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028)

    • 2024年度口腔行业投放报告

      2024年度口腔行业投放报告

      医疗器械
        2024年,口腔行业处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起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口腔服务的市场需求正稳步上升,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数字化营销的作用愈发重要,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口腔营销策略需要不断创新。快商通大数据研究中心KrisMind对2500万口腔医院患者的搜索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索患者的行为模式和需求,从而为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更为精确、高效的市场定位及营销方案。
      快商通
      60页
      2025-01-24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7省联盟集采结果公布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7省联盟集采结果公布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2025年1月10日-2025年1月23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上涨0.54%,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0.09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多数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其他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46%和2.29%;线下药店和中药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3.26%和1.76%。   行业新闻。1月21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公示省际联盟外周血管介入导引通路等4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的通知》,公示时间为2025年1月22日至2025年1月27日。此次集采周期为2年,涉及4类血管介入耗材,共有27省参与采购。全国仅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未参与,安徽、江西只参与外周血管介入导引通路、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采购。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近期,医药生物板块走势较为平稳,生物制品板块迎来反弹。目前部分医药生物板块个股已经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部分化学制剂板块和医疗器械板块个股业绩较好,后续建议2024年业绩有望超预期板块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5-01-24
    • 医药基金全景分析专题报告:创新资产重要性持续提升,全基配置比例处于仍历史低位

      医药基金全景分析专题报告:创新资产重要性持续提升,全基配置比例处于仍历史低位

      生物制品
        医药基金及全基医药行业配置情况   医药基金规模及份额:截至2024Q4,医药主题基金总体规模为3062亿元,其中主动医药主题基金1759亿元(前值1994亿元),被动医药主题基金1302亿元。从基金份额上看,2024Q4医药主动基金份额为1398亿份(前值1324亿份),份额保持稳定。医药基金重仓持股:从医药基金重仓持股比例看:2024Q4主动医药主题基金持仓前三行业分别为传统制药(28%)/创新药(21%)/CDMO(17%),整体与2024Q2相比变化较大;创新药份额稳步上升,CDMO份额快速提升。全基(剔除被动基金)医药重仓持股:从医药行业在全基的重仓持股比例看:医药行业在全部基金中重仓持股比例为8.5%;剔除医药基金后,医药行业在全基中重仓持股比例为3.8%,全基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   主动药基分类梳理   我们以细分行业及持仓偏好特征为依据,将主动药基进行分类:(1)细分行业:万菱信医药先锋长期偏好医疗服务;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红土创新医疗保健长期偏好中药板块;中银港股通医药、鹏华创新医药、平安医药精选等多款基金创新药持仓占比高;中加医疗创新长期偏好医疗设备;(2)持仓偏好特征:天弘中证医药指数增强长期偏向于大市值主题;融通健康产业、万家医药量化选股等偏好中小市值主题;国泰医药健康A持仓长期偏向于低市盈率(15x以下)、高股息(3%以上)主题。   被动药基分类梳理   截至2024四季度,剔除非纯医药被动基金后,全市场医药主题被动基金共计103支、其中联接基金共计37支,剔除后医药被动基金共66支。我们以挂靠指数为依据,将被动医药基金分为全部医药主题(挂靠指数为医药50、医药100、300医药等)、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主题(主要为器械+医疗服务+CXO板块)、生物制品主题、创新药主题、港股通主题、中药主题、医疗器械主题、科创板医药主题、互联网医疗主题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风险、药物临床研发风险、国内市场竞争风险、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1页
      2025-01-24
    • 医药生物:海外CXO 2024Q3业绩回顾-温和复苏,景气度向上

