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45)

    • 康替唑胺销售符合预期,多项临床研究持续推进

      康替唑胺销售符合预期,多项临床研究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盟科药业(688373)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收入 4821万元(+529.3%),归母净利润为-2.2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7 亿元。   核心产品康替唑胺销售符合预期。 2022年是康替唑胺纳入国家医保后的首个完整销售年度,全年实现收入 4821万元, 同比+529%, 主要系康替唑胺纳入国家医保后提升药品可及性,且 2021年收入基数较小。 截至 2022年末康替唑胺已覆盖 320家医院,实现正式准入的医院及批量零采超 70家。 公司 2022年营业成本为 882万元,其中委托加工费用为 348万元,占全部生产成本的 59.3%。费用端,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 1.5亿元,销售费用 8252万元,管理费用 6366万元。 截至 2022 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 12.7 亿元。   积极推进产品研发。 公司持续推进各项产品研发工作。 2022年公司启动了注射用MRX-4和康替唑胺片序贯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全球 III期临床试验的入组工作,并完成了 MRX-8 美国 I期临床试验,启动了 MRX-8 中国 I期临床试验。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上市后临床研究提升康替唑胺的市场认知,扩展产品应用场景。 预计未来康替唑胺及 MRX-4 在耐药结核及血流感染等领域潜力巨大。   发布股权激励草案, 注入经营活力。公司近日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拟向 126 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5元/股。 根据股权激励草案, 2023-2025年公司营收考核目标分别为 0.8-1亿元、 1.2-1.6亿元、 1.6-2.4亿元。 此次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高管及近两年新入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长期经营注入新的活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0.56元、 -0.85元、 -0.56元,考虑到康替唑胺的临床价值突出且具备出海潜力,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在研管线进展不及市场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1
    • 疫苗业务受疫情影响,浆量增长未来可期

      疫苗业务受疫情影响,浆量增长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年报,2022年实现营收45.2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7%,扣非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25.6%。   Q4新冠疫情影响流感疫苗需求,血制品收入端符合预期。2022年公司各季度收入分别为6.4/17.1/12.5/9.1亿元,季度间差异较大主要系流感疫苗业务收入分布不均,2022年公司流感疫苗最早于Q2实现发货。全年疫苗业务实现收入18.2亿元(-0.4%),实现疫苗销售1454万支(-6.4%)。公司子公司华兰疫苗Q4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39.2%。受2022年末新冠疫情影响,Q4流感疫苗需求受损。公司全年血制品业务收入26.8亿元(+3.1%),整体收入符合此前预期。从血制品主要品种来看,人白实现收入9.9亿元(-2.3%),静丙实现收入7.8亿元(+9.3%)。   疫苗存货减值影响公司利润率。公司全年毛利率为66%(-2.5pp),其中疫苗业务毛利率88.5%(+0.3pp),血制品业务毛利率52.3%(-3pp),预计主要系综合成本上升。全年销售费用率20.6%(+3.1pp),预计主要系疫苗业务销售推广投入较大所致;管理费用率6.3%(+0.6pp),子公司华兰疫苗受疫苗存货减值影响,管理费用较上期增长3120万元;研发费用率7%(+1.3pp),全年销售净利率27.6%(-5.2pp),2022年华兰疫苗因流感疫苗存货报废计提减值1.5亿元。公司全年非经常性损益1.8亿元,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亿元。   2023年公司迎来浆量增长拐点。公司已于2022年内在河南省累计获批7个新浆站,目前正积极投入浆站建设工作,部分浆站有望于2023年上半年前实现采浆。公司现有25个浆站在采,2022年实现采浆1100余吨,未来新浆站开采有望为公司注入新的浆量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16.5亿元、19亿元,公司业务由血制品+疫苗双轮驱动,我们看好其疫情后复苏前景。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四价流感疫苗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1
    • 22年疫情扰动承压,带状疱疹疫苗放量可期

