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佰仁医疗(688198):深度研究:植入材料平台建基础,原研创新管线助腾飞

      佰仁医疗(688198):深度研究:植入材料平台建基础,原研创新管线助腾飞

    • 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

      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居民健康管理及家庭康养需求提升,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用医疗器械厂商,随着产品管线逐步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呼吸治疗和糖尿病护理板块双轮驱动,核心业务增长强劲。①呼吸治疗业务:公司在呼吸治疗领域积淀深厚,产品矩阵丰富,能提供全套呼吸治疗相关解决方案,拳头产品如呼吸机、制氧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等,在业界享有较好的口碑,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2924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3.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18%,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业务有望重回稳态增长。②糖尿病护理业务:2021年公司完成了对浙江凯立特的股权收购,布局连续血糖检测(CGM)市场,营收增长至4.57亿元(yoy+70.5%),随着公司在血糖检测领域的产品管线逐步完善,糖尿病护理方案的业务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孵化潜力赛道,多元化布局,有望打造新增长点。①2019年我国每万人AED配置率不到0.2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公共场所的AED配置率亟待提升。公司收购德国普美康,增强在急救赛道的竞争力,并抓住市场机遇,迅速参与国内商务中心、中小学校、大型企业园区、地铁等公共场所的急救设备铺设,急救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②2019年公司参股江苏视准,2020年公司收购六六视觉95.95%的股份,布局高景气眼科赛道,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3、加大品牌建设,完善“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销售网络,夯实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地位。近年来,公司加大营销投入,持续完善“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销售网络,其中电商业务依托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春风,销售额逐年走高,从2015年的6.6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4.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92%,2022年线上业务占比已超60%。在品牌力方面,依托鱼跃产品力的不断提升及有效的品牌传播,以及旗下产品在海内外医疗一线的突出表现,公司品牌价值和品牌优势显著提升,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龙头地位得以夯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05、89.75、104.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5.0%、1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4、23.04、27.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1.0%、19.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6、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线上平台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及商誉减值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2-26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25年房颤新品放量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25年房颤新品放量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2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收入20.66亿元(同比+25.18%,下同),归母净利润6.73亿元(+26.14%),扣非归母净利润6.43亿元(+37.36%);24Q4收入5.41亿元(+23.80%),归母净利润1.45亿元(+10.69%),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25.00%),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5年重磅新品PFA等房颤耗材有望带来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12月13日,惠泰医疗Pulstamper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环形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在我国获批上市,是全球首款融合“压力感知/贴靠指示”+“磁电双定位三维标测”+“脉冲消融”三大特色功能于一体的消融系统。