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1768)

  • 医疗器械行业事项点评:冠脉支架续标落地,中标价格均有提升

    医疗器械行业事项点评:冠脉支架续标落地,中标价格均有提升

    医疗器械
      事件:2022年11月2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最终共10家企业的14个产品获拟中选资格。   平均中标价774元,价格区间有所收窄。从本次续标的结果来看,最低中标价格680元,相比于此前最低价格467元,上涨约45.6%;同时此次中标价格区间680-798元之间,平均中标价约774元,加上服务费价格中标均价约818元,相比于2020年平均中标价(692元),提升约18.2%,各大厂商报价均有提升。   手术量增长明显,国产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本次集采续标,医疗机构报送首年采购需求总量为1865057个,相比于2020年首次集采1074722个,增长约73.5%。同时此次报量,国产厂商占比约70.4%,相比于2020年首次意向采购量(国产厂商68.7%),国产市占率有所提升。   续标价格均有提升,支架集采政策出现边际缓和迹象。此次续标,按中选排名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排序前40%的产品为A类,排序40%-70%的产品为B类,其他中选产品为C类,此三类分别按采购需求量的95%、85%及65%进行分量;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量但未中选产品采购需求量的95%以及中选产品系统的待分配量共同组成剩余量,由医疗机构自主分配给A类产品及该医疗机构已填报采购需求量产品中价格最低的产品,且分给A类产品的量不少于剩余量的50%,与此前意见稿规则相似。我们认为,此次集采续标报量名单中的企业可保证大部分首年意向采购量,厂家报价相比于之前首次集采有望提升,支架集采出现边际缓和迹象。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此次集采续标各大厂家报价有所趋缓,同时市场格局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变动。建议关注:此前中标价格较低的蓝帆医疗,此次集采续标价格大幅提升;微创医疗,此次中标价位于第一位,同时首年意向采购量居首;乐普医疗,其首年意向采购量排名位于第五位;赛诺医疗,此前集采落标,但公司出现在此次采购需求量汇总表当中,公司有望通过此次续标扩大国内支架市场份额,弹性较大。   风险因素:研发不及预期、政策监管风险、市场风险、成本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2-02
  • 化工行业专题深度报告:欧洲成本大增,利好中国化工品出口——2022年11月更新版

    化工行业专题深度报告:欧洲成本大增,利好中国化工品出口——2022年11月更新版

    化学原料
      研究目的:受到俄乌冲突影响,欧洲能源供应出现紧张,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天然气使用量中占比较大,俄乌冲突期间,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数次上涨,欧洲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上行,中欧化工产品价格差距拉大,中国化工产品出口量有望增加。   主要结论:欧洲能源短缺,价格出现暴涨,将导致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天然气进一步短缺,欧洲化工品的生产成本将大幅上行,同时,短缺的能源和高昂的成本可能会导致当地化工装置被动降负荷,造成化工品供应的较大缺口,进一步推动欧洲当地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目前,中国和欧洲部分化工产品的价差越拉越大,中国化工品出口量有望大幅提升。未来,中国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的供应优势有望持续存在,中国化工品相对于欧洲的成本优势将持续存在,中国化工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供给端,欧洲能源紧缺,中国能源优势凸显   受天然气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欧洲化工行业能源成本和原料成本大幅增加,全球能源供应链的重构和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中国在传统能源增产保供和新能源产业体系上都具有优势,维持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   需求端,内外需同时复苏   国内稳经济措施逐步加强,内需有望复苏,中欧高价差背景下,叠加海运费价格下行,中国化工品出口至欧洲的量也将大幅提升。   综合考虑欧洲能源高成本给国内化工行业带来的机会,我们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全球疫情反复发酵影响下游需求风险;行业大幅扩张造成供给过剩风险;相关标的的安全环保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1页
    2022-12-02
  • 卫信康:深耕高壁垒制剂,差异化赛道领导者

