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399)

    • 化肥行业深度报告:全球粮食价格上行,化肥行业景气度回升

      化肥行业深度报告:全球粮食价格上行,化肥行业景气度回升

      化学制品
        全球粮食价格上行带动化肥行业景气回升,国内外化肥价格差异大   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化肥行业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四个子行业。 2015 年以来,全球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稻谷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或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我国农业存在地少人多、粮食供需结构性不平衡等问题,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 2015年《到 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2020 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全球食品、谷物价格指数保持上涨,由此带动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农民种植意愿上升,带动农资消费需求量价齐升。国际方面,俄罗斯在全球粮食和化肥供给中起到重要作用, 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发生后,全球粮食及化肥供应短缺情况加剧,加上全球海运费上涨、海外天然气价格高位等因素也导致全球肥料产能释放不达预期、进出口不畅;国内方面,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氮肥、磷肥出口国,钾肥进口依赖性较高, 2021 年 10 月执行的出口法检制度使肥料出口放缓,保供稳价、粮食补贴等政策为国内化肥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在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粮食重要性日益凸显等背景下,化肥行业景气度见底回升,价格开启上行通道。根据 Wind 数据,截至 4 月 14 日,国内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钾肥分别报2,925、 3,600、 3,970、 4,940 元/吨,较 2021 年初涨幅高达 57.3%、 77.3%、 60.1%、148.2%。此外,海外化肥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化肥出口利润丰厚。   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国内化肥行业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氮肥: 尿素是主要的氮肥品种,我国煤头尿素产能占比达到 70%以上,供给侧改革后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70%以上,产能 CR5 不到 20%;尿素在人造板、三聚氰胺和车用尿素等非农领域应用占比逐步提升,国内煤炭价格高位下,气头尿素企业盈利空间更为广阔。 磷肥: 磷酸一铵、二铵为主要品种,磷肥产业对磷矿资源依赖性强,国内供给侧改革及“三磷”整治显著提振磷化工产业链, 2022 年以来,原材料磷矿石、硫磺、硫酸等价格上涨,磷铵企业利润持续倒挂。随着国内磷化工行业产能出清持续进行,磷铵企业向上游配套磷矿资源、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将更具竞争优势。 钾肥: 氯化钾是主要品种,由于钾盐资源有限,长期以来我国钾肥进口依赖度保持在 50%以上,国内钾肥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俄乌冲突造成钾肥供给进一步趋紧。国内钾肥企业行业集中度高,东方铁塔和亚钾国际积极开拓海外钾肥资源。 复合肥: 国内复合肥行业集中度、复合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多数磷铵企业配套复合肥产能,未来在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经销商资源方面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 受益标的:钾肥(盐湖股份、东方铁塔、亚钾国际、藏格控股)、氮肥(华鲁恒升、四川美丰等)、磷(复合)肥(云图控股、云天化、川发龙蟒、新洋丰、湖北宜化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政策执行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2-04-21
    • 医药:CXO行业3月月报:CXO高景气持续,投资价值凸显

