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医药行业2023年三季报业绩综述&11月月报:关注超跌下的业绩改善,推荐创新产业链

      医药行业2023年三季报业绩综述&11月月报:关注超跌下的业绩改善,推荐创新产业链

    • 【粤开医药月报】医保谈判来临,关注ADC、PD-1、小分子抑制剂等品种进度

      【粤开医药月报】医保谈判来临,关注ADC、PD-1、小分子抑制剂等品种进度

      化学制药
        10月医疗反腐负面扰动基本出尽,医药题材活跃,板块轮动回暖复苏。11月进入业绩真空期,医保谈判或将成为重要催化。我们建议关注创新药重要品种进度,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D-1)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如后续医保谈判(续约)利好,估值与业绩有望走出底部,实现戴维斯双击。   国内上市抗体偶联药物均通过初审,第三代ADC强势来袭   国内目前7款ADC药物获批上市,仅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罗氏乳腺癌恩美曲妥珠单抗和Seagen/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三款分别在2021年2022年谈判成功纳入医保,奥加伊妥珠单抗、维泊妥珠单抗、戈沙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等4款刚通过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   参考维迪西妥单抗纳入医保后单价下降71.85%,销量增加1513.23%,年销售额增长数倍的变化趋势,我们预计上述四款ADC如纳入医保,将会通过“以价换量”获得市场份额、营业利润大幅增长。尤其是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第三代ADC单抗德曲妥珠单抗(HER2阳性乳腺癌)与维迪西妥单抗互为竞品,无论是适应症范围还是临床效果未来或将一定程度上对维迪西妥单抗造成市场份额冲击。   PD-1领域延续四家争霸,新增适应症业绩可期   国内PD-1/PD-L1赛道竞争激烈,2023年医保初审名单为前期已经纳入医保目录的PD-1抗体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以及PD-L1抗体舒格利单抗。   PD-L1抗体舒格利单抗首次获得医保谈判入场券,后续能否纳入医保支付尚待揭晓。PD-1抗体今年继续保持四足鼎立格局,我们预计,新增适应症将带来增量市场空间,即便医保基金核算将会由此下调支付标准,国产PD-1后市业绩增长依然可期。   小分子抑制剂方兴未艾,EGFR、RET、CDK靶向药值得关注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共有9款产品首次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申报,7款刚获批上市获得入场资格。从靶点来看,成熟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如火如荼,多款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纳入医保,新品种纳入需要同时满足临床疗效和经济性双重条件;成长期靶点转染重排基因(RET)药物商业化加速步入正轨,普拉替尼胶囊、塞普替尼胶囊相同的适应症范围下临床效果、降价幅度或将正面角逐。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抑制剂琥珀酸瑞波西利片剑指晚期一线乳腺癌,与医保目录内哌柏西利、阿贝西利、达尔西利互为竞品,申报信息描述唯一取得总体生存期(OS)显著获益,获得NCCN指南1级推荐且可用于内脏危象患者。我们判断,琥珀酸瑞波西利片如获批,短期内或将对国内现有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竞争格局造成一定冲击,同类品种业绩增长不确定性增强。   CAR-T再战,高值药品医保支付外另辟蹊径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产品临床效益好但流程工艺复杂、费用水平较高,与医保支付保基本的目标导向一定程度上冲突。从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接连通过往年初审却缺席医保谈判来看,今年是否能够进入谈判环节犹未可知。   即便医保支付尚未覆盖,CAR-T产品业绩依然持续向好,降低成本、加入商业险及地方补充医疗是当前放量的主要动力。以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为例,2021年9月上市之后生产成本不断精简,纳入商业保险及地方补充医疗计划逐步提升,由此带来2023H1开单、输注双增长,营业收入增加32.93%,毛利率水平提升至51.07%。我们认为,CAR-T产品作为价格高昂、临床效益好的高端定制化抗癌品种,即便短期之内无法通过医保经济学核算,在成本精简、商业险及地方医疗补充医疗计划的推动下依然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行情回顾   10月两市震荡走弱,医药题材较为活跃,在减肥药、创新药、CXO、体外诊断等概念轮番带动下,医药生物指数短期走低后强势反弹,全月收涨1.87%,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3位,跑赢沪深300指数5.05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下跌5.30%,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8位,跑赢沪深300指数2.42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表现分化。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持续回暖,全月涨幅分别达到7.44%、3.23%、2.80%、1.00%。个股方面,创新药、减肥药表现亮眼,新诺威、普利制药、百洋医药领涨,涨幅达到54.97%、46.06%、33.99%;受送股除权、业绩不及预期影响,跌幅前三山外山、九州通、康缘药业分别下跌40.35%、34.26%、19.53%。   资金成交额方面,10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13391亿元,占全部A股9.53%,位列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3位,总体交易活跃度居前。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达到127832.75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7.25%。全部公募基金三季度持仓医药市值达到3315.52亿元,占流通股市值6.05%,行业配置比例达到12.26%,环比二季度分别上升2.60%、2.22%、7.59%。北向资金持股医药市值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0月31日,陆股通近一月净流出41.78亿元,持股医药市值累计1900.78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3.41%,相对A股超配0.37个百分点。   截至10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43.14X,环比(9月末)提高8.24%,处于5年来62.85%历史分位。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化学制药、医药商业估值上升27.99%、9.01%、5.03%、0.88%,中药、生物制品下降8.50%、0.10%。   风险提示   医保谈判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11-02
    • 医药行业点评:AD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关注AD相关产业链

