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周报:医药多领域出海逻辑加强兑现,看好出海主线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周报:医药多领域出海逻辑加强兑现,看好出海主线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周报:医药多领域出海逻辑加强兑现,看好出海主线

  行业动态   11月17日-11月20日,2023年国家医保现场竞价谈判在京顺利完成,预计最终结果有望于12月左右公布,2024年1月1日落地实施。   市场观察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0.51%(排名10/31),年初至今板块下跌2.49%(排名13/31)。   策略观点:医药多领域出海逻辑加强兑现,看好出海主线   创新药:自2020年开始,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数量大幅增长,并且在近几年保持增长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截止至今,上市公司已完成20余项药物/在研药物海外权益的授出。我们在2023年5月13日发布的行业专题报告《中国创新药出海展望——量变积累引发质变》里,提出中国创新药出海已经完成量变引发质变的转换过程,并且具有持续性。这主要得益于过去20年的大幅增长的产业投入。我们认为后期可以沿多条主线,包括ADC技术、制药企业研发平台兑现、生物技术企业以及生物类似药等,持续关注创新药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   随着中国企业制造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除传统意义上CDMO等外包服务业务以外,部分中国公司产品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自建销售、商务合作等多种形式打通销售渠道后,海外业务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期FDA连续批准上市多个中国创新药可见一斑。   此外,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技术、管线本身的价值,从而更早地挖掘出投资机会。例如近1-2年,进入IND阶段的管线靶点前移,FIC属性更强,具有出海潜力。   CXO新领域:全球小分子+生物药研发管线稳中有升,多肽、ADC、RNA等新型药物管线数量快速提升,减肥药、阿尔兹海默症等适应症带动医药市场快速扩容。相较于传统药物领域,新型领域药物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制备过程面临工艺研发能力不足、商业化产能限制、放大工艺复杂等难题,相关新药公司为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和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研发/生产外包率。   国内CDMO公司纷纷加速布局多肽、寡核苷酸、ADC等新型赛道,有望凭借领先技术平台、全球化项目经验优势与服务口碑,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国内CDMO龙头公司不断迭代新型技术平台,药明康德开发不依赖转染的大规模、高效生产rAAV的新一代病毒载体生产技术TESSA™;同时加强产能布局,药明康德2023年底多肽产能将达到32000L;营收规模快速增长,药明康德2023年TIDES板块收入预计同比增长70%,药明合联2020年-2022年收入复合增速171%。   医疗器械:国内企业在医疗设备、IVD等领域已建立较为成熟的销售体系,实现了海外销售的规模化。①常规医疗设备领域,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监护系列设备以及超声系列设备海外销售持续增长;②在医学影像领域,超声、CT、MRI、高端PET/CT等产品已进入海外市场,有望替代GPS等进口品牌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在工程师红利的加持下,产品拥有较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和创新技术,渠道体系建设持续完善;③在IVD出海方面,新冠疫情助力海外试剂出口渠道打开,企业在欧美、新兴国家市场的进院显著增加。在后疫情时代,常规试剂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也在持续增长。   内镜领域,国内企业在内镜供应链体系崭露头角。我们认为,从内窥镜硬件和耗材的代工到自主品牌,国内企业出海+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截至2022年,内镜相关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已成为重要来源,如内窥镜硬件生产企业海泰新光(76%,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下同)、开立医疗(45%)、澳华内镜(23%),内镜耗材企业南微医学(42%)、安杰思(48%)。   我们建议基于出海兑现节奏,关注相关个股:   创新药:百济神州、益方生物、康诺亚生物(H)、贝达药业、信达生物(H)、科伦博泰生物(H)、迪哲医药、荣昌生物(H)、迈威生物、盟科药业、和誉医药(H)、复宏汉霖(H)、百奥泰;   制药:恒瑞医药、亿帆医药、信立泰、健友股份、中国生物制药(H)、绿叶制药(H);   原料药:诺泰生物、翰宇药业;   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H)、药明合联(H)、康龙化成、凯莱英;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福瑞股份、开立医疗、鱼跃医疗、新产业、迪瑞医疗、万孚生物、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南微医学、安杰思、海尔生物、森松国际。   风险提示:市场震荡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国际关系紧张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425

  • 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2-04

  • 页数:

    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行业动态

  11月17日-11月20日,2023年国家医保现场竞价谈判在京顺利完成,预计最终结果有望于12月左右公布,2024年1月1日落地实施。

  市场观察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0.51%(排名10/31),年初至今板块下跌2.49%(排名13/31)。

  策略观点:医药多领域出海逻辑加强兑现,看好出海主线

  创新药:自2020年开始,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数量大幅增长,并且在近几年保持增长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截止至今,上市公司已完成20余项药物/在研药物海外权益的授出。我们在2023年5月13日发布的行业专题报告《中国创新药出海展望——量变积累引发质变》里,提出中国创新药出海已经完成量变引发质变的转换过程,并且具有持续性。这主要得益于过去20年的大幅增长的产业投入。我们认为后期可以沿多条主线,包括ADC技术、制药企业研发平台兑现、生物技术企业以及生物类似药等,持续关注创新药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

  随着中国企业制造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除传统意义上CDMO等外包服务业务以外,部分中国公司产品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自建销售、商务合作等多种形式打通销售渠道后,海外业务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期FDA连续批准上市多个中国创新药可见一斑。

  此外,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技术、管线本身的价值,从而更早地挖掘出投资机会。例如近1-2年,进入IND阶段的管线靶点前移,FIC属性更强,具有出海潜力。

