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化工行业周报:巴斯夫德国装置火灾影响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E等价格上扬

      化工行业周报:巴斯夫德国装置火灾影响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E等价格上扬

      化学原料
        本期内容提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原油价格:截至8月7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75.23美元/桶,较7月31日下跌3.44%,较7月均价下跌6.70%,较年初价格上涨6.89%。(2)LNG价格:截止到本周四,国产LNG市场周均价为4871元/吨,较上周周均价4754元/吨上调117元/吨,涨幅2.46%。(3)动力煤价格:截止到本周四,动力煤市场均价为707元/吨,较上周同期价下跌5元/吨。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8月2日-8月9日),上证指数下跌1.48%至2862.19点,深证成指下跌1.87%至8393.70点,基础化工板块下跌1%;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房地产(+3.26%)、食品饮料(+3.10%)、建筑材料(+1.29%)。基础化工子板块中,化学原料板块下跌0.49%,农化制品板块下跌0.59%,化学纤维板块下跌0.87%,化学制品板块下跌1.15%,塑料Ⅱ板块下跌1.36%,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2.75%,橡胶板块下跌2.83%。   巴斯夫宣布因德国工厂火灾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E等部分产品生产。巴斯夫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一装置7月29日发生火灾。涉事装置生产香原料和用于维生素A、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生产的前体。巴斯夫表示,所有受伤员工在事故当晚均已离开医疗中心,此次事件没有造成空气、水或土壤污染。受火灾影响,巴斯夫欧洲公司(同时代表其受影响的关联公司)宣布,从即日起至另行通知前,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产品以及部分香原料产品的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涉及的香原料包括紫罗兰酮、白花醇、DL-薄荷脑、玫瑰醚、乙基芳樟醇、橙花叔醇和异植醇。巴斯夫积极与客户保持沟通,以提供受影响产品供应能力的最新信息。巴斯夫表示,受损装置的清洁、检查和维修工作已经启动。(来自中国化工报)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08-09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开发行业概览:从“制药”走向“智药”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开发行业概览:从“制药”走向“智药”

