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海外市场持续突破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海外市场持续突破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3实现营业收入74.32亿元(+27%,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18%)、扣非归母净利润8.29亿元(+15%)。2023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28%)、归母净利润1.27亿元(+1%)、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29%)。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8.7%,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高端及超高端的产品收入的增长以及服务收入占比的提升带动公司毛利率上升。   配置证落地释放需求,中高端影像设备产品稳步放量。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设备收入64.5亿元(+24%);实现服务收入7.6亿元(+41%)。随着装机数量的增加,服务收入占比持续增长,达到10%,同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管理政策落地,释放中高端影像设备产品需求。2023年3月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和6月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政策落地实施,中高端CT和MR产品不再受到配置证数量限制,MI和RT的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被释放。以CT产品线为例,公司中高端CT产品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增速同比超100%。在MR产品线方面,MR同比增长超60%,其中3.0T以上产品公司实现了收入与毛利率的双高速增长,收入增速超100%,超高场MR(>3.0T)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上升至第一。   持续加大国际市场渠道+产品布局,海外市场高速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近40%,海外收入占比达到14%。公司针对不同海外市场定制差异化战略。北美市场方面,在北美区域总部赋能下,深耕当地管理、品牌和渠道体系建设,加强与国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布局前瞻性创新方向。欧洲市场方面,充分发挥区域内窗口医院的“产学研医”创新合作,提升公司市场运营、市场开拓和推广、售后服务、物流配送、备件支持等综合能力,加速西欧国家业务拓展。亚太市场方面,凭借产品竞争优势和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加强与当地领先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和研究机构在高端影像设备上的销售、临床及科研合作,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印度市场方面,公司将深化与当地伙伴的合作关系,快速提升本地化快速交付能力和售后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在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地区市场,如拉美、中东、非洲等国家区域,公司将结合市场特点和区域优势,打造“区域中心+二/三级子公司”全球协同、立体化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司产品品类丰富、布局全面的产品力优势,实现高端窗口医院和KOL销售装机以提高品牌影响力,快速成为重点国家的核心参与者和供应商,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未来随着海外渠道渐趋完善,市场推广持续推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持续加大海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加大相关费用投入,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0/24.32/30.04亿元,增速分别为18%/24%/24%,对应PE分别为60/49/39倍。随着公司中高端影像设备产品配置证限制放松,需求释放下公司产品加速放量,同时海外布局持续推进,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维持“增持-B”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2-04
    • 人福医药(600079)深度研究报告:麻药龙头,归核化持续推进

