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40)

  • 公司主业表现亮眼,创新药管线持续丰富

    公司主业表现亮眼,创新药管线持续丰富

    个股研报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3-02
  • 化工行业周报:市场情绪受疫情影响,重视企业自身价值

    化工行业周报:市场情绪受疫情影响,重视企业自身价值

    化工行业
    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0-03-02
  • 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7期(总第771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7期(总第771期)

    化工行业
    化工在线
    0页
    2020-03-02
  •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国内外政策频出,但受全球疫情影响板块回落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国内外政策频出,但受全球疫情影响板块回落

    化工行业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0-03-02
  • 业绩略超预期,Q4同比增长再加速

    业绩略超预期,Q4同比增长再加速

    个股研报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0-03-01
  • 化工行业周报:关注价格趋势性上涨品种,全面看涨萤石-制冷剂产业链

    化工行业周报:关注价格趋势性上涨品种,全面看涨萤石-制冷剂产业链

    化工行业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0-03-01
  • 化工行业2020年2月第4周周报:新冠疫情全球化蔓延,关注电子新材料标的

    化工行业2020年2月第4周周报:新冠疫情全球化蔓延,关注电子新材料标的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深刻影响全球化工市场,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大宗化工品整体低迷。但与此同时,疫情也催生了对部分化工产品的需求,例如口罩相关材料。因此,报告建议关注电子新材料相关且有业绩支撑的标的,并推荐昊华科技、宏大爆破、赛轮轮胎三家公司。 新冠疫情对全球化工市场的影响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导致原油需求下降,油价持续下行,进而影响原油下游相关能源化工品价格。同时,疫情也对多数化工企业开工造成压力,大宗化工品整体处于低迷状态。 疫情催生的新机遇与投资建议 尽管大宗化工品市场低迷,但疫情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口罩等防护用品需求激增,带动相关化工材料(如喷绒布、聚丙烯、无纺布)价格上涨。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电子新材料相关标的,并推荐昊华科技、宏大爆破、赛轮轮胎,理由分别为:军工配套技术壁垒高、业绩支撑强;军工业务步入收获期;越南工厂产能逐步放量,巨胎产品进口替代加速。 主要内容 板块及个股表现分析 本周上证综指下跌5.24%,深证成指下跌5.58%,化工板块(申万)下跌6.32%。涨幅居前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口罩概念股,例如道恩股份(喷绒布产能国内第一)、东华能源(提供喷绒布原材料聚丙烯)、神马股份、澳洋健康、皖维高新、新乡化纤(口罩用无纺布相关企业)以及震安科技(建筑减隔震支座龙头企业,受益于立法落地)。跌幅前十的个股则涵盖了多个化工细分领域,体现了市场整体低迷的态势。 新冠疫情削减全球需求,预计油价长期震荡下行 本周ICE布油下跌13.64%,WTI原油下跌16.15%。短期来看,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全球原油需求承压,油价面临下行压力。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缺乏显著利好,美国能源独立将进一步利空油价,预计中长期油价将震荡下行。中东地缘政治虽然带来不确定性,但并未对原油供给造成实质性影响。 重点化工品跟踪 本周监测的154类重点化工品中,涨幅前五的产品包括液氨、维生素K3、氟化铝、BDO、三聚磷酸钠,主要原因是维生素企业复工缓慢,生猪存栏量恢复,供给格局好转。跌幅前五的产品则主要为原油及其下游产品,受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重点推荐电子新材料相关且有业绩支撑的标的,例如昊华科技、宏大爆破、赛轮轮胎。报告也提示了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贸易战形势恶化、新冠疫情持续恶化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全球化工市场的影响,指出疫情导致原油价格下跌,大宗化工品整体低迷,但同时也催生了对部分化工产品的需求。报告基于市场数据和分析,建议投资者关注电子新材料相关标的,并推荐了三家公司,同时提示了潜在的市场风险。 报告详细分析了重点化工产品的价格及价差走势,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未来市场走势仍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和全球经济形势变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3-01
  •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再论口罩产业链及其短期瓶颈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再论口罩产业链及其短期瓶颈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口罩需求暴增,造成口罩产业链短期瓶颈,主要体现在熔喷布生产设备的短缺上。 虽然中国是口罩生产大国,但产能仍远小于需求,这为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中游设备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报告分析了口罩产业链的构成,重点关注了上游原材料(聚丙烯、环氧乙烷等)和中游设备(熔喷设备)的供需现状,并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疫情期间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口罩需求缺口巨大,产业链投资机会显著 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全球口罩需求激增,远超现有产能。报告指出,短期内全球口罩需求存在10倍以上的缺口。在合法的利润率下,口罩产业链,特别是上游原材料和中游设备,具有显著的投资机会,这既体现在国内市场,也体现在出口市场。 熔喷布生产设备成为短期瓶颈 报告指出,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原材料,其生产设备(特别是喷丝板和风机)主要依赖进口,采购周期长达8个月,安装调试周期为2个月,成为口罩生产的瓶颈。熔喷布价格也因此从2019年下旬的1.8-1.9万元/吨暴涨至15-20万元/吨,且订单已饱和。 主要内容 口罩产业链分析:从原材料到成品 报告首先对口罩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医用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等,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和市场需求。随后,报告详细阐述了口罩产业链的构成,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制造和下游销售三个环节。 上游原材料分析:聚丙烯和环氧乙烷的供需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PP)和环氧乙烷。报告分析了聚丙烯的价格走势、生产途径以及下游需求结构,指出聚丙烯价格与原油价格正相关,但由于医用需求占比不高,短期内价格受疫情影响有限。熔喷布作为聚丙烯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价格却因供需失衡而大幅上涨。报告还分析了环氧乙烷在口罩灭菌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走势,指出其价格目前处于近十年来的低位。 中游生产制造分析:设备瓶颈与生产流程 中游生产制造环节主要包括熔喷设备、口罩机、压条机、超声波点焊机、消毒设备等。报告重点分析了熔喷设备的瓶颈,指出关键部件喷丝板和风机需要进口,导致产能扩张受限。报告还介绍了口罩的生产流程,包括熔喷、驻极、成型、焊接、消毒等步骤。 相关标的分析:四家上市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对中国石化、东华能源、卫星石化和道恩股份四家与口罩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其在口罩产业链中的地位、生产能力以及应对疫情的措施。报告还列出了这些公司的估值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口罩产业链面临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波动、上游原材料短缺、企业复工率不及预期以及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新冠疫情下口罩产业链的供需现状以及短期瓶颈,指出熔喷布生产设备的短缺是制约口罩产能的关键因素。报告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中游设备供应商的投资机会进行了评估,并对四家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口罩产业链面临的诸多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并做出投资决策。 未来口罩产业链的发展,需要解决设备瓶颈问题,提升产能,并加强产业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0-03-01
  • 2020年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短报告