    卫信康:深耕高壁垒制剂,差异化赛道领导者

    个股研报
      卫信康(603676)   投资逻辑:公司专注于高壁垒制剂,产品格局良好。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进入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初执行,报销范围拓展,市场扩容。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等新品上市、放量,业绩加速确定性、持续性较强。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多微),为微量元素补充剂,含有10种微量元素,适用于普外科、ICU、肿瘤科/放射科、神外科、心胸外科、烧伤科等患者的肠外营养治疗。多微格局良好,该产品为国产独家,同通用名品种仅LABORATOIRE AGUETTANT1家供应;终端广阔,高速增长,2021年,多种微量元素注射剂终端为14亿元,同比增长34%。2021、2022H1,该产品销售5.5、8.4千万元,加速放量。多微于2020年获批上市,上市即医保产品,未来将替代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I),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2-2024年多微销售分别2.2/4.4/7.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0/100/60%。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12v),用于围手术期、烧伤、肝病、慢性病住院等维生素缺乏危险患者的临床支持。市场扩容,2020年底,由地方医保目录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新增可报销省份十余个。12v医院覆盖数量持续提升,2021、2022H1医院覆盖近1600、2000家,公司将主抓12v销售,继续加大拓展覆盖医院。12v格局良好,该领域竞争对手仅百特1家(进口产品)。我们预计,2022-2024年服务性收入(主要为12v)为10.0/12.0/14.2亿元,同比增长为38/20/18%。   新品陆续上市,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多点开花。复合维生素: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小儿13v),为国内首仿、国产独家产品,2018年上市,进口同类产品未在国内上市。2021、2022H1销售为0.30、0.20亿元。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3)于2022年8月获批;氨基酸: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成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分别于2022年5月、10月获批上市;电解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复方电解质注射液(V)、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已经上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9/4.0亿元,同比增长为107/47/37%,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6/25/18x。由于公司专注于高壁垒制剂,核心产品同通用名竞品均未超3家,受益于医保报销政策/扩大报销范围,公司收入、利润高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品种被纳入联盟集采、竞争格局恶化、新冠疫情反复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有限公司
    8页
    2022-12-01
  • 生物制品: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发布,新冠疫苗覆盖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生物制品: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发布,新冠疫苗覆盖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事件: 2022 年 11 月 29 日,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   老年群体为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高危人群,推进老年群体疫苗接种意义重大。 文件要求加快提升 80 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 60-79 岁人群接种率。 对于加强免疫疫苗选择和时间间隔,所有已获批开展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及组合均可用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组合包括 2 剂灭活疫苗+1 剂灭活疫苗、 2 剂灭活疫苗+1 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 2 剂灭活疫苗+1 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 2 剂灭活疫苗+1 剂重组蛋白疫苗、1 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1 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 1 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1 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 结合我国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实际,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调整为 3 个月以上。 由于老年群体多有基础疾病,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情况来看,该群体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其重症和死亡风险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在当前疫情环境下,对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加强,我们认为是为未来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化而做出的前提布局,在新冠疫苗方面,后面不排除继续推广第四针的可能,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判断新冠疫苗接种率(包括加强针)提高是疫情防控政策向更加精准化调整的前提条件。   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或将陆续推进: 我们判断推进老年群体接种新冠疫苗只是国家走向更加科学化防疫的第一步, 近期多家国产厂商新冠疫苗陆续获批,如康希诺的吸入新冠疫苗、复星医药复必泰在中国香港获批, 智飞生物和康泰生物均获得临床关键结果, 我们认为丰富的新冠疫苗储备将为后续科学精准防疫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我们判断未来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或将临近,再考虑到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新冠疫苗接种或将呈现“流感化”。   投资建议: 重点看好相关投资标的: A 股:康希诺、万泰生物、智飞生物、丽珠集团、神州细胞; H 股:石药集团、三叶草生物、艾美疫苗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影响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12-01
  • 医药生物:冠脉支架国采续标价格大幅提升,凸显集采政策科学化

