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纸与林木产品行业研究:从恒达新材看医疗包装原纸行业

    纸与林木产品行业研究:从恒达新材看医疗包装原纸行业

  • 华熙生物(688363)2023年中报点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承压,静待调整后的新气象

    华熙生物(688363)2023年中报点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承压,静待调整后的新气象

  • 润达医疗(603108)2023年中报点评:23H1诊疗正常化带动业务恢复,AI产品赋能公司新增长

    润达医疗(603108)2023年中报点评:23H1诊疗正常化带动业务恢复,AI产品赋能公司新增长

  • 医疗服务行业深度报告: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等政策利好,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长期逻辑明确

    医疗服务行业深度报告: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等政策利好,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长期逻辑明确

    医疗服务
      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行业逻辑明确,投资收益确定性高。从行业集中度看,目前药店集中度及连锁化率低,2022年,中国药店CR3的市占率仅为12%,低于同期日本31%、美国85%,未来存在较大空间。从处方外流趋势看,根据中康开思数据,2022年等级医院及零售终端的药品总规模为11660亿元,其中零售终端处方药规模达2349.56亿元,仅占20.84%,相较于2017年的15.65%,处方药在零售终端的销售占比逐步提升。对比海外,日本历时30余年将处方外流比例从1998年的30.50%提升至70%以上,医药高度分离。我们认为,药品集采、零加成等多项政策能够从处方外流动力、来源、通道、承接模式及医保统筹等方面解决外流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加速处方外流的进程。   门诊统筹深化实施,打开零售药店销售空间。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作为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发布的门诊共济政策的配套管理文件和措施出台,对于中国的医药分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药店龙头而言,从规范性角度更易获得统筹资格,将在医保个人账户的基础上新增医保统筹资金的支付方,以及承接更多处方外流,在慢病处方药、新药、肿瘤药等场景有望更多布局。纳入门诊统筹后,将有望为药店带来显著客流增长。另一方面,非处方药品的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有望抵消处方产品带来的毛利率下降影响。   药店板块业绩企稳,股价处于估值低位。复盘药店历史股价,2018-2019年由于带量采购及互联网医疗的影响,整体股价有所回调;2020年由于防疫物资支出带来业绩增厚,板块呈现整体上涨行情;2021年疫情影响逐步出清,并叠加疫情管制的负面因素,股价随着业绩下跌;2022年由于基数低、疫情防控放开的增量,实现业绩的高增长和股价上涨。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2023上半年药店中报业绩依然不错,门诊统筹政策并未完全体现负面/正面影响,当前估值仍然处于低位。   推荐: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建议关注:健之佳、漱玉平民。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的风险,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有限公司
    6页
    2023-09-01
  • 呼吸制氧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呼吸制氧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核心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 公司 2023 年 1-6 月实现营业收入 49.80亿元( +40.17%), 归母净利润 14.94 亿元( +89.64%), 扣非净利润 12.55亿元( +96.19%), 经营性现金流 15.00 亿元, 毛利率为 51.68%, 同比增加 4.44 个百分点; 2023 年 Q2 实现营业收入 22.77 亿元( +31.51%),归母净利润 7.80 亿元( +141.30%), 扣非归母净利润 5.52 亿元( +123.52%)。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高速增长。 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较高速的增长, 利润端高增速主要系公司的核心呼吸治疗业务占比以及毛利提升所致。 分产品来看,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实现收入23.08 亿元( +109.99%), 其中制氧机业务同比增长 140%, 呼吸机业务同比增长超 110%, 雾化业务同比增长近 70%; 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 3.63 亿元( +31.07%), 期间 14 天免校准 CGM 产品注册证顺利落地; 感染控制解决方案实现收入 4.24 亿元( -32.34%), 同比下降由于去年同期因疫情相关基数较高所致; 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 10.68 亿元( +31.85%), 电子血压计产品业务规模同比增速近 20%; 急救板块业务实现收入 0.80 亿元( +25.26%), 期间自主研发的 AED 产品 M600 获证, 是公司急救板块的里程碑; 康复及临床器械业务实现收入 7.08 亿元( +9.09%) 其中轮椅车、 针灸针等主要产品业务开展较好。   公司费用管控有所优化,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公司 2023 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 12.30%( -0.43 pcts), 管理费用率为 4.02%( -1.72 pcts), 研发费用率为 5.50%( -1.77 pcts); 公司期间研发投入 2.74 亿元( +6.00%),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在德国图特林根、 中国台北、 上海、 南京、 苏州、 西藏及丹阳设立有研发中心, 不断推进新品的研发工作。 通过外延式并购与整合, 公司将业务拓展至中医器械、 手术器械、 医疗急救设备、 医院消毒感控产品及服务、 眼部健康与眼科器械、 持续血糖检测等领域。 同时公司与多所高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打造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投资建议: 作为专注家用医疗器械、 医用临床产品和医疗服务的行业龙头, 公司重点聚焦呼吸与制氧、 血糖及 POCT、 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 道 不 断 拓 展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 年 营 业 收 入 为90.38/100.91/112.60 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21.59/24.16/27.03 亿元, 同比增长 35.37%/11.88%/11.88%, EPS 分别为 2.15/2.41/2.70 元, 当前股价对应 2023-2025 年 PE 为 16/14/13 倍, 给予“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的风险、 利率波动的风险、 降本增效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9-01
  • 收入持续高增长,利润短期承压,长期看好一体化发展

