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5年全球医疗趋势报告:全球总览及中国大陆地区趋势解读
下载次数:
1789 次
发布机构:
怡安保险(爱尔兰)
发布日期:
2025-02-11
页数:
19页
《2025年全球医疗趋势报告》发布之际,全球可能正处于宏观经济拐点—预计全球年度通货膨胀率将迎来四年来的首次下降。尽管通货膨胀总体上似乎正在降温,但后疫情时代所呈现的显著通货膨胀状况和经济波动造成的影响仍然在持续。这种情况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尤其显著,他们面临着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困境。
虽然宏观经济因素无疑在许多地区对医疗成本趋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同样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区域趋势差异、引发这些趋势的原因与企业控制增长的方式。
有趣的是,与往年医疗通胀率变化整体趋于一致的情况不同,今年医疗通胀率的变化不仅在各地区内有所不同,在各地区之间也呈现出差异性。
预计2025年全球平均医疗成本通胀率为10.0%,略低于2024年预计的10.1%的涨幅,而2024年的涨幅已为10年来的最高预测值。
医疗成本通胀率连续第二年达到两位数,是各地区预期医疗通胀率变化的综合影响所导致的结果,其中三个地区预测通胀率将上升,另外两个地区预测通胀率将下降,这使得全球通胀率几乎与2024年持平。
亚太地区(APAC)和北美(包括加拿大和美国)是预计医疗通胀率增幅较去年增长最高的两个地区。其中,亚太地区为11.1%(较2024年的9.7%上升1.4%),北美为8.8%(较2024年的7.6%上升1.2%)。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地区在2023年至2024年间的增长幅度是最低的。
在亚太地区,增幅主要来源于几个市场,即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和越南。相比去年,通胀率上升了50%到100%以上。
中东和非洲地区(MEA)是唯一预计年度通货膨胀率会上升的地区,其医疗通胀率预计为15.5%(高于2024年的15.1%)。医疗通胀率的上升仅为年度通货膨胀率上升的一半,使中东和非洲地区成为唯一扣除通胀后医疗通胀率下降的地区。
尼日利亚预计将有大幅增长,以及大多数市场的适度增长,抵消了中东和非洲地区约三分之一国家预计的下降趋势。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医疗通胀率预计10.7%(低于2024年的11.7%),是今年医疗通胀率预计下降的两个地区之一。这一下降来源于该地区超过半数的国家预计医疗通胀率下降,而整个地区1%的下降幅度与该地区年度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幅度一致。
另一个受益于较低年度通货膨胀率的地区是欧洲,预计2025年的医疗通胀率为8.9%,低于2024年两位数的10.4%。在欧洲所接受调研的国家中,大约四分之三的国家预计2025年的医疗通胀率与2024年相比下降或持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5年全球医疗通胀率预计为10.0%,与2024年基本持平,但各地区差异显著。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医疗通胀率增幅最大,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欧洲地区则有所下降。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肿瘤发病率上升、高血压以及处方药价格上涨,特别是GLP-1类药物的需求激增。 企业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包括替代性全球福利融资安排、数据分析、预防性福利项目以及弹性福利计划等。 中国大陆地区医疗通胀率在2023年达到18.7%的高峰后,预计2024年和2025年将回落至约8%,这与国家政策(如门诊共济政策和DRG/DIP付费方式改革)的实施以及疫情后就医需求的释放有关。
全球医疗通胀率虽然整体趋于稳定,但不同地区呈现出显著差异。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预计医疗通胀率将继续上升,增幅分别为11.1%和8.8%,主要受心血管疾病、癌症/肿瘤发病率上升、高血压以及新型昂贵药物(如GLP-1类药物)的影响。而欧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则预计医疗通胀率将下降,这与这些地区较低的年度通货膨胀率有关。中东和非洲地区则是一个例外,其医疗通胀率预计小幅上升,但扣除通胀后实际通胀率下降。
推动2025年医疗计划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与2024年相似,包括:心血管疾病(在亚太、欧洲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影响最为显著)、癌症/肿瘤发病率上升、高血压以及处方药价格上涨。 其中,GLP-1类药物的需求激增对美国、加拿大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地的医疗成本增长贡献显著。此外,肥胖预计将成为未来推动理赔增长的全球前五大风险因素之一。
本报告首先对全球医疗通胀趋势进行了概述,指出2025年全球平均医疗成本通胀率预计为10.0%,略低于2024年的10.1%。报告详细分析了各个地区(北美、亚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医疗通胀率预期,并指出了这些地区医疗通胀率变化背后的原因,例如宏观经济因素、区域趋势差异以及疾病构成等。 报告特别关注了英国私人医疗计划理赔发生率的急剧上升,以及这给医疗成本带来的巨大压力。
报告深入探讨了影响医疗通胀率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肿瘤发病率上升、高血压、处方药价格上涨(特别是GLP-1类药物)、肥胖等。 针对不断攀升的医疗成本,报告总结了全球范围内领先的雇主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替代性全球福利融资安排、数据分析以支持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福利和全面健康相结合、预防性福利项目、提高免赔额和自付比例、使用转诊制度、采用弹性福利计划等。 报告特别强调了弹性福利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在控制成本和激励员工行为改变方面的作用。
报告专门针对中国大陆地区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定义了医疗通胀,并分析了其底层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健康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分疾病诊断组付费等)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 报告利用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中国医疗通胀率的历史趋势(2011-2023年),指出2023年医疗通胀率达到18.7%的高峰,并预测2024年和2025年将回落至约8%。 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医疗通胀率的驱动因素,包括次均费用和使用率的变化,并结合怡安客户企业医疗通胀趋势(企业补充医疗和高端医疗)数据,对中国医疗通胀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报告最后分析了推动医疗成本上涨和下降的因素,例如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增长、商保理赔及服务优化、社保门诊共济政策全面普及以及DRG/DIP付费方式改革等。
本报告对2025年全球及中国大陆地区医疗通胀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全球医疗通胀率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但各地区差异显著。 报告深入探讨了影响医疗通胀率的关键因素,并总结了企业应对不断攀升的医疗成本的策略。 对于中国大陆地区,报告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和怡安客户数据,预测了未来医疗通胀率的走势,并分析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为企业制定医疗福利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报告强调了政府政策在控制医疗成本方面的作用,以及企业积极应对医疗成本上涨的必要性。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