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生物制品行业2023年中报总结:分化与复苏并存,寻找底部确定性机会

      生物制品行业2023年中报总结:分化与复苏并存,寻找底部确定性机会

    • 医药生物:KARDIA-1达到临床终点,siRNA有望进军高血压市场

      医药生物:KARDIA-1达到临床终点,siRNA有望进军高血压市场

      化学制药
        事件:2023.09.07,Alnylam宣布AGTsiRNA药物Zilebesiran的二期临床KARDIA-1研究达到了主要临床终点,结果显示,单次给药zilebesiran一次后,患者在第3个月时表现显著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降低,两个高剂量组(300mg/600mg)相对安慰剂组的变化超过15mmHg。   点评:   KARDIA-1研究表明AGTsiRNA药物zilebesiran有显著降压效果。全球有超过十亿人患有高血压,一般情况下,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可控制血压,比如标准剂量的CCB+ARB联合治疗可降低SBP幅度2.52mmHg。但是,80%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仍未得到控制。血管紧张素原(AGT)是血管紧张素的唯一前体,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Zilebesiran是一种靶向AGT的siRNA药物,能特异性地反义结合肝细胞内AGTmRNA,抑制其翻译,从而长期抑制肝细胞合成AGT。Ph2研究KARDIA-1入组为未经治疗或接受一种或多种药物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给药zilebesiran一次后,患者在第3个月时表现显著的24小时平均SBP降低,300mg和600mg剂量组较安慰剂的降低幅度超过15mmHg(p<0.0001)。此外,该研究达到了关键次要终点,显示每季度或每半年给药一次,六个月内SBP持续降低。安全性方面,药物总体安全可耐受。完整结果将在之后的医学会议中公布。   Zilebesiran已展开多项临床试验,并且与罗氏达成合作,2024年初数据读出的KARDIA-2值得期待。Zilebesiran的Ph1研究于2023年7月发表在NEJM上,结果显示,高血压初治患者中,200/400/800mg剂量组在24周时相较基线的SBP降幅分别为12.5/9.3/22.5mmHg。KARDIA-2是zilebesiran联合3款标准抗压药物的更大规模的Ph2研究,入组包括未经治疗和服用高血压药物的患者,预计将于2024年初进行数据读出。此外,针对难控制高血压和心血管高风险人群,Alnylam计划启动2项新的临床试验,Ph2研究KARDI-3和Ph3研究CVOT。2023年7月24日,Alnylam与罗氏达成协议,后者将支付Alnylam首付款3.1亿美元以及28亿美元的潜在交易金额,从而获得美国共同开发zilebesiran以及美国以外地区权益。   siRNA药物在慢性病领域开疆拓土,价格是最大的限制因素。和口服降压药需每日给药相比,siRNA药物潜在具有长效、依从性佳的优势,其关键的限制因素是价格。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一项社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常用降压药,仿制药每年花费约220.4美元,原研药约472.7美元。如果zilebesiran定价过高,将会极大影响药物的可及性。参考Alnylam与诺华合作的的高血脂药物inclisiran,美国年用药成本约为6500美元/年,2022年inclisiran销售额为1.12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9-13
    • 新材料周报:北京市面向前沿材料鼓励产业发展,加快合成生物技术应用

      新材料周报:北京市面向前沿材料鼓励产业发展,加快合成生物技术应用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基础化工和新材料板块表现偏弱,跟随指数短期回调。基础化工涨跌幅为2.15%,跑赢沪深300指数0.64%,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1.67%,跑赢沪深300指数0.15%。观察各子板块,有机硅上涨2.08%、可降解塑料上涨1.57%、锂电化学品上涨1.44%、膜材料上涨1.38%、碳纤维上涨1.38%、半导体材料上涨1.12%、OLED材料上涨0.84%。   观察估值,新材料部分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19.39倍,处于近三年4%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5.67倍(40%,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29.62倍(1%);锂电池市盈率为25.07倍(0%);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9.06倍(14%);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88.24倍(8%);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33.72倍(99%);膜材料市盈率为269倍(99%)。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74%,处于近两年15.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碳纤维、锂电池和可降解塑料等板块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超八成个股上涨: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83.78%,表现占优的个股有吉林碳谷(8.87%)、德邦科技(8.09%)、冠石科技(6.07%)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斯迪克(-3.06%)、帝科股份(-1.99%)、德方纳米(-1.9%)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63.96%,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万华化学(1.34亿)、恒力石化(0.88亿)、天岳先进(0.75亿)等。