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07)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氢能产业链中的碳纤维需求前景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氢能产业链中的碳纤维需求前景

      化学制品
        每周一谈:   上周,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1.2%情况下,碳纤维板块逆势上涨11%,表现较为抢眼。我们认为,碳纤维除了继续扩大在风电叶片领域的应用之外,其在氢能产业链中的应用也将逐步受到重视,其需求空间仍然巨大,本周我们将对氢能产业链中的碳纤维需求前景进行分析。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始终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包括《“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国家政策和行业政策的推出,对促进我国氢能产业化推广以及产能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氢能产业的发展将推动车用储氢瓶需求增加。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将储氢罐分为纯钢制金属瓶(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瓶(II型)、铝内胆纤维缠绕瓶(III型)和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IV型)4种类型,相比而言,Ⅳ型储氢瓶主要有轻量化等优势。这也使得IV型储氢瓶更适合车载,未来有望在国内逐步推广。我们预计,到2025年储氢瓶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量高达2500吨左右。   日本出口禁令推动进口替代加速。IV型储氢瓶对于碳纤维的牌号要求较高,多数使用东丽T700碳纤维(抗拉强度4900MPa,模量230MPa)或同等材料。然而,日本东丽去年执行对中国的中高端碳纤维出口禁令之后,国内压力容器领域的碳纤维供应持续紧张,国产碳纤维替代有望加速。   投资策略:目前国内氢能产业仍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随着氢能产业刺激政策的落地,提前布局相关业务的碳纤维企业有望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建议关注具备高性能碳纤维生产技术并具备储氢瓶客户资源的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行业龙头。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1.2%,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0.4%,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落后1.6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碳纤维、钾肥、轮胎、氨纶、日用化学品等子板块涨幅居前;电子化学品、橡胶助剂、绵纶、氟化工、粘胶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镇洋发展、沃特股份、三棵树、科思股份、盐湖股份等;领跌个股包括丰元股份、华恒生物、华塑股份、西陇科学、阳煤化工等等;领跌个股包括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12-13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新一轮疫情下的油价走势分析与展望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新一轮疫情下的油价走势分析与展望

      化学制品
        上周五,WTI原油期货价格收跌13.06%,至68.15美元/桶,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超11%,收于每桶72.72美元。我们认为,本次油价暴跌一方面归咎于全球疫情卷土重来引发对需求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原油战略储备释放对供应端的扰动,后期走势需要关注即将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以及伊核会谈的情况。   全球疫情卷土重来引发需求担忧:近期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ICD)发表声明,目前已在南非检测到一种新型新冠病毒变种,其毒性更强并且传播速度更快。针对变异毒株,欧盟、美国、英国等国均宣布了旅行限制,对南部非洲7国的人员进行了入境限制。随着变异毒株的扩散,管控措施的范围以及措施有望进一步升级,能源消费将再次受到冲击,明年原油需求的恢复速度或不及市场预期   原油战略储备释放推动供应宽松:上周美国宣布将从战略储备中释放5000万桶石油,而印度、英国、日本等石油消费大国也会进行战略储备的释放,这将会对供应造成一定扰动。此外,即将召开的欧佩克会议和伊朗核会谈也会对供应端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投资策略:全疫情卷土重来引发市场对需求的担忧,而美国等原油战略储备释放对供应端的扰动同样较大。我们认为,随着短期风险的释放,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在能源安全以及相对偏高的油价之下,国内油服行业复苏的长期逻辑有望维持。建议继续关注具备技术优势以及增长前景的中海油服、中石化等龙头企业的低位布局机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3%,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1.2%,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1.8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绵纶、无机盐、碳纤维、锂电化学品、有机硅等子板块涨幅居前;涤纶、聚氨酯、轮胎、印染化学品、纯碱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润阳科技、晨光新材、镇洋发展、壹石通、红太阳等;领跌个股包括国发股份、海优新材、龙蟠科技、汇得科技、裕兴股份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11-29
    •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原料价格回归理性 有机硅下游或迎来转机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原料价格回归理性 有机硅下游或迎来转机

