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医药行业创新药平台技术系列报告:CAR-T快速发展,为治愈带来希望

      医药行业创新药平台技术系列报告:CAR-T快速发展,为治愈带来希望

    • 医药月报23/01:疫情快速过峰,医疗复苏预期持续向好

      医药月报23/01:疫情快速过峰,医疗复苏预期持续向好

      医药商业
        本轮疫情过峰情况好于预期。 根据中疾控数据, 一方面本轮疫情过峰速度较快且未在春节返乡期间反弹,本轮疫情过峰时间不足一个月, 二次感染及重症情况好于春节前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本轮疫情未出现其他毒株突破免疫屏障并迅速取代主要流行毒株 BA.5.2 和 BF.7 的迹象,这意味着本次疫情过峰迅速形成了短期内较为有效的群体免疫。   医药跟随大市估值修复,美国加息放缓有望支撑估值。 中国2023 年以来, A 股和港股交易复苏预期,无论是 A 股还是港股,医药板块都跟随大市,仅略弱于市场基准表现。本月医药表现主要是复苏预期下跟随市场的估值修复行情。 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缓解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压力,有望进一步支撑 A 股和港股估值,叠加国内复苏预期,医药板块估值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2022Q4 医药板块机构持仓环比明显回升,但仍在低位。 截至2022Q4,普通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重仓股中医药生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为 2638 亿元,占比为 11.62%,环比 Q3 提升2.17pp;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医药生物行业股票持仓总市值为1417 亿元,占比 6.63%,环比 Q3 提升 1.60pp。 目前机构持仓仍处于相对低位,仍有进一步回升空间。   1 月医药指数相对估值溢价率仍处于低位。 截至 2023 年 1 月30 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 26.41 倍,沪深 300 为 12.12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 300 溢价率当前值为 117.96%,历史均值为 172.26%,当前值较 2006 年以来的平均值低 54.31个百分点,位于历史偏低水平。   投资建议:   防疫政策在 2022 年底快速转向使得国内新冠患者短期快速增加,但是过峰速度快于此前预期,被疫情压制的常规医疗服务有望迅速复苏。医药整体估值低位、基金持仓低位,考虑疫情、新基建及政策影响,我们看好 2023 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医药投资着眼长远,布局长期可以跨越政策周期的长线品种。看好的方向: 1)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下的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领域; 2)医药创新产业升级大趋势及创新药产业链; 3)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及国产替代进程的器械装备; 4)集采后渗透率提升的高值耗材; 5)受益于 DRGs 政策不断推进、外包率提升的医学检验服务; 6)长期持续成长的细分龙头:需求稳步提升的血制品、疫苗 7)生命科学上游以及生物医药底层技术; 8)医药商业中具有特色业务的公司。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医疗需求的风险; 集采降价压力超预期的风险;关键环节产业链的地缘政治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02-01
    • 磷矿石行业深度报告:供需偏紧,拥磷为王

