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中国热玛吉医美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热玛吉医美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民爆行业周报跟踪:炸药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电子雷管占比显著提升

      民爆行业周报跟踪:炸药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电子雷管占比显著提升

      化学原料
        投资建议。民爆行业建议关注易普力,江南化工,广东宏大,国泰集团等。   上周行情回顾。上周(2023.12.15-2023.12.22)涨跌幅前三为易普力(+8.4%)、凯龙股份(+6.8%)、同德化工(+1.7%)。   重点公告整理:上周民爆行业上市公司中:   【同德化工】公司拟将持有全资子公司广灵县同德精华化工有限公司(“广灵同德”)100%股权(包括拥有的炸药产品生产许可产能2.4万吨)及清水河县同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同蒙化工”)100%股权(包括拥有的炸药产品生产许可产能1.4万吨)转让给内蒙古生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生力民爆”),转让价款合计为65300.00万元人民币。   【广东宏大】公司已经完成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登记工作,授予登记人数共330名,授予价格15.39元/股。   【壶化股份】公司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受让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金信诺”)持有的嘉兴尚道国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尚道国丰”)5.95%的份额,用于投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炸药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1-11月工业炸药年产量为415.4万吨,同比增加4.1%。2018-2022年工业炸药年产量分别为427.7、441.0、448.2、441.5、439.1万吨,同比变化8.6%、3.1%、1.6%、-1.5%、-0.6%。2023年1-11月现场混装炸药年产量为149.4万吨,同比上升10.7%。2018-2022年现场混装炸药年产量分别为108.1、118.7、128、135.6、148万吨,同比变化13.6%、9.8%、7.9%、5.9%、9.2%。从近五年炸药产量完成情况看,根据国家基础建设及矿山开采需求,炸药产量基本稳定,现场混装炸药是“十四五”时期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产量增速大于工业炸药增速。   电子雷管占比显著提升。2023年1-11月工业雷管年产量为65000万发,同比下降12.5%。2018-2022年工业雷管年产量分别为125000、110000、96000、89000、81000万发,同比变化4.4%、12.4%、-12.9%、-6.9%、-9.6%、-12.5%。2023年1-11月电子雷管年产量为61000万发,同比上升105.5%。2018-2022年电子雷管年产量分别为1601、6002、11699、16415、34396万发,同比变化110.8%、271.9%、96.5%、40.3%、109.5%,从近五年雷管产量完成情况看,随着产品结构调整和爆破方式的改变,炸药雷管消耗比逐年下降,在基本稳定的市场需求下,雷管产量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同时在民爆产业政策的带动下,电子雷管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近几年产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硝酸铵价格维持高位。硝酸铵是炸药的主要原材料。截至2023年12月23日,硝酸铵均价为2792元/吨,2019-2022年硝酸铵均价分别为1963.18、1940.17、2319.74、2854.18元/吨,同比变化0.12%、-1.17%、19.56%、23.04%。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风险、需求下滑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8页
      2023-12-28
    • 轮状病毒疫苗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轮状病毒疫苗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生物制品
      医药商业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在显微镜下形似“车轮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现的轮状病毒有8个组,以英文字母编号为A至H。其中,A组是≤5岁儿童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90%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在A组中,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14种不同的G血清型和18种P血清型,人群中最常见的是G1、G2、G3、G4和G9血清型。轮状病毒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感染轮状病毒的口服疫苗,目前中国获批上市的疫苗产品仅三种,市场需求庞大。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3-12-28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眼科、肺癌中展现优势,双抗商业化价值凸显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眼科、肺癌中展现优势,双抗商业化价值凸显

      医药商业