78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67.95%,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恩捷股份(1.07亿)、恒力石化(0.45亿)、星源材质(0.34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深圳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2025年1月1日正式执法   阿里巴巴:2023年5-7月期间生物降解餐具/购物袋等产品销量显著增长北京市政府推动新材料和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发展   埃克森美孚:全球推行化学回收,预计到2026年每年处理50万吨塑料废弃物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印发,面向前沿材料鼓励产业发展。《方案》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前瞻布局。着眼全球科技前沿,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顶级科学家团队、领军企业“X实验室”等创新力量,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提升“从0到1”原始创新能力,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   面向前沿新材料需求,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加快合成生物底层技术、定量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创制等技术突破,打造人造生物及人工生物器件研究平台,推动人工生命元器件、生物体系设计再造、人工多细胞体系设计构建调控等前沿合成生物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有序推动合成生物学前沿创新技术在药物研发生产、疾病治疗、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政策支持下,我们建议关注相关板块新材料标的,包括凯赛生物、华恒生物、海正生材、凯立新材、海利得、蓝晓科技、久吾高科等。   凯赛生物:全球长链二元酸龙头,招商局入股有望拓宽生物基尼龙空间。   华恒生物:全球丙氨酸龙头,选品及规模化能力突出有望持续拓展品类。   海正生材:国内首家实现聚乳酸规模化生产,IPO募投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将于2024年底投产,有望受益于可降解材料渗透率提升。   凯立新材:贵金属催化剂龙头,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实现进口替代。   海利得:占据全球30%安全带丝市场及超过60%的涤纶安全气囊丝市场,帘子布获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巨头长期认证。   蓝晓科技:吸附分离材料龙头,新能源金属提取、多肽药物及半导体高景气推动持续成长。   久吾高科:国内分离膜及吸附材料领先企业,盐湖提锂“吸附+膜”法推动成长。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09-13
    • 医药生物:CDE起草《罕见病基因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医药生物:CDE起草《罕见病基因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医药商业
        市场表现:   2023年9月12日,医药板块涨幅+0.38%,跑赢沪深300指0.56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6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药用包装和设备(+2.67%)、药店(+1.66%)、仿制药(+1.32%)表现居前,医院及体检(-1.32%)、医疗设备(-0.83%)、医疗新基建(-0.59%)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常山药业(+20.08%)、福安药业(+18.99%)、翰宇药业(+13.56%);跌幅榜前3位为昊海生科(-4.97%)、金域医学(-3.82%)、春立医疗(-3.48%)。   行业要闻:   为提高相关产品的研究和申报效率,尽快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生物制品临床部起草了《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数据来源:CDE官网)   为指导和规范罕见病基因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设计,CDE起草了《罕见病基因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数据来源:CDE官网)   公司要闻:   丽珠集团(000513.SZ):公司全资子公司丽珠微球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受理号:CXHS2300080)。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是丽珠微球自主开发的长效缓释制剂,每月给药一次,适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   普门科技(688389.SH):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确定以2023年9月12日为授予日,向188名激励对象授予809.0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1.00元/份。   景峰医药(000908.SZ):公司于近日收到湖南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及《关于对叶湘武、丛树芬、欧阳艳丽、毕元、马贤鹏、张军国、刘莉敏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   奥锐特(605116.SH):公司拟发行可转债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1,212.00万元(含81,212.00万元),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募集资金用于308吨特色原料药及2亿片抗肿瘤制剂项目(一期)、年产300KG司美格鲁肽和20吨帕罗韦德原料药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年产3亿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包装片和3亿多替拉韦钠片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   三生国健(688336.SH):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肖卫红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肖卫红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鱼跃医疗(002223.SZ):公司发布2023年度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预计不超过150人(不含预留份额),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受让公司回购股票的价格为17.30元/股,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10,779万元。