      医药:CXO行业3月月报:CXO高景气持续,投资价值凸显

    • 2021全球企业健康实践调研

      2021全球企业健康实践调研

      怡安,Ipsos
      40页
      2022-04-21
    • 己二酸行业专题:下游新材料加速扩张,需求拉动己二酸景气周期

      己二酸行业专题:下游新材料加速扩张,需求拉动己二酸景气周期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己二酸价格上行,需求有望带动景气度爆发。2020年下半年开始,供需关系修复和向好推动己二酸价格上涨至目前12200元/吨。国内己二酸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类:1)以重庆华峰、河南神马为代表,拥有己二酸下游配套产业链;2)以华鲁恒升为代表,通过装置优化和业务协同形成一定成本优势。国内目前规划建设的己二酸产能约215万吨,假设全部产能建成投产,我国己二酸产能将达到490万吨左右,在全球范围的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己二酸下游的PA66原料己二腈国产化进度加快和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大规模规划,预计在2023年有大量投产,将显著拉动己二酸行业景气度向上。我们认为,需求面将继续催化行业的高景气度,己二酸有望达到新一轮的高景气。   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己二酸供需缺口或扩大。己二酸下游的PA66和PBAT规划产能庞大。压制国内PA66产能放量的己二腈制备技术,目前国产化已经进入规模化产能建设阶段。2021年价格暴涨的BDO新增产能规划充足,预计价格将有所回落,推动PBAT项目投产,己二酸需求量预计将有大幅增长。由于己二酸两个主要下游PA66和PBAT项目投建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们以乐观、中性、悲观为假设情景对己二酸的供需格局进行测算。中性情景下,2022年-2025年己二酸的国内消费量为176.4/232.8/286.5/326.3万吨,其中PA66耗用量为31.8/55.5/89.8/112.5万吨;PBAT耗用量为25.8/58.0/76.9/93.3万吨。2022年-2025年国内己二酸的供需缺口为6.1/-2.5/-8.1/4.6万吨。2022年和2025年己二酸规划建设产能多,而2023年和2024年较少。下游需求则相反,2023年和2024年是PA66和PBAT的计划投产高峰。我们认为,2022年己二酸有新增产能,供需基本维持平衡状态。2023年-2024年,随着己二腈国产化和原料BDO价格回落,PA66和PBAT的产能有序释放,己二酸到2023年和2024年供需将持续收紧,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景气向上空间则需要跟踪两个新材料关键下游的产能释放节奏。   风险提示:己二酸新增产能远超预期的风险;PBAT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PA66原料己二腈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己二酸下游新材料PA66和PBAT在关键技术国产化和政策推动下,规划建设规模庞大,预计将在2-3年时间内大量投产,有望带动对己二酸的需求,建议关注拥有75万吨己二酸产能及配套PA66产业链的【华峰化学】、拥有32.6万吨己二酸产能及规划建设8万吨PA66的【华鲁恒升】。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2-04-20
    • 医药生物行业:CGT乘势而起CDMO借力东风

      医药生物行业:CGT乘势而起CDMO借力东风

      生物制品
        细胞基因治疗:细胞和基因治疗(Celland Gene Therapy,不包括未经基因修饰的干细胞等广义的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基因治疗载体将外源的治疗性基因转导至细胞,再通过外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改变细胞原有基因表达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作用方式一般包括:①用正常基因替代致病基因;②使致病基因失活;③导入新的或经过改造的基因。   基因治疗CRO和CDMO:CRO指为制药企业、科研院校等主体从事新药研发或先导基础研究提供外包服务。CDMO主要指为新药研发提供工艺开发、放大及验证、IND申报、临床I-III期及商业化生产服务。   CGT CDMO市场规模及行业格局:2018年至2022年,CDMO市场规模从8.7亿元增长到预计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9.3%;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全球基因治疗CDMO企业中,Lonza等外企营收占据半壁江山,国内药明生基一骑绝尘、和元生物位列第二。   Oxford BioMedica:慢病毒载体先驱。公司LentiVector®慢病毒载体递送技术构筑产业护城河,合作项目繁多,目前收入主要来自CDMO业务收入以及相关特许权使用费等。   Lonza:全球CDMO龙头企业。作为CDMO行业先行者之一,Lonza先发优势明显。从前期原料药中间体到小分子CDMO业务,再至后期开拓新兴生物制药和细胞与基因疗法CDMO业务,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发挥平台优势,为国内外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客户提供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   和元生物:公司聚焦于基因治疗领域,提供:①质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载体产品;②溶瘤疱疹病毒、溶瘤痘病毒等多种溶瘤病毒产品;③CAR-T等细胞治疗产品的技术研究、工艺开发和GMP生产服务;公司基因治疗CDMO服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18年29.79%上升至2021年1-6月73.13%,发展快速。   金斯瑞蓬勃:主要致力于为基因和细胞治疗(GCT)药物、疫苗及生物药发现、抗体蛋白药物等提供从靶点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端到端CDMO服务。金斯瑞蓬勃生物2020年收入增长78%达4040万美元。其中,抗体药在2020年收入增长78%;基因和细胞疗法CDMO服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48%,增速强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药明生基:药明康德旗下专注于细胞和基因疗法的CDMO。从营收来看,2021年药明生基实现收入10.26亿元,同比下降2.79%。中国区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增长迅速,实现收入同比增长87%,部分缓解了美国区业务由于客户产品上市申报推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
      莫尼塔投资
      18页
      2022-04-20
    • 纺织服装行业4月第三周周报:稳健医疗拟收购隆泰医疗,巩固高端伤口敷料龙头地位

