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399)

    • 医药行业周报:阿斯利康和安进联合申报,Tezspire在华申报上市

      医药行业周报:阿斯利康和安进联合申报,Tezspire在华申报上市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11月22日,医药板块涨跌幅-4.30%,跑输沪深300指数1.20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30名。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3.67%)、医药流通(-3.74%)、医疗设备(-3.83%)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5.20%)、体外诊断(-4.80%)、医院(-4.76%)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千金药业(+7.24%)、奥美医疗(+5.44%)、华人健康(+2.04%);跌幅榜前3位为常山药业(-10.19%)、双成药业(-9.67%)、莎普爱思(-9.45%)。   行业要闻:   11月2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安进(Amgen)共同申报的特泽利尤单抗注射液(Tezspire)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该药是靶向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单克隆抗体,此前在2021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以作为附加维持疗法,治疗1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严重哮喘患者。   (来源:CDE,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昆药集团(600422):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KPC000154片按照1类新药受理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该新药开展适应症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试验研究。   华兰生物(00200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对上述药品的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进行了审查,决定予以受理。   力生制药(002393):公司发布公告,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精氨酸培哚普利原料药《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该品种通过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   美康生物(300439):公司发布公告,近日取得了由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公司产品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获得批准。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1-24
    • 医药行业周报:商保发展或加速,创新药有望受益显著

      医药行业周报:商保发展或加速,创新药有望受益显著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11月18日至11月22日,沪深300指数下跌2.6%;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下跌2.4%。近期卫健委、医保局等部门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商业健康险有望加速发展,安徽中药集采目录剔除了感冒灵等品种,政策有望持续边际好转,看好医药板块稳中向上,建议关注:1)2025年板块反转、近期边际好转的中药板块如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太极集团、同仁堂等;2)医药最为确定的方向创新药,建议关注和黄医药、翰森制药、迪哲药业、智翔金泰等;3)细分领域有望价值重估的优质龙头: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人福医药、九典制药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下跌(-2.4%)。本周上涨个股数量110家,下跌个股数量381家,涨幅居前为辰光医疗(+51.94%)、热景生物(+43.37%)、双成药业(+21.92%)、奥美医疗(+21.01%)和千金药业(+20.04%),跌幅居前为ST龙津(-14.44%)、广生堂(-12.99%)、药易购(-12.70%)、ST大药(-12.18%)和未名医药(-12.13%)。   商保发展或加速,创新药有望受益显著。当前我国个人卫生支付仍占据较大比重,商业保险与创新药行业亟需加速融合。近年,国内创新药研发进入成果收获期,创新药获批数量逐渐增多。2022年全国直接医疗支出为51112亿元,其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45%为22,914.5亿元,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占比48%为24,597亿元,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比7%为3600亿元。在当前医保基金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商保作为多层次医保体系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愈发重要。近日,国家发文讨论了推动“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积极构想,我们认为商业健康险与创新医药行业加速融合时机已至,重新支付体系多元化有望迎来积极发展。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下跌11.88%,位于申万行业倒数第一。近期,医保局、卫健委均有积极政策推出,医药边际改善信号显著,预计2025年医药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业绩有望逐季度边际好转,结构性高增长的细分领域和个股值得期待。当前位置适合战略性布局,坚持“创新+出海+老龄化”主线,关注2025年有望迎来反转的板块,如医疗设备和中药。建议关注:1)出海: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美好医疗、福瑞股份、新产业、三友医疗、万孚生物、健友股份、科兴制药等;2)创新药械: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和黄医药、科伦博泰、翰森制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信立泰、海思科、赛诺医疗等;3)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4)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九典制药、可孚医疗、昆药集团、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羚锐制药等;5)高壁垒行业:建议关注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国药股份等)、血制品(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6)小而美标的:建议关注百洋医药、普门科技、盘龙药业、麦澜德、方盛制药、立方制药等。   本周投资组合:九典制药、昆药集团、鱼跃医疗、和黄医药、翰森制药;   十一月投资组合:和黄医药、康诺亚、鱼跃医疗、三诺生物、普门科技、百洋医药、福瑞股份、开立医疗、人福医药。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4-11-24
    • 2024年中国甾体药物中间体原料药行业概览

