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NMPA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NMPA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生物制品
        市场表现:   2023 年 10 月 26 日,医药板块涨幅+0.7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49pct,涨跌幅居申万 31 个子行业第 7 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医院及体检(+2.87%)、血制品(+1.99%)、医疗耗材(+1.91%)表现居前,药用包装和设备(-0.98%)、医疗新基建(-0.84%)、原料药(-0.60%)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 3 位分别为乐普医疗(+10.13%)、仙琚制药(+10.01%)、福安药业(+6.82%);跌幅榜前 3 位为伟思医疗(-12.73%)、双鹭药业(-10.01%)、 *ST 吉药(-7.10%)。   行业要闻: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审核确定,现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七十三批)。(数据来源: NMPA 官网)   2023 年 9 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 187 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137 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25 个,进口   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 24 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 1 个。(数据来源: NMPA 官网)   公司要闻:   福元医药( 601089.SH):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24.63 亿元( +4.11%),归母净利 3.80 亿元( +14.72%),扣非归母净利 3.68 亿元( +20.25%)。   京新药业( 002020.SZ):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29.26 亿元( +4.48%),归母净利 4.73 亿元( +0.18%),扣非归母净利 4.37 亿元( -2.19%)。   百奥泰( 688177.SH): 2023 年前三季度, 营收 4.61 亿元( +20.76%),归母净利-3.82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4.20 亿元。   智飞生物( 300122.SZ):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392.7 亿元( +41.15%),归母净利 65.30 亿元( +16.46%),扣非归母净利 63.80 亿元( +14.13%)   康弘药业( 002773.SZ): 2023 年前三季度, 营收 29.99( +13.96%),归母净利 8.25 亿元( +9.36%),扣非归母净利 8.02 亿元( +13.86%)   康泰生物( 300601.SZ): 2023 年前三季度, 营收 24.64 亿元( -3.92%),归母净利 6.97 亿元( +243.13%),扣非归母净利 5.99 亿元( +316.82%)。(数据来源: iFinD)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7
    • 医疗器械:CGM行业深度:国产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医疗器械:CGM行业深度:国产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医疗器械
        CGM开启血糖监测新时代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正朝着无创、便携、精准的方向不断发展。血糖监测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手段包括指尖血糖监测、连续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其中连续血糖监测(CGM)能够起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频率,近年来在全球血糖监测市场比重逐步提升,从2015年的9.8%提升至2020年的21.3%。   全球CGM市场快速增长,海外巨头主导市场   由于CGM的应用优势和消费者认可度提升,全球CGM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7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57亿美元,CAGR达27.4%。德康和雅培是目前CGM市场的龙头,2020年两家共占据全球市场的80%,而在国内2020年仅雅培占据78%的市场份额。中国作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第一大国,CGM渗透率相对偏低,未来增长潜力大,根据灼识咨询预测,国内CGM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8.9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66亿元。   国产性能逐步追赶进入放量阶段   国内目前有2家进口企业(雅培、美敦力)和9家国产企业拥有CGM产品注册证,近年来获批的国产产品在测量准确率、使用寿命、免校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同时具备较低的制造成本,带来性价比优势,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随着鱼跃CT3和三诺i3系列的上市销售,国产CGM进入到商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国内龙头有望凭借已有渠道优势快速打开市场。   投资建议   鱼跃医疗(002223):国内家用医疗器械龙头,聚焦呼吸、血糖、感控三大核心成长赛道,新一代CGM产品已获批上市,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20.4/24.3亿元,增速分别为58.8%/-19.4%/18.8%,3年CAGR为15.0%。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0倍PE,目标价40.7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三诺生物(300298):国内首家获批第三代技术CGM产品,有望凭借血糖仪国内外销售渠道优势,开启第二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5/6.9亿元,增速分别为-1.5%/28.9%/25.3%,3年CAGR为16.7%。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CGM业务2024年25倍PS、其他业务2024年20倍PE,目标价34.2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降价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10-27
