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35)

    • 艾德生物(300685)公司年报点评: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规范发展,合规龙头企业多方受益

      艾德生物(300685)公司年报点评: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规范发展,合规龙头企业多方受益

    • 医药行业国产自免单品商业化元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医药行业国产自免单品商业化元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医药商业
        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人数多、往往需终身用药,是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新型疗法快速迭代。传统自免药物主要是免疫抑制剂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等,长期使用存在较大副反应。全球“药王”阿达木单抗(TNFα)广谱覆盖了银屑病、类风关等多种自免疾病,长周期用药下市场巨大。尽管随着新疗法更迭、生物类似药进入市场,2022年阿达木单抗仍销售212.4亿美元。近年来,新靶点、新剂型、长周期的自免新药不断取得突破,细胞治疗展现一针治愈红斑狼疮的潜力。技术的迭代为新进入者创造机遇。   医保覆盖为国内自免新药放量提供机遇。随着起效更快、效果更佳的生物药进入中国市场并被医保覆盖,国内自免新药进入商业化拐点。2020年司库奇尤单抗(IL-17A)、普利尤单抗(IL-4Rα)降价进医保(我们测算这两款药物医保后自付年费用低于1万元),到2022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已分别达到12.2亿元、8.7亿元。   特应性皮炎、慢阻肺、哮喘、银屑病是全球发病人数超亿人的大病。   特应性皮炎:过去以TCS/TCI、PDE-4等外用制剂治疗为主,近年来IL-4Rα、JAK1抑制剂的出现满足了中重度皮炎患者的治疗需求。国内市场进口药物度普利尤单抗(IL-4Rα)销售表现强劲,JAK抑制剂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等抢占份额。国内IL-4R靶点中康诺亚生物、三生国健和智翔金泰进度领先;JAK1靶点恒瑞医药、泽璟制药进度领先;   慢阻肺:全球仍未有新药获批,Ensifentrine(PDE-3/4)和度普利尤单抗(IL-4Rα)有望取得突破并在国内获批。国内同靶点新药开发处于早期,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等企业领先;   哮喘:以激素类呼吸制剂为主,IgE、IL-5、IL-4Rα抑制剂等药物仅覆盖各种亚型,TSLP单抗是第一个获批的广谱哮喘生物药。国内上市药物包括奥马珠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IgE)、度普利尤单抗(IL-4Rα)以及美泊利珠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IL-5),国内企业康诺亚生物、智翔金泰、恒瑞医药、正大天晴、三生国健在不同的靶点中临床进度领先,其中康诺亚生物的CM310位于临床2/3期,有望成为最早上市的国产药品;   银屑病:过去十年全球市场新型生物制剂快速迭代,TNF-α满足初步需求,IL17A(/F)短期及达到极强疗效,IL23p19在长期治疗中显示优势,部分企业正在开发可及性更强的IL17A小分子药物。国内银屑病市场司库奇尤单抗(IL-17A)占据先发优势,古塞奇尤单抗(IL23p19)、依奇珠单抗(IL-17A)、氘可来昔替尼(TYK2)等7款进口药物抢占市场。IL-17抑制剂恒瑞医药、智翔金泰布局领先,IL23p19康哲药业引进的替拉珠单抗已经获批,信达生物的IBI112处于临床3期阶段,有望成为首个上市国产药物。   推荐逻辑。与国内创新药替代相对成熟的肿瘤药相比,自免药同样具有市场规模大的优点(适合国内新药定价环境),区别在于患者分布广(要求渠道覆盖)、更具慢病属性且存在传统药物竞争(要求起效快、可及性高)。结合当前市场融资环境,尽管自免靶点布局仍然拥挤,但我们认为自身现金流良好的公司将更易获得超额收益。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康哲药业、三生国健、康诺亚生物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62页
      2024-04-25
    • 九洲药业2023年报点评:全年收入利润增速放缓,CDMO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

      九洲药业2023年报点评:全年收入利润增速放缓,CDMO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

      个股研报
        九洲药业(603456)   投资要点:   公告:九洲药业发布2023年报。   点评:   收入端增速放缓。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55.23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增长12.17%;扣非归母净利润10.24亿元,同比增长10.46%;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3.60亿元,同比增长10.98%。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11.71%,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62.64%,扣非净利润0.73亿元,同比下降55.74%。   2023年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CDMO业务:收入40.79亿元,同比增长19.40%,占营业总收入73.86%,毛利率40.34%。公司原料药CDMO项目管线日益丰富,已经形成了可持续的临床前/临床Ⅰ、Ⅱ、Ⅲ期的漏斗型项目结构,已递交NDA的新药项目数快速增加。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承接的项目中,已上市项目32个(+6个),Ⅲ期临床项目74个(+13个),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的有902个(+138个)。在制剂CDMO业务方面,公司制剂团队为40余家客户的70余个制剂项目提供服务,引入新客户超过20家。在多肽和偶联CDMO业务方面,公司多肽团队完成数十条多肽的合成及交付工作、多个偶联药物化合物制备交付工作,成功交付千万级多肽IND项目。2023年,瑞博台州(一期)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完成主体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部分生产线预计将于2024年Q2投入使用;原料药喷雾干燥生产车间投入使用;瑞博苏州中试车间陆续投入使用;瑞博美国已开展中试车间二期安装设计工作。   (2)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12.61亿元,同比下降22.95%,占营业总收入22.83%,毛利率32.92%。其中,抗感染类产品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43.67%,毛利率为15.76%;中枢神经类药(cid:13)收入4.64亿元,同比下降17.25%,毛利率为43.88%;非甾体类药物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5.49%,毛利率为44.65%;降血糖类药物收入1.60亿元,同比下降18.59%,毛利率为14.56%。   公司有效执行五年战略规划,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3.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2%,占营业收入的6.82%。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做深”大客户和“做广”新客户战略,与国际知名药企Novartis、Roche、Zoetis、Gliead、第一三共等形成深度合作,与国内知名新药研创公司和黄医药、绿叶制药、海和药物、贝达药业、华领医药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3年,国外营业收入43.07亿元,同比增长3.68%,毛利率40.80%,其中,欧美市场客户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日韩市场客户拓面显著。国内营业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7.04%,毛利率28.66%,中国市场全面开发核心客户,加强客户粘性,交付了多个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   盈利预测。受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增速下滑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7亿元、14.07亿元、15.97亿元(原2024-25预测为14.74亿元、18.71亿元),同比增长14.9%、18.5%、13.6%,EPS分别为1.32、1.56、1.7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九洲药业“CDMO大客户+原料药”双轮驱动模式,我们给与其2024年18倍PE(原为2023年30x),对应每股目标价23.76元(-38%),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料药价格下滑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客户管线销售不达预期风险;客户管线研发失败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4-04-25
    • 康哲药业(00867):集采下业绩承压,创新管线陆续迎来转化