      医药行业点评:AD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关注AD相关产业链

      医药商业
        事件 1:10 月 31 日, CDE 官网显示,礼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donanemab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此前 NMPA 已授予 donanemab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用于治疗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以及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事件 2: 10 月 31 日, NMPA 发布一系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其中,绿叶制药的 5.1 类进口化药利斯的明透皮贴剂(一周 2 次)获批上市。   AD 患者人群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认知正常和 AD 痴呆的中间阶段,具有向 AD痴呆转归的高可能性。 WHO 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 5500 万痴呆症患者,其中 60%-70%为 AD 患者。 2022 年美国 65 岁以上的 AD 患者约有 650 万,并且预计到 2060 年将增长至 1380 万。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中 AD 患者约为 983 万人, MCI 患者约为 3877 万人。   礼来 Donanemab 已经于 2023 年第二季度向 FDA 提交了上市申请。Donanemab 能够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沉积中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从而促进患者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清除。 2023 年 5 月,礼来宣布 donanemab治疗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 III 期 TRAILBLAZER-ALZ 2 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礼来已经在今年第 2 季度向 FDA 递交 donanemab 的上市申请,以寻求加速批准。 TRAILBLAZER-ALZ 2 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 期临床研究,主要分析人群(n=1182)为 tau 蛋白水平中等且有明显 AD 临床症状患者。主要终点是 AD 综合评定量表(iADR,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从基线到 18 个月的变化。结果显示, 接受 donanemab 治疗组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 iADRS 评分下降速度减缓了 35%(p<0.0001); 18 个月时, donanemab 组 CDR-SB 评分较安慰剂组下降速度减缓了 36%(p<0.0001);ADCS iADL 评分显示, 18 个月时, donanemab 组疾病进展速度延缓了 40%(p<0.0001)。此外, donanemab 可以将患者疾病进展到下一阶段的风险降低了 39%(HR=0.61; p<0.001)。   LY03013 是利斯的明创新贴剂剂型。 利斯的明是用于治疗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轻、中度痴呆症的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 其改善记忆和思维等认知功能可通过增加大脑中某些天然物质的数量,并放大神经细胞之间的沟通通道,而神经细胞在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活性较弱。 利斯的明在临床应用中以口服制剂和贴剂形式为主。 LY03013 由绿叶制药德国子公司 Luye Pharma 的透皮释药技术平台自主研发从而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已在欧洲多国获得上市许可。   投资建议: 关注 AD 领域药物研发进展,关注恒瑞医药、先声药业、 绿叶制药、 长春高新、 新华制药、康缘药业、东阳光、通化金马等; AD 筛查与诊断方向关注造影剂、 AD 检测试剂盒等方向,东诚药业、诺唯赞、热景生物等。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等,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1-02
    • 疫苗行业点评:海外带和RSV疫苗销售超预期,关注大单品机遇