  CXO新领域:全球小分子+生物药研发管线稳中有升,多肽、ADC、RNA等新型药物管线数量快速提升,减肥药、阿尔兹海默症等适应症带动医药市场快速扩容。相较于传统药物领域,新型领域药物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制备过程面临工艺研发能力不足、商业化产能限制、放大工艺复杂等难题,相关新药公司为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和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研发/生产外包率。

  国内CDMO公司纷纷加速布局多肽、寡核苷酸、ADC等新型赛道,有望凭借领先技术平台、全球化项目经验优势与服务口碑,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国内CDMO龙头公司不断迭代新型技术平台,药明康德开发不依赖转染的大规模、高效生产rAAV的新一代病毒载体生产技术TESSA™;同时加强产能布局,药明康德2023年底多肽产能将达到32000L;营收规模快速增长,药明康德2023年TIDES板块收入预计同比增长70%,药明合联2020年-2022年收入复合增速171%。

  医疗器械:国内企业在医疗设备、IVD等领域已建立较为成熟的销售体系,实现了海外销售的规模化。①常规医疗设备领域,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监护系列设备以及超声系列设备海外销售持续增长;②在医学影像领域,超声、CT、MRI、高端PET/CT等产品已进入海外市场,有望替代GPS等进口品牌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在工程师红利的加持下,产品拥有较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和创新技术,渠道体系建设持续完善;③在IVD出海方面,新冠疫情助力海外试剂出口渠道打开,企业在欧美、新兴国家市场的进院显著增加。在后疫情时代,常规试剂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也在持续增长。

  内镜领域,国内企业在内镜供应链体系崭露头角。我们认为,从内窥镜硬件和耗材的代工到自主品牌,国内企业出海+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截至2022年,内镜相关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已成为重要来源,如内窥镜硬件生产企业海泰新光(76%,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下同)、开立医疗(45%)、澳华内镜(23%),内镜耗材企业南微医学(42%)、安杰思(48%)。

  我们建议基于出海兑现节奏,关注相关个股:

  创新药:百济神州、益方生物、康诺亚生物(H)、贝达药业、信达生物(H)、科伦博泰生物(H)、迪哲医药、荣昌生物(H)、迈威生物、盟科药业、和誉医药(H)、复宏汉霖(H)、百奥泰;

  制药:恒瑞医药、亿帆医药、信立泰、健友股份、中国生物制药(H)、绿叶制药(H);

  原料药:诺泰生物、翰宇药业;

  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H)、药明合联(H)、康龙化成、凯莱英;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福瑞股份、开立医疗、鱼跃医疗、新产业、迪瑞医疗、万孚生物、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南微医学、安杰思、海尔生物、森松国际。

  风险提示:市场震荡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国际关系紧张风险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出海逻辑加强兑现,关注创新药、CXO及医疗器械

中心思想

  • 医药出海趋势加强: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尤其是创新药、CXO(医药外包服务)和医疗器械领域,出海逻辑正在加强并逐步兑现。
  • 多领域出海机会: 报告强调了创新药出海的持续性,并指出CXO新领域(如多肽、ADC、RNA药物)和医疗器械(如常规设备、医学影像、IVD和内镜)的出海机会。
  • 数据支撑与投资建议: 报告通过市场数据、行业动态和案例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主要内容

1. 行业动态与市场观察

  • 医保谈判结果: 2023年国家医保现场竞价谈判已完成,预计结果将于12月公布,2024年1月落地实施。
  • 板块表现: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0.51%,年初至今下跌2.49%,表现略有波动。

2. 策略观点:医药出海主线

  • 创新药出海:
    • 授权出海持续增长: 自2020年以来,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数量大幅增长,2023年至今已完成20余项药物/在研药物海外权益的授出。
    • 量变到质变: 报告认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已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并具有持续性,这得益于过去20年的产业投入。
    • 重点关注领域: 建议关注ADC技术、制药企业研发平台兑现、生物技术企业以及生物类似药等出海主线。
    • 案例分析: 报告列举了2023年至今的中国创新药企业海外授权交易案例,包括传奇生物、基石药业、复方汉霖、恒瑞医药等。
  • CXO新领域:
    • 市场扩容: 全球小分子+生物药研发管线稳中有升,多肽、ADC、RNA等新型药物管线数量快速提升,减肥药、阿尔兹海默症等适应症带动医药市场快速扩容。
    • 外包需求: 新型药物研发复杂,制备过程面临工艺研发能力不足等难题,相关新药公司具有较高的研发/生产外包率。
    • CDMO机遇: 国内CDMO公司加速布局新型赛道,有望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案例分析: 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CDMO龙头公司在技术平台和产能布局方面取得进展。
  • 医疗器械出海:
    • 销售体系成熟: 国内企业在医疗设备、IVD等领域已建立较为成熟的销售体系,实现了海外销售的规模化。
    • 重点领域: 常规医疗设备、医学影像、IVD和内镜领域均有出海机会。
    • 案例分析: 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等企业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
  • 创新药FDA获批情况:
    • 案例分析: 报告列举了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创新药FDA获批情况,包括呋喹替尼、特瑞普利单抗、利培酮缓释微球等。

3. 投资建议

  • 关注个股: 报告建议基于出海兑现节奏,关注创新药、制药、原料药、CXO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相关个股,并提供了详细的股票名单。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了创新药、CXO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潜力。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案例,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投资思路和建议,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报告认为,随着中国企业研发和制造能力的提升,医药出海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