产品具有4大特点:(1)一证双型:单环双环,标测建模消融,全部实现;(2)三维匹配:与三维标测系统配合使用,精准可视,损伤连续;(3)贴靠指示:三维贴靠下放电,保证损伤透壁,提高成功率;(4)选择性放电:避免无效放电,减少溶血,保障安全。该产品创新性地将脉冲电场技术与压力感知、磁电导航技术结合,解决了术前标测、贴靠判定、消融记点等问题,保障了消融线的连续性,并将脉冲消融的可用范围从单纯的肺静脉隔离拓宽到快速心律失常整体;其次,在国产医疗器械中创新性地采用光感技术进行压力感应,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弹簧的压力感应技术,光感技术具有更快速的压力测量反馈,在不同角度贴靠测量压力准确性更佳。目前Pulstamper上市后在国内多家临床中心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我们预计2025年将为公司贡献千万级收入增量。   河北省医保局将开展胸主动脉支架医用耗材集采,利好惠泰外周新产品放量。2025年2月25日,河北医保局发布《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产品介绍的通知》,我们预计2025年胸主动脉支架将有望在全国部分省份落地集采。惠泰医疗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于2024年4月获批,产品适用于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介入治疗。该产品的上市标志着埃普特医疗从血管通路产品(导管、导丝、鞘等通路耗材),向主动脉治疗类产品的拓展,是主动脉介入治疗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全国产化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产品前期推广及海外市场拓展,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7.25/9.97/13.39亿元调整为6.73/9.19/12.0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55/40/31x,考虑到公司重磅新品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25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胃肠用药领导者,“高股息+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胃肠用药领导者,“高股息+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江中药业(600750)   不改初心,夯实OTC胃肠用药领导者地位   江中药业前身创建于1969年,1999年与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组进而借壳上市,2019年华润医药战略重组江中集团后,江中药业实际控制人由江西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华润系”的一员。同时,2019年公司并购合桑海制药和济生制药,为“OTC、处方药和大健康”三个业务板块构建优秀的发展基础。我们认为公司OTC系列大单品成长空间大,处方药和大健康业务有望持续向好发展助力业绩提升,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5/8.91/10.08亿元,EPS为1.25/1.42/1.6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9/14.9/13.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深化OTC业务优势,布局处方药,发展大健康   非处方药业务为公司的基本盘,主要围绕“脾胃、肠道、咽喉咳喘、补益维矿”四大核心品类,重点打造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和复方草珊瑚含片等耳熟能详的大单品,并围绕核心单品拓展建设产品梯队,促进业绩稳增。同时,公司持续加深“内生外延”的增长逻辑,通过桑海制药、济生制药和海斯制药发力处方药业务,覆盖心脑血管、呼吸、妇科、泌尿、胃肠等治疗领域,并开拓老年慢病市场,探索营销新模式。此外,大健康业务聚焦挖掘高端滋补、康复营养、胃肠健康、肝健康四大核心业务潜力,丰富业务布局。   加强市值管理,“高股息+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要指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制定合理可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而2021-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均超100%,股息率由3.96%增至5.92%,通过提高股息、加大现金分红来回报投资者;此外2025年1月公司推出2025-2027年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助力企业持续向好发展,均彰显企业稳健高质量发展信心。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品牌营销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2-25
    • 业绩平稳运行,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

