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季度末分歧较大,中药和AI回调但是不改全年主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季度末分歧较大,中药和AI回调但是不改全年主线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季度末分歧较大,中药和AI回调但是不改全年主线

  主要观点:   本周行情回顾:板块下跌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15%,跑输沪深300指数1.87个百分点,跑输上证综指0.6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5。3月24日(本周五),医药生物行业PE(TTM,剔除负值)为25X,位于2012年以来“均值-1X标准差”和“均值-2X标准差”之间,相比3月17日PE下跌0.1个单位,比2012年以来均值(35X)低9个单位。本周,13个医药III级子行业中,6个子行业上涨,7个子行业下跌。其中,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上涨6.22%,中药Ⅲ为跌幅最大的子行业,下跌4.12%。3月24日(本周五)估值最高的子行业为医院,PE(TTM)为80X。   季度末分歧较大,中药和AI回调但是不改全年主线   医药生物继续跑输沪深30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涨幅排名top25,基本是跑赢-跑输-跑赢-跑输的博弈阶段;本周“AI+”是主线,但是周五高开低让市场如惊弓之鸟,此外,本周五中药指数下跌2.15%,个别中药白马跌停,让市场质疑是不是本年度的中药行情进入尾声。本周CXO等领涨,中药、流通等领跌;中药的短暂回调,不会改变中药作为今年的主线,继续建议拿住拿稳,抓住部分优质中药股票回调带来的买入机会。AI作为年度大主线,建议全年参与,尤其是具备落地场景和收入的公司。涨幅top10的公司,AI+定增+大股东变国资等多主题催化,AI更加强势;下跌的top10则是中药为主(昆药集团、葵花药业+华润三九+济川医疗),而部分创新药标的(荣昌生物、百利天恒、海创药业)也回调较大。港股方面,HSCIH周跌幅0.76%,略微反弹,领涨的为医渡科技、药明康德、平安好医生等,领跌的为加科思、云顶新耀、康方生物、科济药业等。   我们继续关注一季度相关公司会业绩超预期的公司;而中药需要抓住核心标的,我们年度推荐的康缘药业、广誉远、新天药业、太极集团等,包括我们近期纳入推荐的天士力,以及流感相关的我们预计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贵州三力等,均可以持续关注。年度复苏是大主线,尤其是诊疗行为的复苏带来的公司业绩的增长确定性,需要多关注。   不少前期大跌的公司,处于底部(筹码结构好)将是很不错的机会,或者疫情影响原来业务大跌、或者因为赚了疫情的钱市场担心持续性大跌,这类标的,如果内生在2023年得到印证,将会是不错的反转机会。特别要留意,前期跌幅较大,有业务是实实在在贡献业绩的公司在2023年后疫情时代恢复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3月份金股是润达医疗,我们看好医疗秩序复苏带来的诊疗复苏,润达作为体外诊断的医院合作伙伴,将会在前两个季度得到较为显著的复苏验证,叠加作为国企的润达医疗也有检验科智慧检验报告解读系统,市场关注度明显提高。   2023年全年的主线维持三个“中药+创新药械+医疗诊疗复苏”,再叠加个股自下而上的机会。   我们团队2022年12月14日发布2023年华安医药团队的医药投资策略:《内生、硬医疗与新增长》,对主线和结构性机会做了剖析。   我们策略板块提出的主要机会有:   (1)核心主线机会:   中药(中长期逻辑不变):2022年1月份提出中药不是短期机会(3-5年机会),抓住好公司(好品种+稳定团队),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华润三九、太极集团、贵州三力、特一药业、桂林三金、羚锐制药、同仁堂、广誉远、新天药业等;留意国企改革、小儿药等主题催化。年度关注康缘药业、广誉远、新天药业、太极集团。   医疗基建(医疗设备+康复类+药房信息化+IVD+科研仪器):贴息政策持续关注,落地概率大,弹性+稳健结合,相关标的包括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华大智造、亚辉龙、安图生物、新产业等。年度机会关注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健麾信息。   