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5居家护理服务白皮书:平台生态重构中,政府区域化平台化解居家护理沉疴

2025居家护理服务白皮书:平台生态重构中,政府区域化平台化解居家护理沉疴

研报

2025居家护理服务白皮书:平台生态重构中,政府区域化平台化解居家护理沉疴

  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的区域性居家护理服务平台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可行性。   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方式打造的区域性居家护理平台,符合医联体建设及分级诊疗政策导向,兼顾政策监管的严肃性、医院服务的专业性,以及第三方市场化运营的成熟性,具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的双重优势,将成为居家护理服务的主流模式。   理想的居家护理服务支付体系应是分层次、多元化的。   基础保障层由政府主导,通过长护险与医保组合支付实现“保基本”功能,为失能人群、弱势群体提供兜底保障;补充保障层依靠商保,通过开发专项护理险,或将居家护理纳入增值服务清单,实现风险对冲高端服务层以C端自付为主,聚焦优质服务项目,以及母婴、中医等偏消费属性的项目,满足高端个性化需求。   供给侧多方协同共建居家护理服务新生态。   未来基于区域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护理企业、药械企业、医院、互联网医疗企业、医药电商、保险企业等彼此协同围绕患者群体/亚健康群体医疗健康需求,打通“医+药+械+护+管+保”服务链条。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64

  • 发布机构:

    北京蛋黄科技

  • 发布日期:

    2025-05-22

  • 页数:

    3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的区域性居家护理服务平台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可行性。

  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方式打造的区域性居家护理平台,符合医联体建设及分级诊疗政策导向,兼顾政策监管的严肃性、医院服务的专业性,以及第三方市场化运营的成熟性,具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的双重优势,将成为居家护理服务的主流模式。

  理想的居家护理服务支付体系应是分层次、多元化的。

  基础保障层由政府主导,通过长护险与医保组合支付实现“保基本”功能,为失能人群、弱势群体提供兜底保障;补充保障层依靠商保,通过开发专项护理险,或将居家护理纳入增值服务清单,实现风险对冲高端服务层以C端自付为主,聚焦优质服务项目,以及母婴、中医等偏消费属性的项目,满足高端个性化需求。

  供给侧多方协同共建居家护理服务新生态。

  未来基于区域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护理企业、药械企业、医院、互联网医疗企业、医药电商、保险企业等彼此协同围绕患者群体/亚健康群体医疗健康需求,打通“医+药+械+护+管+保”服务链条。

2025 居家护理服务白皮书 市场分析报告

中心思想

  • 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的区域性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 这种模式结合了政策支持、专业服务和市场化运营的优势,有望解决居家护理服务面临的诸多挑战。
  • 理想的居家护理服务支付体系应是分层次、多元化的。 基础保障由政府主导,补充保障依靠商保,高端服务则以 C 端自付为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居家护理服务生态系统需要多方协同共建。 护理企业、药械企业、医院、互联网医疗企业、医药电商、保险企业等应围绕患者需求,共同构建“医+药+械+护+管+保”的服务链条。

主要内容

1. 居家护理服务宏观背景和内涵分析

1.1 居家护理服务宏观背景

  • 老龄化加速: 中国正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居家护理服务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路径。
  • 政策驱动: 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居家护理服务发展,包括“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支持康复医疗等。
  • 市场规模增长: 预计未来五年居家护理服务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 18%,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超 2800 亿元。

1.2 政策推动居家护理服务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 政策支持: 政策为居家护理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调和方向,涉及护理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机构及护理人员资质和付费机制等。
  • “互联网+护理服务”: 试点范围扩大,服务内容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居家护理需求。
  • 服务机构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增加护理服务机构数量,提升服务质量。

1.3 居家护理服务赋予新内涵,迈向新阶段

  • 服务内涵转变: 从传统居家照护的生活照料为主,发展到涵盖医疗、护理、康复等多个领域。
  • 服务对象多元化: 涵盖失能/半失能人群、术后康复人群、慢性病人群、孕产妇人群等。
  • 服务提供者专业化: 护士成为主要服务提供者,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更高。
  • 线上线下融合: 线上咨询、预约与线下护理相结合,提升服务便捷性。