      医药生物:海外CXO 2024Q3业绩回顾-温和复苏,景气度向上

      生物制品
        从海外主要CXO企业24Q3的业绩和全年指引来看,CDMO企业业绩表现优于CRO企业,CRO企业普遍下调业绩指引。   CRO:订单取消率较高,下调全年指引。在新冠后需求减弱、医药生物领域投融资遇冷的影响下,IQVIA、ICON、Fortrea、Medpace等CRO企业24Q3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下滑,多家公司表示面临着订单取消率较高的情况,且均下调了2024年业绩指引。   CDMO:需求相对稳定,三星生物表现最优。几家CDMO企业Lonza、Catalent、三星生物24Q3业绩基本持平/正增长,CDMO需求增长较为稳定,其中三星生物表现最优,并将2024年收入增速指引上调至15-20%,主要得益于订单的持续增长和客户的不断开拓。   行业趋势:   biotech:整体来看,biotech市场需求正在改善,但决策过程中的波动性仍然存在,影响了研究的启动速度。   大药企:总体上,大型制药公司的需求是积极的,但不同公司差异很大,公司在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投资组合的优先级排序。   定价:尽管竞争激烈,但定价整体上保持动态稳定。   订单:CRO新签订单同比下滑,但在手订单持续增长,长期来看,行业需求稳步向上。   肿瘤学和代谢领域需求相对强劲:在肿瘤学和代谢领域的强劲表现有助于抵消疫苗和传染病领域需求的下降。   投资建议:CDMO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小分子竞争格局稳定,大分子蓬勃发展;CRO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如客户决策波动性和疫苗等领域的需求下降,但整体需求驱动因素仍然存在,并在肿瘤学、代谢领域显示出较为强劲的增长。长期来看,大型、规模化的CXO更受客户青睐,建议关注:1)海外布局领先、国际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国内CXO龙头,例如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2)多肽、寡核苷酸、CGT等新分子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打开CXO板块的增长空间,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例如诺泰生物。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投融资恢复情况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药物研发失败及研发周期较长风险;订单获取与执行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5-01-2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期与成长共振,建议关注涨价和新材料方向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期与成长共振,建议关注涨价和新材料方向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回落的同时龙头企业的持仓集中度也有下滑。2024年4季度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比例降低至4.8%,同比下滑1pct,环比下滑0.2pct,整体处于历史相对中位的水平。从公募基金配置化工板块的风格来看,前十大重仓股总市值占公募基金重仓化工行业的比例明显下滑,由2024年3季度的50.4%降低至2024年4季度的46.2%,其中聚氨酯龙头万华化学、轮胎龙头赛轮轮胎和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的持仓市值在化工板块的占比明显下滑,今年4季度相比3季度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43pct、1.11pct、2.03pct。   今年4季度关注度主要集中在民爆和氟化工板块。从个股重仓市值来看:4季度获得加仓前五大标的是巨化股份、雅化集团、国泰集团、广东宏大、丸美生物;减仓前五大标的是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赛轮轮胎、蓝晓科技、远兴能源。从基金持有数量看:持仓数量环比增加前五为云天化、巨化股份、雅化集团、浙江龙盛、丸美生物。新晋重仓与退出重仓来看:新晋重仓标的方面,按2023年4季度重仓市值排序前五分别为雪峰科技、湖南海利、名臣健康、光华科技、多氟多。退出重仓标的方面,按2023年4季度退出前的重仓市值排名前五标的分别为云图控股、辉丰股份、东方盛虹、和远气体、新乡化纤。   具备涨价逻辑的氟化工和供需持续改善的民爆板块关注度较高。从细分板块和标的表现来看,聚氨酯、轮胎和化肥等板块均被减仓,其中聚氨酯板块主要减仓标的为万华化学,原因在于受到下游需求和检修影响,公司3季度业绩回落且盈利能力下滑;作为化工行业出海代表的轮胎板块则是受到美国大选结果影响,市场担心后续关税风险对板块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因而估值被持续压制。获得加仓的板块主要有民爆和氟化工,其中民爆行业关注度提升最为显著,一方面在政策要求下行业供给侧改革在持续深化推进,另一方面新疆和西藏等地受益于相关政策和工程建设的推动需求有望持续增长,随着供需持续改善行业景气度开始向上;氟化工板块关注度继续提升则是因为在2025年配额落地的背景下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投资建议与估值   整体市场回暖的背景下选股策略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相比之前集中配置龙头的保守风格,当前市场投资风格更加积极,一方面开始加大对具备基本面支撑的氟化工和民爆等板块的资金配置,另一方面成长方向的机器人新材料板块关注度也快速提升。从基本面角度出发,传统周期板块虽然目前多数仍然处于周期底部,但部分子行业随着后续供需改善价格有望底部回升迎来涨价行情,建议重点关注制冷剂、烧碱、有机硅涨价的投资机会;出口链方面,前期由于对政策端的担忧较多导致估值被持续压制,后续随着靴子落地悲观预期有修复的可能;新材料方向建议重点关注AI和机器人材料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产品价格下滑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1-24
    • 生物医药行业:2024第4季度全球潜力靶点及FIC产品调研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2024第4季度全球潜力靶点及FIC产品调研报告