      22年疫情扰动承压,带状疱疹疫苗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百克生物(6882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1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25.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28.6%。   22Q4业绩受疫情影响承压,流感疫苗低基数下23年有望实现高增长。分季度看,公司2022Q1/Q2/Q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4.3/2.1亿元(-44%/-10%/+17%/-20%),实现归母净利润0.2/0.6/1.4/-0.3亿元(-69%/-32%/+46%/-388%),公司四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系水痘疫苗、鼻喷流感疫苗受疫情影响,销量下滑。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87.2%(-1.1pp)基本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38.4%(+0.7pp),管理费用率为13.5%(+4.5pp),主要系公司加大人员投入,职工薪酬费用有所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为12.5%(-0.6pp),主要系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临床前研究已基本结束,处于临床研究申报阶段,投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所致。财务费用率为-1.9%(-0.9pp)主要系利息收入增长所致。公司2022年净利率为16.9%(-3.3pp),主要系公司计提鼻喷流感疫苗资产减值约6242万,以及鼻喷给药装置报废计提存货报废约2336万元。   在研管线蓄势待发,带状疱疹疫苗有望23年放量。公司重磅创新品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已经获批上市,公司接种程序拟采用1针法,价格定位低于GSK疫苗(3200元/人份),有利于渗透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老年人群。其他管线中,百白破疫苗(三组分)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工作,目前正处于验证及生产Ⅲ期临床样品准备阶段;液体鼻喷流感疫苗完成Ⅰ期、Ⅱ期临床试验现场工作;狂犬单抗获得临床试验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于2022年9月23日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共108人,占公司总员工的8.8%,参与对象包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公司核心骨干。本次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20万股,约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0.78%。从业绩目标来看,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7/23/29.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7/8亿元。本次激励计划发布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11元、1.51元、2.00元,对应PE分别为51、37、28倍。考虑到目前疫情影响逐渐消除,预计23年对于传统疫苗的影响将会边际减弱。同时公司带状疱疹疫苗有望开始放量,带来较大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下滑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1
    • 业绩稳健增长,首款创新药商业化在即

      业绩稳健增长,首款创新药商业化在即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亿元(+8.1%),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亿元(+14.4%)。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9.8%),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11.6%)。   成品药、原料药和器械三大业务板块保持稳健增长,院外持续快速放量。2022年成品药收入22.2亿元(+9.1%),原料药收入8.7亿元(+6.7%),器械板块收入6.3亿元(+13.7%)。成品药两大战略业务板块市占率不断提升,精神神经管线收入5.7亿元(+5%),心血管线收入5.9亿元(+12.7%);消化管线收入4.3亿元(-7.3%),主要系康复新液受湖北联盟集采降价影响,但市占率仍实现了增长。电商为院外销售的重要渠道,收入1.7亿元(+174%)。成品药中集采销售收入占比近40%(+21%),主要系集采后院内占有率提升和院外市场放量。   首款失眠1类新药地达西尼胶囊(EVT201)上市在即。达西尼胶囊是GABAA(γ-氨基丁酸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pPAM),用于失眠障碍治疗,是对传统失眠治疗药物的重要改进,提高了服用者白天的精神状态。与传统的苯二氮类GABA受体完全激动剂相比,在运动障碍、后遗效应、耐受性、乙醇相互作用、身体依赖性、记忆力损伤等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于2023年2月取得CDE下发的《补充资料通知》,现已完成补充资料的提交。将进一步丰富CNS管线创新药产品,提高核心领域竞争力,推动京新创新转型。   多措并举构建创新管线,2023年有望开展2-3项注册临床。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022年研发投入达3.7亿元(+9.7%)。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治疗失眠的1类新药安达西尼已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3年上市销售,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此外,公司与韩国B-PS公司达成合作独家引进抗癫痫1类新药JBPOS0101,注册临床试验已经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公司自研开发的治疗精分的1类新药JX11502MA胶囊Ⅱ期临床推进顺利。依托消化管线优势品种康复新液进行二次开发的康复新肠溶胶囊Ⅱ期临床入组完成。10余个在研创新药(械)项目有序推进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京新药业在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三大疾病领域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品梯队和发展格局。成品药恢复稳健增长,首款新药地达西尼上市在即,有望为业绩持续注入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和10.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和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带量采购政策影响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1
    • 生长激素稳健增长,带状疱疹疫苗放量可期