      2024年中国甾体药物中间体原料药行业概览

      生物制品
        摘要   居民健康管理意识主导甾体类激素药物需求扩张,政监管与科研推进共同驱动中国甾体中间体原料药产品实力提升   伴随中国居民对于慢病重疾管理意识的提升,加之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负担持续上行,本土市场对于甾体中间体原料药的需求不断上涨,由此引发政策重点关注激素类药物的绿色生产和用药安全问题。本土科研端以临床诊疗需求为抓手持续发力,运动医学理念的普及和抗衰老意识的增强促使科研机构相继布局对于雄激素的研发探索,为满足药品生产需求,以睾酮为代表的雄激素中间体研究成果增速显著。同时优质的抗炎和免疫系统调节作用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诊疗需求共同驱动皮质激素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增加,坚实的科研成果支撑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甾体药物中间体和原料药的主要产地,本土厂商全球影响力提升指日可待。   全球医药市场对甾体药物生产流程提出绿色生产和效能提升要求,引导其中间体原料药制备技术不断革新   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迅猛发展,甾体原料药制备技术从最初的化学合成,逐步演进到酶转化,再到如今的合成生物技术,成药技术的不断革新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全球医药市场对甾体药物绿色生产和高效产出需求增加,促使制药企业不断寻求更先进的生产方法。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也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基于工程学“自上而下”理念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甾体原料药中间体制备多环节中展现潜力,同时为现代工业生产发展提供动能   合成生物基于工程学思想,可设计构建新生物模块或赋予天然系统新功能和新用途,近年合成生物概念的兴起为制药产业性能优化提供新路径。在甾体中间体原料药制备流程中,合成生物技术在底盘细胞构建、反映元件构建和功能模块塑造等环节均展现出巨大潜力。此外,合成生物学对现代工业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于医疗健康、科研、工业化学品、材料和能源等多领域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4-11-22
    • 医药行业周报(2024年第11期):地方化债或有利医院和ICL行业

      医药行业周报(2024年第11期):地方化债或有利医院和ICL行业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本周(20241101-1108)恒生综合指数上涨1.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2.8%,跑赢市场1个百分点,行业涨幅第二。截止11月8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4.5%。子板块中CRO周度涨幅最高为9%,其次为医疗服务(6%)和互联网医疗(6%),涨幅靠后的为中药(0.3%)和制药(0.2%)。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5.5%,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6.4%,跑赢0.9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所有板块均上涨,医院涨幅第一为13.1%,其次为研发外包(8.7%)和中药(7.4%),涨幅靠后的为线下药店(3.5%)、血液制品(4.4%)和化学制剂(4.5%)。调研热度行业(申万)排名医药生物排名第四。   本周重要事件和观点:1)此次地方隐性债务置换规模高达12万亿元,将有利于地方各类“三角债”问题的解决,或有利医院和ICL行业。2)国家医保局大数据排查发现东阿阿胶和片仔癀带有正常追溯码,与生产企业无关,空刷医保和回流与流通环节有关,涉及违法个人,以及部分药店和医疗机构。同时,医保局表示个人账户是被纳入医保基金监管。加上各地逐渐实施“四同”,意味着药店各类药品的销售均受到严格监管。2)卫健委召开重庆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发布会,重庆市扩张公立医院备案编制近2倍,重点仍在降低药品耗材相关的服务项目价格。3)特朗普当选对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关税和供应链回流两方面,关税将压缩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同时未来通过通胀和降息影响资本市场,而供应链回流虽在短期内无法落地,将对中国原料药和中间体、研发和生产外包企业长期压制。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民银证券有限公司
      9页
      2024-11-22
    • 医药行业周报:GSK靶向疗法达到3期临床主要终点,用于治疗PBC