        双特异性抗体临床价值显著   双抗能实现原有药物无法实现的生物学功能,或优于标准治疗的疗效。桥接细胞功能中,双抗已实现在DLBCL、MM等适应症的末线治疗,并在部分实体瘤中体现出优于PD-1/PD-L1抑制剂的潜力;共因子模拟功能中,解决有VIII因子抑制剂的血友病患者治疗;靶向冗余配体的功能中,体现眼科适应症中降低给药频率的优势。未来随着靶点组合推进,双抗或将实现帮助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等功能,起到更好抑制肿瘤脑转移疗效的功能。   双抗进入加速商业化周期   截至2023年9月,FDA一共批准11个双抗,其中2022/2023年分别批准4/4个双抗,产品商业化集中落地。双抗的难点在于其选择的两个靶点是否有协同,最先批准的双抗贝林妥欧2014年获批上市后,T细胞招募功能被验证,随后7个识别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组合上市。除T细胞招募功能外,实体瘤中双靶点信号阻断、靶向冗余配体、共因子模拟的功能均已得到验证并批准上市,预计后续类似功能的产品设计将增多。   双抗的商业化潜力大   已上市的多个双抗具备几十亿美元量级的销售潜力。2022年全年/2023年上半年FDA批准、有销售额披露的双抗销售规模合计为56.68/39.18亿美元,眼科药物Faricimab2022年上市,2023H1销售额过10亿美元,对标老品种阿柏西普2022年销售额过90亿美元;肺癌药物埃万妥展现出EFG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后线治疗以及1L治疗的潜力,而1L标准治疗药物奥希替尼2022年全球销售额过50亿美元,肺癌双抗单品潜力大。   投资建议   双抗替代PD-1/PD-L1抑制剂作为免疫疗法的基础产品(部分场景)、眼科治疗中替代阿柏西普、肺癌联合靶向药成为1线治疗,一个或多个场景的实现均可大幅拓展双抗市场规模。我们看好医药生物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推荐有双抗商业化的康方生物(9926.HK),眼科双抗布局的信达生物(1801.HK)、肺癌双抗布局的贝达药业(300558.SZ),以及未来2年有较多创新药集中上市的泽璟制药(688266.SH)。   风险提示: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商业化不及预期;同靶点竞争加剧的风险;医保谈判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12-28
    • 药店行业深度研究:处方外流加速,看好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药店行业深度研究:处方外流加速,看好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药店行业需求刚性,整体规模稳步增长。药店行业属于医药产业链的下游,直接面对消费者,主要负责药品的零售和分销,提供药学服务,并满足公众的用药需求,是流通环节的重要一环。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老龄化的加深,人们对药品和健康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零售药店作为销售渠道的重要一环,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消费升级和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推动作用。从规模看,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2013年2538亿上升至2022年501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8.2%,占药品销售整体市场份额上升至29%。   处方外流为长期趋势,为行业带来增量空间。处方外流又称处方外配,是指患者在医院进行疾病诊断治疗,由医师根据治疗方案开具药品处方后,不在医院药房进行处方调配,而选择到社会药房调配处方的行为,本质是打破医院、医生、处方、药品之间的利益纽带,实现处方流通的市场化。自2007年以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推动处方外流。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鼓励定点零售药房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并完善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支付及配套政策,药店在支付端迎来医保统筹基金的补充,且相关要求有利于推动药店行业整体提高合规化程度与管理能力。从处方外流现状看,2022年国内处方药销售规模12989亿元,而其中零售药店端的销售占比仅为15%,医药分业率大概处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处方药外流仍有较大空间。   行业集中度提高,药店连锁率不断上升,头部企业门店增速高于行业整体门店增速。2007至2022年,药店连锁化率从35.1%上升至57.8%;头部企业门店扩张增速也明显高于行业整体门店增速,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头部连锁药店相较单体药店及部分小规模连锁店,在采购成本、品牌、物流、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均具备优势。从扩张方式看,加盟方式成为各大头部药房扩张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1)资金占用少;2)头部企业管理能力强、有能力迅速将加盟店纳入自身的生态体系;3)部分潜在并购标的的估值较高。2021年10月,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的目标。而据中康科技在西普会上发布的数据,2022年药品零售百强企业直营门店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54.9%;药品零售连锁率57.8%,我们认为随着未来零售企业优化网点布局、加强药品零售品牌建设,国内药店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投资逻辑   头部企业的门店合规化程度更高、管理能力更强,因受监管信任程度更高,在承接处方外流的过程中有望获取更大份额;头部企业具备规模效应,在品牌、采购议价权、物流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更具优势。我们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区域龙头健之佳、漱玉平民门店扩张潜力大,同样值得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处方外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消费者购药习惯改变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12-27