      生长激素稳健增长,带状疱疹疫苗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长春高新(00066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10.1%。   金赛药业实现较快增长,生长激素继续放量。金赛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15%。新患方面,在疫情影响下,新患人数同比增速放缓,长效生长激素新患者占比略有增长;同时公司以长效注射笔获批为切入点,强化儿科及成人领域新产品放量,收入贡献有望逐步体现,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放量可期。百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10.95%,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7%。分季度看,公司2022Q1/Q2/Q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4.3/2.1亿元(-44%/-10%/+17%/-20%),实现归母净利润0.2/0.6/1.4/-0.3亿元(-69%/-32%/+46%/-388%),公司四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系水痘疫苗、鼻喷流感疫苗受疫情影响,销量下滑。在研管线蓄势待发,带状疱疹疫苗有望23年放量。公司重磅创新品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已经获批上市,公司接种程序拟采用1针法,价格定位低于GSK疫苗(3200元/人份),有利于渗透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老年人群。   地产和中成药业务基本保持平稳。高新地产实现营业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25%。华康药业实现营业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9%。聚焦主业发展,剥离高新地产。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为聚焦生物医药核心业务板块,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突出主业核心优势,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现金流水平,公司拟向公司控股股东超达集团转让所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截至2022Q3,高新地产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下降8%,实现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114.68%,此次剥离完成后,公司将持续发展主营业务,进一步聚焦公司发展重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14.76元、18.52元、23.38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1倍、9倍、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下滑风险,新冠疫情反复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1
    • 主业稳健增长,23年放量可期

      主业稳健增长,23年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康华生物(30084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27.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下降1.8%。   人二倍体狂苗全年稳健增长,Q4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1/Q2/Q3/Q4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3.9/4/3.9亿元(+12.5%/+24.8%/+73.3%/-23.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8/1.7/1.2亿元(+34.6%/+18.9%/-49.4%/-53.4%)。公司狂苗Q4同比收入及利润下滑较大主要系放开后疫情影响所致。归母净利润端增速下降主要系公司去年同期参股公司公允价值收益较高,存在高基数。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93.6%(+0.04pp),净利率为41.3%(-22.8pp),主要系上述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利润端高基数所致。销售费用率为29.6%(-2.3pp),管理费用率为5.7%(-1pp),主要系疫情干扰公司销售推广活动有所限制。研发费用率为12.4%(+6.3pp),主要系公司加大在研管线投入。   人二倍体狂苗产能逐渐释放。分产品来看,2022年人二倍体狂苗收入为14.2亿元(+12.7%),占比为97.8%,ACYW135脑膜炎多糖疫苗为0.17亿元(-37.8%)。从批签发数据来看,2022年公司人二倍体狂苗批签发809万支,同比增加69%。目前公司设计产能已达到500万支,实际产能预估在700万支左右,随着募投项目产能在2023-2024年左右投产,整体产能将增长至1100万支/年,有利于公司产品持续放量。   宠物疫苗带来公司新增长点。公司和杭州佑本合作的宠物疫苗产品目前已有产品报送批签发,2023年销售收入为380万元,目前全国已有多家宠物医院报名预定公司兽用疫苗产品。我国目前宠物数量在1亿只左右,预计将以7%的速度增加,目前国内市场仍以海外厂商疫苗为主,公司有望凭借产品质量优势以及性价比优势快速拓宽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亿元、12.1亿元及13.1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新增产能节奏不及预期;公司存货不足以满足销售的季节性波动风险;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0
    • 2022年业绩超预期,工业板块持续释能

