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中药板块报告:政策持续支持,业绩持续兑现

      中药板块报告:政策持续支持,业绩持续兑现

      中药
        主要观点   一、从顶层设计到规划落实,利好政策奠定十四五期间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   从审评端来看,2021、2022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品种明显多于2020年、2019年,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正落到实处。从支付端来看,医保对中药新药基本上谈判直接录入,如止动颗粒(芍麻止痉颗粒),2019年12月NDA,2020年即谈判纳入医保;桑枝总生物碱片、筋骨止痛凝胶、连花清咳片,2020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从基建端来看,政策方面对十四五期间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院、中医床位、中医科室、中医馆的建设都做了预期。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优化中药注册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中医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扩容,预计中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中成药集采降价较为温和,独家品种降价幅度小   相比于化药集采,中成药集采的降价幅度相对温和,独家品种降幅更小;规则上价格降幅不是唯一打分依据,而是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创新力、供应能力等多项因素。我们认为,由于中医药上游的涉农属性,中成药集采降幅将是有限的,在中成药集采中,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占优。   三、安全性、有效性是纳入基药目录的必要条件   对比2018版的基药目录和2012版的基药目录后发现,新调入的药品进一步满足常见疾病、慢性病、肿瘤等负担重危害大疾病患者的用药需求,更加突出药品的临床价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更加突出药品质量。我们认为,新版基药目录将延续2018版的风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同时中成药的占比也将继续提高   看好四条投资主线   投资主线一:建议关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带来的产品价值链延伸。在经历了监管趋严的时期以后,政策方面对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正在回归常态化引导,再评价工作给中药注射剂的良性发展明确了方向。推荐中药注射剂再评价领先企业珍宝岛。   投资主线二:建议关注国标时代中药配方颗粒的成长空间。2021年试点结束和国标颁布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标准提高了,销售范围也扩大了。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传统中药饮片可进入医保进行报销、不占用公立医院药占比,且不取消医院加成等优势,更严格的标准要求面前,龙头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把控上更具优势,有望在行业扩容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中药配方颗粒领先企业华润三九、红日药业。   投资主线三:建议关注国企改革。从财务数据上看,国资背景中药企业在盈利能力上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营销、激励方面亦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混改后成效逐步显现的达仁堂、2023年聚焦“双效提升”的白云山、定增引入战略股东的上海医药。   投资主线四:建议关注中药消费品。由于不占用医保资金,中药消费品(保健品、部分中药OTC)具有集采免疫属性,我们认为是未来行业景气度持续增强的方向。建议关注业绩持续增长、获利能力提升的寿仙谷、江中药业、康恩贝。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质量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2页
      2023-06-29
    • AI+医疗:智医首席即将站上“AI+应用”系列(一)

      AI+医疗:智医首席即将站上“AI+应用”系列(一)

    • 基础化工行业事件点评:5月轮胎出口形势良好,海外需求较为旺盛

      基础化工行业事件点评:5月轮胎出口形势良好,海外需求较为旺盛

      化学制品
        事件:   近日,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5月份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是74.19万吨,同比增长11.92%,环比增长5.06%,维持良好增长势头。   点评:   5月轮胎出口维持良好增长势头。5月份,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是74.19万吨,同比+11.92%,环比+5.06%;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金额是18.62亿美元,同比+8.71%,环比+4.78%,我国轮胎出口维持良好增长势头。1-5月份,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是2.44亿条,同比+4.70%,增速相比1-4月加快1.46个百分点;累计出口金额是85.06亿美元,同比+11.29%,增速相比1-4月下滑0.75个百分点。1-5月份,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均价是34.92美元/条,同比+6.30%,增速相比1-4月下滑2.22个百分点。总的来看,今年1-5月份,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出口均价均实现同比提升,推动出口金额实现较快增长。   近年来我国轮胎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2018-2022年,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从4.86亿条增长至5.53亿条,年均复合增速是3.25%,出口量在我国轮胎产量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59.56%上升至2022年的64.55%。我国轮胎出口依存度提升,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轮胎凭借高性价比,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从主要上市轮胎企业海外业务占比来看,2022年海外业务收入在营业总收入中占比靠前的是森麒麟和赛轮轮胎,占比分别达到88%和78%。而占比较低的是贵州轮胎和玲珑轮胎,占比分别是33%和48%。   海运费、原材料价格今年以来呈下行趋势。海运费方面,截至6月21日,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报919.63点,相比年初下跌27.66%;其中,地中海、美东、美西、欧洲航线运价指数相比年初-25.44%、-37.71%、-14.69%、-36.63%,均回到2021年前的水平。原材料价格方面,截至6月20日,我国天然橡胶、顺丁橡胶、炭黑、促进剂相比年初/上月末分别-3.52%/+1.08%、-1.33%/-1.65%、-24.7%/+7.88%、-8.81%/-5.67%,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总的来看,海运费、原材料价格的下行有利于轮胎企业出口和盈利能力的修复。   投资建议:5月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同比+11.92%,环比+5.06%,出口金额同比+8.71%,环比+4.78%,我国轮胎出口维持良好增长势头。今年以来海运费、原材料价格呈下行趋势,有利于轮胎企业出口业务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修复,建议关注出口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森麒麟(002984)和赛轮轮胎(601058)。其中,森麒麟泰国二期项目下半年将全部达产,当前海外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饱满,且西班牙项目、摩洛哥项目积极推进,利好公司中长期增长。赛轮轮胎柬埔寨项目、潍坊项目、沈阳项目、越南三期项目积极推进,且公司计划在青岛董家口建设年产3000万套高性能子午胎与15吨非公路轮胎项目,项目总投资151.81亿元,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海外经济衰退导致轮胎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国内汽车配套、替换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海运费价格波动风险;在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6-28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多肽产业链:减肥适应症扩容行业,投资机会风起云涌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多肽产业链:减肥适应症扩容行业,投资机会风起云涌

