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4)

  • 康复系列报告之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专题报告:政策风起,催化需求释放

    康复系列报告之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专题报告:政策风起,催化需求释放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我国康复需求广阔。康复医疗行业终端受益者主要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术后功能障碍者、产后功能障碍者、重疾人群等群体,潜在康复需求巨大。根据《柳叶刀》发表的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估计全世界约24.1亿人可能在患病或受伤期间受益于康复治疗。其中,中国的康复需求最大,康复需求人数高达4.6亿人。   我国康复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康复医学科床位数逐年增长。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0-2020年,我国康复医院数量从268家增加至739家,CAGR为10.68%。其中,非公立康复医院是康复医院数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0年我国非公立康复医院数量573家,是2010年的4.86倍。2015-2020年,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从16.18万张上升至30.04万张,CAGR为13.17%。虽然我国康复床位供给量在增长,但仍未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供给端存在较大缺口。   近期康复医疗相关政策频出,助力康复产业加速发展。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力争到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同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2022年将开展15个省份的康复医疗试点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试点省市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快速发展。   我国康复医疗需求释放,有望带动康复医疗器械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2014-2018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15亿元增长至280亿元,CAGR达到24.9%。Frost&Sullivan预测数据显示,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增加至670亿元,2018-2023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速将为19.1%。我国康复医疗需求释放,有望带动康复医疗器械配置需求持续提升,推动整体市场规模较快增长。   投资策略:维持对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推荐”评级。我国康复医疗需求广阔,在政策催化下,国内康复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康复医疗相关机构数量将持续增加,康复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建议重点关注行业内产品质量优秀,覆盖品种较多,重视自主研发创新、高端产品推新能力强劲、品牌效应逐步增强的公司,如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间接销售模式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新产品开发和注册风险、产能扩张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2-01-24
  • 化工行业周报:“稳增长”组合拳频出,相关化工子行业龙头将受益

    化工行业周报:“稳增长”组合拳频出,相关化工子行业龙头将受益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一:“稳增长”组合拳频出,化工各相关细分行业蓄势待发   根据近期国家各部委密集下发货币、财政等“稳增长”政策,我们认为,在国内2022全年流动性相对充裕的环境下,基建、电力、新能源、信息化、国防军工等行业将成为“稳增长”的主力,而确定性下滑的房地产行业实际上也不用过于悲观。近期也可以发现,市场对我国2022年经济向好发展的预期在不断修复,信心不断增强。在稳增长、内外双循环、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消费复苏,且低估值兼具成长性的炼化一体化龙头恒力石化、涤纶长丝龙头新凤鸣、氨纶龙头华峰化学、粘胶短纤龙头三友化工;将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发展、成长空间较大的天然碱龙头远兴能源,电气材料、风电材料顺杆酸酐衍生物龙头濮阳惠成,混凝土外加剂、风电灌浆料龙头苏博特,氟化工龙头巨化股份、三美股份、金石资源,以及PVC等氯碱化工头部企业三友化工、中泰化学等。   本周行业观点二:纯碱库存连续三周下降,建议布局天然碱龙头远兴能源   本周(1月17日-1月21日)国内纯碱库存继续去化。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月20日,纯碱企业库存总量为138.4万吨,较上周降低7.92%,已连续三周去库。需求方面,2022年以来,平板玻璃,企业开工变化不大,对重碱的需求面较平稳。根据卓创数据,截至1月20日,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304条,在产264条,日熔量共计174975吨,较上周减少250吨/日,平板玻璃对重碱的需求较2020年同期有所增加。光伏玻璃方面,2月份组件厂家排产较1月份有明显提升,光伏玻璃交投情况良好,部分厂家库存降幅明显。受益标的:远兴能源。   本周行业新闻:化肥价格有望保持高位运行;万华化学磷酸铁锂项目正式开工   【化肥】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2022年首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政策研究室金贤东主任就化肥产品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总体来看,2022年春耕化肥供应有所保障,但考虑到生产成本进一步大幅回落的难度较大,预计春耕化肥价格可能仍将高位运行。受益标的:云图控股、东方铁塔。   【万华化学】1月14日上午,万华化学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年限为2022-2023年。据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税收5亿元以上。除此之外,万华化学还在三元正极材料等其他锂电材料有所布局,全面进入新能源领域。受益标的:万华化学。   受益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赛轮轮胎等;【化纤行业】新凤鸣、华峰化学、三友化工;【纯碱行业】远兴能源、中盐化工、山东海化、三友化工、云图控股、和邦生物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滨化股份等;【磷化工】云图控股、川发龙蟒、湖北宜化、川恒股份等;【硅】合盛硅业、新安股份、三友化工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2-01-24
  • 被低估的中枢神经药物领军企业