      化学制品
        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聚硅氧烷以硅氧键(-Si-O-Si-)为骨架组成,是有机硅化合物中应用最广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金属硅(结晶硅、工业硅)是由石英和焦炭在电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有机硅是金属硅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下游领域。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裂解等工序制成以聚硅氧烷(DMC)为代表的有机硅材料中间体,中间体进一步合成得到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四类有机硅深加工产品。   技术、资源壁垒性及准入门槛提升,行业集中度预计快速提升。有机硅单体生产进入壁垒较高,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设备投资大等因素。此外,工业硅的生产消耗大量的硅矿石和能源,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大,有机硅的生产高度依赖上游原材料。政策上,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新建初始规模小于20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10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属于“限制类”,高行业准入门槛有望促成行业将集中度快速提高。   有机硅产品线条上主要有四大类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市场量级最大为硅橡胶和硅油,两者消费比例共占95%以上。海外需求快速复苏,有机硅市场出口逐步提升。而未来有机硅的长期需求增量主要来自我国,按人均消费测算,我国人均有机硅消耗量低于1.0kg/人,相比于发达国家的1.0-2.0kg/人,尚存一倍以上增长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机硅消费需求仍有巨大增长潜力,未来将成为全球主要的有机硅需求增长区域。   前期受双控影响,工业硅、有机硅价格上涨迅速,带动产业链利润持续向上游转移。近期随着工业硅价格迎来回调,有机硅价格涨幅收窄,随着国家对于能源双控政策的调整,下游企业利润或迎来转机。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涨跌幅+1.68%,位居30个行业指数第9位。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0.60%,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相对上证指数1.07%。油田服务子版块拖累石油石化板块涨幅,炼油(+3.74%)、工程服务(+2.11%)、油品销售及仓储(+1.67%)、石油开采(+1.52%)、其他石化(+1.24%)、油田服务(-1.30%)。   个股涨跌幅: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上海石化(+18.50%)、道森股份(+16.34%)、海利得(+14.15%)、东华能源(+11.72%)、蓝焰控股(+11.16%)等;领跌个股包括齐翔腾达(-12.20%)、中海油服(-5.81%)、中曼石油(-2.98%)、桐昆股份(-0.40%)、恒逸石化(-0.29%)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11-2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全球背景下的碳纤维供应分析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全球背景下的碳纤维供应分析

      化学制品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PAN)等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碳主链结构无机纤维。碳纤维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交通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   全球碳纤维呈现垄断格局:2020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达到17万吨左右,由于日本、美国碳纤维研发较早,工艺技术完备,产品性能较其他国家具有优势,这也使得日本、美国占据了40%左右的全球市场份额,呈现明显的垄断格局。国外碳纤维企业主要包括日本东丽(TORAY)、日本东邦(TOHO)、日本三菱丽阳(MITSUBISHI)、美国赫氏(HEXCEL)、美国卓尔泰克(ZOLTEK)等   碳纤维国产替代有望加速: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与技术攻坚,我国商业碳纤维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2020年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国内一些头部的碳纤维企业产销率能够达到77%及以上,已经达到了65%-90%的国际水平。同时,随着日本、美国加强了对碳纤维出口的管控,碳纤维进口难度进一步较大,国内碳纤维的进口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   投资策略:受制于技术壁垒以及先发优势,日本和美国相关企业在碳纤维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呈现垄断格局。但是我国近几年已经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取得了突破,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尤其在进口受阻的背景下,未来碳纤维的进口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国内碳纤维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掌握高端碳纤维生产技术的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行业龙头。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1.86%,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1.89%,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落后0.03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氯碱、粘胶、绵纶、食品及饲料、膜材料等子板块涨幅居前;磷肥及磷化工、碳纤维、氟化工、轮胎。橡胶助剂、复合肥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镇洋发展、苏博特、裕兴股份、阳煤化工、晨化股份等;领跌个股包括争光股份、永太科技、建业股份、隆华新材、彤程新材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11-2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光伏EVA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光伏EVA行业

      化学制品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聚合而成的一种先进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发泡鞋材、光伏胶膜、电线电缆、热熔胶等领域。光伏胶膜用EVA主要应用于光伏组件的封装环节。可以把玻璃、电池片、背板等零部件粘在一起,对太阳能电池片起保护作用,同时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供应增长相对滞后:光伏胶膜的EVA较为高端,进口依赖度高达70%。国内具备光伏级EVA树脂量产能力的企业只有斯尔邦、联泓新科和宁波台塑三家。虽然今年延长榆林、中化泉州和扬子石化有望投产,但是考虑到投产后还需经过下游客户认证与装置工艺调试提负荷的过程,估计2023年以后产能逐步释放   光伏需求迅速释放: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国家能源结构加快优化调整,光伏EVA需求有望加速攀升。预计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40GW,到2025年,国内和全球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10GW和330GW,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光伏胶膜市场规模增长。预计2020年和2025年,光伏EVA新增需求约为60万吨和150万吨   投资策略:综合来看,在国家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作为光伏重要组件的光伏级EVA需求有望持续增加,供需错配格局在未来2-3年内有望延续,对于具备光伏级EVA量产能力和技术壁垒的企业形成利好,建议关注东方盛虹、联泓新科等相关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5.74%,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3.47%,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2.27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合成树脂、聚氨酯、橡胶助剂、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涨幅居前;日用化学品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汇得科技、本立科技、争光股份、双象股份、南岭民爆等;领跌个股包括清水源、晨光新材、上海家化、珀莱雅、贝泰妮等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1-15
    • 化工行业周报:成本仍存支撑 炭黑景气延续

