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正海生物(300653):深耕再生医学,重磅放量在即

      正海生物(300653):深耕再生医学,重磅放量在即

    • 毕得医药(688073):分子砌块龙头,上市后有望加速发展

      毕得医药(688073):分子砌块龙头,上市后有望加速发展

    • 迈瑞医疗(300760):Q3业绩超预期,医疗专项资金与新基建助推国内增长

      迈瑞医疗(300760):Q3业绩超预期,医疗专项资金与新基建助推国内增长

    • 东软集团(600718):智能驾驶持续增长,关注医疗IT变化

      东软集团(600718):智能驾驶持续增长,关注医疗IT变化

    • 和邦生物(603077):硅片大订单落地,光伏材料放量快马加鞭

      和邦生物(603077):硅片大订单落地,光伏材料放量快马加鞭

    • 疫情导致业绩短期承压,医保IT业务成果丰硕

      疫情导致业绩短期承压,医保IT业务成果丰硕

    • 小儿豉翘引领二线放量,BD项目未来可期

      小儿豉翘引领二线放量,BD项目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业绩稳定释放:公司专注于儿科、口腔、呼吸、消化等多领域药品生产和销售,其中核心产品蒲地蓝系列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依托强大销售能力,市占比靠前。公司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摆脱此前依靠单一大品种的局面,形成良好产品梯队;蒲地蓝、雷贝拉唑等老品种占比下降,以小儿豉翘为代表的二线产品加速放量,管线中有川穹清脑颗粒、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多个极具潜力的品种;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增加,2021-2024年净利润CAGR15%。   顶层政策支持中医,公司强销售直接受益:“十四五”规划提出新要求,15项指标体现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目标,10个重点任务明确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中医医疗结构达9.5万家(对比2020+31%),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90%等要求将持续提升中医市场规模。公司依托优秀销售渠道能力,有望在中医行业扩容中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小儿豉翘领衔增长,二线多产品开始放量: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是未来业绩核心之一,儿科感冒药市占率第一,随着渠道的拓展,且2023年有望纳入儿科基药目录,进一步打开销售空间,未来3年收入增速有望保持35%左右。蛋白琥珀酸铁、三拗片、川穹清脑颗粒等二线品种持续放量,摆脱对单一品种依赖,业绩稳定性和成长性大幅增加。   销售渠道是公司核心能力之一,BD带动第二成长曲线:公司拥有全国领先的销售能力,尤其在儿科、消化科等优势科室。公司近年不断加强BD团队建设,优质BD项目不断增加。公司和天境合作的伊坦长效生长激素处于III期临床,公司拥有中国大陆地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上市后配合公司销售能力将快速放量。此外,公司在股权激励中加入BD项目量的考核,2022-2024每年将增加不少于4个BD项目,支撑公司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85/97/1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2%、13%、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23.3/2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21%、12%、11%,2022-2024年P/E估值分别为14/12/11X;基于公司1)蒲地蓝保持稳定;2)小儿豉翘有望进入儿科基药,加速放量;3)BD和销售能力强,有望形成大品种代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BD品种存在不确定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11-02
    •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表现亮眼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4.03亿元(同比+39.63%),归母净利润9.61亿元(同比-7.59%),归母扣非后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13.62%),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3.28亿元(同比+26.72%)。单三季度实现收入27.68亿元(同比+37.31%),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20.95%),归母扣非后净利润3.78亿元(同比+8.79%),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5.16亿元(同比+30.08%)。   点评:   收入稳健增长,多因素致使利润短期波动,实际盈利能力逐渐恢复。2022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公司各板块业务均呈现稳健发展趋势,推动营业收入稳健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在利润率方面,公司实现毛利率36.49%(-0.08pp),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17.94%(-1.83pp);在费用率方面,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78%(+5.24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2.20%(+0.23pp)/14.00%(+2.71pp)/2.40%(+0.33pp)/2.19%(+1.97pp);前三季度公司由于多项并购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费用率上升,由于利息费用及汇兑损失导致财务费用率上升,二者推升期间费用率,叠加投资收益大幅降低(1928万元,同比-85.8%),共同拉低公司净利润水平,但聚焦到更能反应公司实际业务情况的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看,2022年前三季度各季度分别实现17.33%、17.68%、18.63%,呈现逐渐改善的态势。   新业务发展亮眼,公司发展未来可期。2022年Q1-3,公司在实验室服务业务实现收入45.77亿元,同比+38.63%,毛利率44.71%,优势业务增长稳健;在CMC服务上实现收入16.80亿元,同比+37.3%,毛利率34.43%;在临床研究服务方面实现收入9.82亿元,同比+47.80%,毛利率10.19%,单三季度毛利率为17.60%,表现亮眼;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方面实现收入1.42亿元,同比+30.13%,毛利率-22.15%,新业务发展阶段的高投入影响利润表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13、138.09、184.48亿元,同比增速37.2%、35.2%、3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1、25.06、34.94亿元,同比增速3.6%、45.7%、39.4%,对应PE分别为36x、25x、18x。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医药研发投入下降或外包率下降、新业务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02
    • 2022三季报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单季度利润率显著回升

