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汇兑损失拖累盈利,水稻种子份额维持提升

      汇兑损失拖累盈利,水稻种子份额维持提升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事项:   公司公告:隆平高科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H1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0-1.20亿元,同比增长156-175%;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20~-2.90亿元,同比减少245-354%。   国信农业观点:1)报告期内,公司水稻种子业务依靠品种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收入同比增加超20%,净利润同比增加约0.65亿元;但玉米等其他种子业务受下游种植景气下行影响,业绩预计小幅承压。2)景气方面,考虑到近期国内南涝北旱可能影响早稻及夏玉米播种,且后续全球气象周期转向拉尼娜可能性较大,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新季单产或受扰动,我们认为国内外粮价景气未来存在底部上修可能,公司主业有望直接受益。成长方面,公司作为国内玉米种子龙头,传统育种储备充足,近年依靠参股杭州瑞丰、北京国丰、隆平生物等转基因性状公司稳步推进转基因玉米研发落地,当前旗下过审转基因玉米品种数量领先,先发优势明显。后续随转基因玉米种子持续渗透,公司玉米种子业务有望分享“种子提价+份额提升”带来的双重红利,进而实现量利齐增。3)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4)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玉米种子龙头,兼具品种、性状双重优势,未来随转基因玉米渗透率提升,公司玉米种子业务有望迎来量利双击。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1/6.3/7.3亿元,2024-2026年每股收益为0.39/0.48/0.5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5/20/1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汇兑损失拖累利润表现,公司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减少245-354%   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H1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0-1.20亿元,同比增长156-175%,原因主要系公司当期以股权转让方式为隆平生物引进具有资源性优势的战略性股东,即将持有的隆平生物10.9400%股权转让给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进而预计增加公司当期投资收益约3.4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20~-2.90亿元,同比减少245-354%,原因主要系当期受美联储持续加息周期影响,境外汇率波动较大,境外子公司中长期外币贷款产生的汇兑损失同比增加约2.8亿元,进而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水稻种子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其他种子业务预计小幅承压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深受市场欢迎,水稻种子业务在夯实存量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增量市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当期水稻种子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20%,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65亿元。另外,剔除水稻业务增益和汇兑损失影响后,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小幅下滑,考虑到当期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且国内蔬菜瓜果价格偏低,我们预计公司其他种子销售价格及盈利或有所承压。   景气存在底部修复可能,转基因商业化有望驱动玉米种子业务量利齐增。   景气方面,考虑到近期国内南涝北旱可能影响早稻及夏玉米播种,且后续全球气象周期转向拉尼娜可能性较大,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新季单产或受扰动,我们认为国内外粮价景气未来存在底部上修可能,公司主业有望直接受益。成长方面,公司作为国内玉米种子龙头,已在传统育种方面拥有充足储备,近年依靠参股杭州瑞丰、北京国丰、隆平生物等转基因性状公司稳步推进转基因玉米的研发落地,当前旗下过审转基因玉米品种数量领先,先发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后续随转基因玉米种子持续渗透,公司玉米种子业务有望分享“种子提价+份额提升”带来的双重红利,进而实现量利齐增。   投资建议:继续重点推荐   公司作为国内玉米种子龙头,兼具品种、性状双重优势,未来随转基因玉米渗透率提升,公司玉米种子业务有望迎来量利双击。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1/6.3/7.3亿元,2024-2026年每股收益为0.39/0.48/0.5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5/20/1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7-11
    • 海尔控股迈入发展新阶段,浆站拓展值得期待