      化工行业周报:成本仍存支撑 炭黑景气延续

      化学制品
        每周一谈:   炭黑作为一种功能材料,能够赋予其他材料一些特殊的使用性能。近期炭黑市场持续上涨,较上月初涨幅超过10%,一方面是由于原料涨势过快,成本倒逼下炭黑厂家集体调价,另一方面是炭黑行业库存不高,供需出现失衡状态。我们认为,在原料煤焦油成本支撑以及供需偏紧情况下,炭黑市场价格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成本支撑较强:炭黑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煤焦油、蒽油、乙烯焦油等原料油,今年以来,受煤炭供应短缺问题影响,焦企生产负荷下滑3-5成不等,煤焦油供应缺口扩大,煤焦油持续上行,处于历史高位。除了煤焦油以外,炭黑其他原料油如蒽油、乙烯焦油等,其价格也持续走高,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炭黑成本支撑明显   供应相对稳定:今年以来,受能耗双控及节能限电政策影响,8月份至今,炭黑企业开工一直维持在60%附近,行业整体库存有所下滑,10月底部分库存低位企业一度暂停接单,整体货源偏紧。考虑到采暖季的到来将使得重污染天气预警概率增加,叠加近期多地出台错峰限产政策,短期内炭黑的供应状况难以有效缓解   需求持续改善:炭黑主要作为生产橡胶的补强剂和填充剂,其中轮胎需求占据主导地位,比重超过60%。受相关企业持续调价的带动,轮胎厂家库存消耗明显,推动轮胎企业开工恢复到60%附近。对于炭黑的需求起到一定的提振   投资建议:综合来看,煤焦油、蒽油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为炭黑的价格提供较强的成本支撑,而供需格局的持续向好也将助推行业持续回暖,炭黑市场价格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建议关注黑猫股份、龙星化工、永东股份等炭黑行业龙头。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1.03%,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0.69%,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落后1.72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下跌为主,其中轮胎、其他塑料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涤纶、电子化学品等涨幅居前;磷肥及磷化工、氨纶、纯碱、氮肥、氟化工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南岭民爆、清水源、双一科技、浙江众成、三棵树等;领跌个股包括石大胜华、司尔特、湖北宜化、氯碱化工、川恒股份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1-0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供需错配延续 丁二烯弱势难改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供需错配延续 丁二烯弱势难改

      化学制品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作为生产各类合成橡胶以及各类合成树脂的主要原料,丁二烯的价格涨跌直接影响到部分化工品的成本。今年 8 月份,受产能投放推迟以及油价上涨等因素带动,丁二烯价格一度上涨到 13800 元/吨,同比涨幅高达 245%。然而,随着下半年产能的释放, 9-10 月份其价格回落超过一半。我们认为,在供应增速大于需求的背景下,国内丁二烯价格有望维持偏弱运行,相关公司的原料采购成本有望下滑,四季度业绩有望提升。   产能扩张趋势延续:对于国内而言,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中投产,与之配套的丁二烯装置随之增加,尤其是 2020 年之后增速加快。2021 年上半年产能投放较少,但下半年投放再次提速,浙江石化二期 20 万吨/年、古雷石化 13 万吨/年、鲁清石化 14 万吨/年等丁二烯的产能将陆续释放,国内总产能达到 570 万吨左右,环比增加 17%,供应压力陡然增加   能耗双控影响需求:从下游消费占比来看,合成橡胶是其最大应用领域,其中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及用量占比超过 50%。但是三季度以来,汽车销量下滑,对于合成橡胶需求量减弱。此外,能耗双控以及环保趋严对下游影响较大。这也使得合成橡胶、ABS、丁苯、丁腈胶乳等多数下游开工受限,对丁二烯需求面影响较大。考虑到能源双控政策的持续性,丁二烯的需求端短期内难以有效改观   投资建议: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中投产,丁二烯产能扩张有望延续,而能源双控政策的实施对其需求端影响较大,国内丁二烯价格偏弱运行的趋势难改,相关公司的原料采购成本有望下滑,四季度业绩有望提升。建议关注需要外采丁二烯同时具备一定技术壁垒的长鸿高科等相关领域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 1.76%,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下跌1.56%,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落后 0.2 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下跌为主,其中碳纤维、锂电化学品、氟化工、磷肥及磷化工等涨幅居前;纯碱、钛白粉、印染化学品、涂料油墨颜料、其他塑料制品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丰元股份、海优新材、晶华新材、龙蟠科技、天赐材料等;领跌个股包括福莱蒽特、双乐股份、国立科技、中自科技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1-02
    • 石油石化:电解液核心 六氟磷酸锂景气持续性可期

