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183)

    • 医药行业周报:Insmed首创DPP1抑制剂NCFBE三期临床成功

      医药行业周报:Insmed首创DPP1抑制剂NCFBE三期临床成功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5月29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32%,跑输沪深300指数0.4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7名。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1.11%)、医疗耗材(+0.29%)、体外诊断(+0.17%)表现居前,其他生物制品(-0.43%)、医疗研发外包(-0.39%)、医药流通(-0.36%)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汉商集团(+10.00%)、佰仁医疗(+5.81%)、康为世纪(+4.42%);跌幅榜前3位为仟源医药(-7.98%)、启迪药业(-7.86%)、ST景峰(-5.24%)。   行业要闻:   5月28日,Insmed宣布首创DPP1抑制剂Brensocatib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E)的三期临床ASPEN达到主要终点,10mg、25mg两个剂量组相对比安慰机组肺部恶化年发生率分别下降21.1%、19.4%,研究也达到的预设的次要终点。Brensocatib为一款全球首创的DPP1抑制剂,最初由阿斯利康开发,2016年10月5日阿斯利康以3000万美元首付款、1.2亿美元里程金的价格将其全球独家权益转让给了Insmed。   (来源:Insmed)   公司要闻:   恒瑞医药(60027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SHR0302碱凝胶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适应症为白癜风的临床试验,该药是一种外用、高选择性的JAK1抑制剂。   灵康药业(603669):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美兰史克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氟马西尼注射液”《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华纳药厂(688799):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湖南华纳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精氨酸布洛芬《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并在CDE“原料药、药用辅料和药包材登记信息公示”平台公示。   泽璟制药(68826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盐酸吉卡昔替尼片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30
    •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分析之CRO、CDMO:寒冬已逝,黎明将临,底部区域积极配置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分析之CRO、CDMO:寒冬已逝,黎明将临,底部区域积极配置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CRO、CDMO板块完美收关,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市场关注度高的27只CRO与CDMO创新药产业链核心标的分别组成CRO与CDMO板块,对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发掘数据背后的行业趋势。   2023年板块持续稳健,2024Q1受大订单基数扰动增长略有放缓,部分公司订单逐步恢复。   1)业绩持续稳健:2023年CRO、CDMO核心标的板块收入+1.5%,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15.7%,归母-11.5%,经调整None-IFRS归母+3.0%。分季度看,2024Q1收入-12.8%,归母-42.0%,经调整None-IFRS归母-29.7%。   2)细分来看,CDMO剔除新冠快速增长,CRO维持稳健增长:①小分子CDMO:源于大订单交付减少,小分子CDMO收入-10.4%,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31.1%;②大分子CDMO:持续维持快速增长态势,收入+20.5%;③临床前CRO:源于投融资波动带来订单放缓,临床前CRO收入+9.4%;④临床CRO:相关疫苗项目高基数下持续稳健,收入+10.7%。   3)供给端有望逐步出清:2023年板块固定资产+22.3%、在建工程+5.5%,2024Q1固定资产+12.2%、在建工程-1.7%,均较过去两年增长快速放缓   4)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行业马太效应凸显,2023年前五家收入规模占比升至70.8%(+0.5pp)。   5)部分公司新签订单逐步恢复:源于2024Q1全球投融资逐步恢复,康龙化成2024Q1新签新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博腾股份2024Q1前端市场询盘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新签订单呈现恢复性增长。   投资建议:寒冬已逝,黎明将临,底部区域建议积极配置:   1)CRO:①源于2023年CRO板块受国内外投融资环境、不利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随着不利因素逐步消退,我们预计板块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持续看好临床CRO(泰格医药、普蕊斯、诺思格、博济医药等)与仿制药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投资机会;②2024年以来,海外CPI月度数据虽有波动,但加息节奏呈逐步放缓趋势,投融资改善预期有望边际向好,且部分公司Q1订单已然看到恢复,我们预计海外收入为主的一体化CRO/CDM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等)及国内临床前CRO(昭衍新药、美迪西、方达控股、泓博医药等)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2)CDMO:①源于下游单品持续快速放量,化学大分子CDMO如多肽、寡核酸CDMO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相关产业链(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投资机会。②2023H1小分子及大分子CDMO获益于大订单交付,我们预计随着订单逐步交付完毕,高基数或将带来一定季度间波动,但随着前端项目持续向后端延伸,剔除大订单增长有望逐步恢复,建议关注头部公司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皓元医药等。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数据样本存在一定筛选,或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05-30
    • 驱蚊用品:户外和母婴市场需求助推驱蚊用品行业高速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驱蚊用品:户外和母婴市场需求助推驱蚊用品行业高速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夏秋季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 意味着中国的驱蚊市场在这段时间将会迎来旺季, 各大品牌和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防蚊防虫产品, 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 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更多消费者不再依赖传统的驱蚊产品, 而是转而关注适用于户外运动和多种户外生活方式场景的新型驱蚊产品。 未来, 驱蚊用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以7.2%的增长率上升, 2028年突破160亿元。   驱蚊用品行业定义   驱蚊用品是指用于居民防治蚊虫的日常卫生杀虫用品。 传统的盘式蚊香、 电蚊香片以及电热液体蚊香的有效成分均为含有杀虫剂的化学制剂, 原材料及驱蚊原理相同, 唯一的区别在于载体不同。 目前, 植物源性成分已广泛用于制成驱蚊产品。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 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 , 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 该产品均属于农药产品。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4-05-2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关节接续采购落地,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关节接续采购落地,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5月20日-5月24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3.74%,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6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0.94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9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8.26%,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3.43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2位。   核心观点   人工关节接续采购落地,中标价格整体良好。据人民网报道,国家医保局组织各省份开展人工关节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21日在天津开标。援引中国证券报消息,此次接续采购产品为人工关节医用耗材,产品范围与首轮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相同,包括人工髋关节(陶瓷-陶瓷类、陶瓷-聚乙烯类和合金-聚乙烯类)和人工膝关节,采购周期则从过去的两年延长为三年。本次接续采购共有6000多家医院参加,填报需求量58万套,比首轮集采略有增加,其中髋关节28.6万套、膝关节29.4万套。与首轮集采结果相比,本次接续采购中选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平均下降6%左右。接续采购中选结果将于6月份在全国落地实施,与上一轮集采平稳有序衔接。   国产厂家采购量占比提升,竞争格局逐步优化。本次接续采购共有54家企业的167个产品拟中选,其中既包括首轮集采中选的主流内外资企业,也有部分新企业,中选产品供应更加多元。中选产品的价差平均从首轮集采的2.8倍缩小至1.1倍,市场竞争更加公平,企业供应更有保障。髋关节中,耐磨性能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的新一代含陶瓷材质髋关节产品比例从集采前的87%上升至95%,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的材质结构将更加优化。与首次国家集采相比,捷迈、强生、施乐辉和史赛克四大进口厂家采购量占比逐步下降,达25%。国内厂家中正天医疗采购量市占率最高,为16%,其次为爱康医疗15%和春立医疗8%。进口厂家中捷迈采购量市占率最高,达10%,其次为强生9%和施乐辉4%。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此次关节接续采购落地,国产厂家采购量占比提升,国产替代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05-29
    • 医药行业周报:卫材/渤健AD新药Lecanemab在韩国获批上市

