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本轮疫情影响近尾声,关注常规医疗复苏相关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本轮疫情影响近尾声,关注常规医疗复苏相关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上周(1月30日至2月3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1.15%,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7位,跑输沪深300指数0.20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6.58%,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7位,跑输沪深300指数0.39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5.9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4位,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0%。上周,医药生物各板块均有一定幅度下跌,其中医疗服务跌幅最大,达2.63%。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301只(占比65.0%),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百利天恒(47.7%)、睿昂基因(25.1%)、首药控股-U(24.4%)、漱玉平民(22.6%)、益方生物-U(21.5%)。   行业要闻:   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整个春节期间(1月21日至27日),发热诊室的诊疗量处于低位,初一诊疗量最低,之后有一定的回升,但一直低于节前的诊疗量,大约减少40%左右。和12月23日的峰值比,下降94%。1月27日,基层机构的普通门急诊的诊疗量是203.6万人次,与节前相比减少近三成,约为12月29日普通门急诊峰值的4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整体平稳。从各地监测数据看,1月份以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状况在持续改善,目前94%以上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所配的中药、解热、止咳三类药品可用一周以上,85%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了两周以上的储备量,一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还配备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在相关设备配置方面,截止到1月27日,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配备指氧仪289.4万个,制氧机21.9万台。   从权威数据来看,春节假期全国疫情形势基本平稳,发热门诊量等数据较前期高点回落明显,预计本轮疫情影响已接近尾声。节后各地各级医疗机构正逐渐回归到常态化运转,常规门诊、住院手术等就诊人数持续增加,常规医疗的恢复将对常规诊断试剂、常规药品、常规器械耗材等带来明显的拉动作用,建议关注相关细分子板块及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   上周,大盘指数与医药生物指数均呈小幅回调。春节假期全国疫情形势基本平稳,预计本轮疫情影响接近尾声,常规医药医疗服务消费将持续复苏向好。年前受防疫政策调整影响,新冠主题热点为主,板块成交量显著放大,板块出现一波系统性反弹行情;年后随着疫情形势的平稳,板块成交量较前期高点回落明显,板块热点正逐渐回归到常规医疗复苏和创新发展主题,板块行情呈结构化演绎,当前建议结合年报业绩披露情况,以精选个股为主,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向好,竞争格局良好,估值相对合理的细分领域龙头型公司。建议关注医疗服务、创新药、研发外包、二类疫苗、特色器械、血制品、连锁药店、品牌中药等细分板块及个股。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凯莱英、丽珠集团、华兰生物、益丰药房;   个股关注组合:新产业、康泰生物、恒瑞医药、普洛药业、老百姓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业绩风险;事件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2-06
  • 创新药板块周报:罗氏CD3/CD20双抗Glofitamab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双抗领域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药板块周报:罗氏CD3/CD20双抗Glofitamab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双抗领域竞争愈发激烈

    化学制药
      本周亮点   1月16日,罗氏格罗菲妥单抗(Glofitamab)因其突破性疗法被纳入优先审评,拟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成人患者。其中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特殊亚型,约占DLBCL的10%。2月1日,Glofitamab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   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试验,共入组了155例之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患者接受Obinutuzumab预处理以缓解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随后接受12个周期固定时间的Glofitamab单药治疗。主要临床终点为完全缓解CR;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生存期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Glofitamab治疗DLBCL具有有效性。超过一半的患者出现了≥3级不良事件。   在纳入的155例患者中,154例接受了至少一剂CD20单抗阿托珠单抗Obinutuzumab或Glofitamab研究治疗。有效性:在中位随访12.6个月时,39%(95%CI,32~48)的患者完全缓解,结果与52例之前接受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患者的一致(35%的患者实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42天(95%CI,42~44)。12个月时,大多数(78%)的患者仍为完全缓解。