      人福医药(600079)深度研究报告:麻药龙头,归核化持续推进

    • 被低估的血制品龙头,有望破茧成蝶

      被低估的血制品龙头,有望破茧成蝶

      个股研报
        上海莱士(002252)   投资要点   公司估值被低估,大股东基立福筹划股权变动,股权激励计划落地:公司公告称大股东基立福正筹划转让公司控股权,近期有望落地,新大股东有望赋能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近10亿元。其中,30%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对2023-2025年年度进行业绩考核,即:2023-2025年营业收入依次不低于74亿元/86亿元/90亿元,同比+12.7%/+16.2%/+4.7%,3年收入CAGR为11.08%,实际业绩很可能超预期完成,或2024、2025年有创新型/改良型生物制品临床申请获得批准。该举措可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彰显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充足信心以及业绩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血制品核心产品静丙、白蛋白等需求量再次激增,叠加库存量很少,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需求端:最近各地陆续再次迎来呼吸系统疾病(流感、支原体感染等)的感染高峰,临床对静丙的需求量再次激增,叠加疫情后渠道库存端静丙“零库存”,静丙仍然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供给端:今年年初至今,静丙院外价格涨价明显。目前,静丙院外价格比院内每支平均高200-300元,静丙今年以来实现“量价齐升”。长远看,升级换代产品层析静丙有望进一步提升静丙的毛利率。今年1-8月,人血白蛋白的临床需求同样“紧平衡”,医院端需求同比增长21.34%,基立福的销售增速位居行业前列。公司进口白蛋白中基立福的批签发量今年1-8月也实现了36.5%的快速增长。   乘行业整合及十四五规划最后两年东风开启新一轮增长:近年血制品行业并购整合趋势持续,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如: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和卫光大股东易主,“国进民退”,包括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即将整合落地;十四五规划还剩最后两年,前三年获批浆站比较少、后两年浆站获批加快。公司现浆站42家,预计2025年采浆量达到2000吨(2023年估计1500吨),位居行业采浆量第二。公司有共计12种产品、血浆利用率高、白蛋白等高品质享受高定价,吨浆利润约110万。近期公司战略性收购广西冠峰、深度布局广西,取得2家单采血浆站及血制品生产资质。另外2024年、2025年为十四五最后两年,浆站获批有望加速。   2025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独家新产品有望未来成为大单品:预计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其中,自身的白蛋白收入占比20%,静丙占比20%,其它血制品占比13%。代理的基立福白蛋白收入占比47%,进口白蛋白收入23-25年有望维持20%以上的高增长。人凝血酶和国内唯一上市的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分别有望成为十亿元大单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91、90.68、106.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8、26.66、32.2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4倍、20倍和17倍。血制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高,公司作为血制品公司中被低估的龙头标的及股权激励使高管利益理顺,2025年自产血制品及代理白蛋白分别给其30倍、17倍PE估值,2025年目标市值85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低于预期风险,进口白蛋白合作终止风险,商誉减值风险,汇率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12-04
    • 积极拓展优质客户市场,与璎黎药业达成战略合作

      积极拓展优质客户市场,与璎黎药业达成战略合作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事件:2023年11月23日,博腾股份与上海璎黎药业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围绕小分子创新药的原料药(含医药中间体)及药物制剂产品开展相关的业务合作。   这标志着双方2020年以来的合作关系深化到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双方友好共赢合作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季度增速放缓,CRO公司与医药公司深度绑定实为良策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37亿元,同比减少41.79%,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下降71%。盈利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重大订单交付完成,导致收入同比下降。此外,公司布局的新业务和新能力还未产生正向利润贡献,公司战略布局的参股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   当前的投融资寒冬,医药公司对于研发投入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因此CXO业绩受到较大影响,整个CXO赛道的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与医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深度绑定,不失为走出低速增长的良策。   大分子平台和海外布局是公司潜在的业绩增长点:   1.传统业务小分子原料药CDMO业务保持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为全球约300家客户提供小分子原料药CDMO服务,引入国内外新客户77家(北美区28家,中国区40家,欧洲区5家,其他亚太区4家)。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签订单项目数(不含J-STAR)592个,同比增长约32%;实现交付项目数448个,同比增长约35%。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服务API产品数144个,同比增加17个;API产品实现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约31%。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引入工艺验证项目(Process Validation,简称PV项目),前三季度完成11个PV项目的交付,执行中的PV项目13个。   2.制剂CDMO、合成大分子、临床CGT业务是增长重要驱动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制剂团队为80家客户提供制剂CDMO服务,服务项目达119个,新签制剂订单金额约1.44亿元,同比增长约211%。   随着合成大分子能力的建设落地,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已承接9个客户的合成大分子服务,实现收入196万元。   受到医药行业融资寒冬的影响,公司的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在新签订单方面表现不佳,未达年初预期。前三季度,博腾生物引入新客户44家,新项目64个,新签订单约0.58亿元,同比下降46%。然而,公司签订首个细胞治疗临床项目订单,帮助客户推进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及未来的商业化生产,实现了博腾生物在基因细胞治疗临床项目的零突破。   3.公司加快ADC赛道和海外布局的步伐   ADC正引领肿瘤治疗的新时达,是医药公司布局的重点。公司跟随这个趋势,在上海外高桥建立生物大分子中心,为客户提供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ADC)提供成药性研究、上下游工艺开发、ADC偶联工艺开发、制剂处方开发、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等CMC服务。ADC药物的研发刚刚步入黄金时代,博腾的一体化布局会必然会帮助公司在此赛道立足。   此外,公司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结晶和制剂研发新场地投用,该场地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拥有三间灵活的、模块化的制剂GMP设施,还配有专用的GMP喷雾干燥车间和GMP药物中间体车间。新场地投用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服务能力。在海外建设工厂,更接近客户,有利于博腾获得海外大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3-2025营业收入分别为38.9亿/39.3亿/45.7亿,同比增速分别为-44.7%/1%/16.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亿/5.8亿/7.9亿元。随着海外及新兴ADC、大分子业务的布局完成,看好长期发展潜力。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订单数量减少的风险,CDMO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行业监管及政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2-04
    • 康缘药业(600557):更新报告:预期渐扭转的高性价中药龙头

