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23)

    • 天然色素行业点评:FDA计划淘汰合成色素,国内天然色素企业或受益于需求爆发

      天然色素行业点评:FDA计划淘汰合成色素,国内天然色素企业或受益于需求爆发

      化学原料
        事件描述:   美国HHS和FDA宣布计划逐步淘汰石油基合成食用色素,美国天然色素增量需求有望爆发。2025年4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宣布一系列措施,旨在到2026年底前消除美国食品供应中所有石油基合成色素。具体措施如下:1)FDA将建立国家标准和时间表,鼓励行业自愿从合成色素过渡到天然色素。2)FDA撤销对两种合成色素的授权,并在2026年底前以“自愿”形式消除六种主要合成色素的使用。3)FDA加速审查天然色素。4)FDA计划与NIH合作,开展全面研究以了解食品添加剂可能如何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发展。   事件点评:   我们认为在美国市场,天然色素将对合成色素进行全面替代。一方面,参考欧洲先例,2008年欧盟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另一方面,在美国食品零售网络通常跨州分布,因此单个州的合成色素禁令将导致企业在全美范围内尽快切换至天然色素。美国天然色素企业SensientTechnologies称,美国合成色素向天然色素的转换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机遇”。超过一半的美国州已针对食品中的合成色素开展立法活动,众多领先品牌食品公司已宣布计划在2027年底前完成向天然色素的转型。目前天然色素在欧洲渗透率超过80%、日本占据主流、美国接近1/3、拉丁美洲约25-30%、我国接近或低于美国,中美两国及拉丁美洲的替代空间仍较为广阔。   天然色素用量相较合成色素提升4-12倍,天然色素需求有望爆发。根据SensientTechnologies,由于天然色素的色彩浓度不及合成色素,实现相同色调对应的色素用量将提升4-12倍。以日落黄为例,2025年美国日落黄色素需求约2500吨,若使用天然色素替代,至少新增1万吨的天然色素需求。   根据Mordorintelligence,全球黄色色素需求占比仅为34%(日落黄与柠檬黄等色素),则占比超过56%的诱惑红色素的替代市场更为广阔。目前诱惑红、日落黄、柠檬黄等合成色素的替代天然色素品种包括甜菜红、胭脂虫红、辣椒红、番茄红素、叶黄素等产品。   投资建议:国内天然色素企业有望受益于美国合成色素淘汰计划,建议关注晨光生物。晨光生物是全球植物提取行业第一梯队企业,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三大主力产品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甜菊糖苷、花椒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姜黄素、葡萄籽提取物、番茄红素、迷迭香提取物等梯队产品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公司正积极推动辣椒红、番茄红素、叶黄素等产品在天然色素领域的市场应用,有望受益于美国合成色素淘汰计划。   风险提示:美国天然色素政策不及预期风险;食品安全风险;上游农产品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贸易政策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9-03
    • 合成生物学周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鄂托克旗首个合成生物项目开工