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37%(95%CI,28~46)。   安全性:9%的患者因AE停用Glofitamab。最常见的不良事件(63%)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62%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AE,4%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3%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神经系统事件。   行情回顾   上周(01.30-02.03),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94%,沪深300下降1.06%,医药生物板块下降0.01%,A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个百分点。年初至上周五(02.03),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6.44%,沪深300上涨0.07%,医药生物板块上涨5.13%,A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93个百分点。上周(01.30-02.03),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0.32%,恒生指数下降1.85%,恒生医疗保健上涨0.79%,港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恒生指数2.17个百分点。年初至上周五(02.03),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1.36%,恒生指数上涨7.52%,恒生医疗保健上涨8.86%,港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恒生指数3.84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目前来看,双抗药物有取代CAR-T疗法的潜质,而成本又较CAR-T低很多。随着多款双抗类药物的成功上市,医药工业界对双抗药物的研发热情被点燃,俨然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研发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针对双抗领域,我们建议关注两类企业:   一是:拥有双抗技术平台的企业,相关标的: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制药-B、药明生物;   二是:已有多款双抗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企业,相关标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B、康宁杰瑞制药-B等。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研发失败风险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页
    2023-02-06
  • 化工行业周报: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领域即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中化蓝天100%股权拟被收购

    化工行业周报: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领域即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中化蓝天100%股权拟被收购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 本周, 上证综合指数下跌 0.04%, 创业板指数下跌 0.23%, 沪深300 下跌 0.95%, 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上涨 2.59%, 申万化工指数上涨 3.08%。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 本周, 化工板块涨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钛白粉(10.64%)、 橡胶助剂(8.27%)、 涤纶(5.80%)、 合成树脂(4.74%)、 其他塑料制品(4.08%); 化工板块涨跌幅后五的子行业分别为膜材料(-0.26%)、 钾肥(0.6%)、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0.71%)、 轮胎(0.88%)、 印染化学品(0.92%)。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领域即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国产化。 1 月 31日, 阿科力科技( 潜江) 有限公司年产 20000 吨聚醚胺、 30000 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 项目, 在潜江顺利开工, 这也标志着我国在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领域即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 阿科力科技(潜江) 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萌介绍: “ 30000 吨的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 , 之前是日本垄断的,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我们率先实现生产, 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也有望帮助下游企业大幅下降生产成本。 ” 2022 年 10 月 17 日晚间, 阿科力发布关于与潜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汉盐化工业园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的公告。 公告表示, 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潜江市江汉盐化工业园投资建设的项目为: “ 年产 20,000 吨聚醚胺、 年产 30,000 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 项目” , 包括“ 20,000 吨聚醚胺、 30,000 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 、 1000 吨/年高纯硅溶胶、 20 吨/年特种高耐热树脂、 5,000 吨/年改性环氧树脂、 25,000 吨/年聚醚” 。 