      疫苗行业点评:海外带和RSV疫苗销售超预期,关注大单品机遇

      化学制药
        事件:2023年FDA批准GSK和辉瑞RSV疫苗上市,上市后首个季度GSK和辉瑞分别实现7.1亿英镑和3.75亿美元的销售额,实现疫苗大单品的快速放量。另外一款全球疫苗大单品带状疱疹疫苗,GSK最新公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2023Q1-Q3销售额达到25.38亿英镑,同比增速16%,2023Q3销售额8.25亿英镑,同比增速9%。   国内RSV疫苗市场亟待开启,关注智飞生物与GSK的合作协议,共同推进RSV疫苗在中国市场的开发和推广。国内尚无RSV疫苗上市,2022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国内接种适龄人群(60-74岁人群)数量在1.97亿人左右,国内RSV疫苗需求急需满足。GSK的RSV疫苗在2023年6月国内获批临床,建议关注大单品RSV疫苗在国内的上市节奏以及上市后的快速放量。同时,GSK将优先在中国大陆就RSV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生物的独家合作伙伴。   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呈双寡头格局,竞争格局良好。中国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分别为GSK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以及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感维。Shingrix几乎占据全球100%带状疱疹疫苗市场,2022年销售额达29.58亿英镑,同比增长72%。智飞生物获得GSK带状疱疹疫苗在国内的独家经销权,2024-2026年最低年度采购金额总和超过200亿元。百克生物的感维于2023年1月获批上市,并于2023年4月首次获得批签发,实现快速放量。基于带状疱疹疫苗的潜在增长空间的良好的竞争格局,目前带状疱疹疫苗研发品种较多,且重组亚单位疫苗更受青睐。绿竹生物的自主研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于2023年9月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研发进度相对领先。   投资建议:目前我国带状疱疹接种率较低,RSV疫苗无产品上市,随着疫苗大单品的上市、公众接种意识提高,预计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和RSV疫苗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张,建议关注智飞生物、百克生物、绿竹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1-02
    • 2023Q3持仓分析:医药持仓持续提升,CXO增持明显

      2023Q3持仓分析:医药持仓持续提升,CXO增持明显

      化学制药
        23Q3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2.49%, 环比+0.79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9.82%, 环比+1.27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9.08%, 环比+1.48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7.59%, 环比-0.12pp。   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 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恒瑞医药(545家)、 药明康德(501家)、 迈瑞医疗(443家)、 智飞生物(224家)、 爱尔眼科(195家) ;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药明康德(+283家)、 凯莱英(+75家)、 百济神州-U(+63家)、 康龙化成(+54家)、 智飞生物(+53家)。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 1) 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别为:健之佳(27%)、 惠泰医疗(26.8%)、澳华内镜(22.4%)、 金域医学(22.3%)、 悦康药业(21.3%); 2) 持仓总股本占比前五分别为:金域医学(22.1%)、 药明康德(19.3%)、 太极集团(18.2%)、 惠泰医疗(18.1%)、 健之佳(16%)。   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 持仓总市值排名前五分别是: 药明康德(492.9亿元)、 迈瑞医疗(369.3亿元)、 恒瑞医药(357.7亿元)、 爱尔眼科(199.6亿元)、 智飞生物(114.9亿元);变动情况来看, 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药明康德(+208.5亿元)、 康龙化成(+43.4亿元)、 凯莱英(+34.8亿元)、 智飞生物(+24.2亿元)、 百济神州-U(+18.7亿元)。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11-02
    • 温热(冷)治疗设备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温热(冷)治疗设备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
        温热(冷)治疗设备是利用热疗和冷疗的原理进行治疗的医疗设备,属于物理治疗设备。中国温热(冷)治疗设备行业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17-2022年,市场规模由1.31亿人民币增长至2.3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2.18%。中国温热(冷)治疗设备行业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国有化率较高。下游消费群体需求稳步增长,且逐渐对电疗设备有智能化、小型化和家庭化的特定要求,中医理论的应用也将助长市场增长。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3-11-01
    • investing in china's healthcare sector