      2022年业绩超预期,工业板块持续释能

      个股研报
        柳药集团(60336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实现收入 190.5 亿元(+11.2%);归母净利润 7亿元(+24.4%);扣非归母净利润 7亿元(+25.7%)。单季度拆分来看,2022 年 Q1/Q2/Q3/Q4 分别实现收入 48.1/43.9/50.2/48.3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5.7%/5.5%/10.2%/13.5%;2022 年 Q1/Q2/Q3/Q4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2/1.5/2.1/1.3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6.4%/21.8%/22%/93%。   批发板块结构持续优化,渠道优势显著。2022年实现收入 153.2亿元(+11%),占公司总收入的 80.6%;实现归母净利润 4.5亿元(+13.7%),占公司总利润的66.6%。公司积极推动传统板块的数字化转型,在批发端抢抓优质品种,持续扩大品种优势。目前公司在广西地区医疗器械耗材市场份额较低,成长空间广阔,发挥公司渠道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药械耗材 SPD项目,提高公司器械耗材品种的市场份额。   零售业务调整品种结构,降本增效提升毛利率。2022 年预计实现收入 28.7 亿元(+5.4%),占公司总收入的 15.1%;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57.5%),占公司总利润的 17.4%。公司零售药店一直是广西地区市占率第一,利润高增长得益于公司零售战略,开店节奏放缓,去化低毛产品,加速降本增效。此外,广西地区 12月受疫情影响,四类药、抗原试剂盒、保健品,以及其他防疫物资等销量大幅增长,拉升四季度销售额。2023年公司将通过自建及加盟双轮驱动加快在空白区域市场的药店布局,计划新增门店 100 家,持续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 DTP 业务、处方外延项目的开展,落地慢病管理、互联网+医药等创新服务,构建“新零售”业态,实现零售业务稳健提升。   工业板块持续高增,成为核心利润增长点。工业 2022 年实现收入 8 亿元(+48.5%),占公司总收入的 4.2%;实现归母净利润 1.3 亿元(+41.7%),占公司总利润的 19%,2023年力争工业板块对公司利润贡献的占比不低于 25%。1)中药饮片:已能生产加工 1100多个中药饮片品种,近 8000个品规,年产能达到近 5000 吨。2022 年饮片已基本覆盖区内核心中医医院,规模效应持续提升。2)中药配方颗粒:截至 2022 年底,公司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已完成近 400个品种备案工作,覆盖国标、省标大部分品种,成为广西区内备案数、可供货数领先的中药配方颗粒企业。2023年力争到年末备案品种达到 500个,依托渠道优势,2023 年内完成广西地区内二级以上核心医疗机构的市场覆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亿元、10.3亿元、12.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 20.9%/21.1%/20.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波动风险;药品降价风险;项目不及预期;疫情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9
    • 多元发展,蓄势腾飞

      多元发展,蓄势腾飞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推荐逻辑:1)零售药店行业短期聚焦“政策利好+疫后修复”,中长期行业集中度提升、处方药加速外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2)布局全国,内生外延门店高速扩张,次新店即将步入盈利周期,预计2023-2025年盈亏平衡周期有望缩短至2年以内。3)持续提升全渠道服务能力,线上业务高增,预计2023-2025年线上收入有望保持双位数高增长。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立足云南,布局全国。健之佳从昆明起步发展,以“自建+收购”的模式保持快速、稳健的扩张,形成云南、河北两个利润核心,重庆、广西、辽宁快速发展、突破,四川稳固提升的格局。2022年公司以20.74亿元收购河北唐人医药创下了零售药店行业至今为止最大并购金额交易,首次进军空白区域河北、辽宁。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门店总数达到3983家,2022Q1-3净增939家(其中自建门店241家,收购门店718家,关闭门店20家),门店增长率为30.85%。随着新增门店逐步培育、成熟,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大量次新店即将步入盈利周期。   药房新零售时代下,公司线上业务持续高增。公司围绕“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全渠道服务能力,线上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1-9月,公司线上业务实现收入9.6亿元(+71%),占公司总营收的20%。2017-2021年公司线上业务收入CAGR为88.3%,2017-2021年公司线下业务收入CAGR为17.6%,线上增速远高于门店线下销售增长率。   “药店+便利店/诊所/体检中心”多元化创新发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围绕顾客的便利需求,公司坚持店型多元化和服务专业化,在以医药零售为主要业态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药店+便利店”、“药店+诊所”、“药店+体检中心”的模式。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2740家直营社区专业便利药房、3家直营中医诊所、3家直营社区诊所、1家直营体检中心、297家直营便利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亿元、4.2亿元、5.1亿元,同增11.6%、24.7%、22.1%。多重利好助推行业发展,次新店加速步入盈利周期。考虑到“开店”与“店效”的双重弹性,给予健之佳2023年24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01.04元,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不确定性,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增门店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3-29
    • 业绩符合预期,麻醉神经板块表现亮眼