      合成生物学周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鄂托克旗首个合成生物项目开工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5/08/25-2025/08/29)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8.25个百分点至1845.19。上证综指上涨0.84%,创业板指上涨7.74%,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7.41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0.51个百分点。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要发挥我国优势,以多领域为重点实施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让人民共享成果。还明确了到2027年、2030年、2035年的发展目标,涵盖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融合、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等方面,同时从重点行动、基础支撑能力、组织实施等维度作出部署,以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资料来源:国务院)(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华南农大团队将木糖渣变身肥料“衣裳”,研发绿色控释尿素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孙少龙教授团队针对木质素价格高升限制其基包膜肥料规模化推广的问题,以价格低廉、年产量大的木糖渣为涂层材料基料,通过定向液化技术将其转化为含活性羟基的多元醇,再与二异氰酸酯交联形成带微孔结构的聚氨酯网络内层膜体系,结合环氧树脂/地蜡复合系统外层膜体系,提出“农业废弃物-功能材料-绿色肥料”全链条解决方案,成功创制木糖渣基包膜控释尿素(XRCU)。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上,博士研究生韦少奇为第一作者。该肥料有双层包膜结构,理化与控释性能优异,田间试验显示能显著提升作物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质,为农林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化肥减施增效、香蕉绿色可持续发展及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资料来源: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鄂托克旗首个合成生物项目开工,剑指生物制造国际高地   8月28日,鄂托克旗首个合成生物项目——鄂尔多斯市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杭州恩和生物与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合资成立)在当地产业园奠基,项目投资2.3亿元,一期建成后年产4000吨生物基丙酸钙,将成全球清洁标签系列产品单品最大生产企业,二期将深化“生物+化工”融合;恩和生物具备合成生物全链条技术能力,其BotaFreewayBiofoundry平台可高效转化研发成果,近一年多来先后与伊利系企业、珀莱雅、新和成、Syensqo世索科、Puratos焙乐道等不同领域企业合作,涉及生物基材料、化妆品、工业菌株、洗护及食品原料等领域。(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天然纤维“着装”游艇:Bcomp与Sunreef合作换新装   近日,瑞士Bcomp公司与游艇制造商Sunreef合作,将其由亚麻纤维与生物基或可回收树脂复合而成的ampliTex材料(作为玻璃材质替代品,无毒、可持续性强、刚度高且具减振性能)用于新款“100SunreefPower”动力双体船的前部区域、吧台等内部装饰,这些部件机械性能佳、环保影响小,外观为珍珠灰与炭黑色,既满足个性化定制,也助力可持续发展与契合现代设计;双方均秉持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理念,此次合作将高性能生物基材料引入游艇行业,拓展了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Bcomp的该类材料已应用于赛车座椅、帆船等多领域,Sunreef和Bcomp相关负责人均对合作及可持续游艇设计前景表示认可。(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与能源,华安证券研究所)   Citroniq与ABB合建全球首座商业级生物聚丙烯工厂   近日,美国负碳材料制造商Citroniq已与瑞士ABB签署供应协议,由ABB为其计划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建设的全球首座全商业规模生物聚丙烯工厂提供先进的自动化、电气化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ABBAbilitySystem800xA集散控制系统等及相关工程服务;Citroniq正与鲁姆斯技术公司合作建设四座生物基聚丙烯工厂,首座内布拉斯加州工厂已筹得1200万美元,将采用鲁姆斯“Verdene聚丙烯技术套件”,原计划2027年投产,现调整为2029年,投产后预计年用玉米基乙醇生产40万吨生物聚丙烯,捕集300万吨二氧化碳,满负荷运营时或使美国聚丙烯生产碳排放量降低20%。(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与能源,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
      17页
      2025-09-03
    • 医药日报:卫材仑卡奈单抗新剂型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AD

      医药日报:卫材仑卡奈单抗新剂型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AD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9月2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06%,跑输沪深300指数0.32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7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1.67%)、其他生物制品(-0.21%)、医疗研发外包(-0.26%)表现居前,医院(-2.61%)、疫苗(-1.84%)、医疗耗材(-1.83%)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长春高新(+10.00%)、百济神州(+8.28%)、维康药业(+8.23%);跌幅榜前3位为济民健康(-10.02%)、舒泰神(-9.97%)、苑东生物(-8.91%)。   行业要闻:   近日,卫材(Eisai)宣布,美国FDA已批准仑卡奈单抗皮下自动注射剂型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维持治疗。仑卡奈单抗皮下自动注射剂型是一款可在家中完成AD自动注射疗法,由卫材研发,该皮下自动注射器(SC-AI)含360mg/1.8mL(200mg/mL)剂量,可在约15秒内完成给药。仑卡奈单抗是一种靶向淀粉样蛋白(Aβ)的单克隆抗体,可持续清除有神经毒性的原纤维即Aβ斑块,延缓病情进展。   (来源:卫材,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君实生物(688180):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对251名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2,617.5871万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55%,授予价格为46.67元/股,共分为2期行权,比例各为50%,业绩考核目标为:1)若2025年营收不低于22、23、24亿元或者2025年净利润减亏比例不低于25%、27%、29%,则第一个行权期的行权比例为80%、90%、100%;2)若2025-2026年累计营收不低于50、52、54亿元或者2026年净利润减亏比例不低于72%、74%、76%,则第二个行权期的行权比例为80%、90%、100%。   科兴制药(68813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深圳科兴研发的“GB08注射液”II期临床研究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该药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Fc融合蛋白长效化生长激素。   九强生物(30040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胃泌素17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获批上市。   人福医药(600079):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武汉普克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软胶囊的《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9-03
    • 药店如何打造更年期女性“第二客厅”