(数据来源:iFinD)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9-13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原油供应再收紧,醋酸市场强势上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原油供应再收紧,醋酸市场强势上行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36%,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0.50%。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上涨为主,涨幅靠前的子行业有:橡胶助剂(6.11%),锦纶(5.78%),涂料油墨(3.79%)。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浓硝酸(25.64%),合成氨(24.59%),醋酸(17.27%),顺丁橡胶(15.55%),苯胺(13.13%);跌幅靠前的 产 品 : 改 性 沥 青 (-12.62%) , 水 合 肼 (-9.26%) , 液 氯 (-9.25%),钴酸锂(-7.98%),盐酸(合成酸)(-7.24%)。   行业重要动态   近日OPEC+成员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宣布将继续维持减产石油的政策直至今年年底,市场担忧全球原油供应收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连续多个工作日上涨,美油站上85美元/桶大关,布油达到90美元/桶以上。截至9月8日,WTI原油价格为87.5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0.65美元/桶。   过去一周醋酸市场价格强势上行,截至9月7日国内醋酸市场均价为4026元/吨 , 较 上 周 同 期 市 场 均 价 相 比 上 涨188元/吨 , 上 调 幅 度4.90%。供需“双强”,给予市场更多信心,供应端本周虽开工高位,但由于前期“低库”背景利好累计,当前各家仍旧有超卖预期,厂家库存持续低位,市场货源限量释放,利好支撑强劲。同时下游对后市看好的心态持续发酵,对于现在“一货难求”的局面,提早补货心态或存,又鉴于亚运会举办提前对运输端的影响,加重了下游提前补货心理,因此本周整体需求情况较好。   投资建议   三季度以来涉及多个领域的重磅政策相继发布,为行业景气度提升带来有力支撑,同时新一轮库存周期或正在开启,部分顺周期品种有望迎来持续复苏,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近期国内配额方案初稿出台,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2、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3、地产产业链板块。近期密集政策驱动地产行业复苏,产业链相关品种如纯碱、钛白粉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龙佰集团、中核钛白、三友化工、山东海化、远兴能源。此外建议关注鼎际得、鹿山新材、信德新材、山东赫达等成长赛道优质标的穿越周期投资机会。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3-09-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联动降价温和,利好创新药械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联动降价温和,利好创新药械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09月04日至09月08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2.29%,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8位,跑输沪深300指数0.93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13.42%,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7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0.02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4.1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18%。上周子板块中,所有子板块均下跌,跌幅前三为医疗服务、中药、医疗器械,分别下跌3.15%、2.80%、2.27%。   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68只(占比14.3%),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普瑞眼科(9.9%),*ST吉药(8.5%),福瑞股份(7.4%),通化金马(7.2%),智飞生物(6.3%)。市值方面,当前A股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总市值为6.42万亿,在全部A股市值占比为7.06%。成交量方面,上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2031亿元,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5.47%,板块单周成交额环比下降32.28%。主力资金方面,上周医药行业整体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为38.42亿元;净流出前五为恒瑞医药、康龙化成、以岭药业、科源制药、太极集团。   行业要闻:   9月5日,北京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DRG付费和带量采购联动管理采购产品中选结果的通知》,本次联动采购由北京市医疗机构组成医疗机构DRG联动采购集团牵头,围绕运动医学、神经介入和电生理类医用耗材展开。