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新药周观点:恒瑞医药PD-1单抗在美申报上市,23年国产创新药出海有望迎来最新进展

      新药周观点:恒瑞医药PD-1单抗在美申报上市,23年国产创新药出海有望迎来最新进展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5月15日-2023年5月19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亘喜生物(16.7%)、众生药业(13.5%)、荣昌生物(10.5%)、百奥泰(10.3%)、首药控股(8.5%)。跌幅前5企业:康宁杰瑞(-34.0%)、华领医药(-15.9%)、迈博药业(-13.6%)、康乃德(-12.0%)、开拓药业(-11.7%)。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5月17日,恒瑞医药及其合作伙伴Elevar宣布已就卡瑞利珠单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的一线组合治疗,向FDA提出新药上市申请(NDA)。目前来看,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出海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部分创新药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另外有部分创新药(主要为PD-1单抗)的审评有望在2023年获得最新进展,若相关产品在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则有望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创新药出海信心,强化创新药国际化逻辑可行性。   已被FDA批准上市产品:主要有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传奇生物BCMACAR-T产品Carvykti。2019年11月,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成功获得FDA批准上市;2022年传奇生物BCMACAR-T产品Carvykti成为第二款获FDA批准上市的国产创新药。。   FDA审评进行中的产品:主要为PD-1单抗,包括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以及亿帆医药F-627贝格司亭、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上述大部分产品由于受2022年疫情影响导致FDA现场检查受阻,产品上市计划处于延迟状态,预计有望于202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已被FDA拒绝的产品:此外亦有几款上市申请遭拒的产品,原因主要集中在缺乏美国患者人群数据。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7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22个新药获批IND,20个新药IND获受理,2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5月17日,博锐生物宣布CDE批准泽贝妥单抗注射液上市,该药物是一款新型抗CD20单抗,此次获批适用症为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性(DLBCL,NOS)成人患者,应与标准CHOP化疗联合治疗。   (2)近日,复星医药宣布新一代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用于治疗中国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3期结果支持马来酸阿伐曲泊帕优于安慰剂。   (3)5月17日,先声药业宣布从Idorsia引进的失眠症新药daridorexant在国内申报临床,该药物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此前已于2022年1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5月17日,罗氏宣布三代BTK抑制剂fenebrutinib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2期FENopta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fenebrutinib组患者的新发T1病灶数量显著减少,新发或扩大T2病灶数量亦显著减少。   (2)5月17日,Viking宣布肝脏选择性甲状腺β受体激动剂VK2809在治疗经活检确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2b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患者第12周的肝脂肪含量与安慰剂相比显著降低。   (3)5月17日,Dermavant新药Vtama乳霜在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成人和2岁及以上儿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3期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5-21
    • 医药生物行业05月周报:关注ASCO会议摘要披露和门诊手术恢复

      医药生物行业05月周报:关注ASCO会议摘要披露和门诊手术恢复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表现强于大盘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同比上涨2.26%,表现强于大盘。其中,化学制药子行业上涨3.48%;医疗器械子行业上涨2.84%,中药子行业上涨2.02%,医疗服务子行业上涨1.62%,生物制品子行业上涨1.12%;医药商业子行业上涨0.13%。   小盘股表现较好,国改、流感、创新药出海等主题轮动   本周(5月15-19日)小盘股表现相对较好。300亿以上市值公司中,恒瑞医药股票回购、双艾组合美国提交上市申请,股价走强;国改概念的华润三九、达仁堂、太极集团涨幅超过5个点;春季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高发季节,2023年第19周(5月8日-14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环比、同比均有提升,相关检测、疫苗企业亦有所表现。   下周展望:关注ASCO会议的摘要披露和门诊手术恢复   5月进入到业绩真空期,政策、临床数据披露等事件,以及诊疗活动恢复情况或将提振情绪。5月19日重庆公布3-4月公立医院诊疗数据,3、4月门急诊、手术量均恢复至超过2019年的同期水平,但并未出现连续环比改善,手术量改善好于门急诊量改善,推荐相关受益标的如人福医药(600079.SH)。5月25日ASCO会议摘要将更新,推荐创新药子行业标的如恒瑞医药(600276.SH)。政策端,建议关注年内基药目录调整带来的中药子行业的投资机会。   5月月度金股   恒瑞医药(600276):创新药布局广泛,对于海外销售较好的SGLT-2、PARP、CDK4/6等多个靶点药物,恒瑞均有创新药上市或待上市;集采冲击或影响见底;相比索拉非尼,卡瑞利珠+阿帕替尼OS延长达到近7个月,有望出海。对应5月19日收盘价,2023-2025年PE分别为66X,56X,50X,维持“买入”评级。   华厦眼科(301267):眼科疾病覆盖各个年龄段,发病率高、患者基数大、渗透率低。公司从治疗难度较高的眼病领域向消费属性更强的屈光和视光领域发展,具有品牌优势,更易发展。对应5月19日收盘价,2023-2025年PE分别为62X,49X,3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风险;企业经营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性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5-21
    • 华创医疗器械求索系列5:电生理行业国产替代机会分析