    • 医药生物:NMPA发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现场检查指南

      医药生物:NMPA发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现场检查指南

      医药商业
        市场表现:   2023年10月24日,医药板块涨幅+1.24%,跑赢沪深300指数0.87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0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药用包装和设备(+1.91%)、生命科学(+1.74%)、医疗新基建(+1.73%)表现居前,医药外包(-0.15%)、疫苗(0.26%)、药店(0.60%)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海特生物(+12.94%)、诺泰生物(+10.43%)、益方生物-U(+9.93%);跌幅榜前3位为艾德生物(-10.05%)、正海生物(-7.26%)、太安堂(-5.13%)。   行业要闻:   为强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的监督管理,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现场检查指南》,发布之日起实施。(数据来源:NMPA官网)   公司要闻:   康希诺(688185.SH):公司与盖茨基金会签署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协议,盖茨基金会将向公司提供合计超过20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   富祥药业(300497.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12.86亿元(+4.40%),归母净利-0.82亿元(-277.85%),扣非归母净利-0.83亿元(-329.45%)。   透景生命(300642.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4.01亿元(-22.62%),归母净利-0.43亿元(-51.24%),扣非归母净利-0.28亿元(-60.17%)。   华东医药(000963.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303.9亿元(+9.10%),归母净利21.89亿元(+10.48%),扣非归母净利21.60亿元(+13.62%)。   贝达药业(300558.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20.43亿元(+22.90%),归母净利3.05亿元(+196.38%),扣非归母净利2.41亿元(+282.70%)。   鱼跃医疗(002223.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66.63亿元(+30.23%),归母净利21.91亿元(+92.93%),扣非归母净利16.70亿元(+74.09%)   共同药业(300966.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3.85亿元(-13.83%),归母净利0.23亿元(-42.92%),扣非归母净利0.16亿元(-55.26%)   丽珠集团(000513.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96.55亿元(+1.76%),归母净利16.01亿元(+6.29%),扣非归母净利15.76亿元(+4.41%)。(数据来源:iFinD)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供应风险仍存,氟化工景气持续复苏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供应风险仍存,氟化工景气持续复苏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4.17%,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3.75%。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下跌为主,跌幅靠前的子行业有:氟化工(-6.12%),其他化学纤维(-5.74%),有机硅(-5.58%)。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蒽油(25.29%),R134a(10.00%),煤沥青(中温)(8.52%),液氯(8.51%),丁二烯(6.98%);跌幅靠前的产品:双氧水(-14.47%),烟酰胺(-12.79%),烧碱(-10.00%),醋酸(-9.35%),NYMEX天然气(-8.98%)。   行业重要动态   中东紧张局势加剧,国际油价宽幅上涨。中东紧张局势出现重大升级,地缘事件导致潜在供应风险的担忧增强,原油大涨近6%,但美国原油库存骤增,市场权衡其与中东局势风险的影响,以及美国计划放松对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制裁,原油供应紧张的前景得到改善,原油大涨后震荡回落;加沙医院遇袭造成数百人死伤,中东局势再度紧张,受此事件影响,约旦、埃及和巴勒斯坦领导人取消了原定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的峰会,外交进程中断,打击了市场对局势即将缓和的预期,加之美国最新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多方利好支撑油价止跌收涨。截至10月20日,WTI原油价格为88.08美元/桶,较年初价格上涨14.49%;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2.16美元/桶,较年初价格上涨12.25%。   投资建议   三季度以来涉及多个领域的重磅政策相继发布,为行业景气度提升带来有力支撑,同时新一轮库存周期或正在开启,部分顺周期品种有望迎来持续复苏,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近期国内配额方案初稿出台,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2、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3、地产产业链板块。近期密集政策驱动地产行业复苏,产业链相关品种如纯碱、钛白粉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山东海化、远兴能源。4、煤化工板块。近期受煤油价格上涨,煤化工板块盈利有望得到改善,建议关注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煤化工板块优质标的。