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 一期项目约 18 个月; 二期项目约 12 个月。 (资料来源: 阿科力、 中国知网、 化工新材料等)   中化蓝天 100%股权拟被收购。 1 月 31 日,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华科技” ) 发布公告称, 其控股股东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涉及昊华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昊华科技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化蓝天” ) 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此次交易不会导致昊华科技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昊华科技和中化蓝天均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员企业, 昊华科技子公司中昊晨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从研究开发、 工程设计、 成果产业化、 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氟化工企业。 如若此次收购顺利完成后, 将助力昊华科技进一步丰富氟化工产品种类。 (资料来源: 昊华科技、 新浪财经、 中化新网讯等)   投资建议: (1) 受下游光伏装机量提升预期带动, 看好国内光伏级 EVA 未来景气度, 建议重点关注: 联泓新科。 (2) 近期我国地沟油价格有所回落, 生物柴油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持续增长, 看好生物柴油行业景气度。 建议重点关注: 嘉澳环保。 (3) 硅基材料受新能源相关领域拉动, 需求持续向好。 受装配式建筑及光伏组件拉动, 看好工业胶及建筑胶需求提升, 建议重点关注: 硅宝科技。 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 三孚股份。 硅基材料需求向好, 龙头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实现产能扩张与产业链衍生, 建议重点关注: 合盛硅业。 (4) 碳中和大背景下, 看好能降低生产成本、 碳排放的合成生物学企业, 建议重点关注: 凯赛生物、 华恒生物。 (5) 铬化学品行业整合完成, 行业格局优化下头部企业控价能力出色, 铬化学品价格经历多轮上调, 提振公司业绩, 建议重点关注: 振华股份。 (6) 磷化工供需格局改善, 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持续上行, 商品磷矿供应偏紧, 磷矿资源属性凸显, 建议重点关注: 云天化、 川恒股份、 兴发集团。 (7) 碳中和大背景下环保要求提升, 催化剂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多家公司实现国产替代进程, 成长确定性强, 建议重点关注: 中触媒、 凯立新材、 建龙微纳。 (8) 国内纯碱市场持续向好, 远兴能源作为国内天然碱法龙头, 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 且新发现天然碱矿有望重塑国内纯碱供应格局, 远期成长空间广阔, 建议重点关注:远兴能源。 ( 9) 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 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 核心竞争力显著, 且当前估值相对偏低, 建议重点关注: 万华化学、 华鲁恒升、 扬农化工、 华峰化学。 (10) 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 国内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有望保持快速发展, 建议重点关注: 玲珑轮胎、 赛轮轮胎。 (11) 宝丰能源为国内煤制烯烃领先企业, 低成本优势构筑高盈利护城河, 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新发展机遇, 建议重点关注: 宝丰能源。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 油价大幅波动;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02-06
  • 化工行业周报:新能源上游走势偏强,食品添加剂偏弱运行

    化工行业周报:新能源上游走势偏强,食品添加剂偏弱运行

    化学制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原油环比下跌。截至2月1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76.41美元/桶,较1月25日下跌4.67%,较1月均价下跌2.24%,较年初价格下跌0.68%;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2.84美元/桶,较1月25日下跌3.81%,较1月均价下跌1.27%,较年初价格上涨0.90%。(2)天然气环比下跌明显。截止本周三(2月1日)东北亚天然气中国到岸价下调1.183至17.9642USD/mmbtu,环比下调6.18%。纽交所天然气期货价格为2.468USD/mmbtu,较上周下调25.46%;北美天然气现货价格4.6102USD/mmbtu,较上周上调63.76%。(3)动力煤小幅上行。本周国内动力煤价格小幅下滑,全国动力煤均价2月2日为1047元/吨,周环比下降0.29%。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3.1.27-2023.2.3),沪深300下跌0.95%至4141.63,基础化工板块上涨3.08%;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汽车(+5.72%)、计算机(+4.80%)、国防军工(+3.86%)。基础化工子行业中,化学纤维板块上涨5.80%,涨幅居前,橡胶板块上涨4.43%,化学原料板块上涨4.24%,塑料板块上涨3.73%,化学制品板块上涨3.23%,农化制品板块上涨1.31%,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上涨0.63%。   欧亚经济联盟对华载重轮胎反倾销案作出反规避终裁征税决定。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2023年2月1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发布第2023/350/AD18R2号公告,依据欧亚经济委员会2023年1月31日第14号决议,对原产自中国的载重轮胎反倾销案作出反规避终裁征税决定,对添加轮辋,以轮胎和盘式或无盘式轮辋组件出口的载重轮胎征收2015年11月17日第154号决议确定的14.79%~35.35%反倾销税,措施自发布日起3个月后生效。本案涉及欧亚经济联盟税号8708709909项下的产品,适用于货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自卸车、拖车和半挂车车轴。   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在2021年9月10日达到历史高位11108.56点,随后开始震荡回落,2023年2月3日收于2061.64点,比前一周(2023.1.27)下降6.89%。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在2022年2月11日达到历史高位3587.91点,随后表现出明显回落,2023年2月3日收于1110.00点。随着世界各国码头拥堵情况持续缓解,疫情情况逐渐缓解,港口陆续运力提升,我们认为海运价格有望结束大幅波动状态,稳定在合理区间,利好出口行业。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2-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Q4公募医药股持仓环比提升,非药基金仍处低配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Q4公募医药股持仓环比提升,非药基金仍处低配