    医药生物:冠脉支架国采续标价格大幅提升,凸显集采政策科学化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11月29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续约拟中标结果出炉,此次续约中标率高,19个投标产品中,微创医疗、赛诺医疗、金瑞凯利、易生科技、山东吉威、乐普医疗、万瑞飞鸿7家国内厂商,以及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雅培3家跨国企业的14个产品中标。其中微创医疗6个产品中3个,美敦力2个产品中标1个,意向采购量极小的外资Micell未中标。平均中标支架价格在770元左右,加上伴随服务费,终端价格区间在730元至848元,平均提价幅度23%。   点评:集采规则友好、中标率高,体现“限价”模式:相比于第一次冠脉支架集采,此次续标采购的规则更为科学化,规则使得企业中标率高(基本不会主动淘汰,产品丰富的企业会考虑战略性放弃部分产品);另外,此次中标的价格,多数产品价格都十分接近上限798元产品价格+50元服务费,较第一次国采469到近800元左右的价格区间显著收窄,背后更多的是体现了集采的规则从激烈的“竞价”转变为有序的“限价”模式,高值耗材集采将有望走向新时代。   近期高耗集采持续优化,看好2023年高值耗材底部反转的机会:近期,脊柱、生化、电生理等代表性的耗材持续推出集采规则,基本均采用了排名中标+限价中标结合的竞价模式,使得集采更为科学化,竞争格局、市场规模、盈利能力趋于可预期,行业和企业将重新迎回PE、DCF、远期空间等估值方法;考虑到叠加2023年疫情防控更为精准化,预计2023年高耗等行业有望迎来触底反弹的机会。   投资建议:1)重点推荐心血管平台型龙头乐普医疗,建议关注蓝帆医疗、赛诺医疗等,其他高耗领域;2)关注集采落地、报表预计2023年中报前出清的骨科行业,建议关注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3)关注国产化率低的化学发光行业,重点推荐普门科技,建议关注安图生物、新产业;4)竞争格局好的电生理行业,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5)国产化率相对较低的吻合器行业等;   风险提示:集采不及预期;冠脉支架增长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导致院端手术量恢复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2-01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创新药之双抗:靶点组合精彩纷呈,商业化浪潮来袭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创新药之双抗:靶点组合精彩纷呈,商业化浪潮来袭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双抗在结构和生产工艺方面较单抗药物都更为复杂,理想的双抗较单抗、以及单抗联用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达到1+1>2的效果。   首款国产双抗获批上市,商业化征途开启。我国已有3款双抗药物获批上市,康方生物、康宁杰瑞、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超50家国内企业布局。   国内主要的双抗研发模式包括Fast-follow、临床联用已验证的靶点组合、新靶点组合。靶点组合中,已上市双抗的Fastfollow较少,以已验证的靶点为主,主要包括四种组合类型,TAA/CD3,TAA/TAA,TAA/Checkpoint/TGFβ,Checkpoint1/Checkpoint2。在相同靶点组合下,双抗差异化体现在产品所使用的平台技术及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更好地实现生物学机制。   双抗头对头研究成功将有望成为新的SOC,且凭借双抗本身的优势,有望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双抗的临床优效性主要体现在单抗或联合疗法未能实现的功能,如解决联合疗法的高毒性、免疫激动剂单药使用的高毒性等限制。   随着近年来国内药企建立相对成熟的双抗技术平台,在研双抗药物或双抗技术平台逐步授权给其他药企,国内交易合作的数量持续增长,向海外跨过药企授权数量也在不断提升。   【配置建议】   国内超50家药企布局双抗赛道,包括康方生物、康宁杰瑞、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贝达药业、泽璟制药等。建议关注:1)双抗研发进展较快,有产品进入临床III期且数据较为优秀的公司,如康方生物-B、康宁杰瑞制药-B等;2)技术平台成熟,产品获得海外bigpharma认可,成功对外授权的公司,如和铂医药-B等;3)在研管线丰富,技术平台能力强的公司,如信达生物等。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及临床进展存在较大风险;   新药审批和商业化不及预期;   竞争超出预期;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2-12-01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准备迎接医药板块戴维斯双击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准备迎接医药板块戴维斯双击

    化学制药
      外部环境边际向好,医药板块或将迎来“慢牛”行情   医药板块经历疫情扰动、集采降价等影响后,在2022Q3进入筑底阶段,Q4以来随着财政贴息贷款、精准防控统筹经济发展等政策的落地,叠加三季报整体稳健,板块正在经历从估值修复到业绩修复的过程。展望2023年,医药板块有很多细分赛道的优质成长股到了长期布局的时点,业绩持续改善可期。   精准防控政策下迎来消费复苏机遇,中药、医疗服务、药店业绩有望改善   防疫政策强调提升科学化、精准化、人性化管理水平,统筹经济发展。减少隔离天数,取消次密接判定、严禁随意“静默”管理等举措有望带来消费医疗快速复苏,利好细分板块包括:中药,目前板块估值低、政策友好,叠加院内院外人流量回暖,业绩和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尤其是需求刚性的服务,诊疗量的提升将带来业绩提速;药店,2023年看点在于同店经营回暖及扩张有望保持较快速度,看好全年业绩稳健增长。   中长期把握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升级、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   创新和产业升级是行业内永恒的主题,我们看好具有源头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逐步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开拓成长空间。2022Q3的数据显示CXO公司新签订单保持高位增长、项目排产紧凑,行业需求依然旺盛;项目报价整体依然稳定;国产创新药注册申报数量快速攀升,与进口药已经拉开较大差距,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国产仿制药质量随着我国一致性评价的推进而大幅度提高,竞争力不断加强。截止到2022年全国第七批集采结束,集采中选品种累积达到320个。大量大品种都经历了集采降价。对于大部分仿制药企业来说,集采的边际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消费复苏:华东医药、江苏吴中、美年健康、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中药:新天药业、中国中药、太极集团等;零售药店: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等。   创新升级题材:康龙化成、泰格医药、药石科技、博腾股份、美迪西、皓元医药、奥浦迈、纳微科技、毕得医药、义翘神州。化学制药:人福医药、东诚药业、华东医药。   国产替代题材: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   受益标的:同仁堂、红日药业、华润三九、药明康德、科伦药业、恩华药业、百普赛斯、京新药业、海思科、特宝生物、丽珠集团、恒瑞医药、百济神州-U、君实生物-U、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海尔生物、安图生物、新产业、亚辉龙、仁度生物、戴维医疗、理邦仪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大参林、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反复影响生产运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5页
    2022-12-01
  • 医药生物: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研发持续推进

