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各业务高速增长,海外增长趋势良好

      各业务高速增长,海外增长趋势良好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事件:3月24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35.71%;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49.13%,扣非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45.54%,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降本控费带来的利润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9亿元,同比增长87.52%,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经营利润增长。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32.80%;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34.11%;扣非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1.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同比增长132.70%。   各业务高速增长,国际因素扰动下海外依旧呈现良好增长趋势2023年,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布局不断完善,各产品线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分产品来看,公司电生理业务实现收入3.67亿元,同比增加25.51%;冠脉业务实现收入7.91亿,同比增加38.98%;外周介入实现收入2.56亿元,同比增加40.36%;非血管介入业务实现收入0.16亿元;OEM业务实现收入2.10亿元,同比增加31.67%。   (1)电生理业务:2023年,公司在超过800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10,000余例,手术量较2022年度增长超过200%。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医院植入300余家,覆盖医院超过1,100家。公司在2023年度的带量采购项目执行周期中,坚决执行中标结果,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保障了供货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在研项目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射频仪等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冠脉及外周介入:血管介入类产品入院家数较去年底增长超600家,整体覆盖医院数3,600余家,其中外周线入院增长超30%,冠脉线增长接近20%。公司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围绕疾病疗法,如冠脉通路、冠脉预规划、冠脉复杂病变、逆向CTO、肿瘤栓塞通路等,及时有效地向临床传递了全产品解决方案。在研项目胸主动脉支架、腔静脉滤器、弹簧圈等植入产品进入注册发补阶段,颈动脉支架、TIP覆膜支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分地区来看,境内公司实现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加31.70%;境外实现收入2.34亿元,同比增加72.62%,占主营业务14.26%。   公司国际业务积极拓展经销商,注重国际临床学术交流和产品临床应用的专家经验分享,持续增加国际专家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和信心。虽然国际市场受到国际战争、汇率波动、欧盟MDR指令切换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公司国际业务整体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其中中东非洲、独联体区域同比增长超100%,其他区域实现平稳增长。从产品线层面看,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是国际业务增长的驱动源头。   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整体净利率略有提升   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06pct至71.27%;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36pct至18.46%;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49pct至4.98%;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04pct至14.42%,主要系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进一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02pct至-0.20%;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3.67pct至31.64%,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降本控费带来的利润增长。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70.95%、16.42%、4.61%、15.94%、0.28%、28.77%,分别变动-0.83%、-2.37%、+0.25%、+3.61%、+0.16%、+0.6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23亿/30.08亿/39.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35%/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9亿/9.34亿/12.37亿元,分别增长29%/36%/32%;EPS分别为10.30/13.97/18.50,按照2024年3月22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42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3-26
    • 惠泰医疗(688617):各业务高速增长,海外增长趋势良好

      惠泰医疗(688617):各业务高速增长,海外增长趋势良好

    • 巨子生物(02367):23H2净利率同比环比均提升、超预期,品牌运营能力持续增强

      巨子生物(02367):23H2净利率同比环比均提升、超预期,品牌运营能力持续增强

    • 福瑞达(600223):2023年业绩点评:业绩超预告上限,期待24年轻装上阵、全面发力大健康

      福瑞达(600223):2023年业绩点评:业绩超预告上限,期待24年轻装上阵、全面发力大健康

    • 首次覆盖报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创新药助力腾飞

      首次覆盖报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创新药助力腾飞

      个股研报
        润都股份(002923)   报告要点:   冠心病诊断市场空间广阔,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我国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基数庞大,超过1100万,预计未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者数量仍将持续增长。冠心病的诊断有多种方式,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其中一种无创诊断,用于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在美国有着广泛的应用,每年诊断人次超过800万。目前我国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仍然是冠状动脉造影,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应用的比例仍然较低,相关负荷药物的销售也比较小,预计随着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渗透率的逐步提升,负荷药物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长期市场空间有望超过40亿。   盐酸去甲乌药碱蓄势待发,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目前国内用于核素心肌灌注的负荷药物相对较少,常用的药物包括腺苷、多巴酚丁胺、双嘧达莫和瑞加诺生,其中瑞加诺生由南京海融医药首仿,并通过谈判的方式进入到医保目录,仍处于快速放量的阶段。盐酸去甲乌药碱是公司最核心的在研创新药,用于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研发时间超过二十年,目前补充三期临床试验结束,已经在上市申报,市场空间超过10亿。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传统业务有望继续稳健增长   原料药是公司的传统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抗高血压沙坦、抗消化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等药物用原料药及中间体、CMO、CDMO等多元化发展的业务格局,目前在公司在湖北荆门建设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多个项目于2022年12月通过安全条件审查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并获批,预计未来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公司主要在售化学制剂产品为涉及抗感染类、消化系统类、心脑血管系统类、麻醉类、解热镇痛类等治疗领域,超过20个品种,未来有望通过集采,快速实现销售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05亿元、14.42亿元和1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1.20亿元和1.6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1元/股、0.36元/股和0.48元/股,对应PE分别为53倍、31倍和23倍。公司仿制药产品线丰富,荆门原料药生产基地推进中,仿制药和原料药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公司创新药盐酸去甲乌药碱已经申报上市,作为公司的首个创新药,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3-26
    • 公司简评报告:轻装上阵,血制品业务未来可期