      医药行业周报:卫材/渤健AD新药Lecanemab在韩国获批上市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5月28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98%,跑输沪深300指数0.25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疫苗(-0.58%)、医疗研发外包(-0.67%)、体外诊断(-0.86%)表现居前,医药流通(-2.25%)、血液制品(-1.75%)、医院(-1.4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欧林生物(+13.45%)、康为世纪(+11.70%)、蓝帆医疗(+9.96%);跌幅榜前3位为仟源医药(-10.20%)、共同药业(-7.20%)、圣达生物(-6.53%)。   行业要闻:   近日,卫材和渤健宣布,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已批准人源化抗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Lecanemab(仑卡奈单抗)上市,用于治疗早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或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成人患者。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会导致患者智力障碍、精神异常、社会与生活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正常生活。   (来源:卫材)   公司要闻:   海思科(002653):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四川海思科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公司自主研发的HSK44459片IND申请获得受理,该药主要用于治疗间质性肺疾病。   司太立(603520):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上海司太立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钆贝葡胺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该药是一种适用于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性磁共振成像(MRI)的顺磁性对比剂。   东亚药业(60517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世界卫生组织出具的针对左氧氟沙星原料药的CPQ,表明该产品符合WHO对该品种的质量要求,成为该产品相关制剂生产商的WHO推荐采购供应商,为该产品全球市场拓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百奥泰(688177):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将BAT2506(戈利木单抗)注射液在欧盟、英国、瑞士以及其他部分欧洲国家市场的独占的产品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STADA,首付款及里程碑款总金额最高至1.575亿美元,其中包括1000万美元首付款、累计不超过1.47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净销售额的两位数百分比作为收入分成。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2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MDI海外供应缩减,制冷剂价格持续上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MDI海外供应缩减,制冷剂价格持续上行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3.24%,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08%;基础化工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16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7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有机硅(2.22%),纯碱(-1.30%),聚氨酯(-1.43%),钛白粉(-1.59%),胶黏剂及胶带(-1.82%)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R22(11.11%)、R410a(10.29%)、水合肼(9.68%)、菊酯(8.33%)、苯胺(5.64%)。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液氯(-12.00%)、液氨(-11.67%)、国际磷矿石(-6.47%),NYMEX天然气(-5.12%)、甲醇(-5.10%)。   行业重要动态   5月21日陶氏化学发布消息,称其美国Freeport的44万吨/年的MDI装置,因MDI原料供应问题出现不可抗力;同时,巴斯夫位于盖斯马年产40万吨MDI工厂,科思创位于德克萨斯贝敦的年产33万吨MDI工厂,因不可抗力4月份短停,当前低负荷运行。叠加陶氏北美装置44万吨/年装置,近期仅北美地区就有117万吨/年装置遭遇不可抗力,占北美地区总产能的70%,全球总产能的11%。在此之前,位于匈牙利的宝思德MDI产品供应发生了不可抗力。海外装置事故频发,MDI供应缩减。   根据商务部公告,自2024年5月1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聚聚甲醛具有机械强度高、高耐疲劳性、高耐蠕变性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可直接用于或经改性后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日常用品、运动器械、医疗器具、管道管件、建筑建材等领域。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我国聚甲醛(POM)表观消费量为65.6万吨,其中进口33万吨,对外依存度约为50%。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煤化工板块。建议关注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煤化工板块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鹿山新材、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4-05-29
    • 医药:罕见,集采还能提价?!国产长效干扰素绝对龙头:业绩节节攀升,又喜迎市场独占期