硬医疗(进口替代有空间的医疗设备和耗材+创新药及产业链的创新落地):具备创新性和研发实力的产品,硬镜、软镜、超声、新药研发、医疗机器人、神经介入、电生理、科研仪器、测序仪器、双抗、ADC等;如果是创新药板块,选择平台型技术的公司和有商业化产品的细分龙头。年度机会例如特宝生物(肝炎)+艾迪药业(艾滋病)。   医疗复苏:医院端+医疗服务+药店+消费医疗+手术场景的耗材,固生堂、海吉亚、三星医疗、朝聚眼科等。年度关注固生堂、海吉亚、三星医疗、医思健康、朝聚眼科。手术耗材包括骨科、神外、普外手术、心内等,惠泰医疗等。我们团队也发了药店的深度以及龙头药店公司的深度(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健之佳),持续对行业进行追踪。   (2)结构行情:   小细分行业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肝炎、艾滋病、测序仪器、医疗机器人等细分大家关注度不高但是有催化。   内生(具备商业化产品的公司+中药新增产品渠道放量):特宝生物、艾迪药业、荣昌生物、科济药业、康缘药业、健民集团等。   华安创新药周观点:商业化医保元年业绩揭晓,渐入实绩时代   周度复盘:3月第四周,美加息25个基点靴子落地,对创新药企造成波动,整体以港股公司为主跌多涨少。本周公司陆续公布2022全年业绩,公布年报的包括歌礼制药、科济药业、亚盛医药、加科思、迪哲医药、三生制药及四环医药等。涨幅居前的公司中,亚盛医药本周升9.23%,耐立克(奥雷巴替尼BCR-ABLi)医保元年,放量迅速,自2021年11月上市后已达成1.82亿元销售,关注耐立克销售放量节奏;上市跌幅较大的公司中,海创药业回调,旗下前列腺癌新药德恩鲁胺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同适应症首个国产新药,关注公司在PROTAC等创新疗法的拓展,账面17亿现金(2022.9)支持公司四年研发。   继续关注成功商业化的平台研发型公司,关注公司销售能力及持续研发造血能力。   后续关注:   1)具备产品力/BIC公司:信达生物(IBI362等)、康宁杰瑞(046等联合疗法、003)、康方生物(104、105)、亚盛医药(耐立克);   2)具备独家产品/FIC公司:特宝生物(乙肝)、艾迪药业(HIV复方单片)、上海谊众(紫杉醇胶束)、绿叶制药(微球制剂)、凯因科技(丙肝)、海创药业(PROTAC)、亚虹医药(创新药械结合)、和黄医药(cMet、自免)、泽璟制药(杰克替尼);   3)仿创结合或老药企新增长:石药集团(mRNA、ADC)、亿帆医药(F627+子公司亿一双抗平台)、奥赛康(EGFRNDA、CLDN18.2等)、信立泰(国产首个特立帕肽)、海思科(PROTAC)、翰宇药业(利拉鲁肽);   4)小盘具备一定爆发力:德琪医药(出海潜力)、加科思(KRAS)、永泰生物(Eal)、华领医药(降糖)、和铂医药(人源抗体平台);   5)长期关注出海型/平台型制药企业:百济神州、科济药业、荣昌生物、科伦药业、诺诚健华、和黄医药、恒瑞医药。   本周个股表现:A股三成个股上涨   本周463支A股医药生物个股中,有173支上涨,占比37%。本周涨幅前十的医药股为:泓博医药(+24.58%)、南华生物(+17.86%)、安必平(+17.64%)、冠昊生物(+17.59%)、迪安诊断(+14.16%)、英科医疗(+12.86%)、兰卫医学(+12.19%)、ST三圣(+11.71%)、未名医药(+10.97%)、派林生物(+10.55%)。本周跌幅前十的医药股为:昆药集团(-15.06%)、葵花药业(-13.56%)、荣昌生物(-13.15%)、百利天恒(-12.30%)、诺泰生物(-11.10%)、华润三九(-10.99%)、海创药业(-10.51)、普门科技(-10.48%)、健民集团(-10.24%)、济川药业(-9.97%)。本周港股88支个股中,33支上涨,占比38%。   本周新发报告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十七):《下一代ADC龙头——科伦博泰新股梳理》;公司点评固生堂:《业务韧性强,并购带来新增量,期待业绩释放》;公司点评皓元医药:《收入端表现亮眼,产能持续提升保障业绩长期增长》;公司点评海吉亚医疗:《业绩符合预期,医院经营良好,期待外延落地》。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竞争风险,股价异常波动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627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3-27