      业绩平稳运行,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事件:2025年2月24日,天士力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8亿元,同比下滑2.03%;实现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下滑10.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下滑12.31%;经营活动现金流20.15亿元,同比下滑21.78%。   点评:   业绩平稳运行,核心资产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积极克服前一年同期部分疫情相关品种高基数的压力,积极克服复方丹参滴丸集采全国扩面的影响,实现整体业绩平稳运行。分业务类型来看: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5.74亿元,同比增长2.06%,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下滑26.39%。医药工业内部,分产品类型来看:中药实现营业收入60.24亿元,同比增长0.88%,化学制剂药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8.62%,生物药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06%;化学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0.52亿元,同比下滑9.51%。分适应症来看:心脑血管实现营业收入55.93亿元,同比增长4.23%,抗肿瘤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9.91%;感冒发烧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下滑39.48%,肝病治疗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10.58%,其他适应症实现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2.71%。从核心品种销量来看,复方丹参滴丸实现销量1.54亿盒,同比增长9.24%,克服集采负面影响实现以价换量;养血清脑颗粒实现销量0.30亿盒,同比增长10.67%,养血清脑丸实现销量988万盒,同比增长11.59%,芪参益气滴丸实现销量0.20亿盒,同比增长5.54%。我们认为,面对2024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核心资产医药工业保持稳定增长,三大基药品种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系列、芪参益气滴丸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计提减值风险,牵手华润三九轻装上阵再出发。2024年公司利润端出现两位数以上下滑,主要是由于资产减值损失2.31亿元,其中安美木单抗项目IIb期临床研究未达预期,暂停该项目的临床研究开发工作,全额计提减值准备1.63亿元,预计影响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9,545万元,如果剔除以上减值影响,公司经营性利润水平保持稳定。2024年8月,天士力和华润三九公告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向华润三九转让28%的股份,天士力的控股股东将由天士力集团变更为华润三九。截至2025年2月,本次重组交易已经通过反垄断审查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本次2024年年报发布的同时,公司发布《关于购买及出售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资产暨关联交易》《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暨关联交易》《关于向关联方转让绍兴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认缴出资份额暨基金进展》三项重要公告,我们认为,以上涉及上市公司和天士力集团的资产划分,标志着本次交易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天士力牵手华润三九发展有望进入新时代。   创新能力领先,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截至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涵盖98款在研产品的研发管线,包含33款1类创新药;其中27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2款正在临床II、III期阶段:2款中药经典名方枇杷清肺饮和温经汤处于申报生产阶段并已通过药品注册研制和生产现场核查;安神滴丸完成临床III期,提交生产申请;17款创新中药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展望2025年,公司全力推进枇杷清肺饮、温经汤、普佑克增加脑卒中适应症、托拉塞米注射液、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米诺地尔搽剂六个品种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加快推进青术颗粒、脊痛宁片、安体威颗粒、苏苏小儿止咳颗粒、香橘乳癖宁胶囊、连夏消痞颗粒、肠康颗粒、三黄睛视明丸、酒石酸匹莫范色林胶囊等临床III期研究。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现代中药企业,临床中后期研发管线储备丰富,已经逐步进入收获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51亿元、97.39亿元、10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6亿元、13.08亿元、14.47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79元、0.88元、0.97元。我们看好公司核心资产的稳定性、牵头华润三九的协同发展、以及研发管线的商业化价值,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因素:医药行业政策变动风险;重组交易进展不确定性;研发管线失败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2-25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迈向新篇章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迈向新篇章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2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收入27.6亿元(同比+14.47%,下同),归母净利润5.5亿元(+13.53%),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17.2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公司勇于迎接挑战,坚持自主研发、医工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国内营销不断深化市场,海外渠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生产运营方式不断优化和转型,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4Q4公司实现收入7.49亿元(+12.5%),归母净利润1.01亿元(+2.0%),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12.8%)。   完成跨国收购及海外工厂奠基,开启全球布局新篇章。2024年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Micro-Tech(NL)International B.V.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 Group plc持有的CreoMedical S.L.U.(简称“CME”)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CME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2025年2月15日,公司公告称双方《股权购买协议》约定的交易先决条件已满足,且交易双方已按照《股权购买协议》的约定履行了股权交割程序。CME在西欧地区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覆盖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多个国家,服务近5000家医疗机构客户,可以为南微医学拓宽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渠道。公司将借助这一优势,把优质产品更好地推向欧洲各地,加速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2025年1月9日,南微医学泰国制造中心奠基仪式在泰国春武里府邦拉蒙县洛加纳园区隆重举行,建成后的泰国制造中心将配备先进设备与智能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端医疗器械能力,产品主要供应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制造中心将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南微医学全球创新实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5年海外投入费用增加,2026年有望迎来收获期,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5.77/7.15/9.07亿元调整为5.52/6.97/9.3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24/19/14x,考虑到公司出海布局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25
    • 海外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泰国产能建设顺利推进

