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生物医药行业:“全链条支持创新”,中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政及其影响

生物医药行业:“全链条支持创新”,中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政及其影响

研报

生物医药行业:“全链条支持创新”,中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政及其影响

  1.1宏观趋势与变革动态   1.1.1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   自“十三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始终是国家产业战略的核心焦点。过去十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了迅猛发展。然而,近两年由于各种因素,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以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的营业收入衡量)在2021年以前迅速增长,自2022年起,行业发展进入下行阶段。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已呈现复苏态势。   1.1.2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融资规模   无论是对上市公司(IPO)还是非上市公司,目前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LSHC)行业均处于融资的严冬期。如下图所示,自2022年起,该行业的非IPO融资项目数量和融资规模均急速下滑,这一趋势一直延续至2024年的第二季度。此外,中国LSHC公司近期的IPO市场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和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即IPO的数量和筹集的资金规模都大幅下降。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84

  • 发布机构:

    德勤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2-23

  • 页数:

    2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1.1宏观趋势与变革动态

  1.1.1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

  自“十三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始终是国家产业战略的核心焦点。过去十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了迅猛发展。然而,近两年由于各种因素,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以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的营业收入衡量)在2021年以前迅速增长,自2022年起,行业发展进入下行阶段。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已呈现复苏态势。

  1.1.2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融资规模

  无论是对上市公司(IPO)还是非上市公司,目前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LSHC)行业均处于融资的严冬期。如下图所示,自2022年起,该行业的非IPO融资项目数量和融资规模均急速下滑,这一趋势一直延续至2024年的第二季度。此外,中国LSHC公司近期的IPO市场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和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即IPO的数量和筹集的资金规模都大幅下降。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政及其影响分析

中心思想

  • 中国政府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出了“全链条支持创新”政策,旨在为生物医药产业全价值链创新发展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 该政策涵盖资金扶持、人才培养、技术引入、数据共享和审批流程优化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创新友好的产业环境。
  • 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均积极响应新政,调整发展战略,以抓住政策带来的机遇,推动行业发展。

主要内容

1.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概览

1.1 宏观趋势与变革动态

  • 行业规模与增速: 生物医药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在2022年有所放缓,2024年呈现复苏态势。
  • 融资规模: 2022年起,生物医药行业的非IPO融资项目数量和规模,以及LSHC公司IPO数量和筹资额均大幅下降。
  • 外部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放缓和外部立法提案(如美国BIOSECURE法案)带来挑战,但降息预期和政府刺激政策有望推动行业回暖。

1.2 研发成为行业核心价值驱动力

  • 研发管线: 中国在研管线数量快速增长,研发能力和投入大幅提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研发市场。
  • 创新药获批: 创新药IND和NDA数量显著增加,为市场扩大奠定基础。
  • 研发支出: 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研发支出保持稳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相对稳定。
  • 专业治疗领域融资: 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和药物递送等领域融资活跃,人工智能技术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2. 政府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

2.1 中央政府战略

  • 政策发布: 国务院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创新药物开发被列为新兴产业。7月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 政策目标: 覆盖创新药开发全链条,提供全面支持,统筹公共/私人部门资源。

2.2 地方政府具体支持政策

  • 政策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医药外包服务平台支持、公共服务、人才引进、投融资支持、全球发展、数字化赋能、基础理论创新、临床试验支持、加快审评审批、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等。
  • 产业园区作用: 生物医药产业园在政策落地和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

3. 生物医药企业的应对策略

3.1 跨国公司的策略

  • 研发合作与自主研发: 加强与本土企业合作,调整自主研发布局,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 创新产品引入: 加快创新产品导入中国市场。
  • 管线合作与收购: 强化管线合作或收购本土企业管线。
  • 供应链本土化: 供应链本土化及成熟产品剥离。

3.2 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的策略

  • 争取个性化支持: 积极争取符合其整体研发战略的个性化支持政策。
  • 多地布局研发: 在中国多地布局研发活动,充分利用各地优势。
  • 跨境授权交易: 通过第三方跨境授权交易或集团内跨境授权交易,加速研发成本回收及拓展海外市场。

4. 生物医药企业的关键考量

4.1 跨国公司的关键税务考量

  • 新管线/产品导入: 许可引进/产品引进途径、转让定价、合规实施。
  • 供应链本土化: 知识产权利润分配、运营模式、剥离成熟产品税务影响。
  • 合作/收购: 实体选择、税务成本、交易结构。

4.2 中国生物医药/生物科技公司的主要税务考量

  • 多地研发布局: 研发功能分配、税务效率。
  • 跨境交易: 权益转让方式、对外授权主体、授权收益分配、税收优惠。

4.3 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的其他共同考量

  • 其他影响因素: 研发人才、基础设施、上下游企业、数据保护、监管沟通。

5. 总结

  • 行业发展趋势: 尽管面临压力,但行业增长趋势仍将持续,创新驱动和优质医疗服务需求将推动行业发展。
  • 政策影响: “全链条支持创新”政策将为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加速行业整体成长。
  • 企业策略: 跨国公司转型与合作,本土企业加速发展,跨境授权交易增长。
  • 税务与监管: 企业需高度重视税收与监管,提前规划,降低现金税负,提升整体税收效率。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勤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