      纺织服装行业4月第三周周报:稳健医疗拟收购隆泰医疗,巩固高端伤口敷料龙头地位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8期总第57期:行业估值持续下行 当前配置价值凸显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8期总第57期:行业估值持续下行 当前配置价值凸显

      生物制品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4.66%,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1,跑输沪深300指数(-2.04%)。从子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三级行业中,仅医疗设备和医院上涨,涨幅分别为4.85%、2.46%;医药流通、化学制剂、血液制品板块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10.19%、8.28%、7.45%。估值方面,截止2022年4月15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7.92x(上期28.99x),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分别为原料药(34.13x)、化学制剂(25.72x)、中药(28.41x)、血液制品(29.48x)、疫苗(26.28x)、其他生物制品(26.38x)、医药流通(14.58x)、线下药店(22.57x)、医疗设备(41.88x)、医疗耗材(15.97x)、体外诊断(19.02x)、诊断服务(19.43x)、医疗研发外包(57.10x)、医院(66.07x)、其他医疗服务(61.37x)。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2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6.27亿元。其中3家增持0.41亿元,17家减持16.68亿元。   截止2022年4月18日,我们跟踪的422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66家披露了2021年年报。其中,归母净利润大于或等于30%的有69家;从细分行业看,归母净利润正增长数量前三的子行业为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中药,数量分别为32/26/23家。其中,化学制药子行业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100%的有7家、增速超过30%的有15家。   重要行业资讯   国家医保局宣布:全面开展中成药集采   2022年3月中国CDE药品申报情况   WHO明确:HPV疫苗,接种一剂就够了   CDE发布《双特异性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投资建议:   现阶段,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生物制品、中成药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保质控费依然是医药政策的主旋律。   本报告期医药行业板块估值水平持续下降,已低于行业负一倍标准差水平,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当前行业投资价值凸显,我们建议加大行业的配置比重,关注六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业绩陆续披露,关注年报和一季报业绩高增长或超预期的龙头企业;二是随着《“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在医保控费的大前提下,创新和国际化将是未来行业的核心主线,建议关注创新驱动型公司、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制药企业;三是CXO行业,CXO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随着新冠口服药的上市,国内优质CDMO企业获得充足订单,逆势关注当前估值合理且订单充足的公司;四是目前估值较为合理、企稳回升的药店连锁公司;五是关注中药板块,《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相继发布,表明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心,将给中医药行业带来积极的作用;六是关注消费性医疗版块,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具有消费属性的眼科、医美等医疗子行业拥有政策免疫性,消费升级将带动其发展。   风险提示:   医保谈判品种业绩释放不及预期;新冠疫情反复;政策不确定性。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15页
      2022-04-20
    • 化工半月谈:疫情影响显著,纯碱价格持续强势

