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796)

    • 营收保持稳健,制药装备驱动增长

      营收保持稳健,制药装备驱动增长

      个股研报
        新华医疗(60058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加0.1%;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加5.8%;扣非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加0.6%。   营收保持稳健,制药装备驱动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保持稳健,四大主业表现分化。1)医疗器械制造产品实现收入37.3亿元(-10.4%),主要受市场招投标放缓等外部环境影响,毛利率为42.2%(+2.5pp),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有所成效。2)制药装备板块实现营收21.7亿元(+12.9%),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毛利率为23.6%(-1.7pp)。3)医疗商贸产品实现收入31.2亿元(+8.0%),毛利率为9.9%(-0.2pp)。4)医疗服务板块下滑,实现收入8.3亿元(-9.5%),主要因公司持续聚焦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主业,2024年剥离新华昌国医院股权,短期对该板块业绩造成影响。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6.1%(-1.3pp),净利率6.9%(+0.1pp),期间费用管控效果显著。2024年公司继续推进降本增效策略,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7%/4.2%/4.4%/0.2%,同比变化-0.4pp/-1.0pp/-0.1pp/+0.1pp,四费率合计17.4%(-1.5pp)。   持续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生态。公司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2024年公司实现国际业务(自营)收入2.7亿元(+12.4%),国际业务毛利率达到46.7%,伴随着公司出海品类不断丰富,国际订单预计实现稳步增长,海外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0/9.0/10.3亿元,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5-05
    • 24年业绩符合预期,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24年业绩符合预期,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4亿元(-13.4%),归母净利润1亿元(-25.2%),同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9591万元(+9.4%),归母净利润3322万元(+52.7%)。2025年4月25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首次及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8%。第二个归属期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0%。股权激励方案彰显公司对未来业绩的信心。整体来看,24年业绩符合预期。   24年业绩符合预期,股权激励彰显信心。分季度看,24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88/1.04/1/1.08亿元(-8.2%/-16.4%/-10.5%/-1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0.28/0.29/0.24亿元(-27.7%/-31.2%/-8.3%/-31.2%)。从盈利能力看,24年毛利率65.4%(-6.3pp),系会计准则调整影响,剔除此项因素后,实际毛利率较为稳定。后续新品迭代(如盆底电刺激工作站、皮秒激光、导航机器人)将支撑毛利率稳定;24年四费率45.3%,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较为明显。25Q1收入端有所增长系医疗设备领域招标数量有所增长以及市场整体回暖。   磁刺激、电刺激及激光射频类产品有所下滑。主要因为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增长动能不足,叠加公司战略及团队调整。此外,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24年终端价格有下降。全年来看,磁刺激类收入1.72亿(-13.9%)、电刺激类收入3667万元(-42%)、电生理收入6494万元(+0.2%)、激光射频收入2954万元(-21%)、耗材/配件收入7933万元(+4.1%)。   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夯实中长期竞争力。自动导航的MagNeuro ONE系列经颅磁刺激产品2024上半年已顺利完成取证上市流程,在传统经颅磁刺激仪的基础上,引入了脑部磁共振相关医学影像处理分析系统,可实现经颅磁刺激治疗自动阈值检测、靶点精准定位、智能实时随动等特点。Vishee NEO系列电刺激产品,作为公司康复物理因子治疗领域的迭代新品,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取证并推向市场。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人体上下肢、全周期康复评估和训练的运动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且目前公司康复机器人产品已与公司磁刺激、电刺激、冲击波等其他康复理疗类产品充分结合,共同构建了覆盖神经康复、运动康复、重症康复、老年慢性病康复等多种康复亚专科建设精品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5亿元、1.8亿元,EPS分别为1.41元、1.59元、1.84元。考虑到公司在康复领域中盆底和产康、精神康复、神经康复等细分赛道的龙头优势明显,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5-05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4年业绩短期承压,25Q1迎来拐点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4年业绩短期承压,25Q1迎来拐点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4.43亿元(同比-5.90%,下同),归母净利润1.35亿元(-7.11%),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5.26%),25Q1实现收入1.47亿元(+24.86%),归母净利润0.47亿元(+21.45%),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26.89%),2024年报及2025Q1季报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4年主业受下游客户库存影响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9.49%,医用内窥镜器械行业收入34,515.91万元(-7.04%),占主营业务收入78.34%(上年度同期占比79.26%);光学行业收入9,543.01万元(-1.80%),占主营业务收入21.66%(上年度同期占比20.74%)。   海外子公司与新产品合作逐步落地,有望抵抗关税风险。美国子公司顺利通过三方体系认证和客户二方认证,实现了对美国订单的顺利承接;泰国子公司建立了内窥镜和光源模组生产能力,实现公司绝大多数对美销售产品的生产,通过美国子公司、泰国子公司以及国内工厂的内部调节和生产协同,可以应对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公司与美国客户开展了下一代系统的协助研发。在下一代系统中,将会引入公司的专利技术,合作产品也从普外科产品扩展到运动医学、妇科、泌尿、关节以及头颈外科等科室,大大拓展了双方产品合作范围。   公司在医用内窥镜方面新产品推进顺利。公司配套美国客户新一代内窥镜系统在2023年9月正式上市,2024年实现平稳上量;公司为美国市场开发的新型4mm宫腔镜实现量产上市,2.9mm膀胱镜和3mm小儿腹腔镜以及开放手术外视镜已经产品定型,公司预计很快会量产上市;公司关节镜、三维腹腔内窥镜、胸腔内窥镜正式在国内市场上市销售;公司针对国内市场的全系列腹腔镜,包括白光、荧光、除雾、3D荧光、标准长度、加长型、超细型等几十种规格的腹腔镜完成产品注册并在国内上市;公司针对泌尿科、妇科以及头颈外科开发的宫腔镜、膀胱镜、鼻窦镜等内窥镜产品完成注册并在国内市场上市;公司第二代内窥镜摄像系统在2025年实现量产并在国内市场上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新品研发费用、市场推广费用增加,我们将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1.86/2.33亿元调整为1.75/2.13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24/20/16x,考虑到公司2025Q1业绩迎来拐点,全年有望持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税风险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05
    • 试剂业务高速增长,并购落地可及领域持续丰富