      磷矿石行业深度报告:供需偏紧,拥磷为王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我国磷矿石储量全球第二,但磷矿平均品位低。我国目前磷矿石的基础储量是32.4亿吨,全球排名第二,但整体品位不高,富矿少,90%以上均为中、低品位。下游产品方面,磷复肥是磷矿石的主要下游需求领域,占比约七成。其他产品如草甘膦、磷酸盐等占比相对较小。近年来受环保等政策影响,我国磷矿石产量呈下降趋势。未来新增产能方面,根据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国内规划的磷矿石远期新增产能较多,但考虑到磷矿石产能建设周期长,以及行业环保政策等的约束,磷矿石短期供给增长速度或较低。   磷矿石存量需求方面,磷肥作为磷矿石下游最大的应用领域,需求具有刚性特点。全球大豆、玉米、小麦的合计库存量近年来连续下行,且各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减,或对全球粮食价格形成支撑,从而使得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维持,利好全球化肥需求保持平稳。国内来看,目前化肥法检政策使得磷肥出口受限,国内供应充足,磷肥国内外价差较大。我们认为,当前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行业库存量较低,后续春耕备肥的启动有望提振国内化肥需求,利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价格上涨。   磷矿石增量需求方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对磷矿石的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国内电动车和储能电池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计对磷矿石产生需求约1028万吨,占2021年国内磷矿石产量的10%。若从2023年磷酸铁规划产能的角度,则对今年磷矿石需求拉动作用更为明显。百川盈孚预计2023年磷酸铁新增产能或超过200万吨,考虑产能爬坡等情况,假设2023年新增120万吨磷酸铁产量,对应新增约480万吨磷矿石需求,全年磷矿石供需或维持紧平衡状态,有望支撑磷矿石价格维持在高位。   投资策略:由于磷酸铁新增产能有望加快释放,对上游磷矿石需求将明显增长,在磷矿石供需偏紧的背景下,产业链利润将向上游转移,个股方面建议关注磷矿石自给率高、一体化程度高、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磷化工企业,如兴发集团(600141)、云天化(600096)、川恒股份(002895)和川发龙蟒(002312)。   风险提示:俄乌局势变化对能源、国际粮食、化肥等大宗商品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经济衰退风险;磷肥出口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车、储能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磷矿石产能若过快释放将导致供过于求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1-31
    • 医疗服务专题研究报告: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疗服务疫后修复