      药店如何打造更年期女性“第二客厅”

      化学制药
        中国女性消费者健康消费洞察   安性人口总数及占比   截至2024年,中国女性人口数量超过6.89亿,占全国总人口48.%左右,女性劳动参与率达61.2%,较2010年提升8.7个百分点,稳定的占比意味着女性消费市场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是零售业态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   她经济市场规模   2024年中国女性年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2万元   2025年她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突破12.8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5%:若包含关联产业则辐射超30万亿经济体量,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规模
      健康产业生态大会
      23页
      2025-09-03
    • 破解药店困局:慢性伤痛品类高复购之道

      破解药店困局:慢性伤痛品类高复购之道

      医药商业
        行业面临的困难   1)存量市场   2)第二波价格战来临   不计成本的流量平台入局,补贴以百亿为数量级(B2C),强拉行业入价格战之坑(020)。   3)行业以高毛利商品为核心营销模式运行20年,大的创新暂时没有出现。   行业共识   1)“单纯性卖药品“转向”卖药品“+”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服务”,以获取更多溢价。   2)错误的、不可能实现的大目标,行业转型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自标太宏大而模糊根本不可能落地变现。
      健康产业生态大会
      22页
      2025-09-03
    • 连锁药房线上+线下:全渠道专业化服务运营实战分享2025年

      连锁药房线上+线下:全渠道专业化服务运营实战分享2025年

      医药商业
        行业机会与痛点   线下门店客流下滑,顾客购物习惯向线上转移,线上平台竞争加剧,毛利率面临压力,企业需重新布局渠道,寻找增长点。   客流分化   消费者需求升级,既要求“30分钟急送”,又期望获得药事服务,如慢病管理和用药咨询,企业需满足多元需求,提升服务竞争力。   需求升级   未来店铺类型   未来店铺将分为三种:线下服务店、仓店、线上+线下服务店,连锁需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定位,选择不同门店合适的发展模式。核心战术:紧贴用户需求的选品策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消费者需求,为工业和连锁提供选品依据,助力选择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品种和品规,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趋势,不断调整选品策略,确保产品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提高市场占有率。   工业根据平台数据,优化产品结构,连锁结合自身优势,精准选品,双方协同合作,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互利共赢。
      老百姓
      8页
      2025-09-0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5年第34周):RDN被纳入高血压治疗指南,海内外厂家进展持续推进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5年第34周):RDN被纳入高血压治疗指南,海内外厂家进展持续推进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疗服务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上涨1.2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2.71%,中小板指上涨4.47%,创业板指上涨7.74%,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0.65%,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0.72%,生物制品下跌1.20%,医疗服务上涨3.08%,医疗器械下跌1.60%,医药商业下跌2.46%,中药下跌2.29%。医药生物市盈率(TTM)40.2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3.09%分位数。   RDN为高血压治疗带来创新疗法,已被ACC/AHA纳入最新治疗指南。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从2002年的18.8%升至2022年的31.6%,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改善仍不足。当前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为主,但部分患者难以长期有效控制。为满足未控高血压患者的需求,肾神经阻断术(RDN,利用能量破坏肾动脉神经以改善血压调控)被视为潜在长期有效治疗方式。2025年8月,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首次将RDN纳入指南作为特定人群的可选治疗方案,美国医保部门(CMS)也正推动其纳入医保报销,未来有望在临床推广。   海内外厂家RDN布局加速,国产产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当前美敦力及ReCor两家产品获PFA批准。国内共获批四款RDN产品,包括三家国产产品。目前国内获批的四款RDN产品分别来自美敦力、信迈医疗、魅丽纬叶以及安通医疗。国产的RDN产品在部分产品设计方面与外资产品形成差异化优势,同时积极开展海外市场的产品注册和商业化进程,建议关注RDN产品研发及商业化进程领先的国产厂家。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9-02
    • 生物柴油行业周报:SAF价格周度大幅上涨15%+,原材料端价格仍处高位