      试剂业务高速增长,并购落地可及领域持续丰富

      个股研报
        圣湘生物(68828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4.58亿元(yoy+44.78%),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yoy-24.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yoy+182.25%)。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yoy+21.62%),归母净利润0.92亿元(yoy+13.22%),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yoy+22.70%)。   试剂核心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分产品类型,公司诊断试剂业务收入12.74亿(yoy+62.69%),主要因呼吸道类产品持续高速增长驱动;诊断仪器收入0.83亿(yoy-43.82%),检测服务收入0.66亿(yoy+11.43%)。分地区维度,24年境内收入13.61亿(yoy+47.63%),境外收入0.63亿(yoy-9.00%)。   加大产业投资,强化产线布局。2025年初,公司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布局生   长激素领域,与圣湘的诊断试剂形成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方位服务。公司先后以CVC模式加大对真迈生物、英国QuantuMDx、安赛诊断、美国FirstLight等公司的投资合作,持续强化分子、免疫等领域布局。   试剂业务驱动毛利率提升,员工数增加奠定推广基础。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78.58%(yoy+5.78pct),虽然诊断试剂毛利率有所调整,但仍维持在88.02%的较高水平,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优化。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5.00亿(yoy+39.45%)、2.78亿(yoy+41.48%),公司持续加大新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员工总人数达到2346人,较2023年提升明显,为产品市场深耕,品牌力提升奠定有力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88/24.80/27.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24%/18.75%/11.20%,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5.50/6.78亿元,增速分别为41.79%/40.66%/23.4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x、21x、17x。基于公司分子产品布局完成,呼吸道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推广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05
    • 检测试剂收入增长63%,内生+外延打造诊疗闭环