    被低估的中枢神经药物领军企业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公司估值处于低估位置。自从仿制药带量集采开始落实,仿制药逻辑重塑,投资者普遍不看好仿制药整个板块的前景,整个仿制药板块估值中枢都在下移。受仿制药板块估值中枢下移拖累,公司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但是公司相关产品降价风险或被高估,公司当前估值极具投资价值。且仿制药板块走势基本处于利空出尽位置,未来任何集采或谈判降价不及预期的消息均可能导致仿制药估值修复。   公司产品相关市场成长可期。公司主要生产麻醉剂和精神类药物。中国诊疗服务量已摆脱疫情影响,麻醉剂需求恢复,且应用场景仍有很大拓展空间,公司麻醉剂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中国诊疗服务量增长以及麻药渗透率提升。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精神压力日趋增大,精神卫生意识不断提升,精神卫生药物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产品受集采影响有限。公司相当一部分业务属于精麻管制药品(麻醉剂和一类精神药物),此类精麻药品由国家定价,不参与集采,目前尚未发现医保局有下调精麻药品国家定价的意向。公司生产的二类精神药品虽然有部分品种参与集采,但公司深耕中枢神经药物多年,具有成本优势和研发优势,预计未来在集采中能有更多斩获。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受益于精神药品的广阔市场和迅猛发展,公司利润长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21.79%,快于归母净利润增速 17.76%。公司持续推进一致性评价和仿制药、创新药研发。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提升至 8.13%。   行业估值的判断与评级说明:我们预测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8.81/10.80/13.14 亿元,对应 EPS 为 0.87/1.07/1.30 元,对应 PE 为18/14/12 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相关药品集采降价的风险、精麻药品国家定价下调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01-24
  • 康龙化成(300759):2021年业绩超预期,一体化延伸初见成效

    康龙化成(300759):2021年业绩超预期,一体化延伸初见成效

  • 医疗IT长坡厚雪,前瞻布局景气拐点

    医疗IT长坡厚雪,前瞻布局景气拐点

    华泰证券
    65页
    2022-01-24
  • 创新药周报:医药行业研发风向标——JPM会议大盘点

    创新药周报:医药行业研发风向标——JPM会议大盘点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再论抗疫,海外防控态度逐步转变后海外和中国会如何演绎?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再论抗疫,海外防控态度逐步转变后海外和中国会如何演绎?

  • 医药行业周报:疫情主题,资产博弈

    医药行业周报:疫情主题,资产博弈

    浙商证券
    13页
    2022-01-24
  • 医药周报—坚信核心资产长期价值,回调后性价比越发凸显

    医药周报—坚信核心资产长期价值,回调后性价比越发凸显

  • 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磁电联合”夯实盆底龙头地位

    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磁电联合”夯实盆底龙头地位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1年收入4.3亿元(+13.7%),归母净利润1.78亿元(+23.8%),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17%)。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6.5%。2021年股份支付费用的税后影响金额为1816.5万元,剔除此影响,全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亿元(+36.5%)和1.68亿元(+31.1%),内生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完成股权激励的考核目标;2021Q4单季度收入1.27亿元(+2.8%),归母净利润0.7亿元(+21.1%),主要因2020Q4单季度高基数以及疫情反复的影响。   磁刺激类产品高速增长,新品有望贡献新增长动能。预计2021年磁刺激产品收入增速约70%,已成为公司第一大品类,其中盆底磁刺激仪经多年“磁电联合”培育,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叠加院外大幅放量,预计收入过亿;电刺激产品因销售变革预计有所承压,后续随着销售调整完成以及激励机制的理顺,有望恢复稳健增长。公司加大研发,在研重磅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已实现上市销售,《“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及促进康复机器人发展,预计2022年公司该系列产品将逐步放量,此外下一代磁刺激仪、医美能量源设备等在研项目稳步推进,有望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动能。   新型康复器械龙头,2022年有望提速。公司为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康复器械创新龙头,拥有技术、产品、渠道、品牌、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康复行业政策红利。随着2022年电刺激的企稳、磁刺激的高增长以及新品的放量,公司收入和业绩端有望较2021年提速。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2022年收入或净利润实现30%+增长,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1.8、2.3、3亿元,内生业绩复合增速超过3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外协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1-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