      2022三季报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单季度利润率显著回升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事件: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83亿元(+24.14%,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62亿元(-47.91%)、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52.02%)。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5亿元(+45.14%),归母净利润0.91亿元(+14.15%)、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21.64%),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疫情趋缓释放订单需求,三季度实现营收高增长。Q3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5.14%,主要原因为:1)一方面,受3月至5月上海地区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及位于上海地区的3家主要生产型子公司的部分订单顺延至第三季度完成;另一方面,疫情趋缓后,公司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全力弥补疫情造成的影响,其中三季度内公司骨科、医美及外科产品营收同比有所增加,特别是医美产品线的第三代海魅玻尿酸及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收入增长较快,我们估计海魅玻尿酸三季度可能实现50%以上增长。2)子公司南鹏光学于2022年1月纳入合并报表,同时“myOK”产品销售推广加速,三季度角膜塑形镜及其配套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子公司欧美华科于2021年9月纳入合并报表,实现稳健较快增长,因此三季度带来增量收入贡献。   疫情及股权激励费用等导致短期利润率承压,销售费用率有所下降。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70.06%(-4.18pct),销售净利率为10.51%(-14.14pct);Q3单季度销售毛利率为70.41%(-3.25pct);销售净利率为14.99%(-3.26pct)。费用率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1.45%(-1.25pct)、管理费用率为20.49%(+6.17pct)、研发费用率为7.66%(-1.26pct);Q3季度销售费用率为29.97%(-8.69pct)、管理费用率17.71%(+0.28pct)、研发费用率7.24%(-2.27pct)。公司前三季度利润率偏低主要由于:1)3-5月上海地区发生新冠疫情导致3家主要生产型子公司的生产受到重大影响,由此产生前三季度内停工损失约4000万元;2)子公司Aaren与原国内独家经销商的经销协议终止,在国内销售渠道重新整合完毕前,工厂启动阶段性停产缩减开支计划,前三季度产生经营性亏损1157万元,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500万元;3)公司及子公司欧华美科总计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约2205万元;4)2021年前三季度收到投资产品分红约4118万元,而2022年前三季度未收到。公司Q3单季度利润率显著环比提升,我们预计Q4季度环比有望维持较高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产品推广逐步推进、销售费用率有所降低、2023年新产品有望实现上市销售等,我们将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82/3.46/4.21亿元调整至2.82/3.80/5.0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49/36/2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政策的不确定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2
    • 收购免疫规划信息龙头金卫信60%股权,疫苗物联网有望进一步加速

      收购免疫规划信息龙头金卫信60%股权,疫苗物联网有望进一步加速

      个股研报
        海尔生物(688139)   投资要点   事件: 2022 年 10 月 27 日,工商变更信息显示海尔生物收购深圳市金卫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金卫信”) 60%股权。   免疫规划信息行业龙头, 细分领域市占率超 30%。 金卫信专注于国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机构信息化建设 20 余年,为全国 10 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万家接种门诊提供涵盖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疫苗全程追溯平台、数字化门诊管理系统、预防接种客户端等在内的产品方案,市场占有率超过 30%。 金卫信在免疫规划信息化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规模领先优势,累计拥有专利 11 项,软件著作权 141 项, 曾帮助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免疫信息化工作的恢复和重建,并参与《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分类与基本数据集标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甲型 H1N1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等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   疫苗安全生态战略重要一环,物联网转型更进一步: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海尔生物已助力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000 多家接种门诊实现了数字化升级,并相继在深圳、青岛、舟山等地建起智慧疫苗城市网。 我们认为收购金卫信是海尔生物疫苗安全场景生态战略的重要一环,能够进一步完善公司整体解决方案,优化疫苗网建设效率,提高单接种门诊价值量。截至 2022H1,海尔生物物联网解决方案占总营收比例已达 38.43%,随着公司不断外延并购,生物安全龙头地位更为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30.16/38.14/48.3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0/8.10/10.52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39/30/23×, 考虑到公司物联网解决方案快速成长,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汇兑损益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