      化学制药
        生物医药行业长期以来面临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的挑战。人工智能可对大量现有的药物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以此分析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更快地设计新药物,预测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毒性等复杂过程,从而缩短药物研发时间。   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开发可借助机器的强大计算能力,突破传统药物研发困境,有效地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的时间缩短近40%,临床新药研发成功率可从12%提高到约14%。随着中国创新药研发热潮涌动,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开发产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全球各大药企、生物科技公司和中国各大企业纷纷抢滩,虽然中国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开发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在国家政策利好、人工智能技术升级等因素的推动下,有望实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本报告将对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开发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研判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4-08-09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巴斯夫不可抗力停产,维生素进入超级景气周期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巴斯夫不可抗力停产,维生素进入超级景气周期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2024年8月7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发布公告称路德维希港工厂因火灾停产,部分VA、VE价值链产品、类胡萝卜素产品和香原料(紫罗兰酮、白花醇、DL-薄荷脑、玫瑰醚、乙基芳樟醇、橙花叔醇和异植醇)交付中断,不接受新订单。受事件影响,国内维生素企业股价普遍上升。   巴斯夫确认VE/VE因工厂爆炸停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巴斯夫产品供应遭遇不可抗力,相关维生素价格大幅上涨。巴斯夫德国路德维希工厂7月29日发生爆炸,直至8月7日公司正式确认工厂停产,公布受影响产品。路德维希基地具备VA、VE年产能1.44万吨/4万吨,分别占全球产能约27%/17%,具备VA原料柠檬醛产能4万吨/年,全球占比约66%。据公告,公司已开始修理工作,预计工厂重启需时较长、目前无法确定复产时间。受事件影响,VA/VE价格自29日起大幅上涨,据百川盈孚数据,7日市场均价为185/125元/公斤,较29日+92.7%/30.9%   供需改善局面叠加补库周期,维生素景气持续上行   供给不足叠加补库周期,市场库存不足加剧惜售情绪,推动维生素价格进一步上涨。维生素产能集中,供给端对价格影响力大。自年初起海内外主流企业纷纷停产检修,挺价意愿明显。据主流厂商发布的检修计划,新和成山东VE工厂计划从七月上旬到九月上旬进行停产检修,检修时间预计8-9周;浙江医药维生素E生产线计划七月中旬开始停产检修,停产检修期约为2个月;北沙制药维生素E生产线计划于八月底开始停产检修,预计停产检修持续8-10周,目前均在停产期内,供给仍未恢复。需求端主要为动物饲料,随着猪周期迎来拐点、猪价回升、单猪毛利增长,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对维生素需求来到旺季。据牧原股份生猪销售简报,7月公司商品猪售价18.30元/公斤,环比上升3.21%。而本年3月底巴斯夫已对VA、VE装置按计划进行检修,本次事故将导致全球维生素供给发生计划外缩减,供给不足加剧,叠加市场补库周期及价格持续增长背景下经销商的惜售情绪、下游厂商的囤货意愿,维生素产品价格有望维持上涨趋势。   海外企业寻求降本合作,国内企业加速产能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巴斯夫爆炸事件仅仅是国内维生素上行周期的催化剂,而非反转因素。长期来看,海外企业的早发优势随行业发展转为高运营成本劣势、国内企业新增产能将加速对海外的替代,国内维生素景气有望迎来长期上行。巴斯夫24Q2营养与护理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2.7%,固定成本因装置检修上升,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自23年2月持续实施降本计划、多座工厂关闭。此外,公司Q2在装置、设备、无形资产方面支出增加2.07亿欧元,与中国新一体化基地的投资有关。本次停产虽属意外,但符合当前海外企业因业绩压力、生产设备老化等问题关停工厂、削减成本、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寻求战略性产能置换的大趋势。本次事故提前了海外产能的缩减,促使国内企业尽快恢复供给、弥补缺口,实现产能替代、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生产维生素以及中间体相关企业:新和成、浙江医药、安迪苏、花园生物、能特科技、亚香股份、广济药业、金达威、万华化学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   生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09
    • 医疗IT订单月度数据跟踪系列:7月中标订单表现平淡,政策有望加速医疗IT需求释放

      医疗IT订单月度数据跟踪系列:7月中标订单表现平淡,政策有望加速医疗IT需求释放

    • 深入推进DRG DIP 2.0版分组工作,医疗IT建设有望提速 Advancing DRG DIP 2.0 Grouping Efforts, Medical IT Construction Expected to Accelerate

      深入推进DRG DIP 2.0版分组工作,医疗IT建设有望提速 Advancing DRG DIP 2.0 Grouping Efforts, Medical IT Construction Expected to Accelerate

    •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89期:海外医疗器械龙头2024Q2业绩一览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89期:海外医疗器械龙头2024Q2业绩一览

    • 中国重症肌无力药物(MG)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重症肌无力药物(MG)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1. 重症肌无力药物市场规模(结论图)   2. 重症肌无力药物市场规模   3. 重症肌无力患病人数   4. 重症肌无力儿童患者数量   5. 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比例   6. 重症肌无力儿童患者治疗数量   7. 儿童治疗药物使用成本   8. 儿童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规模   9. 重症肌无力成人患者数量   10. 重症肌无力成人患者治疗数量   11. 采用激素治疗患者比例   12. 采用激素治疗人数   13. 激素年使用成本   14. 成人激素治疗规模   15. 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患者比例   16. 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人数   17. 胆碱酯酶抑制剂年花费   18. 成人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市场规   19. 采用免疫制剂患者比例   20. 采用免疫制剂治疗人数   21. 免疫制剂年花费   22. 成人免疫制剂治疗规模   23. 采用靶向生物制剂患者比例   24. 采用靶向生物制剂治疗人数   25. 靶向生物制剂年花费   26. 成人靶向生物制剂治疗规模   27. 溯源信息链接引用   28. 溯源信息链接引用
      头豹研究院
      35页
      2024-08-09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肿瘤免疫赛道谁能延续大单品传奇?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肿瘤免疫赛道谁能延续大单品传奇?