      医药行业周报:GSK靶向疗法达到3期临床主要终点,用于治疗PBC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11月20日,医药板块涨跌幅+2.52%,跑赢沪深300指数2.30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药流通(+2.23%)、医疗设备(+2.20%)、医疗研发外包(+2.12%)表现居前,线下药店(+0.54%)、疫苗(+0.65%)、医院(+1.16%)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热景生物(+20.01%)、益方生物(+13.67%)、贝达药业(+12.48%);跌幅榜前3位为新产业(-1.79%)、赛托生物(-1.59%)、辽宁成大(-1.49%)。   行业要闻:   11月20日,GSK宣布,公司正在进行的全球性3期临床试验GLISTEN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该试验评估了Llinerixibat在患有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相关的胆汁淤积性瘙痒成人患者中的疗效。Linerixibat是一种IBAT口服抑制剂,具有治疗与PBC相关的胆汁淤积性瘙痒的潜力,此前被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用于治疗与PBC相关的胆汁淤积性瘙痒的孤儿药资格。   (来源:GSK,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贝达药业(300558):公司发布公告,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受理通知书》,公司申报的BPI-452080片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NMPA受理,适应症为VHL综合征相关肿瘤和实体瘤。   九洲药业(60345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浙江四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签发的GMP证书,公司片剂生产线(101车间,10亿片/年)通过GMP认证。   科华生物(002022):公司发布公告,收到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公司产品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获得批准。   众生药业(002317):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众生睿创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多肽药物RAY1225注射液用于超重/肥胖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于近日获得子研究的顶线分析数据。初步结果表明,该药表现出积极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试验结果理想,达到预期目的。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1-22
    • 医药行业周报(2024年第12期):海外形势多变,可关注医药内需

      医药行业周报(2024年第12期):海外形势多变,可关注医药内需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本周(20241108-1115)恒生综合指数下跌6%,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5%,跑赢市场0.5个百分点。截止11月15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4.5%。子板块均下跌,其中CRO周度跌幅最高为10%,其次为生物科技(-6%)、中药(-5%)和制药(-4%)。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3.3%,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下跌3.9%,跑输0.6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除了医药流通板块0.1%的涨幅,其他板块均下跌,医院和医疗研发外包跌幅靠前,跌幅均为-5.6%,其次为线下药店(-5.3%)和化学制剂(-4.1%)。调研热度行业(申万)排名医药生物排名第九。   本周重要事件和观点:1)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提名肯尼迪(Robert F.Kennedy Jr.)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因为他的观点包括反对疫苗不属于医药界的主流,因此美股医药大跌,连带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国生物科技和CRO板块也下跌较多。2)《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建立预付金制度,专项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以缓解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垫支压力,预付规模在1个月左右,各地医保部门将医保基金按不低于年度约定采购金额的30%专项预付给医疗机构。这将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的现金流,同时很大程度解决医药流通为医疗机构的垫付问题,减小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费用。海外形势多变,投资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关注CRO板块,我们建议关注医药内需相关、估值合理的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民银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11-22
    • 医药行业周报:优时比Bimzelx获FDA批准,用于治疗HS

      医药行业周报:优时比Bimzelx获FDA批准,用于治疗HS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11月21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35%,跑输沪深300指数0.4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7名。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0.18%)、疫苗(-0.10%)、体外诊断(-0.16%)表现居前,医疗设备(-1.23%)、线下药店(-1.07%)、医院(-1.07%)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浩欧博(+14.17%)、德展健康(+10.14%)、双成药业(+10.01%);跌幅榜前3位为中红医疗(-5.38%)、赛托生物(-4.85%)、普瑞眼科(-4.08%)。   行业要闻:   11月21日,优时比(UCB)宣布,美国FDA已批准Bimzelx(bimekizumab)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化脓性汗腺炎(HS)成人患者。Bimzelx是一款人源化的IgG1单克隆抗体,能够与IL-17A、IL-17F和IL-17AF细胞因子选择性结合,该药此前最早于2023年10月获FDA批准,用于治疗适合接受全身治疗或光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来源:优时比,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苑东生物(688513):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成都硕德药业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枸橼酸钾缓释片《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   步长制药(603858):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磷酸西格列汀片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   华森制药(00290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阿戈美拉汀的《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   白云山(60033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复方感冒灵胶囊《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本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由“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为“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1-22
    • 医疗保健行业研究:造物致用,合成生物赋能未来

      医疗保健行业研究:造物致用,合成生物赋能未来

      医疗服务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多学科结合的新兴领域,以“人工设计与编写基因组”为核心,可针对特定需求从工程学角度设计构建元器件或模块。通过一系列重新设计与技术改造生物体或细胞以使其具有新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设计与构建一系列新的标准化的生物元件、组件与系统,以实现理想的生物制造能力。合成生物学的本质是让细胞为人类工作生产想要的物质。   合成生物学区别于传统生命科学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工程学本质”,主要体现在其工程化的两大方向:   1)Top-down:应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等技术,将全新功能引入活细胞等生命体;也包括在此基础上设计组装的生物非生物混合系统——“自上而下”地“改造生命”;2)Bottom-up:体外合成全新生命系统,如人工细胞等——“自下而上”地“创造生命”;   广义上讲,合成生物学还包括了任何对生命有机体关键要素的创新应用,如酶催化合成(催化单元)、无细胞合成(转录和翻译系统)、DNA存储(遗传密码)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4-11-21
    • 央国企引领专题报告(化工篇):牢筑压舱石,激发新动能