      海外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泰国产能建设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2025年2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27.61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5.52亿元,同比+14%;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17%。   单Q4来看,预计实现收入7.48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1%;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13%。   经营分析   海外市场保持良好拓展,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202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医工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国内营销不断深化市场,海外渠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生产运营方式不断优化和转型,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抗风险能力将增强。1月公司泰国制造中心奠基仪式在泰国春武里府邦拉蒙县洛加纳园区举行。建成后的泰国制造中心将配备先进设备与智能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端医疗器械能力,产品主要供应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制造中心将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南微医学全球创新实力。   并购英国CME公司,进一步完善欧洲市场布局。2024年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 S.L.U.51%的股权,Creo专注于外科内窥镜领域微创手术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在为公司带来正面业绩贡献以外,还将提升公司产品在欧洲的销售份额,与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形成较强互补,帮助公司导入更多产品,完善国际化网络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6.96、8.58亿元,同比+14%、+26%、+23%,现价对应PE为23、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2-25
    • 拥抱AI,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

      拥抱AI,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联影智能是联影医疗控股股东联影集团旗下的AI医疗公司,联影集团持股24.1%。联影智能以全栈全谱的医学影像AI赋能临床、科研及影像设备。联影医疗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合作,已在全线设备产品中融入AI应用,通过高效的诊断辅助和数据处理能力,优化医疗设备的使用体验,并提升影像和放疗设备性能及成像质量。我们认为,依托与联影智能的业务协同,联影医疗正从传统设备制造商转型为智慧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影医疗将凭借“设备+AI”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构建更强的竞争壁垒。   全栈全谱AI布局,多维度赋能医疗场景。联影智能的全栈全谱医学影像AI能力贯穿成像、筛查、随访、诊断、治疗的完整工作流,覆盖XR、CT、MR、MI等多模态场景。联影智能的业务分为三个方向:1)赋能临床:业务占比约60-70%,利用AI帮助医生进行临床任务和决策,目前主要在影像科落地。截至2024年底,联影智能已推出超100款医疗AI产品,共获得12张NMPA三类证,21张NMPA二类证,13款应用获CE认证,15款应用获FDA认证。2)赋能科研:业务占比约20%,即协助医生进行科研工作。3)赋能设备:业务占比约10%,即与联影医疗合作,助力影像设备的智能化升级与性能提升。目前,在国内影像AI的应用方面,联影智能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其获证数量远超GPS等国际同行。   软硬件协同创新,共建“设备+AI”一体化竞争力。联影医疗和联影智能形成了软硬件协同创新优势,引领全球“医疗设备+AI”的技术创新。例如,联影智能将AI算法直接嵌入联影医疗的影像设备,实现患者智能摆位、扫描参数智能优化、图像重建加速等功能,提升成像效率和质量。我们认为,AI可加强影像设备竞争力与议价能力,“影像诊疗+AI”带来的市场增量将一部分体现在联影医疗的设备收入中。目前,AI及智能化应用已覆盖联影医疗的全产品线。凭借与联影智能的协同合作,联影医疗已形成“设备+AI”一体化竞争力。在政策驱动设备更新与AI应用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联影医疗的收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9页
      2025-02-25
    • 国邦医药:医药+动保大品种验证实力,综合平台具多方优势

      国邦医药:医药+动保大品种验证实力,综合平台具多方优势

    • 医用材料龙头,医美板块驱动快速增长

      医用材料龙头,医美板块驱动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平安观点:   玻尿酸和人工晶体为公司两大核心产品。公司产品主要覆盖眼科、医疗美容及创面护理、骨科、外科四大快速发展的治疗领域,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眼科、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产品等,2023年收入分别为10.6亿元、9.3亿元、4.8亿元和1.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9.8%、35%、17.9%和5.5%。2023年公司玻尿酸收入6.0亿元(+95.5%),人工晶状体收入3.8亿元(+37%),为公司两大核心产品。   公司玻尿酸产品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爆款“海魅”持续快速放量。公司三款在售玻尿酸产品海薇、姣兰、海魅分别定位入门型、中端、高端玻尿酸产品。海魅具有线性无颗粒特征,注射后不易变形移位且维持效果更加持久自然,主打精准雕饰功能,定位高端,上市后快速放量,2023年海魅销售额超2.3亿元(+129.3%)。在海魅的带动下,2023年海薇和姣兰销售额也分别同比增长94.1%和57.7%。此外,公司共3个玻尿酸产品在研项目,分别覆盖不同具体应用场景,为未来公司继续深入高端玻尿酸产品市场提供支撑。   人工晶体市场潜力大,高端产品存在进口替代空间。人口老龄化加剧,白内障手术需求将呈长期增长趋势,人工晶体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带量采购加速进口替代,昊海生科旗下4家人工晶体公司产品在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中标,其中河南宇宙采购量最多。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优质医疗器械企业,两大主营产品为人工晶体和玻尿酸填充材料,选取爱博医疗、爱美客、华熙生物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28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2、5.2、6.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竞争格局加剧风险;3)政策风险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2-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