      化学制药
        多肽药物:兼具小分子+蛋白质药物优点   多肽药物兼具小分子化药及蛋白类药物优点。多肽:包含10-100个氨基酸,分子大小介于小分子化药(MW<500)和蛋白药物(MW>10000)之间。   与蛋白质药物相比:多肽具有空间结构较简单、稳定性较高、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同时兼具蛋白质类药物特异性强、疗效好的特点;   与小分子化药相比:多肽药物在生物活性、特异性以及解决复杂疾病方面更优,同时具有小分子药物质量可控、结构易确证的特点。多肽药物在生产制备和临床应用中由于其高活性、低剂量、低毒性、质量可控的优势,适用于解决小分子化学药难以解决的复杂疾病。   多肽药物:应用广,集中抗肿瘤、消化道、糖尿病等领域   多肽药物发展历史悠久,市场规模巨大,应用集中于肿瘤、消化道等领域。自1902年首个多肽物质在人体内被发现,多肽研究至今已发展超过百年。1922年多肽(胰岛素)首次应用于人体,开启了多肽药物波澜壮阔的新篇章,1963年多肽固相合成技术(SPPS)的发明为多肽药物带来了里程碑式的革命,其合成方便,迅速,成为多肽合成的首选方法,催生了多肽药物的快速发展。70年代以后,人工合成多肽开始陆续运用于临床。目前全球获批的多肽类药物约180种,根据肽研社统计,2021年全球多肽药物(包含胰岛素)TOP32销售额达505.3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市场格局看,在获批多肽药物中,抗肿瘤领域数量最多(30%),其次消化道领域(14%)、糖尿病领域(13%)和罕见病(11%)。   行业变化:重磅品种GLP-1减肥适应症空间广阔   GLP-1类多肽药物减重的功能已被证实,理论上减重应该是最大的适应症。但包括诺和诺德和礼来在内的海外大药企并未止步于此,分别都在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领域广泛布局新的适应症。   2023年,司美格鲁泰将读出两项心脑血管相关临床3期数据,包括心衰、心血管风险等。   此外,诺和诺德还布局了慢性肾病、NASH,阿尔兹海默症。对于阿尔兹海默症,公司表示之所以开展该项临床研究是因为早在1代GLP-1利拉鲁肽的真实世界研究中看到了GLP-1可以通过消除神经炎症从而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   2023/6/12,美国默克在2023年EASL大会上公布Efinopegdutide治疗脂肪肝的数据:24周efinopegdutide10mg组的肝脏脂肪降低72.7%,数据十分优异。我们认为,即便目前该类品种还没有获批NASH适应症,但随着减重适应症的普及,脂肪肝的发病率将会降低。   礼来Tirzepatide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正在进行临床3期研究。由于肥胖导致呼吸道在睡眠时暂时性坍塌会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目前该领域缺乏治疗型药物,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睡眠呼吸机,但缺乏便捷性。   此外,6/9礼来研发管理层表示正在探索该类药物对于戒烟,戒酒的治疗效果。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6-28
    • 中药行业研究周报:首批全国中成药集采落地 持续关注中药创新等主线