      检测试剂收入增长63%,内生+外延打造诊疗闭环

      个股研报
        圣湘生物(68828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yoy+44.78%),归母净利润2.76亿元(yoy-24.23%),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yoy+182.2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4亿元(yoy+530.34%)。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yoy+21.62%),归母净利润0.92亿元(yoy+13.22%)。   点评:   呼吸道检测试剂放量,检测试剂收入同比增长63%。2024年得益于呼吸道、妇幼健康、血源感染性疾病、测序等产线协同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yoy+44.78%),展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分业务来看,试剂业务收入12.74亿元(yoy+62.69%),检测服务收入6638万元(yoy+11.43%),仪器业务收入8332万元(yoy-43.82%),我们认为试剂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呼吸道检测试剂放量增长所驱动,2024年公司陆续推出副流感病毒1、2、3型核酸检测试剂、人偏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进一步完善了呼吸道“6+X”门急诊快速核酸检测方案,并创新性打造“医院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三端合一”模式,提升大众健康管理的可及性,也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呼吸道检测领域的领先地位。从盈利能力来看,由于高毛利试剂收入占比提升,公司销售毛利率提升6.37pp达77.91%,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4.28%(yoy-1.31pp)和17.26%(yoy-1.54pp),未来随着公司持续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有望不断提升。   “内研”+“外延”双轮驱动,丰富产品矩阵,打造诊疗闭环。公司积极践行打造“诊断+治疗”一体化健康方案的战略,一方面加码研发,以创新力持续锻造产品力,推出了多款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新产品,如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检测试剂,有力弥补了现有乙肝临床诊疗指标的不足,2025年上市的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有望抢占国产替代窗口期,药物基因组学产品矩阵覆盖6款新品,成功搭建起药物基因组学领域常用药物基因检测的产品矩阵。另一方面,公司推动外延投资,通过投资真迈生物、英国QuantuMDx、深圳安赛诊断、加拿大Sepset、美国FirstLight,强化公司在基因测序、POCT、免疫诊断、脓毒症快速诊断、快速药敏检测等领域的布局,2025年,公司收购中山海济,布局生长激素领域,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方位诊疗服务。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内研”+“外延”,有望强化技术实力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5、24.67、29.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9%、21.8%、20.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68、5.00、6.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35.9%、27.5%,对应2025年4月30股价,PE分别为31、23、1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需求提升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5-05
    •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国内集采影响可控,海外市场稳步推进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国内集采影响可控,海外市场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5亿元(+14.26%,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13.85%)。2025Q1单季度实现收入6.99亿元(+12.75%),归母净利润1.61亿元(+12.1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4年国内集采影响有限,海外市场推广顺利。2024年,面对河北等多省市止血夹、扩张球囊、注射针等产品集采带来的压力,公司中国营销团队加快销售模式转型,在极具挑战的市场环境下稳住了基本盘。从地区情况看,亚太区域营收14.38亿元(其中亚太海外营收2.85亿元),同比增加5.5%;美洲区域营收5.82亿元,同比增长23.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营收4.79亿元,同比增长37.1%;康友医疗实现营收2.55亿元(康友海外营收0.28亿元),同比增长19.6%。公司海外营收已接近总收入的50%,利润贡献达到近40%。   扎实推进国际化,提升整体协同效率。2024年,公司积极推动全球管理架构升级,设立欧洲区域总部,优化管理欧洲各营销子公司及非洲、中东等地区业务资源,欧洲区域业绩显著提升;加强美洲地区团队建设,不断细化营销区域,优化营销战略,美国自有品牌销售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设立澳大利亚代表处,进一步促进澳洲区域业务发展,2024年,澳大利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47%。海外子公司与总部在市场、研发、供应链等领域的定期沟通机制逐步建立并持续优化。2024年,公司启动对西班牙公司Creo Medical S.L.U.51%股权的收购,并于2025年初完成交割,为公司深入拓展欧洲市场又迈出关键一步。公司泰国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完成生产及基建规划,并于2025年1月举办奠基仪式,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年底前投产,泰国基地将成为支撑南微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产制造基地,有利于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   2025Q1收入符合预期。2025Q1单季度实现收入6.99亿元(+12.75%),归母净利润1.61亿元(+12.18%)。25Q1实现销售毛利率65.69%,销售净利率23.91%,毛利率环比24Q4季度、同比24Q1季度均有所下滑,净利率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海外市场拓展费用增加,我们将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由6.97/9.36亿元,调整至6.56/7.69亿元,预期2027年为9.2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17/15/12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场增速较快,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05
    • 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Q1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Q1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个股研报
        通策医疗(600763)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74亿元(+0.96%,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5.01亿元(+0.2%),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3.18%);2024Q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1亿元(-3.18%),归母净利润0.03亿元(+127.95%),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115.18%)。2025Q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5亿元(+5.11%),归母净利润1.84亿元(+6.22%),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7.0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种植/修复/综合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正畸业务止跌回升趋势:2024年公司门诊量353.34万人次,同比增长5.37%。截至2024年底,公司旗下医疗机构增至89家(含新设及并购),拥有医护人员4324名,开设牙椅3100台。2024年拆分业务来看:1)种植业务收入5.3亿元,同比+10.6%;2)正畸业务收入4.7亿元,同比-5.05%;3)儿科业务收入5.0亿元,同比+0.29%;4)修复业务4.6亿元,同比+1.53%;5)大综合业务收入7.7亿元,同比+1.27%。2025Q1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5%,我们估计主要种植业务、综合修复业务拉动整体收入增长,儿科业务保持稳健,正畸业务呈现增速止跌回正趋势。   2024年毛利率基本稳定,2025Q1净利率同比提升。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8.5%(同比-0.03pp)、19.91%(-0.41pp),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1%(+0.08pp)、19.10%(-15.30pp)、-0.79%(+6.17pp);毛利率基本稳定,管理费用率明显下降,净利率有所下降。2025Q1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44.21%(-0.42pp)、29.02%(+0.23pp),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98%(+0.26pp)、72.56%(+1.22pp)、9.29%(-1.41pp);整体费用率基本稳定,净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宏观消费及行业环境变化,我们将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由7.00/8.43亿元下调至5.62/6.33亿元,预计2027年为7.1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32/28/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扩张或爬坡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05
    • 九州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经营表现稳中有进,“三新两化”成果丰硕