      医疗服务专题研究报告: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疗服务疫后修复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市场稳健增长,疫情导致诊疗需求滞后。2009-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入院人次复合增速分别为5%、7%,居民医疗支出意愿提升及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医保年筹资的稳步提高一直是医疗服务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20年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当年门诊、入院人次分别下降11%、13%;2021年诊疗量环比有所恢复,但尚未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2021全年门诊、入院人次分别为2019年的97%、93%。   纵向视角:住院诊疗恢复更快,2020下半年民营医院凸显经营韧性。回顾2020年,从疫情冲击后1-2个月内的恢复趋势来看,住院医疗整体恢复更为陡峭,预计是住院医疗需求更为刚性所致。2021年作为疫情三年内院内诊疗受影响相对最小的年份,门诊和住院月度平均人次分别达到2019年同期的112%、99%,门诊需求的恢复弹性相对更大。在经历了2020年上半年的阶段性停诊后,下半年起民营医院门诊量逐月环比加速,恢复速度显著快于公立医院。板块内相关公司同样迎来客流的强劲反弹,带动下半年业绩强势复苏。   横向视角:刚需率先恢复、消费弹性更大,疫后诊疗需求的递延爆发有望持续2-3个季度。参考中国香港、英国、以及美国的院内诊疗复苏进程,刚需医疗整体恢复速度更快。消费类科室中,眼科、耳鼻喉、皮肤科恢复程度最佳,2022年月度平均诊疗人次分别达到20年4月(最低水平)的4.7倍、4.6倍、4.2倍;除此之外牙科和消化内科也有较强的需求反弹。复盘美国四家医院连锁集团2019-2022年的季度业务量(门诊量、住院量)及业绩来看,四家公司都是2021年Q2-Q3两个季度客流、营收反弹力度最大,2021年Q4至2022年Q3期间就诊量持续稳定回升,疫后诊疗需求的爆发并不会短期结束。   投资建议:随着国内主要城市新冠流行相继过峰,院内常规诊疗正在复苏进程中,结合个股的经营现状、以及2022年业绩基数效应,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类个股:1)住院收入为主的民营综合性医院如海吉亚医疗、国际医学;2)复苏弹性较大且具备板块效应的眼科医疗服务如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3)政策或经营层面底部反转类公司如通策医疗、锦欣生殖、美年健康。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1-31
    •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高景气黄金赛道,一超多强共享行业红利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高景气黄金赛道,一超多强共享行业红利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1)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旺盛,屈光、白内障手术渗透率较低:2019年我国眼科诊疗市场规模超2000亿,我国白内障手术、近视屈光手术渗透率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市场潜力大;2)供给端民营医院蓬勃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策鼓励社会办医,眼科民营医院数量从2014年的403家增长至2020年的1061家,CAGR为17.5%;3)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一超多强,爱尔眼科一枝独秀:爱尔眼科已成行业绝对龙头、普瑞眼科布局省会重点城市,继而向周边城市扩散,具备全国连锁的潜力,目前处于业绩爬坡期、华厦及何氏眼科为地方强势企业,扩张节奏稳健。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旺盛,屈光、白内障手术渗透率较低:1)眼科诊疗市场规模超2000亿,预计未来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普瑞眼科招股说明书测算,2019年我国眼科市场总规模约为2105.6亿元,且随着我国眼科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的患病率不断提升,并呈现低龄化的现象,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我国白内障手术渗透率较低:2018年我国白内障手术CSR为2600,与美国(CSR=12100)、日本(11800)等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580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我国屈光手术渗透率为美国的1/3:美国2018年近视人群屈光手术比例在0.8%至0.9%之间,我国渗透率约为0.25%,约为美国的1/3。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供给端蓬勃发展,医院数量+专业人才+医疗设备不断扩充:1)医院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办医,民营医院的数量得到迅速扩大,其中眼科民营医院数量从2014年的403家增长至2020年的1061家,CAGR为17.5%;2)人才端:2020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执业(助理)医师达1.9万人,注册护士达3万人,2015-202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6.9%和18%,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选择到眼科专科医院注册执业;3)设备端:2020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达130.4亿元,2015-202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7.9%。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一超多强,爱尔眼科领跑行业,一枝独秀:1)爱尔眼科:凭借优秀的管理能力及并购基金的助力,在关键阶段提速发展,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普瑞眼科:聚焦重点城市,目前尚处于业绩爬坡期,长期来看,业绩爬坡有望带来可观收入增量,随着品牌效应逐步提升,公司销售费用率有较大下降空间,将带来净利率提升;3)华厦眼科:收入规模处于行业第二,依靠厦门根据地辐射东南地区;4)何氏眼科:主打视光业务,深耕辽宁市场,开始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西部地区,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医疗事故和医疗责任纠纷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引起的风险、医保控费带来的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1-31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2期总第76期:经济活动回升,正常医疗正在恢复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2期总第76期:经济活动回升,正常医疗正在恢复

      生物制品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5.29%,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6,跑赢沪深300指数0.25Pct。从子行业来看,医疗研发外包、医院、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77%、8.95%、6.41%;仅线下药店下跌,跌幅为5.47%。   估值方面,截至2023年1月20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6.14(上期末为24.87x),估值小幅回升,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91.33x)、其他医疗服务(69.01x)、医疗设备(44.18x),中位数为34.38x,体外诊断行业(6.29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42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02.45亿元。其中,3家增持0.11亿元,39家减持102.56亿元。   截止2023年1月20日,我们跟踪的477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05家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告类型为预增、略增、扭亏的家数分别为43/13/7家;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等于或超过30%且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44家。   重要行业资讯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FDA正式发布2022年新药年度报告   武田1类新药「莫博赛替尼」在中国获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上市   投资建议:   上个报告期受益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医药行业指数触底回升,推动医药行业指数回升的因素,持续边际向好。春节假期的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活动显著回升。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3年1月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正常医疗正在恢复。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受益疫后恢复,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一是过去需求被抑制的消费性医疗服务行业,关注眼科(爱尔眼科)、口腔科(通策医疗)、医美(华东医药、爱美客、华熙生物);   二是CRO行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疫情期间临床试验受到疫情影响,进度有所耽误,疫后有利于加快推进积压的订单;   三是当城市地铁日客运量等指标回升后,预计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恢复,建议关注手术相关的麻醉药品(人福医药)、血液制品(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相关公司;   四是商业化能力成熟,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同时在创新药领域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传统药企,如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丽珠集团。   此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自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建议关注此次有创新药新品种纳入、续约品种价格降幅较小的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医疗门诊恢复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20页
      2023-01-31
    • 万华化学基本面周度动态跟踪:TDI供给端受影响,后续价格有望反弹