      investing in china's healthcare sector

      China Briefing
      24页
      2023-11-01
    • 全球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司美格鲁肽销售表现优异,GLP-1药物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产品销售增速强劲,全球多条GLP-1管线临床表现亮眼

      全球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司美格鲁肽销售表现优异,GLP-1药物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产品销售增速强劲,全球多条GLP-1管线临床表现亮眼

      医药商业
        诺和诺德于2023年10月13日宣布上调公司收入与运营利润预期,公司预期的上调主要基于对两款司美格鲁肽注射产品销量及利润额预期的调整。全球GLP-1产品及在研管线持续丰富,Tirzepatide与Retatrutide在临床实验中表现优秀,同时小分子产品在口服剂型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支撑评级的要点   司美格鲁肽产品销售表现优异,诺和诺德上调业绩预期。诺和诺德于2023年10月13日宣布上调公司收入与运营利润预期,公司预期的上调主要基于对两款司美格鲁肽注射产品销量及利润额预期的调整。公司预期2023年全年收入端增速按照固定汇率计算为32%-38%,预期2023年息税前运营利润增速按照固定汇率计算为40%-46%。2023H1诺和诺德GLP-1产品新处方数量在北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增长,Ozempic在美国周频NBRx特定品牌新处方数量表现出大幅增长。在销售额方面,Ozempic在2023H1美国市场销售额达到258.30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50%。   Wegovy在2023H1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为116.21亿丹麦克朗,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幅高达344%。Wegovy在2023H1于丹麦、德国和瑞典上市,但是由于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原因Wegovy在北美外市场的推进速度有所控制。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肾脏结果试验FLOW提前结束,根据DMC其数据达到了“提前停止试验的某些预先规定的疗效标准”。在其他适应症方面,司美格鲁肽针对NASH和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试验目前均处于III期阶段。   全球GLP-1产品及在研管线持续丰富,小分子产品在口服剂型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礼来于2023年7月宣布,GLP-1/GIP双靶点产品替尔泊肽在两项针对肥胖或超重并伴有体重相关合并症(不包括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III期研究(SURMONT-3与SURMONT-4)中达到所有主要和关键次要目标。GLP-1药物销售规模较大的司美格鲁肽产品为注射剂型,口服司美格鲁肽产品Rybelsus相比注射剂型目前销售规模较小。多肽容易在肠道环境下发生分解,同时大分子在胃肠道表皮会遇到渗透性问题,因此多肽的口服剂型相比注射剂型在设计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相比之下,化学小分子药物的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全球头部药企在研管线中小分子GLP-1药物包括辉瑞的Danuglipron和礼来的Orphorglipron。Orforglipron针对肥胖的临床实验目前处于III期阶段。目前,中国也有多家企业已在GLP-1相关管线方面进行布局。   多肽药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多肽生产方法与工艺的发展与成熟。   基因重组法在前期的投入非常大、开发周期长,但是在大规模生产后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基因重组法只能表达生物体蛋白,能表达的结构相对有限。化学合成法的研发周期较短可以进行快速生产,化学固相合成法是目前多肽药物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合成与制备难度相对较低。目前全球已上市的GLP-1多肽药物中,替尔泊肽由化学固相合成法生产,而司美格鲁肽的生产涉及基因重组与化学合成法。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供给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上市失败或产品召回风险,全球运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3-11-01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医药板块涨幅居行业前列,医药外包领先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医药板块涨幅居行业前列,医药外包领先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年10月30日,医药板块涨幅+2.51%,跑赢沪深300指数1.9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医药外包(+5.01%)、医疗设备(+4.52%)、生命科学(+3.76%)表现居前,医疗新基建(-0.24%)、疫苗(+0.26%)、医院及体检(+0.6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普利制药(+13.75%)、迪哲医药-U(+12.88%)、健帆生物(+12.73%);跌幅榜前3位为华康医疗(-9.90%)、上海谊众(-7.49%)、羚锐制药(-6.83%)。   行业要闻:   为了引导企业科学研发慢性心衰治疗药物,进一步明确临床试验技术标准,我中心起草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经中心内部讨论,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数据来源:CDE官网)   鉴于临床试验样本量估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药品审评中心组织起草《药物临床试验样本量估计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数据来源:CDE官网)   公司要闻:   君实生物(688180.SH):公司合作伙伴Coherus收到FDA通知,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作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已获得批准,特瑞普利单抗成为美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   艾力斯(688578.SH):公司的海外合作伙伴ArriVent获得FDA授予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用于治疗先前未接受过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且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20号插入突变患者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凯莱英(002821.SZ):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63.83亿元(-18.29%),归母净利22.10亿元(-18.77%),扣非归母净利20.36亿元(-24.14%)。(数据来源:iFinD)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 化工行业2023年11月投资策略:看好油气、钾肥、轮胎、阿洛酮糖、电子气体的投资方向