    收入持续高增长,利润短期承压,长期看好一体化发展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事件:皓元医药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实现收入8.31亿元(+41.78%),归母净利润0.95亿元(-18.50%),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22.10%),对应毛利率为50.09%(同比-6.18pct),归母净利率为10.67%(同比-8.01pct),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分季度来看,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4.63亿元(同比+43.95%,环比+10.77%),连续5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均在40%左右,公司规模持续扩大;归母净利润约0.49亿元(同比-10.04%,环比略增),对应毛利率为49.87%(同比-5.26pct,环比-0.46pct)。   点评:   前端业务稳健发展,带动公司品牌与影响力快速提升。2023H1前端业务实现收入5.36亿元(+39.35%),其中分子砌块业务收入1.42亿元(+26.10%),占前端业务收入比例约为27%;工具化合物收入为3.93亿元(+44.87%),占前端业务收入比例约为73%。前端业务坚持国际化策略,推进海外仓储建设,搭建了完整高效的直销、经销结合的销售体系快速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收入与品牌效应双丰收。   后端业务持续布局,订单质量进一步提升。后端业务营业收入3.40亿元(+45.77%),后端业务在手订单约4.5亿元(+80%)。仿制药领域,收入1.32亿元(+40.05%),共有在手项目263个,其中商业化项目58个;创新药领域,上半年实现收入2.08亿元(+49.63%),后端产品订单质量有明显增强。公司以框架协议模式,拟投资10亿元布局重庆抗体偶联药物CDMO基地项目,补齐了公司在生物大分子与偶联部分的规模化量产技术能力和相关产能,实现了ADC药物研发生产全流程服务。前后端一体化发展平台开始释放活力。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9.29/26.64/36.17亿元,同比增长42.0%/38.1%/3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3.34/4.92亿元,同比增长11.0%/55.2%/47.6%,对应2023-2025年EPS分别为1.43/2.22/3.27元,PE为37/24/16倍。   风险因素: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增订单量不及预期,新建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31
  • 锦波生物(832982)2023半年报点评: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快速放量,新品植入剂获批值得期待

    锦波生物(832982)2023半年报点评: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快速放量,新品植入剂获批值得期待

  • 华熙生物(688363)原料医美营收高增,布局全产业链赋能发展

    华熙生物(688363)原料医美营收高增,布局全产业链赋能发展

  • “薇旖美”放量高 增,把握胶原医美产品周期

    “薇旖美”放量高 增,把握胶原医美产品周期

  • 海吉亚医疗(06078):业绩符合预期,新院整合值得期待

    海吉亚医疗(06078):业绩符合预期,新院整合值得期待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