6家医院参与采购,采购周期为1年,以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耗材价格方面,整体来看降幅相对温和,部分产品降价幅度有限:电生理耗材降幅10%-60%,平均降幅为32%;神经介入耗材(不包括弹簧圈)降幅15%-63%,平均降幅为20%;运动医学耗材降幅30%-50%,平均降幅为34%。此前《北京市医疗机构DRG付费和带量采购联动管理方案(第1号)》中规定,对于DRG联动采购涉及的主要DRG病组,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实际付费,首年不因产品降价而降低病组支付标准,并根据产品是否参与DRG联动采购、谈判降幅和任务量完成等情况,通过不同DRG结余比例奖励政策,与医疗机构共享结余,次年起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启动支付标准调整工作。本次北京联动政策实施是创新医疗改革的重要一步,DRG与集采政策有机结合,有望实现医保控费、患者经济负担减小、医疗机构结余与鼓励国产药械企业创新积极性四方面的良好平衡。一方面,集采本质上就是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本次集采降价相对温和,对于技术壁垒及创新性较高的产品降幅最低仅接近10%,加速入选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利好高技术门槛行业的龙头器械企业。另一方面,医保实施DRGs付费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在此基础上,北京本次联动政策提出,首年不因产品集采降价而降低病组支付标准,有望在保障医保控费及医疗机构结余的基础上,一定程度的保留医疗机构对于标外创新耗材的使用自由,有利于创新诊疗项目开展,为企业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建议关注产品竞争力强、梯队丰富、高中低端布局齐全且研发实力强的国产创新药械龙头。   投资建议:   受事件影响,上周医药生物板块继续调整。我们认为,近期创新药械领域催化较多,国谈、集采、DRG相继推进,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政策间联动试水,药械降价趋于温和,利好国产创新药械龙头。结合中报业绩,伴随医院常态运营,相关药械销售恢复,企业业绩重回增长态势,常规医疗消费有望持续企稳向好。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投资价值显著,建议以创新药械产业链、消费为核心主题,结合当前政策环境变化情况,精选细分领域优质个股。   个股推荐组合:华厦眼科、微电生理-U、贝达药业、康泰生物、百诚医药、老百姓;   个股关注组合:安杰思、诺泰生物、百普赛斯、信邦制药、国际医学、开立医疗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业绩风险;事件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9-12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短期供需矛盾,产业升级破除内卷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短期供需矛盾,产业升级破除内卷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需求端:一次性红利减弱   需求端,疫情导致海外供应链波动的红利已基本消退,新冠口服药订单已在2022年基本确认,2023年2季度原料药行业处于周期红利的末端,库存较高,但长期需求仍具备,特色原料药将迎来新一轮的专利到期潮,CDMO中国市场占有率有望提高。   供给端:富裕产能有待消化   供给端,产能扩张较快,导致周期性大宗原料药过剩,开工率不足,CDMO压力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印度2020年起推行原料药自主化策略,预计2023年年底部分原料药中间体开始投产,对竞争格局的影响需保持观察。   注重国际化,延伸产业链   竞争内卷,原料药行业持续追求突破,向CDMO转型,最先布局和最早转型的公司,已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合作品种的数量持续增加。向制剂一体化和国际化拓展方面,起步早的企业制剂的销售收入已能够平滑原料药业务收入的波动。制剂出口规范市场门槛较高,通过差异化策略,已有国内企业取得突破。   投资建议   药品集采和MAH制度的实施,促使处于上游的原料药企业向下游制剂延伸、向创新药上游供应链拓展,提高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权重,短期受新冠带来订单周期影响,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长有波动,但随着更多订单转化,行业投资回报有望逐步回升,维持原料药子行业的推荐评级,推荐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华海药业、金城医药。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国内外投融资环境变化,相关公司海外并购及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汇率波动,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页
      2023-09-12
    • 连锁体检机构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连锁体检机构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服务
        随着社会的长足进步,民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连锁经营这种现代的企业组织形态的经营制度在饮食、医疗、商业等方面已经极为成熟。连锁体检机构作为医疗行业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逐步扩大,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目前连锁体检机构依托IT技术平台以及强大的客户服务体系等现代科学技术来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商业健康管理服务,本文将对于连锁体检机构行业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于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规模以及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该词条由云实习学员张安格于2023年6月编写完成)
      头豹研究院
      13页
      2023-09-12
    • 医药生物:政策预期边际改善,利好院内产品相关公司估值修复