      石油石化:电解液核心 六氟磷酸锂景气持续性可期

      化学制品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六氟磷酸锂(LiPF6)是电解液的核心,下游取决于动力电池需求。电解液由溶质、溶剂和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溶质是电解液的核心,目前六氟磷酸锂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的电解液溶质锂盐,中期内可替代性较低。LiPF6下游仅供电解液厂商使用,生产的电解液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3C电子的消费电池领域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其中动力电池需求占比高、增速快,是未来LiPF6增量的主要来源。   氟化氢溶剂法是六氟磷酸锂主流合成方法,有较高进入壁垒。目前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为6.67万吨/年,CR4约55%,产能集中度较高。目前氟化氢溶剂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按照工艺流程的不同,分为以森田化工为代表的工艺流程和多氟多自主研发的双釜法两种。六氟磷酸锂原料纯度要求非常高,且氟化氢具有强腐蚀性,制备过程存在安全生产控制难、无水环境要求高、游离酸和不溶物含量要求高等技术瓶颈,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投资强度大、扩产周期长),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高。   作为电解液的核心溶质,受益于动力电池、3C电子、储能等领域的增长,将带动电解液以及六氟磷酸锂需求的快速上升。2020年锂离子电池出货量133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80GWh,占比约60%;消费型(3C)领域出货量为37GWh,占比27%;储能领域出货量达到了16GWh,占比12%。国务院2020年10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将作为电解液以及六氟磷酸锂需求的主要增长点。根据目前1吨六氟磷酸锂大约可以配制8吨电解液,以及未来新能源车用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出货比例为1:1进行计算,预计2025年锂离子电池所需的六氟磷酸锂约10万吨,需求前景十分广阔。   综合来看,本轮六氟磷酸锂上涨主要是由于电解液需求增长导致,此外,受工艺复杂程度等问题的影响,新产能不易投放也为供需偏紧以及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们认为,中长期六氟磷酸锂行业有望延续景气格局,建议关注具备一体化规模优势的天赐材料、多氟多等相关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涨跌幅-5.06%,位居30个行业指数第26位。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0.98%,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相对上证指数-4.08%。除油品销售及仓储子版块外,其余石油石化各子版块均出现不同程度跌幅,油品销售及仓储(+2.16%)、工程服务(-2.73%)、炼油(-3.83%)、油田服务(-4.81%)、其他石化(-5.61%)、石油开采(-5.79%)   个股涨跌幅: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ST中天(+20.97%)、博汇股份(+17.22%)、昊华科技(+12.07%)、三联虹普(+6.61%)、道森股份(+5.17%)等;领跌个股包括博迈科(-13.51%)、华锦股份(-13.11%)、中曼石油(-12.65%)、贝肯能源(-12.28%)、泰和新材(-11.64%)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11-0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可降解塑料的关键指标对比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可降解塑料的关键指标对比