    化学制药
      本周观点   我们本期周报就公募基金医药板块持仓情况进行梳理研究。截至2022Q4,整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仓位环比上升1.80pp,加权平均计算权益基金整体仓位达86.42%。   从医药板块来看,A股医药板块2022Q4持仓比例为10.93%,环比上升2.18pp,扣除医药基金后持仓5.82%,环比亦上升1.78pp。截至2022年12月底,医药股在A股总市值占比为8.54%,环比提升0.61pp,医药板块在行业基金的支撑下依旧处于超配状态,但扣除医药基金后处于低配。   从市值和涨跌幅来看,截至于2022年12月底,截取的199支医药基金总股票投资市值为2961亿元,创历史新高水平,相较于2022Q3投资规模增加376.06亿元,环比变化为+14.55%。从申万医药涨跌幅角度看,2022Q4同期上涨10.56%,医药基金总体规模增加大于指数上涨幅度。   从总规模来看,2022年12月底,199支医药基金总规模增加至3305.92亿,规模环比上涨10.59%,与同期申万医药指数10.56%的涨幅相当。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整体表现相对较弱,跌幅略大于沪深300指数。从交易量来看,本周出现放大,交投显著节后活跃。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涨跌互现,医药外包、药店和医疗设备跌幅靠前,医疗新基建、体外诊断和生命科学涨幅居前。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CRO——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今年Q1出现加速回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   创新药——聚焦药品的临床价值,精选年内催化剂丰富的标的。监管政策正合力加速创新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出清有望消弭低质量内卷。2022年CDE批准创新药数量、科创板医药类企业IPO数量均同比下降。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药监部门发布多项创新药研发指导原则,包括要求3期临床使用阳性药物或最佳SOC作为对照、NDA申请应纳入风险/收益总结等,逐步收紧创新药品上市标准;2)上交所科创板监管逐渐加强对拟上市药企自主研发硬实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创新药投资应回归关注药品的临床价值。建议关注年内催化剂丰富、核心管线进入密集数据发布期的加科思(01167.HK)、海创药业*(688302)、德琪医药*(06996.HK)、康宁杰瑞*(09966.HK)、康方生物*(09926.HK)。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加快,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内防控政策已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民营医院或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同时,医院诊疗量反弹将提高血制品临床用量,推动需求端快速修复。叠加进口白蛋白供给紧缺,血制品行业进入半年至一年的去库存周期。持续的供需不平衡或使院外市场终端产品出现涨价趋势。血制品行业迎来基本面全面修复,建议关注:派林生物*(000403)、博雅生物*(300294)、天坛生物(600161)。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今年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建议关注:同和药业(300636)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全球疫情变化超预期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2-05
  • 化工行业周报:节后化工品迎来补库需求,继续看好化工行业龙头

    化工行业周报:节后化工品迎来补库需求,继续看好化工行业龙头

    化学原料
      本周行业观点一:消费复苏下节后化工品迎来补库需求,化工品价格上涨根据Wind数据,2023年1月份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同时春节过后中央层面和省级政府纷纷召开会议,部署稳经济举措,稳步推动节后各行业复工复产。在制造业景气度恢复及复工复产的推动下,制造业补库需求增加,进而带动化工品价格上涨,化工品景气度有所恢复。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化工品景气有所恢复,化工子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较强的成本优势以及确定性的产能增长,率先获得超额收益,迎来量价齐升行情。因此我们建议关注各化工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如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化纤行业龙头新凤鸣、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受益标的:华鲁恒升、新凤鸣、龙佰集团。   本周行业观点二:涤纶长丝价格价差双双上涨,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本周(1月30日-2月3日),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纺织服装市场回暖,织机开机率逐步恢复,纺织企业补库需求提升,带动涤纶长丝需求增加。同时在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涤纶长丝价格、价差双双上涨。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涤纶长丝POY价格、价差分别7,550、1,277.02元/吨,分别较2023年1月20日(春节前)增长1.34%、17.39%。