      化学制药
        投资看点   肿瘤免疫药物具备大单品潜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单抗开启癌症治疗新时代,因其泛癌种属性推动了多个大单品的诞生,其中默沙东旗下的K药作为最受瞩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2023年全球销售额高达250亿美元,但该类药物仍然面临着低响应率、安全性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为突破单一免疫疗法的局限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这类联合疗法愈发受到关注。   PD1/IL-2R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打破IL2研发瓶颈   PD1/IL-2R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提供免疫疗法新风向标。此前IL-2Rnα偏向性药物受到较多资金关注,2018年,BMS以36.5亿美元拿下Nektar的偏向性IL-2候选药物的部分权益;2019年赛诺菲以25亿美元收购Synthrox,其中核心资产包括重组IL-2THOR-707,但相关药物临床数据却不如人意,基于此研发现状,IBI363在2024ASCO上显露出的良好临床数据使市场赋予其更大期望。   IL-15超激动剂N-803获批上市验证靶点成药性   IL-15在癌症免疫治疗潜力广阔,曾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评为癌症免疫治疗潜力靶点首位。此前IL-15一直没有获批产品,其靶点的成药性值得商榷,直到2024年4月,ImmunityBio旗下的IL15/IL15Rα-Fc融合蛋白N-803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伴有原位癌(CIS)、伴或不伴乳头状瘤的BCG无反应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国内布局相关靶点的药企参与者众多,具备海外映射逻辑。   投资建议:关注布局PD1/IL2、PD1/IL15靶向药物的药企   伴随肿瘤免疫关注度提升,叠加优势产品陆续推出,我们看好PD1/IL2、PD1/IL15靶向药物。建议关注打破研发瓶颈,提供免疫疗法新风向标的PD1/IL2R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基于海外映射逻辑,建议关注PD1/IL15靶向药物(ASKG315、ASKG915、SHR-1501)。短期看好相关产品出海BD,中长期看好其获批上市后有望成为下一个K药大单品。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药物销售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8-08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巴斯夫宣布VA、VE等不可抗力,关注维生素供给端扰动、价格上行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巴斯夫宣布VA、VE等不可抗力,关注维生素供给端扰动、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事件:巴斯夫宣布对VA、VE等实施不可抗力,关注维生素供给端扰动   8月7日,巴斯夫公告从即日起至另行通知前,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产品以及部分香原料产品的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涉及的香原料包括紫罗兰酮、铃兰吡喃、DL-薄荷脑、玫瑰醚、乙基芳樟醇、橙花叔醇和异植物醇。此前巴斯夫德国路德维希港工厂于7月29日发生火灾,发生火灾的装置生产香原料和用于维生素A、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生产的前体。此次事件没有造成空气、水或土壤污染,装置的清洁、检查和维修工作已经启动。   全球VA、VE供给集中,2024年以来供给扰动不断、出口需求同比高增   (1)VA供给端:全球VA(50万IU/g)产能4.39万吨,包括:巴斯夫1.44万吨、新和成0.8万吨、帝斯曼0.75万吨、浙江医药0.5万吨、安迪苏0.5万吨、金达威0.4万吨,产能占比分别为33%、18%、17%、11%、11%、9%,规划新增产能包括浙江医药0.24万吨、天新药业0.1万吨,此外,万华化学规划4.8万吨柠檬醛及其衍生物一体化项目,预计2023-2024年投产,而柠檬醛是生产VA及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香茅醇、香叶醇等的重要中间体。(2)VE供给端:全球VE油产能15万吨,包括:新和成3万吨、帝斯曼3万吨、能特科技3万吨、巴斯夫2万吨、浙江医药2万吨、海嘉诺1万吨、吉林北沙1万吨,产能占比分别为20%、20%、20%、13%、13%、7%、7%,规划新增产能包括花园生物1万吨。(3)进出口:据Wind数据,2024上半年,VA出口量2897吨、同比+17%,进口量665吨、同比-6%;VE出口量5.5万吨、同比+30%,进口量0.14万吨,同比+25%,此外VE在1-6月每月出口量均高于2019-2023年同期均值。(4)据博亚和讯及饲料巴巴公众号等,复盘VA、VE价格,需求端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供给端扰动对产品价格影响较大,其中2017-2018年期间因巴斯夫路德维西港柠檬醛装置事故叠加帝斯曼瑞士工厂事故,VA(50万IU/g)、VE(50%)价格最高分别达到1,425、125元/公斤。2023年,多种维生素的价格持续低迷,部分产品厂家亏损,产量和出货意愿下降,供需比略有改善。2024年以来维生素供给端扰动不断,上半年新和成山东VE工厂、浙江医药昌海分公司、巴斯夫VE工厂陆续进行停产检修,下半年新和成、浙江医药、北沙制药在Q3均有检修计划,7月2日帝斯曼瑞士工厂受天气影响关闭。供给端扰动带动产品价格底部上行,据Wind数据,8月7日维生素A(50万IU/g)、维生素E(50%)报价185、142.5元/公斤,分别处于2009年以来的58.3%、85.0%历史分位,较2023年均价分别上涨121%、103%。我们认为,随着下游养殖业盈利改善叠加帝斯曼、巴斯夫的维生素产能供给不确定性,维生素行业供需改善有望带动行业景气上行、企业盈利修复。推荐标的:新和成。受益标的:浙江医药等。   风险提示:停产复产进展不确定性、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环保生产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8-08
    • 医疗设备:短看设备更新促进招投标复苏,长看出海打开空间