      公司简评报告:轻装上阵,血制品业务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公司表观业绩欠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2亿元(-3.87%)、归母净利润2.37亿元(-45.06%)、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元(-63.51%)。其中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31.71%)、归母净利润-2.2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18亿元。2023年公司进一步强化聚焦主业战略,先后剥离了天安药业和复大医药,并对南京新百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准备,短期内对公司表观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血制品业务增长稳健,浆站资源积极拓展。公司2023年血制品业务实现营收14.52亿元(+10.41%),净利润5.42亿元(8.91%)。1)具体产品来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人纤维蛋白原分别实现收入4.45(+15.55%)、4.38(+4.26%)、4.19(-3.20%)亿元。2)浆站建设及血浆采集量方面,2023全年采浆467.3吨,同比增长6.47%。公司现有单采血浆站16家,其中在营浆站14家,2023年获得泰和县、乐平市的2个省级批文,新浆站拓展积极推进。3)产品批签发方面,人血白蛋白(折合10g/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折合2.5g/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0.5g/瓶)、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200IU/2ml/瓶)的批签发量分别同比变动-1.53%、+1.71%、-12.99%、+7.69%、-42.46%。人凝血因子VIII(200IU)的批签发量为230565瓶,产品未来放量可期。4)新品研发方面,在研项目C1酯酶、vWF因子、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以及微量蛋白类等产品进展顺利,预计伴随公司采浆能力不断提升及新品上市销售,血制品板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非血制品业务拖累整体业绩,整合持续推进。糖尿病业务(天安药业)实现收入0.97亿元(-45.38%),去年9月转让天安药业股权后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生化药业业务(新百药业)实现收入3.37亿元(-23.15%),净利润2395万元(-19.14%),主要受集采政策及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等市场综合因素影响。药品经销业务(复大医药)实现收入7.58亿元(-6.93%)去年10月转让后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化学药业务(欣和药业)业务实现收入1037万元(-28.06%),净利润-5687万元(28.05%),主要系产品尚未实现规模化。公司聚焦血制品业务板块,其他非核心资产有望逐一剥离,持续优化业务布局,轻装上阵,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2024/2025年盈利预测不变,新增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收分别为21.08/23.87/26.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1/7.81/9.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1/1.55/1.81元,对应PE分别为20.89/17.69/15.16倍。因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血制品业务未来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浆站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外延并购不确定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6
    • 银发产业战略引领,深耕精品国药与三七产业链

      银发产业战略引领,深耕精品国药与三七产业链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7亿元,同比下降-6.99%;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加16.1%;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加33.5%。   血塞通持续增长,创新研发稳步推进。2023年1月,昆药集团正式成为华润三九旗下成员企业,百日融合、一年融合顺利推进,力争打造三七标杆。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3.2%,管理费用下降17.3%,毛利率保持在45.41%,同比增长1.31%,主要在于昆药集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多举措推进降本增效,整体经营稳定。2023年,公司血塞通口服系列产品同比增长19.44%,其中血塞通软胶囊销量同比增长33.04%,血塞通片增长15.09%;公司针剂同比增长11.09%,其中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同比增长22.65%,随着公司院外市场的进一步打开,血塞通有望进一步扩张。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共计1.3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公司研发创新取得较大进展。自主研发的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1类药KYAZ01-2011-020临床II期试验正有序推进,入组进度顺利。适用于异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1类创新药KYAH01-2016-079临床I期爬坡期研究已完成3个剂量组的入组。   优质精品国药平台,“昆中药”稳健增长。公司充分挖掘“昆中药1381”六百年老字号品牌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依托华润三九的终端运营管理能力、品牌运作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公司围绕“大品种-大品牌-大品类”,重点打造强单品。2023年昆中药实现9.5亿元,利润实现1.4亿元。昆中药核心品种舒肝颗粒在稳住院内销售的同时,加速院外渠道布局,实现11.11%的增长;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推升终端用药需求增加,昆中药潜力产品群中的口咽清丸、清肺化痰丸等产品持续发力,口咽清丸同比增长44.32%,板蓝清热颗粒同比增长21.19%,清肺化痰丸同比增长24.21%。   公司发布五年规划,工业百亿收入可期。公司未来将坚持做“银发健康产业的引领者”,紧紧围绕着“传承精品国药,以三七产业链为核心,立足老龄健康,拓展慢病管理领域,成为银发健康产业第一股”的战略核心,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方式,力争2028年末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血塞通+昆中药品牌竞争力强,接入华润渠道销售后有望更好发挥公司品牌优势,并且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稳健。预计2024-2026年利润分别为6亿元、7.6亿元和9.3亿元,对应PE为27倍、21倍和17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新药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中药材成本上涨明显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3-26
    • 点评报告:CHC业务稳健增长,昆药融合工作稳步推进