此外建议关注鼎际得、鹿山新材、信德新材、山东赫达等优质成长股标的业绩拐点投资机会。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3-10-26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1-9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1-9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 年 10 月 25 日,医药板块跌幅-0.54%,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04pct,涨跌幅居申万 31 个子行业第 29 名。 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医疗新基建(+0.95%)、中药(+0.29%)、原料药(+0.28%)表现居前,医药外包(-2.27%)、生命科学(-1.94%)、医疗耗材(-1.12%)表现居后。 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 3 位分别为迪瑞医疗(+6.93%)、常山药业(+6.92%)、博瑞医药(+6.70%);跌幅榜前 3 位为泰格医药(-8.66%)、百普赛斯(-8.63%)、国药股份(-8.19%)。   行业要闻:   国家医保局发布 2023 年 1-9 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2023 年 1-9 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 23468.30 亿元,同比增长 9.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 20378.33亿元,同比增长 17.9%。   (数据来源: 国家医保局官网)    公司要闻:   沃森生物 ( 300142.SZ):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31.58 亿元( -14.79%),归母净利 5.53 亿元( +4.14%),扣非归母净利 5.58 亿元( -17.69%)。   爱尔眼科 ( 300015.SZ):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160.5 亿元( +22.95%),归母净利 31.81 亿元( +34.97%),扣非归母净利 31.05 亿元( +24.03%)。   乐普医疗 ( 300003.SZ):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62.59 亿元( -19.36%),归母净利 13.54 亿元( -25.22%),扣非归母净利 12.86 亿元( -28.75%)。   百诚医药( 301096.SZ):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7.14 亿元( +69.65%),归母净利 2.01 亿元( +38.74%),扣非归母净利 2.01 亿元( +50.96%)。   恒瑞医药( 600276.SH) : 2023 年前三季度, 营收 170.1 亿元( +6.70%),归母净利 34.74 亿元( +9.47%),扣非归母净利 33.60 亿元( +10.13%)。   诺思格( 301333.SZ): 2023 年前三季度, 营收 5.25 亿元( +12.06%),归母净利 1.26 亿元( +50.11%),扣非归母净利 0.98 亿元( +24.44%)   迈威生物 ( 688062.SH):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 0.995亿元( +387.22%),归母净利-6.73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6.78 亿元。(数据来源: iFinD)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6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报告(一):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报告(一):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种植牙:缺牙最佳修复方式,国内渗透率仍处于极低水平,行业成长空间巨大。种植牙为牙缺损最佳修复方式,具有不伤害邻牙、咀嚼力恢复好、外表美观等优势。2022年全球种植体市场(出厂价口径)规模为41.5亿美元。预计23-30年仍将维持6%以上的增速。国内种植牙市场过去几年处于爆发式增长势头,从2011-2020年种植牙颗数复合增速高达47%,2020年国内种植牙颗数约为406万颗,终端市场规模约为431亿元。但目前国内种植牙渗透率仅为29颗/万人,相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50-200颗/万人(最高的韩国能达600颗/万人),渗透率差距非常明显,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探寻韩国极高种植牙渗透率背后之因:种植牙医保政策杠杆倍数达4.8-5.5倍。韩国市场种植牙渗透率冠绝全球,探寻背后之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需求端:人口老龄化和支付能力提升驱动种植牙需求开始增长,而本土品牌从2006年积极的广告推广极大提升了居民对于种植牙的认知程度,进一步释放需求;(2)供给端:本土品牌的崛起一方面拉低了行业价格,另一方面它们积极培育出大量具有种植经验的口腔医生,提高价格和医疗资源可及性;(3)支付端: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一方面直接降低了患者的负担成本,释放出更多的种植需求。另一方面,种植牙纳入医保实际也起到了广泛的患者教育作用,带动了非医保报销种植体的需求上升,医保杠杆撬动效应突出。根据我们测算,韩国种植牙医保杠杆倍数预计为4.8-5.5倍。   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1)需求端:国内已经入老龄化加速阶段,2020年国内缺牙潜在治疗需求颗数达26亿颗,治疗需求旺盛。根据测算,种植牙集采后行业平均价格从1.06万/颗降至0.59万/颗(-45%),种植牙价格占人均GDP比例从14.8%降至6.8%,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支付可负担性大幅提升。此外,我们认为持续近两年的种植牙集采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作用,有望复刻韩国种植牙医保政策的杠杆效应。(2)供给端:在良好职业前景驱动下,近年来国内牙医数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国内每万人牙医数将增至635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预计,在中性假设下,国内2030年种植牙终端市场规模将增至1815亿元,20-30年CAGR为15.5%。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提供种植牙治疗的终端服务机构(通策医疗、瑞尔集团);(2)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耗材标的(正海生物、国瓷材料);(3)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设备厂商(美亚光电)。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种植量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8页