目前涤纶长丝库存天数仍处于低位,行业景气度向好。后续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以及春节后纺织服装市场传统旺季的到来,涤纶长丝景气度有望持续恢复。受益标的:新凤鸣。   行业新闻:山东调整“两高”管控政策等   【“两高”管控】山东调整“两高”管控政策。据中国化工网报道,山东调整“两高”项目管理,将沥青防水材料和醋酸调出,并调整了“两高”项目替代比例,促进“两高”行业提档升级。【COC/COP】阿科力科技(潜江)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项目顺利开工。据化工新材料报道,2023年1月31日,阿科力科技(潜江)年产3万吨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项目在潜江顺利开工,标志着我国在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领域即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受益标的:阿科力。   受益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扬农化工、新和成、赛轮轮胎等;【化纤行业】泰和新材、新凤鸣、华峰化学、新乡化纤、三友化工、海利得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中欣氟材、东岳集团等;【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双环科技、山东海化、雪天盐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滨化股份等;【三氯氢硅&硅烷】宏柏新材、晨光新材、三孚股份;【农化&磷化工】云图控股、和邦生物、川发龙蟒、云天化、湖北宜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东方铁塔、盐湖股份、亚钾国际等;【硅】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硅宝科技;【其他】黑猫股份、江苏索普、苏博特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3-02-05
  • 带状疱疹疫苗获批,未来放量可期

    带状疱疹疫苗获批,未来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百克生物(6882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药品注册]证书》。本次获批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于40岁及以上成人。   带状疱疹疫苗获批落地,未来放量可期。公司作为带状疱疹疫苗首个获批的国产厂商,有利于加快国内带状疱疹疫苗渗透率持续提升。目前海外共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分别为默沙东的Zostavax以及GSK的Shingrix。Zostavax由默沙东研制并于2006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是第一种常规推荐给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Shingrix由葛兰素史克研发并于2017年10月获FDA批准上市,是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中国地区仅有葛兰素史克生产的Shingrix已上市销售,该疫苗于2020年6月28日正式在中国上市销售。本次公司带状疱疹疫苗国内获批的年龄段为40岁及以上人群,相较于GSK的50岁以上人群范围更广。目前国内40岁以上人群约7亿人,带状疱疹疫苗渗透率不及1%,公司预计定价较GSK更低,免疫程序为1针,相较于GSK单针1600元两针法更具性价比优势。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于2022年9月23日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共108人,占公司总员工的8.8%,参与对象包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公司核心骨干。本次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20万股,约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0.78%。从业绩目标来看,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7/23/29.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7/8亿元。本次激励计划发布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68元、1.39元、1.96元,对应PE分别为96、47、33倍。考虑到目前国内新冠疫苗接种已经基本完成,预计23年对于传统疫苗的影响将会边际减弱。同时公司带状疱疹疫苗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品种,预计带来较大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带状疱疹疫苗销售不及预期、传统疫苗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加剧。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2-0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行业景气度上行,创新药迎来春天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行业景气度上行,创新药迎来春天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期(1.28-2.4)上证综指收于3263.41,下跌0.04%;沪深300指数收于4141.63,下跌0.95%;中小100收于7992.03,上涨1.70%;本期中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9667.04,下跌1.15%,在申万31个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27位。其中,化学制剂、原料药板块跑赢上证综指和沪深300。   重要资讯:   医保谈判持续推进,91个独家产品突围   1月18日晚,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落下唯幕,新目录正式对外发布。最终,121个药品谈判/竞价成功,总成功率达到82.3%平均降幅为60.1%,与2021年基本持平,最大降幅超过90%。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个国家药监部门注销文号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2022版医保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谈判/竞价成功121个药品中,有111个为目录外药品,其中,3个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17个非独家药品通过竞价准入方式调入91个独家药品通过谈判准入方式调入。