      化工半月谈:疫情影响显著,纯碱价格持续强势

      化学制品
        整体观点:4月初,IEA准备集体释储叠加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后俄乌谈判陷入僵局,以及OPEC决定不会增产,国际油价震荡上涨。交通领域,成品油价格进入2022年以来首次下调,终端需求呈现疲态;地产领域,纯碱价格持续强势,毛利走高,玻璃去库存情况不佳;基建产业链,沥青、PVC毛利均上升,库存继续增加;纺服领域,涤纶长丝整体亏损,企业陆续减产;农业领域,草甘膦毛利止跌,尿素价格略有回落。   油价:油价先下降后震荡回升,震荡幅度下降。4月第一周(3.31-4.6),IEA准备集体释储叠加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第二周(4.7-4.13),俄乌谈判陷入僵局,以及OPEC决定不会增产,国际油价震荡上涨。   交通领域:成品油价格2022年以来首次下调,终端需求呈现疲态。2022年4月15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首次下调,本轮汽油降低545元/吨,柴油降低530元/吨。需求面,国内多地疫情反复,且局部地区形势恶化,区内交通管控愈加严格,汽柴油终端需求呈现疲态。汽油和柴油价格均走低。   房地产产业链:纯碱价格持续强势,玻璃去库存情况不佳。市场供应面减少,纯碱厂家订单较足,部分厂家新单有惜售心理,多重利好支撑下纯碱市场新单价格小幅上行。国内纯碱整体成本面继续下滑,纯碱利润稍有增加,目前纯碱行业平均毛利小幅增长到924元/吨左右。玻璃价格和毛利均出现下降趋势,去库存情况不佳,交投量较少,终端需求较差。   基建产业链:沥青、PVC毛利均上升,库存继续增加。2022年4月上半月,沥青价格小幅下降,由于成本面支撑减弱,北方低价资源流通。南方疫情形势仍严峻,主力炼厂汽运出货不畅,整体库存水平呈上涨状态。炼厂生产成本大幅下跌,沥青毛利有所改善。PVC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电石价格下调为主,成本降低,仍存部分利润空间。   纺服产业链:涤纶长丝整体亏损,企业陆续减产。涤纶长丝市场震荡下行,整体处于亏损状态,截至4月14日,涤纶长丝POY150D平均盈利水平为-499.6元/吨。由于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原料采购及成品库存的运输难以流通,长丝企业库存高企,陆续减产,但市场需求萎靡,长丝市场价格难以跟随原料价格同步上涨,毛利下降。   农业产业链:草甘膦毛利止跌,尿素价格略有回落。草甘膦价格企稳,部分生产商报价6.5-6.6万元/吨,95%原粉成交参考价为6.2-6.3万元/吨,草甘膦毛利止跌,保持在24941.45元/吨左右,相对丰厚。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库存走高。国内尿素价格略有回落,尿素市场交投继续弱势僵持。
      莫尼塔投资
      9页
      2022-04-20
    • 民生医药一周一席谈:血制品底部契机已现,长期出口空间打开

      民生医药一周一席谈:血制品底部契机已现,长期出口空间打开

      生物制品
        周度行情回顾(2022.04.11-2022.04.15):上周医药板块下跌3.3%,跑输沪深300指数2.3个百分点,医药板块PE(TTM)约为28倍。近日派林生物与巴西药品巨头子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静丙在巴西的注册和销售,或将开启血制品长期出口之路,我们就血制品板块的底部契机梳理和讨论。   “十四五”规划逐渐落地,龙头企业迎来采浆供给增量新时期。过去十年,浆站审批数量较少,“十四五”期间国家对新建浆站有望逐渐放开,血制品生产依赖于血浆供应量,龙头企业批文获得能力较强,有望迎来采浆供给增量新时期。   白蛋白国产替代空间大,静丙长期出口空间打开。白蛋白方面,2021年人白批签发6367万瓶,进口和国产占比分别为65%和35%,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静丙方面,我国人均静丙用量仅为美/澳/加的1/10,国内售价显著低于美/英/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新冠疫情以来国内部分血制品企业抓住应急供应机会开始对海外供应静丙,近日派林生物成为国内首家开启血制品长期出口战略合作的企业,与巴西药品零售巨头HyperaPharma签订拟不低于5年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静丙海外注册和长期持续出口,中国血制品长期出口空间打开。   血制品集采的降价预期温和,中标后利于产品的院内放量。根据近期公布的广东省血制品集采中标条件非常宽松,本次企业报价仅需与历史区域最低价持平即可满足中标条件,我们判断集采降价幅度有限。同时,拟中选血制品将获得联盟首年100%预采购量以及确认的分配量,利于产品入院以及院内放量。   血制品板块估值处于十年来历史低位水平,具有性价比。2022年4月17日SW血液制品PE仅为29倍,板块平均估值为51倍,与2018年Q2时期估值水平相当,也接近2010年以来的板块历史估值低位水平,底部契机已现。   周度股票建议关注组合:1)成长组合:药石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聚光科技;2)稳健组合:固生堂/百诚医药/华润三九;3)弹性组合:派林生物/博雅生物/众生药业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血制品板块的底部契机,主要源于1)供给侧:“十四五”进入供给增量新时期,2)需求侧:静丙长期出口开启,3)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预计广东省集采降幅温和,中标加速血制品院内推广;4)估值: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维持“推荐”评级,建议关注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等。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产品出口进度低于预期;集采降幅高于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2-04-19
    •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专题:放开生产与销售限制,量价齐升具备数倍扩容潜力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专题:放开生产与销售限制,量价齐升具备数倍扩容潜力