      华创医疗器械求索系列5:电生理行业国产替代机会分析

    • 康宁杰瑞制药(9966.HK)KN046一线治疗NSCLC BLA延迟

      康宁杰瑞制药(9966.HK)KN046一线治疗NSCLC BLA延迟

    • 疫苗板块2022+2023Q1总结:压制因素出清,23Q2-Q3景气有望迎来上行

      疫苗板块2022+2023Q1总结:压制因素出清,23Q2-Q3景气有望迎来上行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2022年新冠扰动等因素出清,23Q1常规品种开始恢复。1)收入增速放缓,利润承压明显。23年疫苗板块总收入657.52亿元(+19.31%),扣非净利润135.20亿元(-25.34%);23Q1总收入168.71亿元(+13.30%),扣非净利润37.10亿元(-4.75%)。22年新冠疫苗收入大幅减少,叠加新冠资产减值、流感疫苗减值等,利润波动明显。23Q1仍有新冠疫苗因素存在,但流感疫苗实现销售、部分常规品种开始恢复,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利润仅小幅下滑。2)盈利水平有所回落。22年疫苗板块毛利率56.10%(-7.86pp),净利率20.56%(-12.30%),ROE15.34%(-10.35%),高毛利的新冠疫苗销售减少导致毛利率下滑,部分新冠资产、流感疫苗减值等导致净利率/ROE下滑更加明显。23Q1板块毛利率49.94%(-5.67%),净利率21.99%(-4.17%),新冠疫苗高基数因素依然存在。3)销售费率开始回归正常区间,研发费率有所增长。22年疫苗板块销售费率16.96%(+2.92pp),无需大规模推广的新冠疫苗销售占比下降、常规疫苗恢复接种。管理费率3.11%(-2.70pp),相关管理开销减少。研发费率8.03%(+1.14%),药企研发投入保持增长。4)存货有所减少,应收账款回款延后,固定资产保持平稳。22年疫苗板块存货周转率2.33(+0.64),存货有所减少。应收账款周转率1.76(-0.50),年末感染导致疾控/医院等回款工作有所延后。固定周转率5.13(-0.39),保持平稳态势。   2022年批签发相对保守,23Q1HPV保持强势。1)2022年整体批签发保守,重磅品种实现增长。2022年我国疫苗行业(不包含新冠疫苗)整体实现批签发4697批次,同比下滑12.63%。尽管22年新冠接种、疫情防控、大规模感染等对常规疫苗的批签发、终端接种造成影响,但HPV、PCV13、轮状等品种批签发依然实现增长,同比增速分别实现79.2%、3.8%、4.7%。2)23Q1批签发回暖,HPV疫苗逆势高增。23Q1疫苗整体批签发1043批次,同比增长37.24%,其中HPV保持高增,同比增长89%。   多个新品进入放量期,在研管线逐步进展顺利。2021-23Q1,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沃森生物的HPV2、智飞生物的微卡、康泰生物的PCV13、康希诺的MCV2/4、欧林生物的MCV2、华兰疫苗的四价流感(儿童)上市,有望在23年放量,驱动行业快速增长。同时HPV2、PCV13、带状疱疹等已实现国产化,未来金葡菌疫苗、PCV15、HPV4/HPV9等有望获批上市,龙头企业依靠大单品市占率快速提升,价格体系有一定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目前新冠疫苗在防重症、防死亡上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第二针加强甚至常态化新冠疫苗接种中仍然不可或缺,关注新冠疫苗相关企业,如石药集团、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丽珠集团、三叶草生物、沃森生物等;各个疫苗头部企业均有重磅大品种放量或即将上市放量,叠加新冠疫情下的预防接种认知度提升,我们预计大品种接种率有望持续提升、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推荐百克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康华生物、智飞生物、万泰生物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临床推进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显著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5-19