      康哲药业(00867):集采下业绩承压,创新管线陆续迎来转化

    • 海康威视(002415):初步完成AIoT战略转型,24年归母净利润目标160-170亿

      海康威视(002415):初步完成AIoT战略转型,24年归母净利润目标160-170亿

    • 新国九条出台,关注医药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新国九条出台,关注医药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 公司年报点评:2024,进入微芯原创新药收获之年

      公司年报点评:2024,进入微芯原创新药收获之年

      个股研报
        微芯生物(688321)   投资要点:   2023年公司业绩表现平平。2023年公司营收5.2亿元,同比下滑1.2%,归母净利润8884万元,同比增长408.1%,扣非净利润亏损2.2亿元,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6亿元。2023年公司西达本胺营收4.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西格列他钠新药放量营收4225万元,同比增长167.0%,技术授权许可营收662万元,同比下滑84.9%。我们认为西达本胺现有适应症增速放缓及授权许可营收大幅下滑导致公司2023年业绩表现一般。   2024年起,公司将进入原创新药收获之年。   西格列他钠进入放量期。西格列他钠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机制胰岛素增敏剂,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的PPAR全激动剂。2023年1月纳入医保目录用于2型糖尿病,2023年11月公司披露西格列他钠新增生产线获GMP认证通过。分季度看,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1.75亿,较前三季度1.07亿、1.35亿、1.07亿明显提升。   西达本胺大适应症即将获批。根据公司24年4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西达本胺DLBCL适应症大概率2024年上半年获批。DLBCL占非霍奇金淋巴瘤50%左右,其中30%患者具有MYC/BCL2双表达特征。根据公司的治疗方案,患者痊愈后还需要用西达本胺维持治疗6个月,因此DLBCL无论从人数还是用药量都比现有PTCL适应症大。   2024年公司多项数据读出及递交上市。西达本胺弥漫大B、西格列他钠NASH二期、西达本胺+PD-1一线非小细胞肺癌二期、西奥罗尼小细胞肺癌三期预计数据读出,西奥罗尼小细胞肺癌预计申请上市。   西达本胺+PD1多项数据展露优势,有望开启“IO+西达本胺”时代。西达本胺已在多个试验、多个肿瘤中观察到联合PD1的优异数据。   2024年3月4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牵头开展的CAPability-01研究荣登全球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IF=82.9,Nature旗下最具含金量的子刊之一)。该研究表明,对于微卫星稳定/错配修复功能完整(MSS/pMMR)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三药方案西达本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进行三线及以上治疗,18周PFS率达64.0%,ORR达44.0%,中位PFS达7.3个月,被认为是MSS/pMMR晚期CRC患者极具前景的治疗选择。(详见《月报及专题:第二大肿瘤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曙光初现》)   西达本胺目前正在17个国家开展联合PD-1的黑色素瘤全球多中心III期,公司认为这个临床会是阳性结果。   公司已在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上已经看到了很不错的数据。公司预计2024年可以看到西达本胺联合PD-1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期结果。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2项适应症进入放量阶段,我们认为公司2024-26年营收端将继续增长,利润端受研发投入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我们预计20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7.1亿元、9.4亿元、12.2亿元(原24-25年营收预测为9.22亿元、12.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5%、33.1%、30.5%;2024-26年归母净利润-1.6亿元、-0.8亿元、0.1亿元(原24-25年净利润预测为0.33亿元、0.95亿元)。   我们假定永续增长率0.20~0.80%,WACC值5.95%~6.55%,则公司DCF估值合理市值108.3亿元,对应目标价26.33元/股(原永续增长率1.75%,WACC值8.04%,DCF估值合理市值124.4亿元,对应原目标价为30.25元/股,-13%),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达预期,商业化进展不达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4-23
    • 昆药集团(600422):公司深度报告: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战略重塑再起航

      昆药集团(600422):公司深度报告: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战略重塑再起航

    • 微芯生物(688321):2024,进入微芯原创新药收获之年

      微芯生物(688321):2024,进入微芯原创新药收获之年

    • 2023 年全国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2023 年全国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海通国际
      9页
      2024-04-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