      点评报告:CHC业务稳健增长,昆药融合工作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报告关键要素:   3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39亿元(+36.83%),归母净利润28.53亿元(+16.50%),扣非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22.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92亿元(+39.43%);   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1亿元(+2.72%),归母净利润4.50亿元(-9.29%),扣非归母净利润4.07亿元(-6.5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2亿元(+15.48%)。   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53.24%(同比减少0.78pct),净利率12.83%(同比减少0.98pct)。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28.16%(同比增加0.08pct),管理费用率6.16%(同比增加0.30pct),财务费用率-0.10%(同比减少0.13pct)。   投资要点:   CHC业务实现收入117.07亿元(+2.83%),毛利率60.60%(同比增加3.89pct)。①品牌OTC业务增长较好。999感冒灵增长快速,999抗病毒口服液、999小柴胡颗粒亦实现快速增长。皮肤药999皮炎平绿色装及必无忧系列增长亮眼。三九胃泰结合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策略,全方位增强消费者的体验;②专业品牌业务由于普药品种规模调整略有下滑。儿童健康领域围绕999澳诺钙核心产品,强化数字化营销品效协同,分品分人群制定投放策略。与赛诺菲合作品种“易善复”加速医疗零售协同,实现了较快增长。③康慢业务消化集采影响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提升理洫王牌血塞通三七软胶囊质量技术,通过多个研究项目打造循证证据。并推动华润圣火营销资源整合。   处方药业务实现收入52.20亿元(-12.64%),毛利率52.15%(同比减少0.68pct)。2023年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受国标切换及15省启动联盟集采影响,表现大幅低于预期。随着配方颗粒业务放开,产品实现标准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增速放缓,毛利率有一定降低。   昆药集团实现收入77.03亿元(-6.99%),融合工作稳步推进。收入减少主要因其商业板块业务结构优化及对外援助业务减少。昆药集团重点聚焦慢病管理和老龄健康领域,进一步深挖三七产业链的学术价值,通过学术和品牌的探索,提供更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银发人群的多层次需求。公司积极搭建以中风防治为核心的心脑血管慢病管理生态圈,通过持续提升终端掌控与医院开发能力,充分发挥昆药三七血塞通系列多剂型、多品规的组合优势;结合“学术赋能+品牌打造”,依托“KPC·1951”、“777”两大事业部,强化渠道拓展与协同,增强产品品牌价值,带动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中药OTC行业龙头,OTC多个细分品类在行业领先,公司持续夯实OTC业务行业地位,实现稳步增长;昆药融合进展持续推进,业务聚焦老龄化赛道,在公司渠道赋能下有望实现稳步发展。基于公司业务发展以及新发布的业绩报告,我们做出盈利预测调整,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1.91亿元/335.09亿元/372.84亿元(调整前为316.01亿元/353.46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33.90亿元/38.45亿元/42.63亿元(调整前为34.32亿元/39.37亿元/-),对应EPS3.43元/股、3.89元/股、4.31元/股,对应PE为15.13/13.33/12.03(对应2024年3月25日收盘价51.88元)。基于公司是中药OTC龙头,品种和品牌拓展能力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配方颗粒和中成药集采超预期风险,昆药融合不达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6
    • 2023年年报点评:生长激素增长稳健,在研管线蓄势待发

      2023年年报点评:生长激素增长稳健,在研管线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长春高新(00066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9.6%。   生长激素增长稳健,非儿科产品收入占比提升。23年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10.8亿元(+8.5%),实现归母净利润45.1亿元(+7%)。金赛儿科业务稳健增长,生长激素相关剂型积极响应地方集采,长效剂型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新业务战略更加清晰、聚焦。金赛药儿科综合、女性健康、成人内分泌、皮科医美等非儿科核心业务相关产品收入占金赛药业整体收入已接近10%。   带状疱疹疫苗放量可期。百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70.3%),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176%)。根据公司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带状疱疹疫苗已经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准入。截止到2023年年底,公司带状疱疹疫苗已有效覆盖全国近三分之一接种点,预计2024年持续增加。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90.2%(+3pp),主要系带状疱疹疫苗毛利率较高,销售占比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35.5%(-2.95pp),管理费用率为8.7%(-4.75pp),研发费用率为10.9%(-1.6pp)。公司23年净利率为27.5%(+10.5pp),主要系公司新品种放量所致,规模效应显现。   地产和中成药业务基本保持平稳,提高分红比例23年股息率为3.1%,彰显长期发展信心。高新地产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13.7%),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16.3%)。华康药业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6.7%),实现净利润0.37亿元(+18.5%)。经营基本保持平稳。公司1月13日公告《未来三年(2023-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在满足现金分红的条件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40%。以及1月20日公告,公司拟用于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按本次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及回购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62.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5%。我们认为,上述举措有利于积极回报投资者,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的理念,建立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回报机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2.59元、13.85元、15.0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下滑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3-26
    • 荣昌生物(688331)深度报告:ADC+自免双驱,期待国际化突破

      荣昌生物(688331)深度报告:ADC+自免双驱,期待国际化突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