      医药:罕见,集采还能提价?!国产长效干扰素绝对龙头:业绩节节攀升,又喜迎市场独占期

      医药商业
        风云君写过非常多的中药企业,熟悉市值风云的老铁应该能感受到中药的强悍,而强悍之处很大程度在于没有丧失定价权。   最近,风云君注意到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在集采背景下同样保持着强悍的定价权,同时竞争格局友好,在研管线好消息不断。   这家企业上市以来交出的成绩单可谓亮眼,2020-23年,公司营收CAGR为38.5%,2023年营收21亿,今年一季度继续同比增长30%。   风云君忍不住恭喜的同时也犯嘀咕:真的这么香吗?早在2020年,风云君研究过这家公司,当时它还是个小透明,如今已从牛夫人变成小甜甜了吗?   拳头产品“派格宾”营收、销量年增速超50%   这家公司是特宝生物(688278.SH),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药物为主要研发方向,专注重组蛋白质及其长效修饰领域20余年,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2020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目前公司有5大单品,其中“派格宾”是属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领域的药物,剩下四个——特尔立、特尔津、特尔康和珮金,均属于肿瘤治疗相关的造血生长因子类药物,以上产品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先来看核心产品派格宾,这是带动公司增长的拳头产品,这是一款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长效干扰素产品,也是全球第一个40K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   派格宾自2016年上市以来持续放量,2018-23年,销量CAGR为52.8%,营收CAGR为57.1%,2023年营收为17.9亿,占总营收的85.2%。
      市值风云
      16页
      2024-05-29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分析借鉴国际药品定价经验,建立完善中国创新药价格体系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分析借鉴国际药品定价经验,建立完善中国创新药价格体系

      生物制品
        核心观点:   借鉴海外药品定价模式:美国市场自由定价,日本类比参考定价,英国利润调控定价。①美国实行市场自由定价,政府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药企和PBM等中间商在逐利的动机之下持续推高药价,以加重患者就医负担为代价成为全球创新药市场的商业价值高地。②日本在医改控费的大环境下,通过类似比较或成本核算法,为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提供创新溢价,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减少医疗支出。③英国在平衡各方利益后,通过设定销售增长上限和调整企业返利比率干预药价,并经过药物的成本效益评估确定准入国家医保体系的最终价格,将药价稳定在合理区间。不同的定价模式构建出全球多元化药品价格体系,根据2021年全球前25名畅销药品的销售数据,美国平均药价约为英国和欧盟的4倍、日本的5倍,远超我国创新药的整体定价水平。   从医保谈判至价格首发,探索我国创新药定价新模式。常态化开展的医保谈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谈判将市场自主调节形成的零售价调整为医保支付价,再由续约价格调整新规平滑药品价格曲线。在我国目前药品价格体系之下,进口创新药定价或触及底部,“K药”“O药”赠药降价后的年治疗费用仍为国产“PD-1四小龙”的2倍;而国产创新药出海定价屡创新高,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在中美市场的目录价价差高达33倍。海内外创新药定价差异近期成为关注焦点,为支持高质量创新药获得与高投入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国家医保局尝试引入首发价格形成机制,以量化自评的方式给予中高点数产品价格稳定期、挂网流程加速、省域协同联动等支持政策,将定价、挂网和采购等关键政策资源重点分配给真正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企业,鼓励以临床价值为核心、聚焦实际医疗需求的新药研发创新。   投资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定价模式,建立完善我国创新药价格体系是保障医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常态化开展的医保谈判已成为我国创新药定价机制中的重要一环,若化学药品首发价格新机制及医保支付价改革能顺利推进,将从支付和准入端为创新药提供政策支持,促使创新药投融资市场由底回升,为创新药企业注入中长线投资资金,进一步推动创新研发进展。推荐关注1)医药创新产业:恒瑞医药、科伦药业、迈威生物、迪哲医药、艾力斯、华东医药、信立泰、百奥泰、首药控股、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科伦博泰、中国生物制药等。2)CXO及制药产业链: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纳微科技、奥浦迈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创新企业融资困难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05-29
    • 中国聚砜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聚砜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