    • 中药Ⅱ行业深度报告:中药国企改革渐入佳境,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中药Ⅱ行业深度报告:中药国企改革渐入佳境,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医药商业
        中药国企政策推动成长空间大,老字号品牌力提供强大优势,成长潜力大   我们看好深化国企改革带来的以中药板块为主的主题性投资机会,看好中药国企在资产结构、管理、营销的持续优化下提速增长。从政策面来看,国企改革为国家发展重点,进一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本配置,完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机制已然成为新的目标。国家对于国企的经济战略结构布局正稳步推进,不断地优化与完善。中药行业持续受政策支持,中药国企具有可观的发展空间。从业绩面来看,中药国企收入利润增速总体平缓稳定,费用端具备优化空间,国资中药企业对于渠道、员工激励等方面仍有优化空间。我们看好重视渠道开拓、管理优化的国资中药企业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利润率有望提升。从基本面来看,中药国企拥有的“中华老字号”称号是极为优质的资产,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和优秀品质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拥有中华老字号的中药国企充分具备快速发展的潜力。   看好中药国企在资产结构、管理、营销的持续优化下提速增长   国资中药企业采取多样化措施探索发展道路。股权调整方面,通过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强化企业治理结构。部分中药国企持续引入国有资本,提升战略定位;或建立灵活机制引入民营资本,混改带来新活力。对于国资背景的中药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民营资本及战略投资者,可以带来新的管理团队和资源,强化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管理提升方面,通过引入经营人才、设置激励指标赋能企业管理层,持续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多家国资背景中药企业通过管理层面的经营人员调整,为企业发展赋能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华润三九、达仁堂、康恩贝等多家企业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对于核心指标设立积极目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生产力。资产结构优化方面,处置非主业资产、并购主业相关资产进行资产结构优化。过去两年里多家国资背景中药企业通过完成股权转让交易或股权收购交易进行资产结构优化,向主业聚拢,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和减小经营风险,提高企业价值,适应市场变化。(1)通过股权转让交易的方式聚焦主业,处置与主业无关资产从而优化资产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核心业务,持续提升公司价值。(2)通过收购等方式扩大主业资产规模,将主业做大做强。不断拓宽投资并购渠道,通过整合双方产品及资源优势,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扩展产业链布局,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3)通过优化公司股权及资本进出管理机制,更加系统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太极集团、中国中药。受益标的:华润三九、昆药集团、东阿阿胶、同仁堂、佛慈制药、达仁堂、康恩贝。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营销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3-05-19
    • 华创医药周观点:浅析SMO行业发展

