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和黄医药(00013):呋喹替尼美国上市,较PDUFA日期大幅提前

      和黄医药(00013):呋喹替尼美国上市,较PDUFA日期大幅提前

    • 和黄医药(00013):呋喹替尼美国获批,后续管线催化密集

      和黄医药(00013):呋喹替尼美国获批,后续管线催化密集

    • 拟收购广西冠峰,奠定未来血源拓展基础

      拟收购广西冠峰,奠定未来血源拓展基础

      个股研报
        上海莱士(002252)   投资要点   事件: 上海莱士拟以人民币4.81 亿元收购广西冠峰 95%股权。   收购广西冠峰,取得两家浆站及 200 吨血制品生产企业。 公司拟以 3.4 亿元向自然人股东收购广西冠峰 67.2%的股权, 并以 1.4 亿向叁期基金收购广西冠峰27.78%的股权。 广西冠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其产品包括人白、静丙、肌丙等三个品种, 年产能为 200 吨, 下辖两个已经建成的单采血浆站(永福冠峰浆站、忻城冠峰浆站)。 2023 年 1-8 月广西冠峰净利润为-1032.96 万元, 本次收购其总体估值为 5.1 亿元。   布局广西地区, 奠定未来血浆拓展基础。 本次收购前公司共有 42家浆站, 2022年采浆 1400 余吨。 本次收购后公司浆站数量将增加至 44 家。根据公司公告,此次收购后公司将积极推进广西冠峰两个浆站获取采浆许可证以及生产恢复工作。广西冠峰系广西自治区唯一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参考同类血制品企业相关浆站运营情况,我们认为广西自治区的浆站价值突出,公司此次收购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拓展广西自治区优良的血浆资源,打开公司浆量增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5.8亿元、 87.6亿元、 10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7亿元、 25.2亿元、 29.3亿元。 公司自营血制品业务盈利能力突出,代理进口人白提升产业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达预期的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13
    • 加大研发投入,赛立奇单抗获批在即