      康缘药业(600557):更新报告:预期渐扭转的高性价中药龙头

    • 海吉亚医疗(06078):预计下半年业绩将超越预期

      海吉亚医疗(06078):预计下半年业绩将超越预期

    • 迈瑞医疗(300760):事件点评:收购IVD德赛,全球化布局加速

      迈瑞医疗(300760):事件点评:收购IVD德赛,全球化布局加速

    • PD-1头颈鳞癌NDA,新疫苗获批,实力再验证

      PD-1头颈鳞癌NDA,新疫苗获批,实力再验证

      个股研报
        神州细胞(688520)   事件   2023年12月2日,公司公告,其4价重组新冠疫苗Beta/Omicron(BA.1/BQ.1.1/XBB.1)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SCTV01E-2,在中国获批紧急使用。此前,公司自研PD-1菲诺利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受理,这将是此适应症的首个国产PD-1。   点评   含XBB亚种S蛋白的新4价新冠疫苗,对目前流行毒株具有更强针对性,并对其各亚种更具广谱性。(1)SCTV01E-2是新四价重组蛋白路线的新冠疫苗,这是公司继安诺能2和4(重组新冠疫苗2价和4价Alpha/Beta/Delta/Omicron变异)之后的第三个重组蛋白路线的新冠疫苗获批。(2)SCTV01E-2在SCTV01E的基础上,保留了Beta和OmicronBA.1两种变异株的S三聚体蛋白抗原,将早期变异株Alpha和Delta替换成了当前主要流行变异株BQ.1.1和XBB.1的S三聚体蛋白抗原,构建了迭代新冠疫苗,以增强对当前多个主要流行毒株的针对性和对其子变异株的广谱性。前述品种都采用比传统铝佐剂更能增强Th1细胞反应的水包油的新型佐剂。(3)根据国际专业病毒研究平台Nextstrain最新数据显示,迄今(过去6个月)全球新冠病毒变种基本都来自2021年的BA.2毒株的亚种XBB毒株的各种子变种。   菲诺利(PD-1)单抗针对头颈鳞癌的国产首个申请上市获受理,研发实力再获验证,空间可期。(1)菲诺利单抗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PD-1IgG4型单抗。头颈部肿瘤,主要包括口腔癌、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和甲状腺癌,其中鳞状细胞癌占90%以上。据权威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确诊头颈癌(HNSCC)患者约14.8万,70%~80%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经放化疗等传统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后仍较易复发和转移。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部鳞癌治疗中的疗效不断显现。(2)目前国内仅有默沙东的Keytruda单药于2020年12月11日获批治疗1LHNSCC;其次进度较快的还有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HNSCC(1b/2期数据读出)。该适应症竞争格局好,空间可观。(3)此外,根据公司2022年报显示,菲诺利单抗一线肝癌用药的三期临床,当年已完成入组;我们预计,此新适应症的报产在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营18/28/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5.24/14.4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商业推广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2-04
    • 营收短期受压,费用率持续优化维持利润稳健增长