    •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12月投资策略:布局2024年成长资产,看好药械国际化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12月投资策略:布局2024年成长资产,看好药械国际化

      化学制药
        好时机+高回报,布局第二波全球创新龙头。基于医药行业长期需求稳定增长的常识,我们认为今年三季度是行业基本面的绝对底部,且由于出清力度大,预计医药多数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将得到大幅优化。我们认为2023Q4是布局未来三年医药行情的最佳时机:医药行业处于基本面向上(需求稳定可持续,优质供给涌现,一般供给持续退出,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创新、合规、国际化)的大周期。   随着国内医药公司研发投入逐步兑现,预计未来三年医药行业的扣非利润将呈现出高增长态势。过去5年国内医药公司研发强度持续增大,收入增长和扣非利润增长均弱于研发增长,医药行业处于持续转型升级过程中。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行业即将迎来研发收获期,收入增长和扣非利润增长有望跑赢研发增长,释放转型升级的红利。以A股医药上市公司为例,预计未来3年收入增长在10-15%之间,若扣非利润率提升2个点,则未来3年医药行业的扣非利润有望增长75%,年化复合增长在20%以上。   建议积极布局两大主线,全球创新+患者获益。首先是国内医药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迎接第二波创新全球化,这一波的创新全球化不同于第一波CXO等配套产业的全球化,中国的医药产品将走向全球,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其次是国内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价值的优质产品/服务企业将脱颖而出,不合规、浪费、无效的产品和服务将退出市场,合规、经济、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未来都会获得长期成长空间。   细分行业投资策略:创新药:关注差异化创新出海以及国内大单品;医疗器械:布局集采出清、景气延续、药械协同、加速出海四条主线;中药:品牌OTC、中药创新药、中药资源品三条主线;疫苗:布局产品管线丰富,具备较强商业化、国际化能力企业以及差异化管线企业;CXO:关注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海外占比大的龙头企业及细分景气赛道龙头;生命科学上游:关注产品/服务具备竞争力,未来有望突围国内市场、成功国际化的优质企业;医疗服务:关注DRGs之下专科医疗和ICL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12月策略投资组合:A股: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智飞生物、联影医疗、金域医学、美好医疗、康缘药业、春立医疗、澳华内镜、药康生物、百诚医药;H股:康方生物、康诺亚-B、科伦博泰生物-B、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进度慢于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药品、器械、服务领域监管政策调整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3-12-27
    •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Medpace复盘,AZ收购亘喜生物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Medpace复盘,AZ收购亘喜生物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大型医院巡查方案公布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大型医院巡查方案公布

      生物制品
        上周医药生物行业下跌2.43%,沪深300下跌0.13%,行业跑输指数约2.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6个子行业全部以下跌报收,其中化学制药板块跌幅较大,超过3%,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跌幅略浅,不到2%。医疗服务、中药和生物制品板块下跌超过2%。个股层面,万泰生物周上涨23%,诺泰生物、奕瑞科技涨幅也居前,中科美菱、荣昌生物等个股跌幅居前。   目前医药生物板块整体TTM估值约为37倍,相比上周有所下跌,相对全部A股的估值溢价率为128%。虽行业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为安全的估值区间,大幅向下的压力不大。子行业中,生物制品行业TTM(剔除负值)估值最高,约65倍。化药和医疗服务板块估值其次,分别为39倍和38倍。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估值分别为30和19倍。   上周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包括巡查范围、巡查重点、组织实施、巡查要求四部分内容。其中巡查范围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巡查重点聚焦公立医院党建、行业作风建设、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对大型医院进行巡查为卫健委的常规监管内容,此前卫健委也发布过2010年、2015-2017年度、2019-2022年度的工作方案,中长期看,有利于行业健康合规化发展。   