    医药生物: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研发持续推进

    医药商业
      事件   2022 年 11 月 29 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制定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出“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加快提升 80 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 60-79 岁人群接种率。”   所有已获批开展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及组合均可用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调整为 3 个月以上。   所有已获批开展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及组合均可用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 其中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康泰生物(灭活疫苗)、智飞生物(重组蛋白疫苗)、丽珠集团(重组蛋白疫苗)、康希诺(肌注式和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   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由 6 个月调整为 3 个月以上   中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截至 2022 年 11 月 28 日, 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4.43 亿剂次,接种覆盖人数、 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 92.5%、90.3%和 57.4%。 60 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 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 90.7%、 86.4%和 68.7%。 80 岁以上老年接种的覆盖人数、 全程接种和加强针人数分别占 80 岁以上人口的 76.6%、 65.8%和 40.4%。老年人尤其是 80 岁以上疫苗接种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冠疫苗研发不断推进   2022 年 11 月 11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 提及“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①疫苗是结束新冠大流行关键因素。 2022 年 9 月 16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文章提出:疫苗是结束新冠大流行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加强针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保护作用更好。②不同技术路径和针对变异毒株疫苗研发持续推进,如康泰生物(灭活疫苗)、 石药集团( mRNA)等陆续公布其临床试验结果,针对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也持续推进临床试验。③国外部分国家已开始推广第二针加强针。 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全球多个国家开始在 60 岁以上人群中推广第四剂疫苗,即第二针加强针。 建议关注新冠疫苗相关企业,包括: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万泰生物、瑞科生物、 石药集团、丽珠集团等。   风险提示: 新冠毒株不断变异的风险,新冠疫苗价格进一步降低的风险,新冠疫情波动反复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12-01
  • 医药生物行业月报:看好防疫工具+疫后修复两大主线;关注医保目录调整