      生物柴油行业周报:SAF价格周度大幅上涨15%+,原材料端价格仍处高位

      化学制品
        本周(20250825-20250831)SAF价格同比上涨15%+。本周四,外盘SAF到岸价报2600.54美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5.06%;外盘HVO离岸价报2320.25元/吨,环比上周下跌0.24%。欧洲Ucome离岸价报1295.06欧元/吨,环比上周四上涨0.63%,涨跌幅度为+8.08欧元/吨;中国Ucome离岸价报1170.20美元/吨,环比上周持平;东南亚生物柴油离岸价报1176.25美元/吨,环比上周上涨0.44%,涨跌幅度为+5.20元/吨。从国内价差端来看,若考虑一个月地沟油库存,本周四,国内出口欧洲生物柴油价差为3000元/吨,周度环比变动幅度为-13元/吨。   本周(20250825-20250831)国内潲水油与地沟油价格高位上涨。本周四,国内潲水油平均报价为7140元/吨,较上周环比变化幅度为+40元/吨;地沟油平均报价为6630元/吨,较上周环比变化幅度为+40元/吨。   行业动态新闻:(1)本周SAF价格大幅拉升:据金联创数据显示,本周欧洲HVO价格重心窄幅上移,而SAF价格上涨明显,目前SAF FOB FARAG价格攀上2574.25美元/吨,随着欧洲SAF现货价格的不断上修,中欧SAF贸易商谈氛围转暖,部分HVO/SAF工厂正在准备复工或投产。且目前在营HVO/SAF工厂的装置运行负荷普遍较高,订单无虞,符合近期HVO/SAF市场的高活性表现。(2)爱尔兰发布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路线图:爱尔兰交通部长近日发布《可持续航空燃料政策路线图》。据官方公告显示,该路线图将被采纳为爱尔兰航空业脱碳计划,并为未来政策制定指明方向。基于欧洲航空安全组(EUROCONTROL)的航空活动预测和《欧盟航空再生燃料条例》授权要求,爱尔兰预计将从2025年开始实施SAF强制供应比例:2025年达2%,2030年达6%,2035年达20%。(3)马来西亚计划2025年底前启动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并修订生物燃料政策:马来西亚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周三在议会会议上表示,该国将于年底前开始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并正在修订《国家生物燃料政策》,将SAF和其他第二代生物燃料纳入战略组成部分。种植与原产业部正致力于建立全面的SAF生态系统,包括根据《2007年马来西亚生物燃料工业法案》简化许可证审批流程,以及开发储存、混合、运输和分销基础设施。该部门还在起草一项提案,计划从2027年1月起强制要求所有从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的国际航班使用1%的SAF混合燃料。   投资建议:重视生物航煤、生物船用燃料带来的全球生物柴油市场新增量,叠加原材料出口增值税退税取消落地,生物柴油企业有望迎来需求增长、原材料供应增多的双向推动,建议关注国内拥有较大生物柴油或原材料产能的上市公司:卓越新能、嘉澳环保、山高环能、海新能科、朗坤环境。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政策推行力度不及预期,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9-02
    • 氟化工行业:2025年8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