      中药行业研究周报:首批全国中成药集采落地 持续关注中药创新等主线

      中药
        投资摘要:   首批全国中成药集采落地。 6 月 21 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公示全国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总体上看, 16 个采购组、 42 个产品, 296 个规格剂型下,最终产生了 68 条中选结果。 96 家申报企业中,有 63 家企业有产品中选,参与企业中选率达 65.625%。中选品种平均降幅 49.36%。   本轮中成药集采出现了同品种由于竞争企业众多,拟中选的产品价格差距非常大的情况,例如上海六合堂生物科技项城制药的香丹注射液(2ml 每支装),中标价 0.62 元;河南省康华药业的香丹注射液(2ml 每支装),中标价每支 8.16 元。我们整理了 16 个采购组中有代表性的重点品种,它们的降价幅度均小于平均值。以价换量,集采机遇或大于挑战。 此次中成药集采降价仍相对温和,而量则是药企参与集采的更大动力。从此次集采采购单位来看,复方斑蝥、复方血栓通、接骨七厘、脉管复康等 8 种药品的首年采购需求量高达上亿份。其中,心可舒的 8.2 亿(片/粒/支)首年采购需求量最高,其次为脑安 5.8 亿(片/粒/支)、复方血栓通 4.2 亿(片/粒/支)。。   对于已经纳入集采的中药品种,其成长性更多来自于量增,驱动增长的核心来自企业内生改善带来的销量提升。中药企业积极参与集采将可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销售成本,拓展新的适应症和使用场景, 增加市场份额。   回顾此前湖北第一批 19 省联盟中成药集采品种,中选产品并未因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额骤减。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康复新液 120ml 规格从 34.40 元/瓶降至 15.10 元/瓶, 2021 年销售额为 27,287 万元, 2022 年销售额小幅增长至 27,360 万元。江西济民可信药业金水宝片 420mg 规格从 2.73 元/片降至 1.50 元/片,销售额 2022 年增长 16.48%,达到 198,531 万元。 以价换量效应显著。   全面集采时代来临 持续关注中药创新。 回顾中药与化学制药指数,可以发现2019 年全国第一批化药集采之前,二者基本同步,但那之后就进入了分道扬镳的阶段。我们认为化药在集采常态化后摆脱了利空的逻辑,通过集采倒逼行业进入创新研发的大环境,从而进入了新的上升通道。   我们认为中药进入全面集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化药集采的效果,倒逼企业将重心从销售转向研发。   投资策略:   长期来看,中成药集采利好具备优质资源的中成药企业,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优化。 建议关注太极集团,江中药业,康恩贝,华润三九,神威药业等。   建议持续关注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等具备创新中药先发优势的中药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 政策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6-28
    • 心脏电生理器械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心脏电生理器械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任一环节发生的异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较为常见。导管消融手术(电生理手术)为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方式,能控制心律失常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改善预后,降低卒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心脏电生理器械为导管消融手术过程中应用到的医疗器械,包括设备及耗材,因手术的高风险性,器械通常为第三类医疗器械。
      头豹研究院
      13页
      2023-06-28
    •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
        心血管疾病(CVD)为全球头号死亡病因,2019年,中国农村、城市CVD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中国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推算2021年患者人数为3.3亿。心血管介入器械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血管介入手术中所需的医用耗材,主要包括:支架、导管、导丝和栓塞。从细分领域上看,心血管介入器械为中国高值医疗耗材类器械第一大领域。数据预测,2022-2027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6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15.1%。
      头豹研究院
      14页
      2023-06-2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天然气苯酚涨幅居前,关注胶膜粒子板块机会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天然气苯酚涨幅居前,关注胶膜粒子板块机会

      化学制品
        天然气苯酚涨幅居前,合成氨尿素跌幅较大   近半月环比涨幅较大的产品:天然气(NYMEX天然气(期货),10.56%),苯酚(华东地区,8.06%),磷酸(新乡华幸工业85%,4.76%),磷酸(新乡华幸食品,4.76%),TDI(华东,4.29%),黄磷(四川地区,3.83%),轻质纯碱(华东地区,3.66%),二氯甲烷(华东地区,3.05%),PVC(华东电石法,2.73%),丙酮(华东地区高端,2.57%)。   近半月环比跌幅较大的产品:合成氨(安徽昊源,-15.15%),磷酸二铵(美国海湾,-13.49%),合成氨(江苏新沂,-13.21%),原盐(华北地区海盐,-11.86%),煤焦油(山西市场,-11.77%),二甲醚(河南,-10.17%),尿素(华鲁恒升(小颗粒),-10.13%),国际石脑油(新加坡,-10.13%),尿素(波罗的海(小粒散装),-9.80%),硫磺(温哥华FOB合同价,-9.49%)。   本周观点:POE国产化进度加速,EVA蓄势待涨,推荐关注卫星化学、东方盛虹、联泓新科等   判断理由:卫星化学公告拟投资257亿元新建阿尔法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包括50万吨/年α-烯烃装置、60万吨/年POE、100万吨茂金属聚乙烯等多个建设项目。随着POE在光伏行业需求爆发,国内石化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快了产业进程,国内首批POE产能有望在2024年投产。结合整个光伏胶膜市场,目前EVA价格仍处低位,上半年光伏需求按部就班有序进行,发泡需求清淡不改,需求暂无明显提升。但市场跌至目前价位,贸易商成本线前期较高,继续压低出货的意愿不强,多数随行就市等待需求启动。下半年考虑到需求端EPE胶膜对纯POE胶膜的替代,供应端无较大新增产能,同时目前EVA高库存里大部分为光伏料。下半年随着光伏装机提速,光伏需求或将偏向越来越好,EVA大概率出现阶段性短缺。建议关注卫星化学、东方盛虹、联泓新科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或大幅波动;环保政策大幅变动;推荐关注标的业绩不及预期。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0页
      2023-06-27
    • 2023年6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FXR特异性靶点研发概况)