    2020年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短报告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分析了2020年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市场,重点关注丙烯、苯酚和烧碱三种关键原料。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疫情驱动下医疗物资化工原料需求激增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导致医疗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和消毒液等医疗物资需求暴增,进而带动了丙烯、苯酚和烧碱等基础化工原料的市场需求。 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产能总体充足 尽管需求激增,但报告显示,中国丙烯、苯酚和烧碱的产能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尤其是在丙烯方面,新增产能的投产进一步缓解了供应压力。 行业集中度差异显著,企业竞争格局各异 报告分析了上海赛科、中石化三井和渤海化工等典型企业,指出不同原料的行业集中度差异显著,企业竞争格局也各不相同。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行业定义、子行业分析、典型企业分析以及方法论和法律声明等方面,对2020年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报告首先明确了医疗物资化工原料的定义,即用于生产医院所需治疗物资(如医疗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和消毒液)的化工原料,并重点关注丙烯、苯酚和烧碱这三种关键原料。报告还阐述了医疗物资的生产链条,从矿物资源到化工原料,再到最终的医疗物资产品。 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行业子行业分析 报告分别对丙烯、苯酚和烧碱三个子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内容包括: 丙烯行业综述及生产情况 分析了丙烯的用途、在医疗物资生产中的作用(生产聚丙烯纤维,进而生产口罩和防护服),以及中国丙烯的生产工艺、产能、市场规模和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丙烯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9.1%,未来五年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苯酚行业综述及生产情况 分析了苯酚的用途、在医疗物资生产中的作用(生产聚碳酸酯,进而生产护目镜),以及中国苯酚的生产工艺、产能、市场规模、企业开工率和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苯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7.3%,未来五年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烧碱行业综述及生产情况 分析了烧碱的用途、在医疗物资生产中的作用(生产次氯酸钠,进而生产消毒液),以及中国烧碱的生产工艺、产能、市场规模、企业分布和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烧碱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8%,未来五年预计将持续稳定上升。 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报告选取了上海赛科、中石化三井和渤海化工三家企业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公司概况、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内容涵盖了企业在生产工艺安全、环保效益、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特点。 方法论 报告简要介绍了头豹研究院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来源、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报告更新机制等。强调了研究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以及对数据来源的合法合规性。 法律声明 报告最后列出了法律声明,包括版权声明、数据来源声明、免责声明以及服务声明等,明确了报告的使用限制和责任承担。 总结 本报告利用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和分析,对2020年中国医疗物资化工原料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导致医疗物资需求激增,但中国丙烯、苯酚和烧碱的产能总体充足,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不同原料的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格局存在差异,部分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和强大的母公司背景,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报告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数据截止于2020年,随着市场变化,相关数据可能需要更新。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0-02-29
  • 2020年中国ECMO行业概览