2. 居家护理服务市场需求和痛点调研

2.1 患者端:女性需求高于男性,护理人员资质是购买决策首要因素

  • 患者画像: 女性患者占比高,高龄老年人需求更高,低学历人群占主体。
  • 需求类型: 基础护理需求占比最高,其次是伤口造口护理和母婴护理。
  • 购买行为: 年均购买频率少于 5 次,次均消费偏低。
  • 决策因素: 护理人员资质、服务便捷性、服务价格是主要考量因素。

2.2 医院端:居家护理正处于起步期,需第三方专业平台协同赋能

  • 参与现状: 医院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年限短,护士参与度有待提高。
  • 合作意愿: 医院希望与居家护理服务平台运营商合作,加入区域护理服务云平台。
  • 政府支持: 医院希望政府制定行业标准、提供资金补贴、调整医保目录。
  • 护士管理难题: 护士数量不足、积极性不高、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 管理运营难题: 医疗纠纷事故追责、市场推广经验不足。

2.3 护士端:数量质量双提升,考核和分配机制是调动积极性的关键

  • 护士队伍: 数量持续增长,学历和职称结构优化。
  • 护士资历: 高资历护士加入居家护理队伍。
  • 服务类型: 基础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母婴护理是主要服务类型。
  • 服务收入: 次均服务收入有待提高。
  • 面临难点: 患者需求复杂、收入不稳定。
  • 行业期许: 规范服务执行、完善平台运营管理机制。

3. 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分析

3.1 传统居家照护缺失医疗属性,居家护理重构行业生态

  • 传统居家照护 vs. 居家护理: 传统居家照护以生活照料为主,居家护理更注重医疗护理。
  • 市场参与者: 传统居家照护企业、创新型居家护理服务企业。

3.2 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的模式更具可行性

  • 平台模式: 企业自营平台、医院自营平台、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的区域性平台。
  • 区域性平台优势: 全域覆盖、高效整合、闭环管理、保障质量、数据共享、协同服务、政府背书。
  • 政府主导平台案例: 熙康云医院。

3.3 企业布局居家护理服务需兼顾服务多元化和专业化

  • 企业类型: 综合互联网医疗平台、垂直互联网护理平台。
  • 发展趋势: 融合多元服务与专业护理优势。

4. 居家护理服务支付模式探讨

4.1 C端自付是主要模式,2B2C策略能更快打开市场

  • 支付现状: C 端自付为主,获客成本高。
  • 商业模式: 场景化获客、政府协同、分层定价。

4.2 G端:覆盖重点群体,为居家护理服务提供底层支撑

  • G 端支付: 长护险、医保。
  • G 端挑战: 价格管控严格,服务同质化竞争。

4.3 商保与居家护理联合发展是趋势,将成为重要支付方

  • 商保现状: 产品同质化,需与居家护理服务结合。
  • 合作优势: 提升产品差异化、改善用户健康、降低赔付风险。
  • 合作案例: 康保百万医疗、爱+居家养老产品计划等。

4.4 搭建多层次支付体系,形成政府、商保、个人自付的三元结构

  • 支付体系: 基础保障层(政府)、补充保障层(商保)、高端服务层(个人)。
  • 发展障碍: 数据孤岛、人才供给不足、合规边界模糊。

5. 居家护理服务未来趋势展望

5.1 银发经济推动居家护理需求群体化扩增

  • 银发经济: 银发人口增长,医疗健康消费需求增加。
  • 不同年龄段需求: 银发青年关注健康管理,银发中年关注康复护理,银发老年关注疾病护理。

5.2 居家护理服务多方面实现跃迁

  • 服务场景: 院内到家庭的无缝衔接。
  • 服务环节: 从诊后康复到诊前预防、诊中管理和诊后康复。
  • 服务范围: 从照护服务拓展到“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健康管理”。

5.3 区域护理服务云平台构建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

  • 平台作用: 聚合医疗资源,构建服务生态。
  • 协同发展: “医+药+械+护+管+保”服务链条。

5.4 护士被寄予更高的价值观和更强的专业能力

  • 护士角色: 关键纽带,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 能力提升: 加强自我学习、专业培训。

5.5 数智化技术全方位赋能居家护理服务

  • 技术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
  • 应用场景: 患者端、机构端、护士端、监管端。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居家护理服务市场的宏观背景、需求痛点、服务模式和支付体系,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报告指出,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的区域性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多层次支付体系和多方协同共建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增长,居家护理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北京蛋黄科技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