      万华化学基本面周度动态跟踪:TDI供给端受影响,后续价格有望反弹

      化学制品
        节前下游开工及备货偏淡,MDI短期价格预计维稳:截至2023.01.20,聚合MDI/纯MDI/TDI/硬泡聚醚/软泡聚醚价格分别为15200/17900/19100/9250/9150元/吨,周环比分别为+1.33/+1.13/0/0/0%,聚合MDI/纯MDI/TDI价差周环比分别为+1.3/+0.95/-0.67%。冬季下游终端消费能力较弱,同时春节将至,下游企业逐步进入停车状态,预计短期MDI价格仍以稳定为主。   TDI供给端受影响:万华福建10万吨TDI装置将于2月关停,韩国巴斯夫16万吨TDI装置将要检修,甘肃银光12万吨TDI装置推迟重启,在下游需求复苏预期下,我们认为TDI后续价格仍有反弹空间。   目前MDI下游厂家库存处于偏低水平,随着春节后MDI的补库,现阶段MDI价格具有支撑。未来随着地产及出行链修复,我们预计未来MDI价格仍有反弹空间。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1-31
    • 卫宁健康(300253)22Q4营收增速超预期,23年下游需求有望持续改善

      卫宁健康(300253)22Q4营收增速超预期,23年下游需求有望持续改善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版医保目录公布,持续看好创新药链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版医保目录公布,持续看好创新药链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1月16日至1月20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2.50%,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4位,跑输沪深300指数0.13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7.83%,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9位,跑输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6.3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3位,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1%。上周,仅医药商业小幅下跌1.09%,其他子板块均实现上涨,其中医疗服务涨幅最高,达到5.09%。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335只(占比72.8%),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广誉远(26.7%)、微芯生物(21.5%)、普瑞眼科(15.8%)、诺思格(15.7%)、特宝生物(15.1%)。   行业要闻:   1月1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2022年药品目录》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892种。新版目录将于3月1日落实。本次目录调整共计147个药品参加谈判,最终121个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为82.3%,创近年新高。其中108个目录外新增药品的价格降幅达60.1%,与往年基本持平。本次医保谈判成功,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的有105个药品是近五年之内获批上市的,23个药品是2022年获批上市,包括肿瘤、罕见病这些重点的领域的重大创新药品;本次有24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20个药品谈判成功。总体来看,此次医保谈判优质创新品种谈判价格整体良好,体现了医保局对创新药的积极鼓励态度。随着新版医保目录的正式发布,新冠治疗药、肿瘤创新药、慢性病用药、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关注相关受益品种的重点上市药企。   投资建议:   节前最后一周,大盘延续上行走势,医药生物板块表现良好。随着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公布,创新药板块关注度持续提升,板块热点聚焦主流发展方向。春节假期全国疫情形势基本平稳,预计本轮疫情影响接近尾声,医药医疗服务消费将加快恢复到常态化运转。接下来开始进入到年报密集披露期,建议关注业绩稳健向好、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相对合理的优质个股。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研发外包、医疗服务、特色器械、血制品、连锁药店、二类疫苗、品牌中药等细分板块及个股。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凯莱英、丽珠集团、华兰生物、益丰药房;   个股关注组合:恒瑞医药、普洛药业、康泰生物、老百姓、惠泰医疗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业绩风险;事件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3-01-31
    • 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库存或于23H1重回健康水平半导体23H2开始复苏

      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库存或于23H1重回健康水平半导体23H2开始复苏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