      化学制药
        靶点,是创新药研究领域持续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好的靶点,有机会带来全球近千亿美元的药物市场份额。当前,随着全球新药研发技术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早期靶点,正在被逐一攻破。确认并抢占潜力靶点,已经是众多生物制药技术公司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FIC(first-in-class),是创新药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产品产出方向,也是每个药物研发工作者希望做出的成绩。当然,FIC品种的建立与推出,是一项巨大的长期工程,全程耗时耗力且风险极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药物研发工作来说,FIC品种的发现与开发,极具魅力   本报告在《2024上半年全球潜力靶点及FIC产品研究报告》、《2024年第3季度全球潜力靶点及FIC产品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更新2024年第4季度进展,持续呈现当下FIC品种的开发节奏及技术特征,争取为科研工作相关的选题立项及品种开发提供些许思路与帮助。
      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47页
      2025-01-24
    • 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5年1月

      化学制品
        2024年以来,化工品下游需求差异化修复,但供给仍较为宽松,产品盈利空间持续收缩。未来上游能源价格支撑力度不足,有效需求改善的程度与幅度具有不确定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整体财务风险较低,但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偿债指标整体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财务指标有待进一步改善。   2024年以来,我国化工下游行业需求差异化复苏。未来国内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和海外补库周期开启有助于拉动化工品需求增长,但仍需关注房地产行业修复情况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2024年以来化工行业投资建设以及生产情况与需求端存在结构上差异。未来一段时间,化工新材料仍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若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通用化工材料供需矛盾或将更加凸显。   2024年以来,化工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震荡下跌,大部分化工子行业PPI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原油等原材料价格上升动力不足,若终端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宽松的供给形势将令各子行业PPI整体承压。   2024年以来,化工样本企业整体经营业绩小幅回升、偿债指标有所修复;各子行业经营情况分化明显。未来行业内企业盈利恢复和偿债指标改善仍依赖供需形势修复情况,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加工样本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较低,偿债压力可控;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样本企业偿债指标有待进一步改善。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20页
      2025-01-24
    • 2025年基础化工策略报告:布局行业景气底部,静待产业升级