      氟化工行业:2025年8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8月氟化工行情回顾:截至8月末(8月29日),上证综指报3857.93点,较7月末(7月31日)上涨7.97%;沪深300指数报4496.76点,较7月末上涨10.33%;申万化工指数报4064.30,较7月末上涨8.98%;氟化工指数报1681.54点,较7月末上涨16.75%。8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赢申万化工指数7.77pct,跑赢沪深300指数6.42pct,跑赢上证综指8.78pct。   主流制冷剂产品未来价格稳定增长。R32方面,随着年度配额的持续消化,各家年度内可售货源有限,存明显的挺价惜售心态,供应端对价格利好支撑较强,新单价格或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预计9-11月均价分别在6.2万元/吨、6.3万元/吨、6.4万元/吨。R134a方面,随着年度配额的持续消化,卖方挺价心态或持续增强,四季度出口需求的逐步增量同时气雾罐等长协订单陆续进入商谈阶段,基本面利好支撑仍偏强,市场或仍有进一步冲高预期。卓创资讯预计未来三个月,国内制冷剂R134a市场价格或延续稳中上行,预计9-11月均价格或在5.2万元/吨、5.3万元/吨、5.4万元/吨。   出口价格方面,截至2025年7月出口均价,R22、R32、R134a等产品外贸价格受海关出关、船运周期等因素影响,与内贸月度价格仍然倒挂,但企业端内外贸报价已协同一致。具体来看,2025年7月R32出口均价为46576元/吨,R22出口均价为26480元/吨,R134a出口均价为44598元/吨,R125/R143系列出口均价为31665元/吨。   去年空调生产基数较高,2025年9月空调总排产同比下滑。2025年上半年空调内销排产数据持续上涨,其中1-2月让步出口被动减量,3月逐步起量,除季节性备货因素影响,两新政策推动也有较大促进,5-6月随着618大促节点临近叠加需求旺季,排产表现强势增长。进入夏季东北、山东、河南等多地高温天气带动空调终端市场销量提升,行业库存进一步消化。进入三季度,9月家用空调内销排产呈现下滑趋势,一方面受到去年国补基数较高影响;另一方面受上半年需求进一步透支,企业对生产预期有所保留。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7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4492万台,同比+4.2%,出口市场自5月起开始出现下滑趋势,6月除大洋洲因小基数保持增长外,其他区域均不同程度下滑。7月出口受高库存压力影响,整体处于下行周期,除欧洲受高温天气利好表现增长、大洋洲因基数较低实现一定增长外,亚洲拉美由于转口贸易受限表现下滑。   排产方面,据产业在线家用空调内销排产报告显示,2025年9月排产572万台,同比-6.3%;10月内销排产同比下滑23.4%,11月排产同比下滑17.6%。出口排产方面,2025年9月出口排产502.5万台,同比-16.6%;10月、11月出口排产下滑比例逐步改善。   液冷带动上游氟化液与制冷剂需求提升。随着AI技术发展,服务器功率密度大幅提升,传统风冷散热方式已达瓶颈,液冷技术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其中浸没式及双相冷板式液冷成为未来趋势,带动上游氟化液及制冷剂需求快速增长,全氟聚醚、氢氟醚、全氟胺、六氟丙烯低聚体均各具优势,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等。此外,R134a可用于双相冷板式冷却液,巨化股份拥有R134a配额7.65万吨,占比37%;昊华科技拥有5.42万吨配额,占比26%;三美股份拥有4.99万吨配额,占比24%。   本月氟化工要闻: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大幅增长;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发布PFAS限制措施更新提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禁止生产以氢氟碳化物(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甘肃詹鼎新材料二期项目成功封顶;华谊三爱富已成功建成全氟聚醚规模化生产装置。   投资建议: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延续,R22、R32等品种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海内外空调生产、排产大幅提升。二代制冷剂R22等品种在供给快速收缩、空调维修市场的支撑下,预计2025年将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供给虽同比小幅提升,但2024年库存消耗殆尽,需求端也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我们认为,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此外看好液冷产业对氟化液与制冷剂需求的提升。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公司。   风险提示:氟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风险(氟制冷剂环保政策趋严、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配额发放政策变更等);全球贸易摩擦及出口受阻;地产周期景气度低迷;各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5-09-02
    • 医药行业周报:人福医药:创新管线有哪些?