      加大研发投入,赛立奇单抗获批在即

      个股研报
        智翔金泰(688443)   核心观点   加大研发投入,在研管线有序推进。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8亿元,研发投入、运营管理及销售团队建设等各项开支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合计达4.35亿元(同比+34.1%),多项在研项目取得进展。   创新驱动的生物制药企业,多领域广泛布局。智翔金泰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是一家以抗体药发现技术为驱动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治疗领域,目前已具备从分子发现、工艺开发与质量研究、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完整抗体药物研发生产能力。   核心品种GR1501/赛立奇单抗获批在即,国内进度领先。GR1501是国内首个报产的国产抗IL-17A单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Ph3临床数据优异,第24周达到PASI75的受试者比例为98.6%、达到PGA(0~1)的受试者比例为84.4%,目前国内共有3个IL-17靶点及2个IL-23相关靶点银屑病抗体药物上市,均为进口产品,国产仅智翔金泰的GR1501和恒瑞医药的SHR-1314报产,公司产品预计2024年初获批上市。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已完成Ph3临床试验入组,预计2025Q3实现国内商业化,Ph2临床数据显示,16周时FAS集下ASAS20应答率达到72.5%-77.5%,达到主要临床终点,目前国产品种仅智翔金泰的GR1501和恒瑞医药的SHR-1314处于Ph3临床阶段。   GR1801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双抗产品。GR1801针对狂犬病病毒G蛋白I和III表位,采用scFv+Fab结构的双抗设计。Ph2临床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广谱中和活性、安全性、有效性,预计2025Q4实现国内商业化,有望对现有被动免疫制剂进行良好补充。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品种GR1501/赛立奇单抗首个报产的国产IL-17A单抗,中/重度斑块银屑病适应症、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预计分别于2024年初及2025Q3获批上市,国内进度领先;GR1801是国内首家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双抗产品,预计2025Q4实现国内商业化,贡献业绩增量。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3/-6.20/-5.36亿元,使用绝对估值法,得出公司价格区间为36.13~38.72元,较目前股价有4%~12%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在研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11-13
    • “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迪安诊断(300244)   核心观点:   国内医学检验综合服务龙头,“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迪安诊断创始于1996年,从代理罗氏诊断产品起家,2003年开始搭建独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并逐步实现全国连锁化布局。2011年开始大力发展自产产品,于2017年、2018年分别成立专注质谱检测的子公司凯莱谱以及专注高端基因解析工具研发的子公司迪谱诊断。2020年至今,公司大力整合“诊断服务+渠道产品+自产产品”三大业务方向,致力于为医院检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积极拓展2C服务以及海外市场。迪安是国内第二大连锁第三方医检实验室,受益于DRG改革的全面落地,未来长期空间广阔。   医检终端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多业务模式助力各级客户突破。2023年1-9月常规诊断业务实现40.80亿元(+17.07%)。随着公司医学诊断服务向常规业务回归,未来常规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因为:①终端服务能力趋于完善:目前公司已形成“1家总部实验室+4家大区中心实验室+36家省级实验室+56家精准中心实验室+近700家合作共建实验室”的伞状网络化实验室布局,可提供检测项目3,300+,覆盖医疗机构2.2w+,超95%标本物流送达时效可实现省内12h、跨省36h,80%报告单24h送达;②多解决方案不断推升特检占比:公司紧密契合技术平台拓展、临床端服务及疾病解决方案,发力血液病、慢病学科及罕见遗传领域,截至2023年6月,公司特检业务占传统诊断收入比例已提升至41%;③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公司通过结合AI等技术有效实现数字产业化,充分发挥集约化、规模化,有望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   产线扩增带动产品业务高速发展,三大业务协同效应凸显。①自产产品:截止2023年6月,公司已取得三类注册证6项,二类注册证29项,一类备案产品152个,具备国内领先产品自研能力,产品经销网络已覆盖16省市,自产产线包括分子诊断、细胞病理、质谱诊断等。②渠道产品:公司代理产品覆盖罗氏诊断、希森美康、法国梅里埃等国内外品牌1,000余种,终端客户4,000+(其中三级医疗机构2,000+)。公司不断通过“服务+产品”一体化增强客户粘性,加大转型力度拓展精准中心业务,产品业务高速增长的态势有望借助全国布局的渠道网络得以延续,实现“渠道力”向“产品力”的有效转化。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头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提供商,“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随着全国布局完善、运营效率持续增高、特检占比持续提升,常规业务有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7/11.98/15.96亿元,同比-46.55%、+56.35%、+33.17%,EPS分别为1.22/1.91/2.5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20/13/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常规业务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的风险、检验服务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3-11-13
    • 巨子生物(02367)点评:双十一线上增长靓丽、大单品胶原棒亮眼

      巨子生物(02367)点评:双十一线上增长靓丽、大单品胶原棒亮眼

    • 和黄医药(00013):呋喹替尼美国出海成功,国际化进程加速

      和黄医药(00013):呋喹替尼美国出海成功,国际化进程加速

    • 百克生物(688276):带疱推广稳步开展,后续放量可期

      百克生物(688276):带疱推广稳步开展,后续放量可期

    • 和黄医药(00013):重大事项点评:呋喹替尼美国获批,首款创新药成功出海

      和黄医药(00013):重大事项点评:呋喹替尼美国获批,首款创新药成功出海

    • Q3利润端表现亮眼,费用率持续优化

      Q3利润端表现亮眼,费用率持续优化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37.21亿元,同比+25.88%;归母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38.67%;扣非归母净利润13.78亿元,同比+39.2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3.94亿元,同比-0.78%。   分析点评   Q3利润端增速表现亮眼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3收入为39.61亿元,同比+16.72%;归母净利润为4.04亿元,同比+55.81%;扣非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56.54%。   前三季度费用率持续优化带来净利率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46.28%,同比-2.11个百分点;净利率15.84%,同比+2.4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7.77%,同比-1.9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7.91%,同比-1.3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10%,同比+0.0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56%,同比-0.68个百分点。   零售端基本盘稳健,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品种开发   零售门店:截至2023年中报,同仁堂商业拥有门店955家,其中新设立门店13家。零售药店中,有608家设立了中医医疗诊所,有707家取得“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   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品种开发,筛选经典名方目录先期开发部分品种。围绕公司经营主业,加大科研项目立项,开展经典名方、清脑宣窍滴丸研发工作,对安宫牛黄丸等重点品种进行二次开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178.1/200.9/22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12.8%/1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21.6/2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8%/21.7%/14.4%,对应估值为39X/32X/28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核心品种提价销售不及预期;营销改革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