  • 页数:

    2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本周行情回顾:板块下跌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15%,跑输沪深300指数1.87个百分点,跑输上证综指0.6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5。3月24日(本周五),医药生物行业PE(TTM,剔除负值)为25X,位于2012年以来“均值-1X标准差”和“均值-2X标准差”之间,相比3月17日PE下跌0.1个单位,比2012年以来均值(35X)低9个单位。本周,13个医药III级子行业中,6个子行业上涨,7个子行业下跌。其中,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上涨6.22%,中药Ⅲ为跌幅最大的子行业,下跌4.12%。3月24日(本周五)估值最高的子行业为医院,PE(TTM)为80X。

  季度末分歧较大,中药和AI回调但是不改全年主线

  医药生物继续跑输沪深30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涨幅排名top25,基本是跑赢-跑输-跑赢-跑输的博弈阶段;本周“AI+”是主线,但是周五高开低让市场如惊弓之鸟,此外,本周五中药指数下跌2.15%,个别中药白马跌停,让市场质疑是不是本年度的中药行情进入尾声。本周CXO等领涨,中药、流通等领跌;中药的短暂回调,不会改变中药作为今年的主线,继续建议拿住拿稳,抓住部分优质中药股票回调带来的买入机会。AI作为年度大主线,建议全年参与,尤其是具备落地场景和收入的公司。涨幅top10的公司,AI+定增+大股东变国资等多主题催化,AI更加强势;下跌的top10则是中药为主(昆药集团、葵花药业+华润三九+济川医疗),而部分创新药标的(荣昌生物、百利天恒、海创药业)也回调较大。港股方面,HSCIH周跌幅0.76%,略微反弹,领涨的为医渡科技、药明康德、平安好医生等,领跌的为加科思、云顶新耀、康方生物、科济药业等。

  我们继续关注一季度相关公司会业绩超预期的公司;而中药需要抓住核心标的,我们年度推荐的康缘药业、广誉远、新天药业、太极集团等,包括我们近期纳入推荐的天士力,以及流感相关的我们预计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贵州三力等,均可以持续关注。年度复苏是大主线,尤其是诊疗行为的复苏带来的公司业绩的增长确定性,需要多关注。

  不少前期大跌的公司,处于底部(筹码结构好)将是很不错的机会,或者疫情影响原来业务大跌、或者因为赚了疫情的钱市场担心持续性大跌,这类标的,如果内生在2023年得到印证,将会是不错的反转机会。特别要留意,前期跌幅较大,有业务是实实在在贡献业绩的公司在2023年后疫情时代恢复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3月份金股是润达医疗,我们看好医疗秩序复苏带来的诊疗复苏,润达作为体外诊断的医院合作伙伴,将会在前两个季度得到较为显著的复苏验证,叠加作为国企的润达医疗也有检验科智慧检验报告解读系统,市场关注度明显提高。

  2023年全年的主线维持三个“中药+创新药械+医疗诊疗复苏”,再叠加个股自下而上的机会。

  我们团队2022年12月14日发布2023年华安医药团队的医药投资策略:《内生、硬医疗与新增长》,对主线和结构性机会做了剖析。

  我们策略板块提出的主要机会有:

  (1)核心主线机会:

  中药(中长期逻辑不变):2022年1月份提出中药不是短期机会(3-5年机会),抓住好公司(好品种+稳定团队),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华润三九、太极集团、贵州三力、特一药业、桂林三金、羚锐制药、同仁堂、广誉远、新天药业等;留意国企改革、小儿药等主题催化。年度关注康缘药业、广誉远、新天药业、太极集团。