      九州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经营表现稳中有进,“三新两化”成果丰硕

      个股研报
        九州通(600998)   摘要:   事件:2025年4月29日,九州通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8.10亿元(+1.11%);归母净利润25.07亿元(+15.33%);扣非归母净利润18.14亿元(-7.47%);经营性现金流30.83亿元。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0.16亿元(+3.82%);归母净利润9.70亿元(+80.38%);扣非归母净利润5.07亿元(-2.76%);经营性现金流-33.28亿元。   流感高基数导致扣非业绩承压,REITs发行增厚利润。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5.33%、80.38%,主要系公司首期Pre-REITs和REITs上市发行带来利润增厚,其中Pre-REITs发行增加2024年净利润5.76亿元,REITs发行增加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38亿元。在季节性疾病等特定因素影响下,2023年流感退烧相关品种销量大幅增加,同期高基数导致2024年业绩承压,收入略有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若剔除上述特定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88%(考虑Pre-REITs发行的影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9%,整体经营表现稳健。   持续推动“三新两化”战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围绕“三新两化”战略投入达2.22亿元,同比增长42.37%。新产品CSO业务收入192.67亿元,其中销量过亿品规52个,累计引进药品及器械品规2247个;新零售好药师加盟药店超过2.9万家;新医疗“九医诊所”会员店达1377家;数字化及AI智能化项目达47个,研发投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4.32%;不动产证券化拥有超300万平方米医药仓储物流资产及配套设施,后续将有序进行公募REITs扩募上市。   医美业务高速增长,参与奥园美谷重整投资。2024年公司医美业务收入8.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0.4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11.64%。2025年4月公司公告参与奥园美谷重整投资,拟出资6.73亿元受让奥园美谷3.6亿股转增股票,预计标的股份不低于奥园美谷重整后总股本的20%,公司作为本次重整最大受让方或将成为控股股东;未来奥园美谷将与公司现有医美业务对接合作,形成医药与医美产业链融合发展。   投资建议:九州通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以传统分销业务为基本盘,积极推进实施“三新两化”战略,引导CSO、新零售等创新业务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2.66/1688.51/1776.69亿元,同比增长5.57%/5.36%/5.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6/30.11/32.69亿元,同比增长9.92%/9.25%/8.58%,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0/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05
    • 聚焦核心品类,结构调整提升盈利能力