      化工行业2023年11月投资策略:看好油气、钾肥、轮胎、阿洛酮糖、电子气体的投资方向

      化学制品
        化工行业11月投资观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份全国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总额下降4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则下降46.5%,整体降幅比1-8月份收窄。9月份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4%;9月份国内PMI报50.2%,环比上升0.5pcts,重返扩张区间。据石化联合会数据,2023年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同比、环比增速均明显增长,升至101.16,环比上涨4.47pcts,处于正常偏上区间;同比上涨10.36pcts,同比增速较8月扩大。近期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多项产业支持和刺激政策逐步落地,同时考虑到汇率、PPI等宏观经济数据有望改善,以及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煤炭价格上行的成本推动,我们认为11月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继续回暖。   11月,我们重点推荐油气、钾肥、轮胎、阿洛酮糖、电子气体等投资方向。近期受中东局势扰动、沙特持续自愿额外减产、库存依旧维持低位、美国将在今年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美联储加息渐入尾声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继续上涨,10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多次突破90美元/桶,10月30日收87.45美元/桶,我们认为11月国际油价有望继续高位运行。近期国内终端民用天然气价格开始密集调整,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开启,重点推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广汇能源】。同时,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的背景下,我们看好煤化工企业的低成本比较优势,重点推荐【宝丰能源】。7月以来,俄罗斯宣布退出“黑海粮食协议”,Nutrien缩减Cory钾肥矿的产量,印度即将签订年内第二次钾肥大合同,同时海外化肥库存得到有效缓解,叠加近期海外粮食价格上行,农化产品价格有望上行,建议关注相关化工品及标的:【亚钾国际】(钾肥)、【云天化】(磷肥)等。国际海运费持续下行,同时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海外轮胎需求回暖,未来中国轮胎的比较竞争力优势将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重点推荐【森麒麟】。需求拉动功能健康甜味剂产能大幅提升,阿洛酮糖进程有望加速,【百龙创园】国内龙头地位显著。下游半导体需求提升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为国内电子气体企业带来发展契机,重点推荐【金宏气体】等。   本月投资组合:   【亚钾国际】国内稀有钾肥生产企业,产能持续扩张凸显规模优势;   【中国石油】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油价上涨助推业绩提升;   【中国石化】石化一体化龙头,看好公司稳健成长;   【广汇能源】能源业务持续强劲,海外天然气套利可期;   【宝丰能源】煤化工龙头成长可期,电解水制氢布局“碳中和”;   【森麒麟】主打大尺寸轮胎出口,智能制造引领前进方向;   【百龙创园】健康功能糖加速渗透,规模扩张助力成长;   【金宏气体】加速布局电子特气,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气体供应商;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波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3-11-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