      央国企引领专题报告(化工篇):牢筑压舱石,激发新动能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政策深化改革,央国企估值有望重塑。石化化工行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央国企在石化化工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11月18日,A股共计526家石化化工上市公司中包含133家央国企,合计市值为50172.07亿元,占石化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0.35%。近年来,石化化工央国企相较于民营企业更具经营韧性、抗风险能力更强,但其估值相对偏低。在当前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随政策驱动央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石化化工央国企估值有望得到重塑。   并购潮渐行渐近,央国企或再度主导。在政策、行业、资金三重加码下,预计我国化工行业存在较大的并购重组机遇。复盘上一轮化工行业并购重组潮(2013-2017年),央国企现金流充沛支撑其并购主体地位,且以横向、多元化并购重组为主,景气持续低迷的子行业并购频发。展望此轮潜在的化工并购重组潮,预计央国企仍处于主导地位,但纵向、多元化并购或引领新一轮浪潮,重点关注能源转型、产业链一体化等方向的并购机会。此外,主营产品景气长期处于低位的企业或存在优质资产注入的机会。   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新质生产力有望激发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力和活力。结合各项政策文件及终端产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以下两点将成为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路径:一是,传统石化化工行业以安全生产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二是,增强研发投入、加速攻关关键原材料,保障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石化化工央基于稳健且充足的现金流、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的产业布局以及深厚的研发实力等相对优势,有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具备相对优势,看好石化化工央国企的引领、表率作用。   引领低碳化进程,推动产业绿色化。化工是能源密集型行业,碳减排任重道远。目前我国石化央企正积极践行碳减排,加速能源转型,尤其在发展氢能、CCUS等领域表现突出。一方面,石化央企具有丰富的的技术储备、能源运营经验且在部分企业在管道、终端站点的布局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氢能、CCUS等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部分项目甚至处于亏损阶段,石化央企现金流充沛,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保持战略定力,推进氢能、CCUS等项目产业化,引领我国化工行业低碳化进程。   重视市值管理,驱动价值回归。有效使用股份回购增持、股权激励等市值管理工具,对石化化工央国企在驱动业绩改善、估值修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石化化工央国企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以及分红等方面的积极性也正逐步提升,市场对于优质石化化工央国企的投资信心随之逐步增强。我们认为,目前相较于民营企业,石化化工央国企估值仍有一定向上修复空间,中长期来看,善用市值管理工具,将进一步引领石化化工央国企提质增效、价值回归。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11-21
    • 医药行业国别竞争力研究:从中、美、欧、日、印财报看2025年中国医药供需及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国别竞争力研究:从中、美、欧、日、印财报看2025年中国医药供需及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老龄化、城镇化、疾病谱的变化使得医药行业成为永恒的朝阳行业。   然而,全指医药经历了三年回调后,“需求增长”并不是这个行业的全部逻辑。   首先,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通常会随着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而波动。一方面,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本质使得医药从来不缺新需求,2009-2019年全球及本土医药行业快速扩容,2020-22年受新冠全球需求激增,23-24年面临需求整体回落,但仍有新的大药诞生。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支付系统中重要力量,面临有限预算约束下会严格监管行业以控制需求的快速增长。展望2025年,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叠加使得行业需求向上?   其次,医药行业的供给变化需要结合全球国别竞争力研究,且通常体现“有限供给”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其竞争格局与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专利保护、政府监管等使得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供给变化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发生,不易陷入无序竞争的困局中。展望未来,我们是否可以看到中国医药行业诞生世界级的企业?   最后,医药行业各细分行业成长、估值逻辑各有不同,原料药类周期品、创新药械疫苗类科技股、消费医疗类消费股。   因此,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以产业升级为锚点开展细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应结合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政策导向分析,得出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08页
      2024-11-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