      2025年基础化工策略报告:布局行业景气底部,静待产业升级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2024年,全球局势波云诡谲,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产业面临多方面挑战。国内需求呈现差异化复苏,汽车、电子电器消费量继续提升,化纤行业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而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终端需求持续走弱。同时,国内大部分大类化工产品在经历了新一轮产能建设高峰后,仍处于产能出清过程,行业价格内卷阻碍了利润水平的回升。   2024年初至12月12日,申万化工指数上涨6.01%,跑输市场主要指数,涨幅低于上证综指10.15个百分点,超过沪深300指数11.16个百分点。从估值来看,截止2024年12月13日申万基础化工板块PE(TTM,整体法)31.45倍,较去年同期的估值上涨4.36倍,主要受下游需求预期疲软以及产能内卷加剧的影响。子板块中,塑料和橡胶的估值水平偏高;农化制品和化学原料估值较低。   展望2025年,国内有望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稳经济促消费,拉动上游行业的景气度底部回升,助推行业进入新周期。海外市场方面,虽然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对于此前已征收双反关税的部分产品反而存在结构性机会。全球地缘政治缓和的预期下,国际原油价格存在震荡走弱的可能,有望降低化工行业成本端的压力,帮助中下游产业链环节修复利润。   我们认为2025年行业利润有望持续修复,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看好两个方向,一是随着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实现质的提升,行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逐步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策略将逐渐从保市场份额转变为保行业利润。龙头企业在过去几年不断的资本扩张强化了一体化优势,在行业景气上行阶段企业将展现出更强的业绩弹性,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二是轮胎行业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下游需求有望随政策发力而持续复苏,长周期已进入产品力升级阶段,海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建议关注:玲珑轮胎、森麒麟。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动荡加剧,资源品价格反复;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全球关税壁垒影响超预期。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5-01-24
    •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制冷剂、改性塑料、轮胎板块2024年业绩明显预增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制冷剂、改性塑料、轮胎板块2024年业绩明显预增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1月23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近两周上涨1.72%,跑赢沪深300指数1.0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0;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月初以来下跌2.08%,跑赢沪深300指数1.2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8。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两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改性塑料(7.53%)、民爆用品(4.45%)、电子化学品(4.04%)、涂料油墨颜料(3.98%)、粘胶(3.72%),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橡胶助剂(-2.24%)、锂电化学品(-1.37%)、纯碱(-0.53%)、碳纤维(0.13%)、钾肥(0.16%)。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   品是三氯甲烷(+10.04%)、丙烯腈(+5.41%)、甲酸(+5.26%)、液碱(+2.45%)、蔥油(+2.43%),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液氯(-37.50%)、顺酐(-6.74%)、磷酸二铵(-6.35%)、氩气(-6.02%)、二氯甲烷(-5.82%)。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近期上市公司业绩预告陆续披露,部分制冷剂公司、改性塑料公司、轮胎公司的业绩表现亮眼。2025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共同发力,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实施,化工下游需求改善值得期待;同时,目前行业盈利磨底,企业新增产能意愿有望减弱,叠加此前重要会议强调防内卷,行业供给压力有望逐步趋缓,供需格局有望逐步向好。细分领域方面建议关注(1)综合优势明显、业绩稳健的龙头公司万华化学(600309)、华鲁恒升(600426);(2)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下,家电、汽车需求有望继续改善,建议关注下游应用领域中家电、汽车占比较大的改性塑料板块,个股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金发科技(600143);(3)配额制下供给端受限,行业维持高景气的制冷剂板块,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和巨化股份(600160);(4)近期价格调涨、行业竞争格局较好的三氯蔗糖领域,个股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金禾实业(002597);(5)海外需求旺盛,国内企业扩产、销量增长的轮胎板块,个股关注森麒麟(002984);(6)行业   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良好的涤纶长丝板块,个股建议关注桐昆股份(601233)和新凤鸣(603225);(7)磷矿石供需维持紧平衡的磷化工板块,个股建议关注云天化(600096)和川恒股份(002895)。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影响产品出口、海运费波动影响出口等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5-01-24
    •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政策东风来,医械新机遇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政策东风来,医械新机遇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走势疲弱。2024年年初,受到2023H1医疗反腐政策持续、DRG/DIP政策大面积落地以及大盘情绪面影响,行业走势疲软;2024年3月国内出台设备更新相关政策,行业情绪面回暖,板块走势向上,此后由于医疗设备招投标及新产品入院不及预期、耗材集采持续扩面、企业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等,板块持续下行;9月板块压制因素边际向好,美联储宣布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市场流动性增加,同时,自9月底来,国内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情绪同步回暖,板块走势止跌回升。   设备更新带来行业新增量,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标志着设备更新政策的正式启动,该政策旨在到2027年实现包括医疗在内的多个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随后各省市迅速跟进,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医疗设备更新改造的重点方向和量化指标。中央财政通过财政贴息政策为设备更新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医疗机构融资成本,激发更新改造的积极性。随着相关资金政策落实,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部分项目逐步落地,此前医疗设备领域虽出现“采购犹豫”现象,但中长期总量需求不变,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   消费刺激政策下,建议关注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家用医疗器械包括治疗仪器、检测器械、医疗康复器具等,其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新冠疫情而加速成熟,人们更加注重日常健康监测和预防保健,主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健康管理。同时,政策的支持也为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多地将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纳入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范围,降低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受益,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实现快速发展。   全链条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创新器械迎来发展良机。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呈现全链条覆盖的趋势,从研发、生产到使用和支付环节均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审批端,自2014年实施特别审批程序以来,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审批时长也趋于稳定,反映出审批“绿色通道”的常态化。支付端,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中明确指出,将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对创新器械予以支持。此外,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的收费准入,国家提出了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等措施,以满足不同创新层次的合理收费需求。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为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审批、使用和支付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使得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长期受益。   集采政策逐步稳定,行业格局重塑带来投资机会。自2019年以来,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从地区试点逐步扩展至国家层面,覆盖了主流使用耗材。当前集采规则设计趋于合理和细化,核心目标是以价换量、合理竞争、稳定预期和稳定临床供应。带量比例的提升和梯度分量的实施体现了“以量换价”的逻辑,分组细化保证了企业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价格组成纳入伴随服务价格考虑了企业经营成本。中选规则的核心是“稳市场、稳价格、稳临床保供应”,通过设置熔断机制和复活机制,避免恶意竞争,提升企业中选率。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增长机遇。   投资建议:在院内DRG/DIP政策落地、医疗反腐常态化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们在政策引导方向中寻找投资机会;此外,集采全面铺开后,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同时集采有助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也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具体投资建议如下:(1)设备更新有望带来行业新增量,近期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医疗设备板块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内医疗设备龙头企业。(2)消费刺激政策下,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凸显。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疫情加速成熟,多地将部分家用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动市场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等国内家用医疗器械企业。(3)创新医疗器械获全链条政策支持。审批端创新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常态化,医保支付端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收费准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为创新器械各环节提供系统性支持,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建议关注心脉医疗、爱博医疗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4)集采政策稳定,行业格局重塑,部分已集采赛道如骨科耗材等已过业绩低谷,建议关注大博医疗、春立医疗、三友医疗、威高骨科、爱博医疗等产线布局全面、集采影响消化、国际化业务顺利的国内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供应链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风险。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5-01-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