      医药生物:政策预期边际改善,利好院内产品相关公司估值修复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事件:8月15日,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发布《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近期医疗反腐相关政策呈现出清晰化趋势。   政策边界逐步清晰,市场预期迎来边际改善。文件中明确提出,“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是要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由于近期行业内出现了学术活动暂停、延期的现象,市场担忧会影响到创新药、器械和医疗设备正常销售、招标等活动的开展,导致产品进院、销售爬坡速度放缓,公司业绩低于预期;我们认为随着政策边界的逐步清晰,正常的学术会议、营销活动和展会等有望逐步重启,市场对于公司业绩的悲观预期有望得到修复。同时文件也指出“本次医疗行业反腐聚焦于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我们认为对于医疗机构诊疗秩序影响较小,常规药品/器械需求预计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状态。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在更加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临床价值不高、依赖营销费用驱动放量的药品和器械的市场空间预计会不断萎缩,对于医保基金支出的消耗将逐步减少,腾挪出的支付额度有利于持续支持创新品种,临床价值突出的药品及器械有望脱颖而出;同时由于不正当销售活动的减少乃至消失,预计行业整体销售费用率仍有下降空间,依靠产品临床价值驱动业绩增长的优质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远期来看我们认为有利于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产业升级。   建议关注院内刚需药品、器械/设备。前期由于政策影响,导致院内刚需药品、器械/设备相关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调,此外目前医药行业PE处于近年来低位,随着市场预期的改善,预计估值将得到一定程度修复,我们认为相关公司迎来较好的布局良机,建议关注:(1)刚需药品,如麻醉药、血制品、大输液、原料药与和集采品种,相关公司包括人福医药、科伦药业、海思科、康辰药业、京新药业和华兰生物等;(2)核心产品处于快速放量阶段,临床价值突出,研发管线中重磅品种即将迎来突破的创新药细分领域龙头,相关公司包括凯因科技、泽璟制药、艾迪药业和艾力斯等;(3)估值较低,产品布局丰富的高壁垒仿制药公司,包括九典制药、卫信康和立方制药;(4)合规体系完备的CSO平台型公司,包括百洋医药、海正药业;(5)产品力快速提升带动高端市场销售迎来突破,国产替代加速的内窥镜龙头,相关公司包括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6)综合性bigpharma和器械平台型龙头公司,包括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和迈瑞医疗。   风险提示:药品在地方集采和全国集采中降价幅度超预期;政策扰动导致创新药放量速度和峰值低于预期、医疗机构设备采购推迟。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9-12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中巨芯登陆科创板,沙特与俄罗斯宣布延长原油减产期限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中巨芯登陆科创板,沙特与俄罗斯宣布延长原油减产期限

      化学原料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原油:沙特与俄罗斯超预期延长减产期限,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明显。供应方面,沙特与俄罗斯正式宣布延长减产期限,根据金联创数据统计,8月份沙特原油出口下降至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俄罗斯海运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下降至近11个月以来最低。叠加国际能源需求持续向好,美国部分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均支撑原油价格持续推高,WTI原油期货连续九个交易日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连续七个交易日上涨。截至9月8日,WTI原油价格87.51美元/桶,较上周上升2.29%,布伦特90.65美元/桶,较上周上升4.39%。   电子化学品:中巨芯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电子级氢氟酸价格上涨。9月8日,中巨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由巨化股份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设立,主要从事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材料的生产,产品覆盖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硝酸等湿电子化学品与高纯氯气、高纯氯化氢、高纯六氟化钨等电子特气,新股开盘大涨171%。本周,电子级氢氟酸价格有所上涨,UPSSS级价格保持在11000元/吨不变,EL、UP、UPS、UPSS级本周较上周均上涨500元/吨,分别为6500元/吨、8000元/吨、8600元/吨、10000元/吨。   2.近期投资建议   (1)原油:沙特与俄罗斯正式宣布延长减产期限,WTI原油期货连续九个交易日上涨,布伦特原油上涨突破90美元大关,行业龙头公司值得关注。建议关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   (2)半导体材料:8月29日,华为新款手机Mate60Pro全面开售,搭载的海思麒麟芯片反映了国产半导体材料的技术进步与综合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替代进程。建议关注:雅克科技、晶瑞电材、格林达、江化微、彤程新材、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等。   (3)氟化工:制冷剂配额方案落地在望,叠加萤石原矿供应低迷造成酸级萤石粉供应紧张,成本支撑氢氟酸高位运行,行业预计迎来价格和盈利拐点。建议关注:永和股份、三美股份、巨化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09-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