  医疗基建(医疗设备+康复类+药房信息化+IVD+科研仪器):贴息政策持续关注,落地概率大,弹性+稳健结合,相关标的包括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华大智造、亚辉龙、安图生物、新产业等。年度机会关注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健麾信息。

  硬医疗(进口替代有空间的医疗设备和耗材+创新药及产业链的创新落地):具备创新性和研发实力的产品,硬镜、软镜、超声、新药研发、医疗机器人、神经介入、电生理、科研仪器、测序仪器、双抗、ADC等;如果是创新药板块,选择平台型技术的公司和有商业化产品的细分龙头。年度机会例如特宝生物(肝炎)+艾迪药业(艾滋病)。

  医疗复苏:医院端+医疗服务+药店+消费医疗+手术场景的耗材,固生堂、海吉亚、三星医疗、朝聚眼科等。年度关注固生堂、海吉亚、三星医疗、医思健康、朝聚眼科。手术耗材包括骨科、神外、普外手术、心内等,惠泰医疗等。我们团队也发了药店的深度以及龙头药店公司的深度(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健之佳),持续对行业进行追踪。

  (2)结构行情:

  小细分行业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肝炎、艾滋病、测序仪器、医疗机器人等细分大家关注度不高但是有催化。

  内生(具备商业化产品的公司+中药新增产品渠道放量):特宝生物、艾迪药业、荣昌生物、科济药业、康缘药业、健民集团等。

  华安创新药周观点:商业化医保元年业绩揭晓,渐入实绩时代

  周度复盘:3月第四周,美加息25个基点靴子落地,对创新药企造成波动,整体以港股公司为主跌多涨少。本周公司陆续公布2022全年业绩,公布年报的包括歌礼制药、科济药业、亚盛医药、加科思、迪哲医药、三生制药及四环医药等。涨幅居前的公司中,亚盛医药本周升9.23%,耐立克(奥雷巴替尼BCR-ABLi)医保元年,放量迅速,自2021年11月上市后已达成1.82亿元销售,关注耐立克销售放量节奏;上市跌幅较大的公司中,海创药业回调,旗下前列腺癌新药德恩鲁胺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同适应症首个国产新药,关注公司在PROTAC等创新疗法的拓展,账面17亿现金(2022.9)支持公司四年研发。

  继续关注成功商业化的平台研发型公司,关注公司销售能力及持续研发造血能力。

  后续关注:

  1)具备产品力/BIC公司:信达生物(IBI362等)、康宁杰瑞(046等联合疗法、003)、康方生物(104、105)、亚盛医药(耐立克);

  2)具备独家产品/FIC公司:特宝生物(乙肝)、艾迪药业(HIV复方单片)、上海谊众(紫杉醇胶束)、绿叶制药(微球制剂)、凯因科技(丙肝)、海创药业(PROTAC)、亚虹医药(创新药械结合)、和黄医药(cMet、自免)、泽璟制药(杰克替尼);

  3)仿创结合或老药企新增长:石药集团(mRNA、ADC)、亿帆医药(F627+子公司亿一双抗平台)、奥赛康(EGFRNDA、CLDN18.2等)、信立泰(国产首个特立帕肽)、海思科(PROTAC)、翰宇药业(利拉鲁肽);

  4)小盘具备一定爆发力:德琪医药(出海潜力)、加科思(KRAS)、永泰生物(Eal)、华领医药(降糖)、和铂医药(人源抗体平台);