投资策略方面:虽短期医药板块受整体市场行情影响有所调整,但我们认为行业在政策端、业绩端、估值水平、持仓水平等方面均迎来了积极因素和变化,我们维持年度策略的观点,继续建议关注迎来积极变化的创新主线、受益于政策大力支持的中药板块以及“医疗+消费“等领域的具备较高性价比的龙头标的。个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智飞生物、爱博医疗、达仁堂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药品器械集采力度超预期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板块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12-27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第50周南方流感阳性率上升趋缓,北方阳性率下降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第50周南方流感阳性率上升趋缓,北方阳性率下降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趋缓,北方省份出现下降。以A(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B(Victoria)系。全国报告213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2023年第50周,南方省份检测到3251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2673份为A(H3N2),7份为A(H1N1)pdm09,570份为B(Victoria),1份为B型(分系未显示)。2023年第49周,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分离到721株流感病毒,其中594株为A(H3N2),127株为B(Victoria)。   2023年第50周,北方省份检测到2544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1895份为A(H3N2),52份为A(H1N1)pdm09,597份为B(Victoria)。2023年第49周,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分离到630株流感病毒,其中522株为A(H3N2),5株为A(H1N1)pdm09,103株为B(Victoria)。   流感流行趋势下,建议关注疫苗及药物相关需求。   建议关注:金迪克。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估值波动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0页
      2023-12-27
    • 抗体偶联药物行业报告:ADC频频出海兑现,聚焦BIC、FIC或差异化优势产品

      抗体偶联药物行业报告:ADC频频出海兑现,聚焦BIC、FIC或差异化优势产品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ADC频频出海兑现,聚焦BIC、FIC或差异化优势产品   ADC药物具备替代传统化疗的潜力,市场空间广阔。ADC将精准靶向的单克隆抗体同具备细胞杀伤毒性的小分子药物结合在一起从而兼具有效性和靶向性,单药形式主要应用于肿瘤领域末线治疗,能够克服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局限性。自2019年Polivy获批以来,ADC创新时代正式开启,近年来共10项ADC药物获批,当前全球一共15款ADC药物获FDA批准上市,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3-2030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从114亿美元增长至647亿美元,CAGR达28.1%。   ADC拥有良好的匹配度和协同性,MNC具备licensein动力。ADC作为潜力品种,单药通常定位于肿瘤末线治疗,联合PD-1免疫抑制剂则有望提升为一线疗法,在多个适应症领域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对于海外大药企而言,ADC产品与其自身管线布局战略契合度较高,能够填补产品组合空缺,通过licensein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自身时间成本,从而以较低投入博取未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关注国内拥有BIC、FIC或差异化优势产品的企业。   BIC产品:中国ADC产品具备BIC潜力的公司包括迈威生物(Nectin-4ADC9MW2821,全球进度前二)、翰森制药(B7-H3ADCHS-20093,全球进度前二)、乐普生物(EGFRADCMRG003,全球进度前二)、基石药业(ROR1ADCCS5001,全球进度前三)等,其中翰森制药HS-20093与2023年12月与GSK达成合作协议,预计剩余几家公司的核心ADC产品在2024年同样有机会实现授权出海。   FIC产品:CLDN18.2ADC全球开发进度领先。其中康诺亚/乐普生物授权给阿斯利康的“First-in-Class”产品CMG901作为全球首创,石药集团的SYSA1801开发进度仅次于CMG901,同时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未来也有望成为“Best-in-Class”产品。EFGR/HER3双靶ADC领域,百利天恒的BL-B01D1作为全球首款EGFR/HER3双抗ADC产品,近期与BMS达成了重磅合作,8亿美元首付款打破了国产ADC对外授权金额的记录。   差异化优势产品:以HER2(携载DXd类毒素)、TROP-2和B7H3为靶点的ADC药物未来有望突破泛瘤种领域,是海外药企丰富和补全现有抗肿瘤药物管线的重要拼图。拥有此类ADC产品、在2024年有望实现授权出海的药企主要有恒瑞医药(SHR-A1811:携载DXd类TOP-1抑制剂毒素的HER2ADC,潜在“Me-better”产品;SHR-A2009:HER3ADC;SHR-A1921:TROP-2ADC)等。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3-12-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