      业绩符合预期,麻醉神经板块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收入42.9亿元(+9.2%),归母净利润9亿元(+12.9%),业绩符合预期。   麻醉和神经板块表现亮眼,重点品种快速成长。麻醉和神经板块表现亮眼,麻醉板块2022年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0.9%,占营收比重由2021年的49.8%提升至2022年的50.6%。神经板块2022年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8%,占营收比重由2021年的4%提升至2022年的4.3%。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准入和学术推广,保持重点品种力月西、福尔利及思贝格等快速成长,并有效保证舒芬太尼、羟考酮注射液、阿芬太尼等产品快速列院形成销售。   创新药物研发提速,落地预期高。公司在研科研项目70多项,2022年投入科研经费4.9亿元,同比增长23.1%。公司共有22个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1个(NH600001乳状注射液),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4个(NH112、NH102、NH130、Protollin鼻喷剂)。仿制药申报生产在审评项目4个(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地佐辛注射液、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普瑞巴林胶囊),其中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有望于2023年获批上市。   推进恩华连锁发展思路,实行区域聚焦战略。公司不断提高恩华连锁的知名度,2022年新增门店26家,门店数达128家。恩华连锁通过在商品、人力资源、制度、营销以及信息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降低产品采购成本、促进产品销售、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通过院内、院外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公司业绩稳步增长,麻醉和神经板块表现亮眼。随着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提升,创仿并重战略的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13.5和16.8亿元,对应EPS为1.1、1.34和1.66元,对应PE分别为22、18和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新冠疫情反复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7
    • 医药行业周报:建议乐观配置医药板块

      医药行业周报:建议乐观配置医药板块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15%,跑输沪深 300指数 1.8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23。2023 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 0.62%,跑输沪深300 指数 3.39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22。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 25 倍,相对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74.6%(-2.6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29.4%(-2.3pp),相对沪深 300溢价率为 120.5%(-2.5pp)。医药子行业来看,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 6.2%,其次是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涨幅分别为 1.6%和 1.1%。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医药流通,上涨幅度为 7.9%。   建议乐观配置医药板块。本周板块表现分化。CXO 领涨主要系药明康德公布2022 年业绩强劲增长及 2023 年业绩指引,提振市场对 2023年医疗研发外包板块的订单信心。中药板块调整明显主要由于全国中成药集采的工作推进,3月 23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召开“中成药联盟采购企业沟通会”,共计邀请 110家企业,会议内容围绕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相关规则的介绍和征求相关企业意见建议,国内首次以全国为范围的中成药集采正式拉开帷幕。此外,本周大型设备配置管理目录调整,与 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由 10个调整为 6个,其中甲类由 4个调减为 2个,乙类由 6个调减为 4个,并上调兜底标准,体现出对简政放权、监管放松,利好大型设备产业发展。我们认为展望后市,结合一季报预期进行配置。全年来看,持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 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 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 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弹性组合:新华医疗(600587)、祥生医疗(688358)、京新药业(002020)、海创药业(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盟科药业(688373)、佐力药业(300181)、寿仙谷(603896)、迈得医疗(688310)、上海医药(601607)。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华厦眼科(301267)、太极集团(600129)、我武生物(300357)、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华润三九(000999)、云南白药(000538)、爱美客(300896)。   本周科创板组合: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U(688266)、康希诺(688185)、诺维赞(688105)、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百济神州(688235)、奥浦迈(688293)、华大智造(688114)、爱博医疗(688050)。   本周港股组合:基石药业(2616)、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诺辉健康(6606)、瑞尔集团(6639)、微创机器人-B(2252)、锦欣生殖(1951)、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海吉亚医疗(6078)。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新冠疫情爆发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3-03-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