      华创医药周观点:浅析SMO行业发展

      华创证券
      28页
      2023-05-19
    • 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智能问诊:医疗AI与通用大模型结合的突破口

      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智能问诊:医疗AI与通用大模型结合的突破口

    • 医药生物专题研究报告:血制品板块2022+2023Q1总结-静丙驱动高增,渠道补库存周期上行

      医药生物专题研究报告:血制品板块2022+2023Q1总结-静丙驱动高增,渠道补库存周期上行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2022年血制品增长稳健,23Q1静丙驱动高增。1)23Q1收入利润受益静丙大幅增长。22年血制品板块总收入219.73亿元(+15.16%),扣非净利润44.89亿元(+20.05%);23Q1板块总收入57.64亿元(+28.11%),扣非净利润14.60亿元(+29.48%)。整体来看,22年实现稳健增长,23年Q1高毛利的静丙带动收入利润增速上扬。2)盈利水平提升,净利率、ROE回升。22年毛利率51.12%(-2.91pp),净利率20.43%(+0.83%),ROE6.35%(+0.24%),采浆成本增加、产品结构变化等导致毛利率下滑,但费用进一步优化实现利润率增加。23Q1毛利率47.46%(-1.38%),净利率25.34%(+0.27%),疫情感染催化需求增加导致销售费率下降,净利率提升。3)销售/管理费率下降明显,研发费率保持平稳。2022年血制品板块销售费率12.76%(-0.38pp),费用进一步优化。管理费率7.27%(-0.73pp),相关管理开销减少所致。研发费率3.68%(-0.20%),药企研发保持平稳。4)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保持平稳。2022年血制品板块存货周转率0.91(+0.07pp),存货相对平稳。应收账款周转率0.25(-0.35pp),保持相对平稳。固定周转率0.38(+0.07pp),保持平稳态势。   2022年批签发稳健,23Q1静丙强势回暖。大品种白蛋白批签发增长稳定,静丙强势增长。1)白蛋白:22年批签发4607批次(+0.37%),23Q1批签发1061批次(+6.31%)。2)静丙:22年批签发1156批次(+12.89%),23Q1批签发373批次(+54.13%),疫情催化带动批签发上扬。狂免、破免批签发下滑,乙免23Q1有所恢复。1)狂免:22年批签发125批次(-22.36%),23Q1批签发22批次(-33.33%)。2)乙免:22年批签发26批次(-31.58%),23Q19批次(+125%)。3)破免:22年批签发173批次(+8.81%),23Q141批次(-12.77%)。八因子、纤原有所下滑,PCC增长稳健。1)八因子:22年批签发391批次(+2.62%),23Q198批次(-9.26%)。2)纤原:22年批签发293批次(+27.95%),23Q147批次(-28.79%)。3)PCC:22年批签发250批次(+6.84%),23Q176批次(+8.57%)。   短中期静丙催化,长期把握浆站/采浆量、吨浆利润提升逻辑。短期:静丙带来新增量,渠道进入补库存周期。22年12月中旬全面放开后,全国先后迎来感染高峰、重症高峰。23Q1各家血制品企业渠道库存在短期内快速消化,企业库存也开始紧张。同时随着常规诊疗活动的复苏,血制品需求也会呈现恢复态势,我们预计Q2-Q4血制品需求将继续保持高景气。长期:把握浆站/采浆量、吨浆利润提升逻辑。(1)浆站/采浆量提升:十四五浆站规划各省将在2022-23年逐步落地,加速新建浆站获批和原有浆站建设。我国目前血浆供需仍处紧平衡,浆站、采浆量成为血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吨浆利润提升:品类丰富、产能充足、管理高效,才能将血浆资源兑现业绩,产生良好的吨浆收入和利润,积极关注高毛利品种静丙、因子类、特免类等的在研进展和上市,产能投产节奏的释放及规模效应,学术推广力度等。   投资建议:短中期,疫情防控优化,企业开工、人员流动等逐渐恢复,看好23年采浆量增加;物流改善、院内诊疗流量恢复,同时防控优化、加强ICU建设,应急需求增加,23年需求量提升明显。长期,把握采浆量提升、吨浆利润提升主逻辑,经营能力优秀的龙头公司有望长期受益,重点推荐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建议关注博雅生物、派林生物。   风险提示:血制品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血制品学术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血制品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5-19
    • 2023年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器械
        从应用市场来看,目前中国产后康复设备主要应用于医院。随着妇产康复机构不断增加相关设备投入,近五年来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了约五十亿,年均增长率达33.3%。未来,中国产后康复设备市场预计将以30%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增长,预计2022年产后康复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左右。2023年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词条报告   1.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定义   产后康复设备是专用于产后疾病筛查与治疗、产后形体恢复的器械设备,主要通过生物刺激和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刺激局部神经肌肉,激活细胞组织,在疗程内恢复肌肉组织的弹性与紧张度,属于医疗器械的一种。产后康复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月子会所、体外塑形机构等场所,用于帮助产后妇女进行盆底修复,解决皮肤松弛、身材走样、产后妊娠纹等产后常见情况。   2.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分类   按产品功能和使用场景分类。   3.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特征   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将迎来“90后产妇”和“三胎产妇”两个强势消费群体;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将面临政策监管和一系列行业规范的洗牌升级,产后康复医疗机构将取代“三非机构”成为产后康复行业主要服务供给方;按照合理预测,医疗水平及扩张能力是医疗行业核心竞争要素,而在产后康复设备产业中,盆底康复治疗能力最能体现差异化;产后康复专业人才匮乏仍是目前行业痛点,优质产后康复医疗设备机构仍然稀缺。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5-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