    医药生物行业月报:看好防疫工具+疫后修复两大主线;关注医保目录调整

    化学制药
      11月板块分化明显,防疫主线表现亮眼。11月医药生物行业上涨7.3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上涨9.81%,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2.45%,位列31个子行业第22位。11月医药所有子板块全线上涨,其中中药和医药商业涨幅领先,分别达14.72%、13.92%,医疗器械涨幅最小、为1.51%。本月医药板块分化明显:在房地产系列政策、防疫优化的复苏预期下,医药板块在指数层面较为一般;然而防疫主线表现非常亮眼,尤其涉及自主防疫与医院建设的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新基建、抗原产业链等细分领域。此外,新冠疫苗、新冠药物、医保目录谈判等相关标的也有所表现。   疫情防控持续优化,看好防疫工具+疫后修复两大主线。本月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出现重大转折,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后,11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从三个方面(定点医院ICU、方舱医院、发热门诊)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11月29日再度召开主新闻发布会,强调落细落实防控措施,并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措施正在持续优化。考虑到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医疗资源配置、及疫苗接种情况,我们认为,防疫主线有望不断反复持续相当时间:防疫工具(新冠药物、新冠疫苗、检测)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相关药物储备、新型疫苗研发将进一步加快加强。我们认为在防疫政策预期变化的背景下,当前各类事件对板块的影响明显,政策的发布、疫情的多点散发、局部防疫政策的变化、相关防疫工具的进展情况均对防疫板块产生催化,因而防疫投资主线有望反复持续相当时间,看好相关细分板块投资机会:防疫工具中,看好1)自我诊疗需求有望落实业绩的中药、家用器械、连锁药店等板块;2)产业周期叠加防疫催化的医疗新基建;3)在研推进中的新冠小分子药物以及新型新冠疫苗;4)预期疫后修复的医疗服务、连锁药店、常规疫苗、血制品等。   关注12月份医保目录调整:根据《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共有22项目录外创新药纳入,15项目录外中成药纳入。此前在今年6月,医保局首次发布了简易续约的降幅规则,创新药新增适应症降幅预期缓和。看好创新药纳入医保后产品在院端的加速放量,建议重点关注相关优质企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中药企业以岭药业、康缘药业、方盛制药等。   中期来看,产业升级方向的结构性慢牛值得期待:医药板块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逐渐走出底部区间。目前医药板块的刚需属性及价性比仍然突显,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不变,看好板块结构性慢牛行情。看好:1)内需为核心的产品型企业:政策缓和下的困境反转与创新升级(专科药、创新药、耗材);以及政策催化下的需求加速(医疗设备、中药)。2)医药制造板块的压制缓解及基本面拐点(CRO/CDMO、原料药)。3)疫情后复苏(连锁药店、消费类产品、医疗服务)。   12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康泰生物、益丰药房、大参林、新产业、安图生物、海吉亚医疗、百克生物、普洛药业、锦欣生殖、奥锐特、同和药业。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11月平均涨幅4.69%,跑输医药行业2.68%,其中药明生物+41.27%、康龙化成+23.31%、益丰药房+15.96%、大参林+15.80%等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三明联盟首次中药饮片集采方案出炉;(2)山东省第三批药品(中成药专项)集采结果揭晓;(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4)江西肝功能生化集采公告发布。   市场动态:对2022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18.2%,同期沪深300绝对收益率-22.0%,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3.8%。2022年11月医药生物行业上涨7.3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上涨9.81%,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2.45%,位列31个子行业第22位。11月医药所有子板块全线上涨,其中中药和医药商业涨幅领先,分别达14.72%、13.92%,医疗器械涨幅最小、为1.51%。以2022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31.1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30.8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0.7%。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1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7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8%。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2-12-01
  •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关注产业链投资机遇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关注产业链投资机遇

    医药商业
      事件: 2022 年 11 月 29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 进一步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制定《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下文简称《方案》。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症状更严重, 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感染新冠后住院、重症比例更高,症状更为严重。 结合国内疫情形势,《方案》特别针对高危的老年人群的接种方案, 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目的是加快提升 80 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 60-79 岁人群接种率。   新冠疫苗加强针: 6 种疫苗组合, 9 种上市产品, 3 大技术路线, 2 种剂型(加强针可选注射和吸入式)。 国内所有已获批开展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及组合均可用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 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调整为 3 个月以上。具体组合包括: 1) 2 剂灭活疫苗+1 剂灭活疫苗(国药中生北京公司、 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深圳康泰、医科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等 5 款);2) 2 剂灭活疫苗+1 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 3) 2 剂灭活疫苗+1 剂康希诺吸入用腺病毒载体疫苗; 4) 2 剂灭活疫苗+1 剂重组蛋白疫苗(智飞生物、 丽珠集团); 5) 1 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 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 6) 1 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 剂康希诺吸入用腺病毒载体疫苗。   接种任何三针新冠疫苗,大幅降低 60 岁以上人群的死亡风险。 截至 2022年 11 月 29 日,香港卫生署统计的死亡数据显示,在 60 岁以上人群中, 接种任何三针新冠疫苗后死亡风险明显降低。 在当前国内新冠感染人数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有必要增加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切实保护易感人群。   落实防疫二十条, 新冠疫苗加强针有望成为常态化需求。 防疫二十条对新冠肺炎的科学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效特异性新冠疫苗将增加个体和人群的防护,未来有望成为常态化预防手段。当前国内获批加强针主要为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注射和吸入式)、重组蛋白疫苗,另有多款新冠疫苗处于研发过程中。   投资建议: 落实防疫二十条,推进疫苗加强针的接种, 尤其是提高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建议关注已上市新冠疫苗标的康希诺、智飞生物、丽珠集团、康泰生物,拥有在研新冠疫苗标的万泰生物、 沃森生物等。   风险提示: 疫苗接种不及预期,产品生产不及预期,政策变动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12-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