111个新增药品包括慢病药56个、抗肿瘤药23个、抗感染药17个、军见病药7个、新冠治疗药2个。通过本轮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2016年至今,国家医保谈判已经进行了七轮,与往年相比,2022年国谈新增品种数量、谈判成功率等均有质的飞越。   此次国家医保谈判继续支持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进入目录,并全力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20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2个新冠治疗药新增进入医保   第八批国家集采进入准备期,倍特、复星领跑   近日,第八批集采工作将要开启。1月10日召开集采座谈会后,相应品种目录已经流出。根据网传文件,第八批集采拟纳入41个品种(181个品规),米内网数据显示,这41个品种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超过600亿元,其中有20多个为超10亿大品种;7个品种竞争激烈,满足条件企业数达10家及以上。从企业情况看,国内企业中,倍特药业、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华北制药、华润医药、鲁南制药等均有品种在列。其中,倍特药业、复星医药、扬子江药业是“提名”最多的国产企   6月底奥地利将取消所有疫情防控措施   民航资源网2023年2月3日消息:据TheLocalAustria消息,奥地利政府于2月1号表示,从4月30日起,医院和疗养院将不再要求佩戴口罩,从6月30日起,所有疫情防控措施都将取消,新冠病毒不再是法定传染病。   奥地利卫生部长JohannesRauch表示,疫苗接种、新冠检测和药物治疗将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常规结构。除了有症状的人群和有风险的患者外,将不再提供免费新冠检测,且只能由家庭医生或在医院进行。“新冠病毒会持续存在,我们准备长期与之共存”   JohannesRauch认为奥地利已做好充分准备,并指出奥地利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已接种了疫苗。Rauch认为,疫苗接种、新冠检测和药物治疗应继续保持免费   核心观点:   正如我们此前的预测,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医药行业投资在复苏环境下回归均衡发展,而近年来创新一直是我国医药生物行业发展的一条主旋律,在“十四五”规划中,医药创新的战略位置更加突出对医药原始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医药行业发展的创新逻辑得到持续强化。   自2022年12月疫情放开以来,我国创新药市场表现走强。创新药指数和创新药优势成长50指数表现均优于医药生物指数。从基金持仓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创新属性强的化学制药和医疗服务子板块基金持仓占比较第三季度显著提升。从美国2022年3月进入疫情全面放松阶段以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走势上看,美国疫情全面放开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结束之后至今,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明显强于纳斯达克指数。参照美股情况,医疗需求刺激下的创新药仍然具备上升空间。宏观数据显示,我国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DR007)处于历史低位,利好创新和成长板块估值提升。另一方面资金价格下行和充裕的流动性利好创新型成长企业和新兴产业投资扩张。   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整体依日稳健,短期内低估值的板块及其前期跌幅较大的优质个股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估值修复行情。同时,业绩确定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相关板块及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得到市场关注。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4)受益新冠治疗和常规治疗需求常态化,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21页
    2023-02-05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液化气聚氨酯涨幅居前,关注TDI装置运行及终端订单传导情况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液化气聚氨酯涨幅居前,关注TDI装置运行及终端订单传导情况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液化气聚氨酯涨幅居前,碳酸锂跌幅较大   近半月涨幅较大的产品:BDO(CFR东南亚,16.37%),液化气(CFR中国,13.49%),PP(山西市场价格,10.20%),醋酸(温哥华FOB合同价,9.93%),聚合MDI(温哥华FOB现货价,9.87%),烟台万华(华东地区,9.76%),棉短绒(FOB韩国,8.70%),TDI(华东,8.38%),DMF(四川地区,8.33%),丙烯腈(华东电石法,8.12%)。   近半月跌幅较大的产品:液氯(浙江和鼎98%,-31.70%),天然气(摩洛哥-印度CFR合同价,-25.82%),百草枯(华东合成酸,-15.79%),工业级碳酸锂(华东盐酸,-13.26%),工业级碳酸锂(浙江巨化,-13.26%),电池级碳酸锂(波罗的海,-12.72%),电池级碳酸锂(安徽地区,-12.68%),尿素(舟山,-12.20%),盐酸(山东地区,-10.53%),硫磺(上海中石化0#,-8.27%)。   本周观点:供应缩量需求预期好转,聚氨酯价格水涨船高,推荐关注万华化学、沧州大化等   判断理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12月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5%,降幅环比继续收窄,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边际改善。相关化工品(PVC、纯碱、聚氨酯等)需求或回暖,相关板块迎来估值修复机会。本周国内聚合MDI市场价格大幅上调,万华PM200商谈价16500-17000元/吨。现货偏少提振叠加供方月度结算价格大幅上调,加之国外市场价格率先上行,场内信心提升。下游市场冰箱、冷柜行业开工存上调现象,场内整体推动力偏强。TDI国产实盘价格在20300-20500元/吨,环比春节前上涨1300元/吨。1)供应商TDI企业库存均低位。