,下滑逐步趋缓。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自 2018年以来受成品药集采影响逐年下滑, 2023H1 低至 20.57%。 医药制造板块贡献核心毛利,成品药业务贡献核心营收。 2022 年公司总营收 37.80亿元,其中,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成品药收入 22.16 亿元,同比增长 9%,占比近 60%,且逐年增长。   京新药业仿制药产品线三足鼎立,供给风险出清有望带来未来增量。 根据公司年报,成品药业务中仿制药三大管线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用药,消化系统用药, 2022 年收入分别为 5.70, 5.86 和 4.32 亿,三足鼎立占比保持稳健。 公司主要品种已纳入集采,存量风险基本出清,光脚品种带来增量。 公司主要品种均已纳入全国集采或大范围省际联盟集采,其中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存量品种院内销售额下滑较为明显,左乙拉西坦,普拉克索等光脚品种借助集采快速放量。目前尚未集采较大品种仅剩地衣芽孢杆菌和卡巴拉汀,集采带来的业绩波动趋于温和。随着集采风险出清叠加院外市场占比提升,以及销售调整的完成,主要品种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创新药研发布局完善,业绩增长可持续。 公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差异化设计创新药的研发,围绕精神神经( CNS)领域和心脑血管( CV)领域,持续构建产品力领先的新药管线。 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 3.67 亿元,同比增长 10%,主要是创新药加大了投入。 公司 1 类新药地达西尼独具临床优势且研发进度居前。 地达西尼胶囊( EVT201)作为公司精神神经领域的重点产品,是 GABAα受体的部分激动剂,能够诱导快速入睡并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显著减少入睡后醒来次数和时间。又能避免对 GABAα受体过度激活而产生深度抑制引发神经副作用,与传统安眠药相比不良反应较少,并提高了患者白天的精神状态。截至 2023 年 8 月,地达西尼已处于技术评审中,有望成为近年国内首个上市的失眠症创新药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将分别实现营收 40.50/45.53/52.2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6.74/8.11/9.90 亿元。按照公司业务的相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 22.0 倍 PE( 2023 年),对应目标价 17.18 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药品审批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可能存在获批时间延迟。 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 3)国家政策的影响:医保谈判政策可能调整,从而影响公司成品药销售。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9-14
    • 营收净利双高增,伏美替尼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

      营收净利双高增,伏美替尼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

      个股研报
        艾力斯(688578)   投资要点   23H1伏美替尼纳入医保后放量,营收净利双高增。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1)2023H1,公司实现营收7.49亿元(+149.24%,同增,下同),主要系伏美替尼一线适应症纳入医保后迅速放量;归母净利润2.08亿元(+678.69%),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3976.33%)。费用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3.70亿元(+117.21%)、0.54亿元(+27.27%)、1.13亿元(+27.26%),三大费用率分别为49.48%(-7.30pp)、7.28%(-6.97pp)、15.12%(-14.49pp),费用控制效果初显。(2)2023Q2,公司实现营收4.72亿元(+149.52%),归母净利润1.74亿元(+251.02%),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292.75%)。   伏美替尼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海外临床取得新突破。伏美替尼作为国内自研第三代EGFR-TKI,T790M突变NSCLC二线治疗适应症已于2021年3月获批上市,EGFR敏感突变N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已于2022年6月获批上市,目前两个适应症均纳入医保。商业化方面,公司自有营销团队已覆盖30个省市,核心市场区域超1000家医院;同时商业合作伙伴复星医药已覆盖超2000家医院。2023H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3亿元(+137.82%)。适应症拓展方面,EGFR敏感突变NSCLC辅助治疗处于Ⅲ期临床,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二线治疗适应症Ⅱ期注册临床正顺利推进,EGFRPACC突变或EGFRL861Q突变的N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Ⅲ期临床IND已于2023年8月获批。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与ArriVent达成伏美替尼海外授权合作,并高效启动首个伏美替尼海外注册临床研究。目前关于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全球Ⅲ期注册临床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公司已取得首个研发里程碑付款0.35亿元,全球化探索实现新突破。   自研+引进双轮驱动,NSCLC领域在研管线差异化布局。自研产品方面,公司已围绕NSCLC领域,布局KRASG12D、第四代EGFR-TKI、RET、SOS1等靶点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引进产品方面,2023年3月公司与和誉医药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引进新一代EGFR-TKI(ABK3376);ABK3376可高效抑制三代EGFR-TKI耐药后产生的C797S突变,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有望成为精准治疗伴有EGFR-C797S耐药突变NSCLC的新一代靶向治疗药物。   投资建议:伏美替尼一线适应症纳入医保后迅速放量,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NSCLC领域在研管线布局丰富。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79/5.72/7.31亿元,增速190%/51%/28%。对应PE为38/25/2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风险、单一产品依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9-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