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03)

    •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临床规范化政策推进,利好规范机构和龙头企业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临床规范化政策推进,利好规范机构和龙头企业

      化学制药
        事件:2023年7月3日,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检查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   明确监管部门、试验机构各方职责,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检查办法》共6章41条,包括总则、检查机构和人员、检查程序、检查有关工作衔接、检查结果的处理、附则,适用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备案的试验机构及药物临床试验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GCP等情况实施检查和处置。   (1)进一步明确相关方职责。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以及GCP有关规定,进一步梳理明确相关部门在试验机构检查方面的职责,强调了试验机构与研究者的主体责任。   (2)明确检查工作制度化要求。要求检查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检查工作质量。强调制定日常检查年度计划,基于风险,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提出了应当纳入重点检查的情形。   (3)优化监督检查工作程序。明确检查准备、实施、结果评定等环节操作和时限要求;强化风险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机制。   (4)建立检查有关工作衔接机制。包括检查组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时固定证据并与稽查工作衔接的机制;开展延伸检查的协调机制等。   (5)明确不同检查结果的处理方式。对综合评定结论为“不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的,依法明确处理方式,打通“检查要点—缺陷分级—综合评定结论—依法处置”的试验机构检查处理链条,规范查处行为,增强查处能力;监督检查结果以及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录入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依法公开。   临床试验行业持续规范化,利好规范试验机构和龙头临床CRO/SMO企业。全国目前已有备案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超过1300家,本次《检测办法》出台有助于各级药品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完善了检查工作制度,针对现存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临床试验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未来有患者、有意愿的规范化临床试验机构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头部临床CRO、SMO也将利用自身丰富项目经验与试验机构展开充分合作,在缓解临床研究资源供需紧张的同时提高了临床试验的质量。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国内头部临床CRO、SMO企业和一体化CXO龙头,如普蕊斯、泰格医药、诺思格、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   风险提示: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项目合同的执行周期较长的风险、业务资质风险、临床试验服务面临诉讼或纠纷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7-04
    • 事件点评:与泰国李万山签署技术转让,提高和胃整肠丸产能

      事件点评:与泰国李万山签署技术转让,提高和胃整肠丸产能

      个股研报
        泰恩康(301263)   事件:2023年7月2日,泰恩康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安徽泰恩康制药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1日与泰国李万山药厂两合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合作备忘录》,泰恩康拟使用自有资金受让取得泰国李万山拥有的和胃整肠丸全套生产技术,技术转让费用总额为人民币1.95亿元(费用分4笔支付,分别为7500万、3000万元、6000万元、3000万元)。同时,双方约定销售分成费为自公司取得和胃整肠丸药品注册批件当年起每年度人民币2500万元。   泰恩康此前是和胃整肠丸中国唯一总代理,交易后和胃整肠丸成为泰恩康自有OTC产品。和胃整肠丸是一种肠胃中成药,主要作用为温中和胃,理气止痛,在我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公司自1999年成为和胃整肠丸的中国唯一总代理,全权负责和胃整肠丸在国内的推广、销售,拥有完整的销售定价权并掌控相关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2022年和胃整肠丸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36%。交易后和胃整肠丸将成为泰恩康自有OTC药品,加快推进和胃整肠丸国内药品注册相关工作及在安徽泰恩康的生产落地,进行全国性推广,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技术转让加快解决和胃整肠丸产能瓶颈。目前和胃整肠丸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本次备忘录签署后公司将尽快委派生产管理人员参与和胃整肠丸生产、协助生产线改造升级,迅速扩大泰国李万山和胃整肠丸的产能,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泰国李万山加强与泰恩康的战略合作。泰国李万山与泰恩康战略合作推进泰恩康旗下的重点药品如盐酸达泊西汀片、他达拉非片、CKBA软膏等在东南亚市场的研发及商业化推广,加强泰恩康产品的东南亚布局和销售。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触角广,代理产品与自产两性健康药物对利润贡献较大且持续性好,预期公司未来毛利率保持向好态势。核心产品达泊西汀、和胃整肠丸等产品销量有望快速提升,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亿元,PE分别为33/24/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的不确定性;代理业务的经营风险;政策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注册进度的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7-03
    • 医药行业周报:聚焦中报业绩,持续看好院内复苏、医药创新和中医药