    2020年中国ECMO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COVID-19疫情显著提升了中国ECMO市场关注度,推动市场规模加速扩张,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ECMO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仍处于发展初期 2015-2019年,中国ECMO市场规模增长缓慢,2019年仅达5.9亿元人民币。但COVID-19疫情的爆发,使得ECMO在重症救治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3.9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6.6%。尽管如此,中国ECMO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难度高、风险大、价格昂贵等因素限制了其快速发展。 产业链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缓慢 ECMO产业链上游核心材料(第三代固体中空纤维膜)依赖3M公司独家供应,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且产能受限。中游ECMO主体设备生产商主要为外资企业(美敦力、索林等),国产化率低。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科室,ECMO治疗中心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内容 中国ECMO行业市场综述 ECMO定义、设备详解及工作原理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机”,是为心肺衰竭患者提供暂时性辅助支持的装置。其主要设备包括血液驱动泵、一次性耗材(膜肺、管路等)和辅助设备。工作原理是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膜肺进行气体交换后回输体内,替代部分或全部心肺功能。 ECMO分类和适用场景 ECMO主要分为VV-ECMO(静脉-静脉)和VA-ECMO(静脉-动脉)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心脏疾病,后者主要用于呼吸衰竭。 中国ECMO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 上游主要为ECMO设备材料供应商,核心材料膜肺依赖进口,成本占比高达78%,限制了国产ECMO设备的发展。 中游分析 中游为ECMO设备生产商,主要为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主要生产耗材和辅助设备。ECMO设备价格高昂,单台价格在80-100万元人民币。 下游分析 下游为使用ECMO设备的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科室。2019年,中国ECMO治疗案例数量为5028例,其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案例最多(198例)。 中国ECMO行业市场规模 2015-2019年,中国ECMO市场规模增长缓慢,2019年达到5.9亿元人民币。COVID-19疫情后,市场规模预计将快速增长,2024年达到83.9亿元人民币。 中国ECMO行业政策分析 目前中国尚无明确政策支持ECMO行业发展,但COVID-19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认可了ECMO在重症救治中的作用,各地也出台了相关应急政策。 中国ECMO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ECMO治疗需求上升趋势明显 中国ECMO治疗案例数量持续上升,表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疫情带动行业对ECMO的关注 COVID-19疫情显著提升了社会对ECMO的关注度,推动了市场扩张。 中国ECMO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ECMO治疗流程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技术难度大,限制了其普及。 中国ECMO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ECMO行业投资风险主要来自高昂的投入成本、技术落地难度和市场普及难度。 中国ECMO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建立专业ECMO治疗中心 未来ECMO行业发展趋势是加强ECMO治疗中心的建设,集中医疗资源,促进技术迭代和科研发展。 中国ECMO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报告推荐了美敦力、西安西京和宁波菲拉尔三家企业。美敦力是全球领先的ECMO设备生产商;西安西京和宁波菲拉尔主要生产ECMO耗材和辅助设备。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ECMO行业的市场现状、产业链、发展趋势和投资风险。COVID-19疫情加速了中国ECMO市场的扩张,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产业链依赖进口、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等。未来,加强ECMO治疗中心的建设,推动国产化进程,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报告中推荐的三家企业分别在ECMO设备和耗材领域具有优势,值得关注。 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技术门槛仍然是制约ECMO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政府、企业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ECMO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
    头豹研究院
    29页
    2020-02-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