      2023年6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FXR特异性靶点研发概况)

      医药商业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Table_Summary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6月第四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9个股上涨,51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开拓药业-B(13.17%)、北海康成-B(6.89%)、康方生物-B(5.73%)。跌幅前三为东曜药业-B(-25.50%)、永泰生物-B(-23.50%)、云顶新耀-B(-20.34%)。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24%,跑赢沪深300指数0.26pp,生物医药下跌5.42%。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9.10%,跑赢沪深300指数8.41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1.60%。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11.90%,跑输恒生指数6.16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11.35%。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3.69%,跑输恒生指数11.11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1.84%。   本周XBI指数下降2.81%,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5.02%。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国内有7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有1款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美国有5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有1款新药获批上市。6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6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FXR靶点研发概况   6月22日,InterceptPharmaceuticals宣布已收到FDA的CRL,FDA已经完成了对NDA的审查,并确定目前的数据不支持奥贝胆酸的新适应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获得批准。FXR是NASH研究的热门靶点。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FXR靶点共25款,其中获批上市1款,III期临床1款,II期临床13款,I期临床10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FXR靶点共12款,其中II期临床5款,I期临床7款。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9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1起。Santhera向CatalystPharmaceuticals授予Vamorolone北美独家许可,交易价值高达2.31亿美元。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06-2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首次全国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降幅符合预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首次全国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降幅符合预期

      医药商业
        周观点   首次全国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降幅符合预期。   2023年6月21日,湖北省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服务网公示了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   结果显示,参与本次中成药集采的86家企业、95个报价代表品中,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1.6%。从采购组中选情况看,16个采购组中仅银杏叶提取物没有相关产品拟中选。   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为49.4%,单个产品降幅最大为77%、降幅最小为5%,均为香丹注射液。   我们认为本次中成药集采降幅基本符合预期。随着集采的不确定性落地,叠加持续利好政策支持以及行业的持续高景气,中成药药企或将迎来业绩及估值的双升。推荐关注:康缘药业、贵州三力、昆药集团、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固生堂,华润三九。   行业观点   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主线一:创新药关注非肿瘤差异化治疗领域。肿瘤治疗领域相同靶点扎堆现象严重,构建非肿瘤治疗领域新赛道的差异化竞争是创新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我们重点关注:1)减肥药物领域;2)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3)核医学领域。主线二:中特估板块重点关注中药及医药流通。我们认为医药是“中特估”核心主线之一,其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1)政策支持的中药板块;2)估值低且边际向上的流通板块。主线三:器械板块疫后复苏叠加集采恐慌释放,看好后续表现。我们建议优选其中基本面过硬、具备长发展逻辑的公司。另一方面进军国际市场大大提升了国内医疗器械公司的业务空间。而能够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产品更从中获得了质量背书进而反哺国内市场。主线四:关注其它短期受挫后的边际改善板块:1)CXO&生命科学上游: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更多创新疗法在临床实现突破经过近两年调整biotech估值泡沫出清、性价比凸显,行业兼并加速,未来投融资环境也有望逐步回暖,带动CXO与生命科学上游行业转暖。2)疫苗:呼吸道传染病重心转移流感、结核等预防产品有望得到重视;3)消费升级:可选医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行业要闻荟萃   1)礼来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DICETherapeutics;2)FDA拒绝奥贝胆酸NASH适应症上市,Intercept终止NASH相关投资;3)FDA已批准辉瑞Ritlecitinib上市,用于治疗12岁以上的严重斑秃患者;4)天广实三代CD20单抗MIL62原发性膜性肾病适应症被CDE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行情回顾   上周A股医药板块下跌3.16%,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51%,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9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下跌11.35%,同期恒生综指下跌6.09%,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1位。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6-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