      医药行业周报:人福医药:创新管线有哪些?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8月25日至8月29日,医药指数下跌0.65%,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3.37%。本周,天臣医疗、艾力斯、迈威生物-U等公司涨幅居前,医疗服务本周涨幅靠前,继续重点看好创新药,关注下半年有BD强催化的核心标的。建议关注:1)创新药作为较为确定的产业趋势,重点关注:A股)热景生物、华纳药厂、微芯生物、悦康药业、前沿生物、福元医药、昂利康、信立泰、一品红、科兴制药、泽璟制药、科伦药业、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翰森制药;2)25年业绩或逐季度边际改善、估值水平较低且有边际改善的个股,建议关注CXO及产业链(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百普赛斯等)、昆药集团、马应龙、开立医疗、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海泰新光、麦澜德等;3)集采边际改善板块:医疗耗材(南微医学、微电生理、爱博医疗、心脉医疗等),药品(人福医药、恩华药业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上涨个股数量101家,下跌个股385家,涨幅居前为天臣医疗(+31.04%)、艾力斯(+25.62%)、迈威生物-U(+22.39%)、万邦德(+21.97%)、透景生命(+18.91%),跌幅居前为立方制药(-13.93%)、悦康药业(-11.90%)、康华生物(-11.14%)、辰欣药业(-11.10%)、皓宸医疗(-10.93%)。   人福医药创新管线已具规模,大股东赋能下研发有望提速,看好公司从麻醉药龙头向综合性医药研发龙头转型。人福医药为国内老牌Pharma,坚持多年高研发投入,2021年开始每年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2020-2024年5年研发支出合计达到63.0亿元,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达到16.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扣除商业)的比例达到11.4%。截止2024年,公司共有在研项目500多个,其中1、2类创新药项目60多个,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研发管线已经较为丰富:1)从治疗领域看,研发管线从传统优势麻醉镇痛领域向呼吸、癌症、自免和慢性病等多领域拓展;2)从靶点创新来看:在麻醉镇痛领域,公司布局外周κ阿片受体抑制剂(临床二期)、Sigma-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临床一期)、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抑制剂(临床一期)、钠离子通道阻断剂(临床一期)等多个创新靶点,不断强化公司在镇痛领域竞争力。在肿瘤领域,公司布局SOS1抑制剂(临床一期)、EP4抑制剂(临床一期)以及anti-FGFR2b单抗(获批临床)等靶点,进军广阔肿瘤市场。此外,积极布局ATX抑制剂(肺纤维化适应症,临床二期)、15-PGDH抑制剂(炎症性肠病适应症,临床一期)、P2X3拮抗剂(慢性咳嗽,临床一期)等创新靶点,打开公司长期成长天花板;3)从临床进度来看,公司多个早研产品处于第一梯队,如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为国内第二报产,其他管线如ATX抑制剂、15-PGDH抑制剂和SOS1抑制剂等多个产品研发进度处于国内前三。总体来看,人福医药经过多年研发投入,目前创新管线规模已经显现,随着后续央企大股东招商局在创新方面给人福医药带来的赋能,我们认为公司的创新研发有望加速、研发效率有望提高,我们看好未来人福医药在创新管线方面有望持续取得积极进展,带动公司从麻醉药龙头向综合性医药研发龙头转型。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创新药打开中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百利天恒、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创新药公司正在以全球First-in-class的姿态快速崛起;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BD持续创纪录,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制造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器械及高端制剂)、国产替代(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关注估值相对低位医药资产估值修复机会。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上海谊众、前沿生物、热景生物、中国生物制药;   九月建议关注组合:恒瑞医药,信立泰,科伦药业,康弘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上海谊众,前沿生物。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
      20页
      2025-09-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