      医疗设备:短看设备更新促进招投标复苏,长看出海打开空间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医疗设备更新政策不断推进,地方持续细化落地措施。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根据指引,预计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多个领域的设备投资规模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实现25%以上的增长,国家版文件发布以来,各省份持续公布医疗领域设备更新实施重点和方案,明确更新升级的详细指标和具体实施方案,部分省份2027年相比2023年增长幅度提升至28%-30%左右。覆盖品类逐渐明确,并陆续公布相关资金支持政策,有望在下半年带来较大增量需求,迎来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热潮。从时间进度来看,6月份预计医疗机构均已将项目提交审评,卫健委审批通过后报送发改委审批,审批后需进行项目公示,待资金划转到位后相关项目陆续按照进度进行招投标采购,或集中在三季度、四季度释放,相关厂商订单需求有望持续改善。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发布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审批前公示或批复,据部分统计目前已披露金额超过210亿,预计全国范围或有数百亿规模设备更新增量需求。   超长期国债提供资金支持,到2027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不同于上轮贴息贷款,国家和地方提供的本金资金支持有望激活更多医疗机构采购需求。方案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稳健补充资金,持续补贴至2027年,为中短期医疗设备更新采购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各地政府也会结合各自财力的实际情况,拿出一定资金给予支持。其中江苏提到,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国家资金基础上,用好省卫生健康专项资金,对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给予补助支持等。此外,针对地方和医院自筹资金部分,国家联合推出贴息贷款配套政策,解决资金瓶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医疗设备:短看设备更新促进招投标复苏,长看出海打开空间。复苏:从整体国内医疗设备投资周期来看,1)2023年7月医疗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在全国推进,医疗机构的设备招投标采购积极性受到大幅影响,尤其是基层领域,导致2023年下半年相关医疗设备厂商收入基数较低;2)2024年以来医疗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有所缓解,24Q1招投标下滑幅度有所改善,但Q2以来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部分医疗机构处于等待资金落地状态、压制常规需求采购,加上医疗专项整治行动有所反复,Q2招投标预计持续保持低迷状态;3)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资金面保障充足,设备招投标有望在2024下半年快速恢复,压制的需求集中释放,也有望刺激新的需求,下半年迎来设备高景气周期。出海:医疗设备龙头企业海外业务蓬勃发展,出海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国内前期主要以低端设备出口为主,随着国内产品高端化持续突破、产品迭代不断   加快,高端设备出口有望加速,长期空间不断打开。   投资建议: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逐步落地,从已披露的品类来看,预计CT、MR、超声、DR、内窥镜等大型设备受益明显,短期内国内招投标有望显著改善,长期国产龙头出海逻辑不变,建议关注相关赛道优质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   风险提示: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招投标恢复不及预期;3)价格波动;4)出海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8-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