      营收短期受压,费用率持续优化维持利润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主要观点:   事件:   济川药业发布三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37亿元,同比+10.91%;归母净利润19.44亿元,同比+22.11%;扣非净利润18.28亿元,同比+26.38%。   分析点评   三季度收入短期承压,费用率持续优化保障利润稳健增长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3收入为19.08亿元,同比-6.05%;归母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4.82%;扣非净利润5.81亿元,同比+6.42%。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81.69%,同比-1.0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41.60%,同比-3.4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27%,同比-0.0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2.60%,同比-1.61个百分点;公司三季度收入略有回调,费用优化实现利润稳健增长。   BD持续推进,收购防流感抑制剂独家推广权益带来新增长   子公司济川有限与征祥医药于2023年8月5日签署《独家合作协议》,约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对征祥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用于治疗或预防流感的聚合酶酸性蛋白(PA)抑制剂(代号为:ZX-7101A)口服制剂约定的适应症进行合作。济川有限向征祥医药支付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含税)的推广权益对价,并拟以自有资金6,000万元向征祥医药进行股权投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我国每年从10月开始进入流感高发季节。   ZX-7101A是征祥医药自主研发的RNA聚合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抗流感病毒的特性,高效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包括高致死禽流感病毒。ZX-7101A于2021年9月27日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审评中心(CDE)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申请(IND),正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目前,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临床结果显示ZX-7101A能明显缩短流感症状缓解时间。ZX-7101A即将完成第一个适应症的临床III期试验。预计产品上市后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   丰富储备产品,创新引领公司可持续发展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为3.35亿元,同比+32.50%。公司核心产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剂型改良品种小儿豉翘清热糖浆已于11月20日获得批准上市,进一步丰富公司储备品种,有望带来新增长。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丙戊酸钠注射用浓溶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生产批件,完成西他沙星颗粒、聚乙二醇钠钾散、丙戊酸钠缓释片、罗沙司他胶囊、布立西坦等申报生产以及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一致性评价申报,完成小儿豉翘清热糖浆和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工艺变更)注册现场核查。   同时,公司已有达到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阶段项目4项,进入预BE或BE项目6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   97.5/106.9/117.2亿元(前值为101.2/114.5/13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9.7%/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28.7/31.6亿元(前值为24.4/27.5/3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7%/14.4%/10.1%,对应估值为12X/10X/9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BD项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集中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01
    • 失眠新药地达西尼获批上市,引燃国内失眠药物市场

      失眠新药地达西尼获批上市,引燃国内失眠药物市场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事项:   2023年11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京新药业1类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上市,用于失眠患者的短期治疗。   平安观点:   地达西尼成功获批上市,引燃国内失眠药物市场。地达西尼胶囊(EVT201)作为公司精神神经领域的重点产品,是GABA α受体的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能够诱导快速入睡并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显著减少入睡后醒来次数和时间。又能避免对GABA α受体过度激活而产生深度抑制引发神经副作用,与传统安眠药相比不良反应较少,并提高了患者白天的精神状态,是近年国内首个上市的失眠症创新药物。   我国催眠镇静药(失眠药)市场广阔,创新药竞争格局良好。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2021年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国内催眠镇静药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催眠镇静剂销售额超过38亿元,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催眠用药市场依然稳健。地达西尼作为我国失眠领域近年唯一获批的创新药产品,有望替代现有部分失眠仿制药物,从而改变现有镇静催眠类药物市场格局,关注产品未来销售放量。   加强精神神经领域研发布局和投入,业绩增长可持续。公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差异化设计创新药的研发,围绕精神神经领域和心脑血管领域,持续构建产品力领先的新药管线。公司研发投入逐年稳健增长,营收占比维持在近10%。除地达西尼外,公司自研治疗精神分裂症的1类新药JX11502MA胶囊Ⅱ期临床推进顺利,抗癫痫1类新药JBPOS0101胶囊也在积极推进临床试验,将为公司业绩带来持续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将分别实现营收40.50/45.53/52.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67/7.51/9.21亿元,与之前预期   保持一致。当前股价对应公司2023年PE为19.0倍,考虑地达西尼竞争格局较好,后续在研管线丰富,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2)竞争加剧风险:后续其他企业在研失眠新药获批上市,可能加剧市场竞争。3)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多款在研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存在临床试验失败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