2)万华化学TDI货源紧张,限量供应。3)甘肃白银TDI装置暂无复产迹象。4)沧化、巨力最新美金盘处于观望惜售状态。5)韩国巴斯夫及OCI,供应缩量促使韩国市场2600美元/吨封盘。6)主力终端大厂复工较晚,海绵涨价在即。总体来看,当前聚氨酯板块均偏乐观预期引导市场,建议关注万华化学、沧州大化等。   从产业趋势,困境反转,技术壁垒维度,把握投资机会   2023年基础化工投资策略观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随着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明年国内需求有望实现底部复苏,出行和消费等有关上游材料产品需求有望实现回暖,从需求端为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提供坚实后盾。供给端,在双碳大背景下,化工各细分扩张壁垒属性加剧,资本开支往头部靠拢,行业供给格局将得以优化。   投资建议:在双碳的背景下,光伏和风电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看好POE,PVB未来在光伏胶膜中的应用,建议关注卫星化学、鼎际得、聚赛龙、皖维高新等;2023年将是风机交付与并网的大年,预计也将是风电上游材料景气度较高的一年,建议关注晨化股份、博菲电气、蒙泰高新等。粮食安全背景下磷化工长期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实现磷化工一体化向新能源材料延伸的复合肥巨头芭田股份。新材料国产化一直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方向,从技术壁垒维度,建议关注芳纶龙头泰和新材。本土汽车品牌崛起,汽车市场繁荣,催生民族轮胎巨头,从困境反转维度,建议关注玲珑轮胎。新旧能源转换衔接阶段,现阶段旧能源依然是能源供给主力,但行业资本开支不足,从估值维度,建议关注低估值,高成长的广汇能源。“第三支箭”落地,关注房地产后周期对PVC、玻璃等相关建材需求的拉动,建议关注中泰化学、远兴能源、山东海化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或大幅波动;环保政策大幅变动;推荐关注标的业绩不及预期。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8页
    2023-02-05
  • 新药周观点:FDA首次批准HIF-PHI类药物上市,国内多款在研药物开发加速

    新药周观点:FDA首次批准HIF-PHI类药物上市,国内多款在研药物开发加速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1月30日-2023年2月3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腾盛博药(44.8%)、永泰生物(40.7%)、加科思(32.3%)、亚盛医药(28.3%)、欧康维视(26.9%)。跌幅前5企业:天境生物(-12.5%)、康乃德(-10.1%)、君实生物(-9.9%)、再鼎医药(-7.8%)、云顶新耀(-7.4%)。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2月1日,FDA批准GSK达普司他上市,用于至少接受4个月透析的成人慢性肾病(CKD)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患者的治疗。这是FDA批准的首款用于慢性肾病引起的贫血的口服疗法,也是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治疗慢性肾病贫血的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类药物。   国内市场中,已在国内上市的HIF-PHI类药物仅有阿斯利康/珐博进的罗沙司他。其他在研药物中,进度最快的为信立泰的恩那司他,目前处于上市申请阶段,预计将成为国内第二款上市的HIF-PHI药物。康哲药业的德度司他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三生制药的HIF-117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恒瑞医药DDO-3055、东阳光药业HEC-53856均处于1期临床阶段。目前全球市场已有6款同类药物上市,阿斯利康/珐博进的罗沙司他、AkebiaTherapeutics的伐达度司他、GSK的达普司他、JapanTobacco/信立泰的恩那司他、拜尔的莫立司他以及康哲药业的德度司他。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有12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44个新药获批IND,55个新药IND获受理,8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月31日,NMPA批准恒瑞医药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的上市申请,用于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肝细胞癌。该药目前在中国已获批8项适应症,涉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晚期肝细胞癌、NSCLC、鳞状NSCLC、食管鳞癌、鼻咽癌等不同的肿瘤。   (2)2月1日,恒瑞医药SHR8058滴眼液的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SHR8058无色、透明,由100%全氟己基辛烷组成,能迅速扩散至整个眼表,并与泪膜的亲脂部分相互作用,稳定泪膜、防止泪液过度蒸发。   (3)近日,NMPA批准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上市申请,适用于40岁及以上成人。该疫苗为高病毒滴度减毒活疫苗产品,能够被迅速识别,快速、大量产生效应细胞和抗体,消灭体内病毒,从而预防疾病。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2月1日,罗氏宣布Hemlibra新适应症已在欧盟获批,用于常规预防不存在凝血因子VIII抑制物且伴有严重出血表型的中度A型血友病患者(先天性因子VIII缺乏,1%≤FVIII≤5%)的出血。   (2)2月1日,NMPA受理罗氏的格罗菲妥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复发或难治性DLBCL和PMBL。格罗菲妥单抗为2:1型CD20/CD3靶向的T细胞双抗,罗氏也在探索格罗菲妥单抗与CD19/4-1BBL抗体融合蛋白联用。   (3)1月30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spesolimab作为维持治疗以预防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急性发作的2b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及关键次要终点。结果显示,spesolimab可预防GPP发作长达48周。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2-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