      中药
        放开生产与销售渠道限制,有利于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扩容。与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安全、有效、方便、质量稳定可控等优点,经过国家长期政策引导与扶持,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2021年11月试点工作结束,生产与销售限制放开,行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医保端:我们认为从目前医保情况和政策趋势来看,随着国标实行、配方颗粒进入省级平台挂网,未来将有更多省份把中药配方颗粒纳入省级医保,最终有望纳入国家医保体系,医保覆盖范围的拓宽有利于增强终端支付能力;需求端:销售范围拓宽至基层终端市场,更迎合中药日常消费习惯。   四维度打造护城河,国标下行业龙头具备竞争优势。截至2022年3月,国家已公布196个配方颗粒国标,对原药材质量、生产工艺均提出了更高监管和质控要求,在保证行业质量标准一致性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成本。我们认为行业形成一定准入门槛,利好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完整溯源体系的龙头企业,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行业目前呈“6+N”竞争格局,中国中药为行业龙头,红日药业及华润三九市占率次之。我们认为,龙头企业在“生产工艺+成本管控+溯源体系+市场覆盖”四维度打造护城河,新进入竞争者短期难以赶超。   量价齐升逻辑下,市场规模具备数倍扩容潜力。随着2022年企业旧标产品库存逐渐出清,按照新标生产的配方颗粒产品会陆续上架销售,标准切换也给企业形成新的价格体系提供良好契机,我们预计各企业或将上调出厂价格,以缓解药材成本上涨与单位用量提升压力。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占比中药饮片约为11%,而2019年日本汉方药配方颗粒占比中药饮片约为60%,我们预计量价齐升逻辑下国内市场放量达到相对稳定时,中药配方颗粒渗透率有望提升至20-30%,对应为数倍扩容的潜力。   建议关注标的: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以岭药业   国标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储备品种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建议关注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等龙头企业,以及以岭药业等具备品牌势能和产业链优势,配方颗粒新业务存在增长潜力的企业。   1)中国中药:产业链覆盖完善,渠道优势显著。公司是国药集团旗下大型综合性现代医药企业,是母公司中药产业板块的核心平台,公司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主营业务涵盖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中医药大健康等相关领域。我们认为公司具备全产业链优势,护城河深厚,配方颗粒牌照放开不改公司龙头地位,行业龙头成长确定性强。   2)红日药业:多板块创新成果显著,业绩增长具备潜力。公司业务横跨成品药、中药配方颗粒、原辅料、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药械智慧供应链等六大领域,高度重视科研创新与科研转化。作为最早的国家试点企业之一,公司持续夯实产业链布局,在品种、渠道、质量等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3)华润三九:品牌渠道优势显著,配方颗粒智能制造水平较高。随着公司未来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以及线上渠道拓展,CHC业务业绩有望被推动增长;新国标执行后,公司作为老六家试点企业先发优势明显,配方颗粒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4)以岭药业:以河北为起点发力配方颗粒业务,有望进行省外扩张。公司以“络病证治”理论体系打造科研壁垒,现有大品种及二线品种具备良好的品牌力和临床疗效,市场空间大支撑长远发展,看好销售变革推动核心产品放量,配方颗粒业务受益于政策环境和公司竞争力未来增长具备潜力。随着中药创新药的审批环境与支付环境改善,我们也看好公司中药创新药及化生药物的逐步兑现,公司估值有提升潜力。   核心观点: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试点结束,生产和销售限制放开,医保覆盖范围的拓宽有利于增强终端支付能力,基层终端市场更加迎合中药消费偏好,预计行业将迎来放量契机,国标切换出厂价有望上涨,行业具备数倍扩容潜力。龙头企业在“生产工艺+成本管控+溯源体系+市场覆盖”四维度打造护城河,我们建议关注中国中药(0570.HK)、红日药业(300026.SZ)、华润三九(000999.SZ)等龙头企业,以及以岭药业(002603.SZ)等具备品牌势能和产业链优势,配方颗粒新业务存在增长潜力的企业。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疫情反弹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研发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04-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