      聚焦核心品类,结构调整提升盈利能力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yoy+4.53%),归母净利润3.12亿元(yoy+22.60%),扣非归母净利润2.75亿元(yoy+36.7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3亿元(yoy+68.43%)。2025Q1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yoy-8.59%),归母净利润0.91亿元(yoy-9.68%)。   点评:   聚焦核心品类,结构调整提升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继续深化核心品类战略布局,核心品类增长显著,助力公司营收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yoy+4.53%),分业务来看,康复辅具类产品实现收入11.04亿元(yoy+42.77%),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毛利率为61.15%(yoy+13.18pp),我们认为主要是助听器、矫姿带等高毛利产品销售增多所致;医疗护理类产品实现收入8.01亿元(yoy+8.22%),毛利率为54.01%(yoy+4.29pp),我们认为主要是敷贴/辅料类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所致;健康监测收入4.89亿元(yoy-16.7%),我们认为主要是受去年呼吸道感染检测试剂盒高基数影响,受代理业务终止影响,呼吸支持业务收入下滑41.35%达2.67亿元。从盈利能力来看,得益于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公司2024年销售毛利率提升8.58pp为51.86%,销售净利率为10.47%(yoy+1.61pp),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从费用率来看,销售费用率提升6.67pp达32.63%,主要是健耳扩店、兴趣电商渠道建设导致投入增大,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较为稳定,分别为4.07%(yoy+0.18pp)、3.23%(yoy-0.78pp)。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品牌力增强,核心品类收入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完善中高端产品矩阵,多渠道布局,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2024年公司推出百余款新品,包括血糖尿酸双测条、直流压缩雾化器、纯净睡眠呼吸机、双水平呼吸机、呼吸机物联网云平台、远程医疗蓝牙传输血压计、CGM等,中高端产品矩阵得以完善。从渠道来看,公司渠道网络纵深布局,2024年线上业务实现收入19.90亿元(yoy+8.94%),其中抖音、快手等兴趣电商渠道增速显著,天猫、京东稳定增长,未来随着市场响应效率与费用转化率不断提升,线上渠道竞争优势有望加强,线下业务实现收入8.51亿元(yoy-3.12%);分区域来看,公司2024年境外业务实现收入5915万元(yoy+18.61%),我们认为公司海外业务尚处于开拓初期,随着公司加速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叠加本地化产品注册与渠道建设持续推动,公司海外业务蓄势待发,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38、41.48、48.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6%、17.2%、16.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98、4.85、5.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7%、21.8%、20.3%,对应2025年4月30股价,PE分别为18、14、1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需求提升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5-05
    • 艾力斯:肺癌领域深度布局,产品矩阵逐步成型

      艾力斯:肺癌领域深度布局,产品矩阵逐步成型

      个股研报
        艾力斯(688578)   报告摘要   由于伏美替尼的成功,艾力斯成功实现从研发到商业化的闭环。伏美替尼被纳入医保后销售快速放量,2024年的商业化收入达35亿元、利润为14亿元。同时辅助治疗、联合治疗等临床应用正在加速推进,有望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为公司带来持续可观的现金流。   国内新适应症拓展及海外上市有望贡献增量。伏美替尼是唯一针对全部四种EGFR突变均有效的三代EGFR-TKI,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试验还包括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和一线治疗、EGFR PAC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一线)治疗和非经典突变的辅助治疗。   公司与ArriVent合作出海,不仅能获得里程碑付款,而且海外上市会进一步打开伏美替尼的增量空间。全球多中心临床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已进入注册临床阶段。   随着适应症扩展、海外市场突破及多管线产品的落地,艾力斯有望在肺癌治疗领域建立起持续领先的竞争优势。   围绕伏美替尼进行肺癌领域深度布局。通过外部引进KRAS抑制剂、普拉替尼等商业上具备协同效应的肺癌治疗药物,增加运营效率、增厚营业利润。同时开始布局大分子药物的研发,双抗或ADC等有望满足伏美替尼耐药后的临床用药需求。   盈利预测和估值建议:考虑到伏美替尼处于快速放量的阶段,我们看好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给予商业化管线销售峰值5倍PS估值、注册临床管线销售峰值4倍PS估值、外部引进管线估值给予60%的折扣,最终的管线估值约为470.3亿元,对应的PE为25.3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候选药物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技术迭代的风险;第三方合作的风险;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5-05-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