      化学制品
        每周一谈:   可降解塑料根据原材料来源可分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和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 PLA)、聚羟基二甲酯( PHA)、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AT)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等。通过对比来看, PBAT综合性能较好,有望成为未来可降解塑料中发展最快的品种。   原料方面: 目前 PLA 的原料是将玉米、甘蔗、甜菜等农作物深加工提取的糖发酵而成的乳酸。但是受粮食安全问题影响,近几年玉米收购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使得乳酸价格有所上升, PLA 原料成本有望长期维持偏高水平。PBAT 的主要原料是己二酸( AA)、对苯二甲酸( PTA)和 BDO, 属于大宗商品。虽然今年以来 BDO 价格出现明显的抬升,使得 PBAT 成本优势受到冲击,但是长期来看, PBAT 的成本优势将会重新凸显。   技术路径方面: 目前绝大部分聚乳酸企业均采用“两步法”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而高纯度丙交酯的制造是国内聚乳酸企业遇到的主要技术壁垒。国内大部分聚乳酸企业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丙交酯为原料,进行“丙交酯—聚乳酸”阶段的生产。直到近几年才实现全工艺流程的国产化。 PBAT 技术相对成熟,目前工业化生产 PBAT 的生产工艺主要是直接酯化法。其中中科院理化所的一步法聚合技术是 PBAT/PBS 生产的主流技术。   产能方面: 目前 PLA 产能主要集中于海外,国内 PLA 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大部分企业不具备使用乳酸生产高光纯丙交酯的能力,必须依赖国外进口,只有少数公司打通了全工艺产业化流程,相关产品已具备市场化条件。 国内PBAT 产能 45 万吨左右,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新疆蓝山屯河、金发科技等企业。根据目前公布的投放计划来看,未来几年国内 PBAT 在建和规划产能在 700万吨附近。   投资建议: 受政策端的推动,未来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前景向好。虽然 BDO 价格的上涨使得 PBAT 成本优势减弱,但是中长期来看, PBAT 仍然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建议关注布局可降解塑料的相关企业,比如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的 PBAT 生产企业长鸿高科和金发科技等。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 1.98%,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下跌0.15%,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 2 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磷肥及磷化工、氟化工、有机硅、复合肥、钛白粉等涨幅居前;碳纤维、日用化学品、涤纶、其他塑料制品、化学纤维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清水源、亿利洁能、司尔特、晨光新材、四川美丰等;领跌个股包括丽臣实业、青松股份、同益中、东材科技、华软科技等。   风险提示: 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0-25
    •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国内PA66产业链上行空间可期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国内PA66产业链上行空间可期

      化学制品
        每周一谈:   受制于海外寡头垄断,国内己二腈长期依赖进口。己二腈的生产工艺较长且催化剂体系复杂,技术壁垒很高,反应物中还含有剧毒的氰化物。从全球己二腈主要供应商来看,英威达、巴斯夫、奥德胜三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供应市场,CR3达到95%,仅英威达一家产能占比约60%。我国己二腈长期依赖进口,已投产主要产能仅为华峰集团己二酸法5万吨/年装置。   己二腈“卡脖子”制约国内PA66产业的发展。PA66又称尼龙66,是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乳白色结晶聚合物。全球约90%己二腈用于PA66生产,其成本约占PA66的40%-50%。2020年全球尼龙市场规模达437.7亿美元左右,PA6和PA66占尼龙总消费量90%。全球尼龙6和尼龙66的消费比例约为70:30,而国内PA6和PA66消费比例约85:15。长期以来,我国PA66生产所需主材料己二腈为“卡脖子”产品,产业链利润分配掌握在国外上游公司手中,严重限制了国内尼龙66产业的发展。   国内实现大规模己二腈产业在即。国内企业陆续取得己二腈研发和产业化的突破,积极推动国产化进程。1)国内企业中国化学与齐翔腾达合资公司天辰齐翔投资105亿元建设100万吨/年尼龙66产业链项目,其中包含20万吨/年己二腈产能,预计将于2021年底率先投产;2)华峰集团采用己二酸催化氨化工艺,依托集团自身全球最大己二酸技术、规模和成本优势,启动建设年产30.0万吨己二腈项目;2)己二腈巨头英威达计划投资70亿元在上海建设40万吨/年己二腈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国际己二腈巨头英威达计划投资70亿元在上海启动建设年产40.0万吨己二腈生产基地,预计2022年投产。   PA66国内需求面临释放,全产业链进口替代可期。目前国内现有PA66产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仍需通过进口尼龙66来满足生产需要。2020年我国PA66产能56万吨/年,产量38.7万吨/年,产能利用率69.2%,开工较低;表观消费量59.2万吨,自给率为65.4%,存在20.5万吨的自给缺口。随着国内尼龙66生产技术的成熟,上游材料实现国产突破,将进一步打开尼龙66的应用和需求空间,国内尼龙66行业或将迎快速发展期。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涨跌幅-0.24%,位居30个行业指数第20位。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0.29%,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相对上证指数-0.53%。除工程服务子版块外,其余石油石化各子版块均出现不同程度跌幅,工程服务(+4.22%)、其他石化(-0.27%)、石油开采(-0.66%)、油田服务(-0.76%)、油品销售及仓储(-0.80%)、炼油(-0.89%)。   个股涨跌幅: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齐翔腾达(+12.92%)、中油工程(+12.09%)、广汇能源(+9.40%)、东方盛虹(+8.94%)、博迈科(+7.29%)等;领跌个股包括博汇股份(-6.52%)、国际实业(-5.67%)、宝利国际(-5.58%)、荣盛石化(-4.60%)、中国石油(-4.20%)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10-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