      2023-10-26
    • 氟化盐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氟化盐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氟化盐行业定义[1]   氟化盐是无机盐中的一系列氟化物的总称,是氢氟酸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在氟化盐中,氟化铝主要用于炼铝生产,以降低熔点和提高电解质的导电率。酒精生产中用作起副发酵作用的抑制剂;也用作陶瓷釉和搪瓷釉的助熔剂和釉药的组分;还可用作冶炼非铁金属的熔剂。纯氟化铝可由三氯化铝与氢氟酸、氨水作用得六氟铝酸铵,将其加热分解而制得。   氟化盐行业分类[2]   氟化盐根据氟离子的不同价态进行分类,可分为一价氟化盐、二价氟化盐、三价氟化盐及其他氟化盐。此外,根据氟化物与其他阳离子的组合形式,氟化盐还可以分为晶体水合物和无水物两种形式。晶体水合物是指氟化盐结晶体中含有结晶水分子,如氟化钠十水合物(NaF·10H2O),而无水物则是指氟化盐不含结晶水分子,如无水氟化钠(NaF)。   氟化盐行业特征   氟化盐行业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氟化盐发展历程[4]   中国氟化盐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丰富历程与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助推作用。近年来,中国氟化盐行业的产量呈现出波动态势,2022年中国氟化盐产量约为118.35万吨,同比增长了5.72%。同时,中国氟化盐产品需求也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2年,中国氟化盐的需求量达到109.82万吨,同比增长了6.02%。回顾2016年至2022年间,氟化盐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在氟化钠、氟化镁和氟化铝三个关键子市场,氟化铝市场占比高达超85%。因而以氟化铝为例,分析中国氟化盐产业的发展历程。从50年代的较小规模到80、90年代的迅速扩张,中国氟化铝产业经历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的历程,成为中国电解铝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这也代表着中国氟化盐市场迅速崛起。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3-10-26
    •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研究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研究

    • 计算机23Q4策略报告:关注国产算力和医疗IT标的

      计算机23Q4策略报告:关注国产算力和医疗IT标的

    •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减肥药制剂篇:有望诞生“全球药王”,国内市场爆发在即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减肥药制剂篇:有望诞生“全球药王”,国内市场爆发在即

      医药商业
        核心要点及投资建议:   肥胖为“万恶之源”,解决“病从口入”。依据《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中国成年人中超重及肥胖人群占比过半,预计国内人群超6亿人。肥胖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慢性疾病呈现显著正相关,为健康的“万恶之源”。随着美国和中国批准多款减重药物,我们认为减肥药市场将迎来爆发,消费属性强,空间大,值得重点关注。   GLP-1类药物已成为肥胖首选药物,多适应症拓展势如破竹。GLP-1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肠促胰岛素,通过中枢神经和胃肠道发挥减肥作用。目前发展已有如下趋势:1)长效化:从2-3次/日的艾塞那肽/贝那鲁肽,延长到1天一次的利司那肽/利拉鲁肽到1周/次的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大大提高了依从性;2)从单靶点到多靶点:礼来的双靶点替尔泊肽获批上市,信达生物的双靶点玛仕度肽国内三期即将完成,礼来的三靶点Retatrutide刷新减重记录;3)从单药到组合:诺和诺德的CagriSema由司美格鲁肽和卡格列肽固定剂量组合,礼来收购Versanis公司布局Bimagrumab(ActRIIA/B单抗)拟推动减脂肪增肌新亮点;4)从减肥到其他适应症:国际巨头已推动GLP-1类药物其他适应症开发,如NASH、阿尔兹海默、外周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心衰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根据23年5月AgingCell上发表的文章表示GLP-1类药物可延长寿命,多适应症拓展势如破竹;5)口服VS注射,小分子VS多肽:口服便捷性高于注射,诺和诺德司美口服已获批上市,多个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在临床,安全性为核心考虑因素。   GLP1减重药物市场暴发,空间千亿美元量级,助力礼来及诺和诺德成为全球市值前三大药企。美国资本市场高度认可GLP-1,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和礼来替尔泊肽爆发式增长,预计全年分别超200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销量超预期和临床数据超预期的催化下,助力礼来5000亿美元市值,诺和诺德4000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市值前三大药企。   国内市场即将爆发,多个产品已上市/临床后期:我们根据产品类型及研发进度,同时考虑销售能力,建议如下:1)GLP-1减重新药,且管线较全的标的:美股重点-礼来、诺和诺德等;国内重点:信达生物、华东医药、石药集团(新诺威)、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等;2)司美26年到期,关注进度快的企业:丽珠集团、联邦制药、四环医药和智飞生物等。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6页
      2023-10-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