  5)长期关注出海型/平台型制药企业:百济神州、科济药业、荣昌生物、科伦药业、诺诚健华、和黄医药、恒瑞医药。

  本周个股表现:A股三成个股上涨

  本周463支A股医药生物个股中,有173支上涨,占比37%。本周涨幅前十的医药股为:泓博医药(+24.58%)、南华生物(+17.86%)、安必平(+17.64%)、冠昊生物(+17.59%)、迪安诊断(+14.16%)、英科医疗(+12.86%)、兰卫医学(+12.19%)、ST三圣(+11.71%)、未名医药(+10.97%)、派林生物(+10.55%)。本周跌幅前十的医药股为:昆药集团(-15.06%)、葵花药业(-13.56%)、荣昌生物(-13.15%)、百利天恒(-12.30%)、诺泰生物(-11.10%)、华润三九(-10.99%)、海创药业(-10.51)、普门科技(-10.48%)、健民集团(-10.24%)、济川药业(-9.97%)。本周港股88支个股中,33支上涨,占比38%。

  本周新发报告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十七):《下一代ADC龙头——科伦博泰新股梳理》;公司点评固生堂:《业务韧性强,并购带来新增量,期待业绩释放》;公司点评皓元医药:《收入端表现亮眼,产能持续提升保障业绩长期增长》;公司点评海吉亚医疗:《业绩符合预期,医院经营良好,期待外延落地》。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竞争风险,股价异常波动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生物行业本周表现疲软,跑输大盘,但全年主线仍未改变。季度末市场分歧较大,中药和AI板块出现回调,但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存在。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并抓住优质中药和AI公司回调带来的买入机会。全年投资主线仍为“中药+创新药械+医疗诊疗复苏”,并需关注个股自下而上的机会。

中药和AI回调不改全年主线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跑输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指,但中药和AI板块的回调并不改变其作为全年投资主线的判断。中药板块短期回调,但长期逻辑不变,建议投资者逢低买入优质标的;AI板块则需关注具备落地场景和收入的公司。

业绩超预期和复苏主题值得关注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公司,以及医疗诊疗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一些前期跌幅较大的公司,如果其内生增长在2023年得到验证,将存在反转机会。

主要内容

本周行情回顾:板块整体下跌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15%,跑输沪深300指数1.87个百分点,跑输上证综指0.6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5。 医药生物行业PE(TTM,剔除负值)为25X,低于2012年以来均值(35X)。13个医药III级子行业中,6个上涨,7个下跌,医疗研发外包涨幅最大(6.22%),中药Ⅲ跌幅最大(-4.12%)。估值最高的子行业为医院,PE(TTM)为80X。

周观点:季度末分歧较大,中药和AI回调,但全年主线不变

医药生物板块涨跌交替,本周AI概念股短暂领涨,但周五高开低走,市场情绪谨慎。中药指数下跌2.15%,部分龙头股跌停,引发市场对其全年行情的担忧。报告认为,中药板块的回调是暂时的,其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存在。AI板块作为年度大主线,建议长期持有,尤其关注具备落地场景和收入的公司。A股涨幅前十的公司多为AI概念股,跌幅前十的公司则多为中药股和部分创新药标的。港股方面,HSCIH指数微幅反弹,医渡科技、药明康德等领涨,加科思、云顶新耀等领跌。

华安创新药周观点:商业化医保元年业绩揭晓,渐入实绩时代

本周多家创新药企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亚盛医药涨幅居前,其产品耐立克在医保元年放量迅速。海创药业回调,但其前列腺癌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报告建议关注成功商业化的平台研发型公司,并列出了后续关注的几类创新药公司。

本周个股表现:A股三成个股上涨,港股近四成个股上涨

本周A股463支医药生物个股中,173支上涨(37%),泓博医药、南华生物等涨幅居前;昆药集团、葵花药业等跌幅居前。港股88支个股中,33支上涨(38%),医渡科技、药明康德等涨幅居前;加科思-B、云顶新耀-B等跌幅居前。

本周新发报告

本周发布了四份新报告:科伦博泰新股梳理报告、固生堂公司点评报告、皓元医药公司点评报告以及海吉亚医疗公司点评报告。

总结

本报告对医药生物行业本周行情进行了回顾,并对市场表现进行了分析。尽管本周市场表现疲软,但报告认为中药和AI仍是全年投资主线,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超预期公司和医疗复苏主题,并抓住优质个股回调带来的买入机会。报告还对部分个股和创新药公司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市场存在政策风险、竞争风险和股价异常波动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