      海尔控股迈入发展新阶段,浆站拓展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上海莱士(002252)   具备丰富并购整合经验,盈利能力优秀,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上市后通过外延并购发展壮大,共拥有5张血制品牌照,具备丰富的并购整合经验。2023年44家浆站、1500吨采浆量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公司自产血制品收入规模从2019年25.8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3.17亿元,CAGR为13.68%,白蛋白、静丙和其他血制品收入占比分别为33.1%、41.8%和25.0%,因子类产品中纤原和八因子市占率领先且具备独家产品纤维蛋白粘合剂。均衡的产品结构和优秀的销售能力使得公司自产血制品毛利率水平接近60%,盈利能力处于行业前列。2021年后代理白蛋白业务贡献较大收入增量,2023年代理业务实现收入35.04亿。代理业务与基立福再续签十年,确定性和持续性有所保障。   血制品行业国资控股趋势明显,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2023年我国采浆量超过12000吨,随着十四五规划浆站的陆续开采和群众献浆意识的提升,供给端增速提升。血制品整体需求端持续稳健增长,静丙等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体系较为稳定。由于供给侧的局限性,血制品两次区域联盟集采降幅较为温和。供给侧良好增长加上需求端持续向好,企业业绩端有望进入兑现期。近年来国资陆续控股血制品企业,国企及央企背景的血制品上市公司具备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拓浆能力,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海尔集团正式控股,上海莱士有望迈入发展新阶段   2024年6月,海尔与基立福正式完成股权交割,海尔集团成为公司实控人,上海莱士长期无实控人的状况得以扭转。海尔集团布局智慧住居、大健康和产业互联网三大板块,其中大健康板块共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海尔生物、盈康生命和上海莱士,海尔生物具备智慧用血综合解决方案,盈康生命致力于打造健康生态,业务上均与上海莱士血制品有良好协同增效。公司目前共有浆站44家,其中在营浆站41家,1家新建和2家收购浆站有望于今明年陆续开采。海尔的控股将助力公司新浆站的开拓,十五五阶段有望看到海尔集团对上海莱士浆站赋能效应显现,公司采浆端长期稳健增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4/26.49/30.8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5/0.40/0.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5/19.4/16.7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5页
      2024-07-11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重组胶原蛋白“小巨人”,薇旖美高增长生物蛋白市场广阔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重组胶原蛋白“小巨人”,薇旖美高增长生物蛋白市场广阔

    • 2024Q2收入稳健,利润环比减亏,经营向好

      2024Q2收入稳健,利润环比减亏,经营向好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事件概览   7月9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H1收入24-24.5亿元,同比增长8.61%-10.87%,归母亏损1.76-1.68亿元,同比减亏0.46-0.54亿元,扣非亏损1.42-1.32亿元,同比减亏1.13-1.23亿元;对应2024Q2收入12.27-12.77亿元,同比增长6.64%-10.98%,环比增长4.62%-8.88%,归母亏损0.71-0.63亿元,同比减亏0.76-0.84亿元,环比减亏0.34-0.42亿元,扣非亏损0.52-0.42亿元,同比减亏0.99-1.09亿元,环比减亏0.38-0.48亿元,亏损明显缩窄且接近盈亏平衡。   淡季平均日住院床位保持平稳,诊疗需求持续扩容   公司6月平均床位数为中心医院约3500-3600,高新医院约1500-1600(保持满负荷),中心医院在2024年3月平均日在院患者3611人,此为上半年峰值月份,但6月和其差距不大,我们认为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1)高新三期周边住宅陆续交房下周边诊疗需求持续扩容(高新三十一小、十一初等一批学校落成招生,中海、招商、天地源、新希望等一批房地产开发商住宅项目正在建成交付期);(2)医院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其在区域内医疗服务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外地患者占比由刚开诊的不足10%提升至38%)。综合来看,中心医院经营更为稳健。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8.81/71.25/84.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9/2.15/5.12亿元,当前最新收盘价对应PS分别为1.78/1.47/1.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4-07-11
    • 奥锐特-605116-技术+销售立发展优势,产能释放打开空间

