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研报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1.1 医疗器械产业概述   1.1.1 医疗器械定义   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 ,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 设备、器具、 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 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 不是通过药理学、 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 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其目的是:   (1) 疾病的诊断、 预防、 监护、 治疗或者缓解;   (2) 损伤的诊断、 监护、 治疗、 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 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 替代、 调节或者支持;   (4) 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 妊娠控制;   (6) 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 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1.1.2 医疗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涉及品类众多, 其分类也有多个维度。 虽然不同国家的分类标准不一样, 但是大致的分类原则是一样。   (1) 中国   中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按监管的风险分类为: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 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 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 需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 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 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296

  • 发布机构:

    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发布日期:

    2025-01-15

  • 页数:

    21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1.1 医疗器械产业概述

  1.1.1 医疗器械定义

  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 ,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 设备、器具、 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 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 不是通过药理学、 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 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其目的是:

  (1) 疾病的诊断、 预防、 监护、 治疗或者缓解;

  (2) 损伤的诊断、 监护、 治疗、 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 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 替代、 调节或者支持;

  (4) 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 妊娠控制;

  (6) 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 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1.1.2 医疗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涉及品类众多, 其分类也有多个维度。 虽然不同国家的分类标准不一样, 但是大致的分类原则是一样。

  (1) 中国

  中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按监管的风险分类为: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 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 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 需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 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 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目录中的数据和统计信息,对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专业、全面的分析。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深圳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庞大,但面临挑战:深圳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高性能医疗器械占比高,产业集中度高,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在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数量、高端技术领域专利储备等方面存在差距,面临着产业链关键环节依赖进口、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

  • 产业结构需优化升级: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应继续强化在医学影像(超声)、体外诊断(血液分析、尿液分析)和生命体征监测与支持(监护设备)等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积极补足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先进治疗等领域的短板,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 技术创新和专利运营至关重要:深圳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需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专利运营。加强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强专利保护和运营,提升专利技术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

  • 人才培养和引进是关键:深圳需要加大对医疗器械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主要内容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优势分析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在2022年达到986.31亿元,同比增长27.68%,2011-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16.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值占比达74.34%,产业集中度高,亿元以上企业产值占比达88.78%。深圳医疗器械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型企业贡献了大部分产值。深圳在超声、核磁、监护等优势产品的出口方面长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体现了其国际化竞争优势。然而,深圳在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数量、高端技术领域专利储备等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专利态势分析

截至2022年11月,深圳市医疗器械相关专利申请总量为14570件,其中公司为主要申请主体。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领域,发明专利占比最高。与北京、上海、苏州等对标城市相比,深圳在PCT专利申请数量上具有优势,但在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领域专利储备相对不足。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路径建议

报告提出了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路径建议,包括:

  •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强化产业链优势,补足薄弱环节,学习对标城市经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优势领域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在重点环节实现技术赶超,加强薄弱环节的技术研发,积极引进空白环节的技术,并借鉴对标城市的技术创新政策。

  • 加强企业整合培育和人才引进: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合作和引进,并制定重点人才支持培养路径,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人才合作,借鉴对标城市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

  • 推动专利协同创新和运营:优化专利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明确专利联盟的功能定位,并加强专利市场运营,提高专利技术转化率。

  • 针对性发展建议:针对不同细分领域,如计算机辅助手术设备、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体外诊断等,提出具体的企业发展建议,包括加强海外专利布局、抢先布局技术空白点、重视专利运营等。

总结

本报告对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规模优势和国际化竞争优势,同时也揭示了其在技术创新、专利储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建议,旨在帮助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克服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报告强调技术创新和专利运营的重要性,建议深圳市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未来,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需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1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