      奥锐特-605116-技术+销售立发展优势,产能释放打开空间

    • 上半年业绩亮眼,新战略发布踏上新征程

      上半年业绩亮眼,新战略发布踏上新征程

      个股研报
        中关村(000931)   主要观点:   事件:   中关村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增长35.86%-55.27%;扣非净利润预计25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增长30.07%-56.08%   分析点评   2024年上半年业绩亮眼,生物医药业务持续向好   经测算,2024Q2归母净利润为2300-2800万元,同比增长43.75%-75.0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00-2300万元,同比增长38.46%-76.92%。增长数据亮眼。   主要是公司报告期内主营生物医药业务持续向好,收入、净利润同向增长,公司其他各板块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各项生产经营业务正常开展。   2023年三大板块稳步增长,核心产品元治和博苏持续放量2023年生物医药板块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5.35%,生物医药板块业绩稳步提升,其中心脑血管领域核心产品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商品名:博苏)集采后以价换量,23年销量同比增长19%,同时盐酸贝尼地平片(元治)继续加大推广,持续提高基层市场覆盖率和业务规模,23年“元治”累计开发医院已达到1.1万家,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24%,两款核心产品元治和博苏稳步放量;养老医疗板块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8.25%;商砼板块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3.76%。   公司调整发展战略,立足医药大健康产业,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公司在当前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有利环境下,进行了发展战略的调整,目的是在全球医药市场增长和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其在医药、康养和口腔业务的竞争力。公司旗下三大板块将协同发展:   创新型医药集团公司:以创新为驱动,整合资源,以现有医药业务为基础,通过激活沉淀品种、产品线自研扩充,构建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模式,稳步提升现有业务规模,强化在心血管、口腔、消化、妇科和麻精等多个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有影响力的康养产业集团:以“久久泰和”品牌为本,通过品牌和多重赋能快速进入市场,成立康养产业大联盟,拓展三、四线城市机构、旅居、康养服务,实现标准化连锁运营,联合康养社区、养老用品、医疗服务链路,形成康养新生态。   国内领先的口腔诊所专业服务供应商:通过整合渠道、终端、供应链资源,依托品牌影响力,成立口腔诊所联盟,为合作伙伴赋能数字化运营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齿科器械耗材和全方位的精准获客引流,以集群效应实现供应链降本增效。   投资建议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亮眼,元治和博苏持续放量拉动收入规模加速增长,我们维持此前收入预测,并新增26年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5.59/28.77/32.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12.4%/13.0%;同时,公司利润表现亮眼,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实现扭亏为盈,因此我们调整了公司利润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1.01/1.34亿元(24-25年前预测值为0.45/1.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0%/31.2%/32.2%,2024~2026年对应估值为33X/25X/19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7-11
    • 24H1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看好植提业务持续拓展

      24H1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看好植提业务持续拓展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事件:莱茵生物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5429.46万元~6515.36万元,同比增长50.0%~80.0%。2024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525.46万元~5611.36万元,同比增长1041.73%~1315.69%。   植提业务持续向好,24H1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处的植物提取行业持续向好发展,市场需求较好。公司深耕天然甜味领域,布局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自身经营能力保持提升,不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而且主营业务毛利率实现了较好的回升,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80%。其中,24Q2表现更为突出,按照公司业绩预告,公司24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50万元~3836万元,同比增长69%~136%,预计高于24Q1的34%的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   植提产品迎合消费需求,公司绑定大客户,拓展新品类,未来增长可期!行业层面,根据《2024京东食品饮料健康趋势白皮书》中,天然成分、低糖/0糖是当前消费趋势之一。   公司层面,公司积极绑定大客户,于2023年与芬美意签署未来五年合作新协议,于2024年正式启动,本协议累计目标收入金额为8.4亿美元,最低累计目标收入金额为6.8亿美元。公司也持续加大国内天然甜味剂产品的开拓力度,依托品牌、研发等竞争优势加速抢占国内新兴食饮市场,成功与部分国内主流食饮品牌达成合作。除了天然甜味剂,公司积极开拓工业大麻等新品类。公司工业大麻提取工厂原材料年处理能力为全美最大的工业大麻提取工厂,公司2024年确定将雾化领域作为工业大麻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通过与陈颢团队合作,依托其品牌运营的经验及渠道资源,叠加公司掌握的CBD衍生物转化技术,加速推动工厂产能的释放,争取实现2024年工业大麻项目大幅减亏的业绩目标。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19.12/24.09/29.1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3/2.63/3.46亿元,同比增长134%/36%/31%。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稳健增长,看好天然甜味剂大订单持续放量,以及对未来工业大麻市场的快速提升有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采购风险;依赖大客户风险;政策风险;工业大麻提取物应用于食品、饮料领域等具体政策的落地时间周期尚存在不确定性;国家出口政策的调整,将对出口外向型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影响;工业大麻与中间型大麻、娱乐大麻/毒品大麻应严格区分;坚决反对娱乐大麻合法化;相关业务或有政策变动/法律/经营管理/自然/研发操作风险具体合作实施进度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目前从未批准工业大麻用于医用和食品添加;业绩预告是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的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7-11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短期业绩增速复苏确定性强,创新产品密集上市中,重申买入

      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短期业绩增速复苏确定性强,创新产品密集上市中,重申买入

    • 莱茵生物(002166):24H1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看好植提业务持续拓展

      莱茵生物(002166):24H1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看好植提业务持续拓展

    • 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输送系统提供商,智能制造+智能环保+智慧医疗多轮驱动

      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输送系统提供商,智能制造+智能环保+智慧医疗多轮驱动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