      医药行业周报:聚焦中报业绩,持续看好院内复苏、医药创新和中医药

      化学制药
        医药周观点复盘:1)中医药:持续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2)创新药: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关注国产创新药医保谈判;关注院内复苏方向,药品板块建议关注集采出清、业绩触底反弹、去年二季度业绩低基数的仿创转型公司;二季度AACR及ASCO会议先后召开,国内外医药创新进入高质量高标准的新阶段,看好具有技术平台及出海潜力的公司;3)CXO:GLP-1药物放量为上游多肽产业链带来新成长机遇,多肽原料药、多肽CRO/CDMO和上游耗材设备供应商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今年下半年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有望逐步恢复,重点关注平台型龙头和细分领域龙头等方向;4)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5)IVD: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6)高值耗材: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在即,内外因素扰动不改高耗行业向上态势,关注全年择期手术复苏及集采落地后国产替代加速两大方向,重点关注吻合器、电生理、脊柱、关节等集采执标后手术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有望出现显著边际变化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及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的主支领域;7)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趋势不变,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8)医疗服务:1)在消费力不及预期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消费医疗中,我们认为会存在个股行情分化,建议重点关注前期低基数,今年运营层面存在明显改善的企业,建议重点关注:普瑞眼科、固生堂等;2)刚性医疗服务公司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虽不存在去年低基数影响,但考虑到部分公司存在公司的外延扩张将推动业绩的高速发展,且目前相关公司估值具备较高性价比空间,建议重点关注:三星医疗、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9)低值耗材:关注GLP-1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进入去库存供给逐渐出清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10)线下药店:二季度随着门诊统筹在各个区域落地,药店将迎来更多处方外流,我们认为二季度药店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升;11)血制品:血制品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2023年二季度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   医药政策跟踪:1)北京市将辅助生殖16项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畴;2)哈尔滨放宽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药食同源”定型包装中药饮片准入条件。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迈得医疗、祥生医疗、华润三九、康缘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普蕊斯、心脉医疗等。   风险提示: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7-03
    • 医疗设备政策点评:配置证放开力度超预期,医疗设备采购有望加速

      医疗设备政策点评:配置证放开力度超预期,医疗设备采购有望加速

      医疗器械
        事件:2023年6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相比“十三五”文件,“十四五”传递出配置证数量提升、免证设备增加、金额标准提高等多维利好因素。   配置证数量变化:甲类:重离子放疗系统(新增41台,规划总数为60台);高端放疗设备(新增76台,规划总数为125台)。乙类:PET/CT:(新增860台,规划总数为1667台)(“十三五”规划新增377台,新增483台);腹腔镜手术系统:559台,规划总数为819台,(“十三五”规划新增154台,新增405台);PET/MR:141台,规划总数为210台,(“十三五”规划28台,新增113台)。   免证设备增加:与“十三五”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缩减为6个;CT/MRI不再需要配置证,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MRI),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   点评:1)从不同产品配置证的规划数量上来看,本次“十四五”PET/MR及PET/CT的设备规划数量超预期,且免证项目增加,如1.5T及以上的MR和64排及以上的CT,或将大幅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审批难度。   2)从价格限额上来看,“十四五”规划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3000万元调增为5000万元人民币,乙类由1000-3000万元调增为3000-5000万元人民币,将进一步院端释放常规医疗设备采购需求。   3)从配置证的区域分布来看,不同省份间分布相对更为均衡,有利于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   综上,我们认为医院设备采购有望提速,基层检测需求进一步释放,国内相关设备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扩容及政策驱动,经营面得以持续向好。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国内设备厂家,如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万东医疗等。   风险提示:招投标进展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政策推行不及预期、集采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6-30
    • 医药行业专题研究:海外CXO板块2022年&2023年Q1回顾

      医药行业专题研究:海外CXO板块2022年&2023年Q1回顾

      医药商业
        医药创新研发需求稳定,海外龙头核心业绩整体维持。对比海外龙头CXO公司在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中对2023全年业绩指引,可以看出多家公司维持或收窄核心经营指标。(1)药物发现及临床前CRO龙头CharlesRiver下调并收窄全年业绩指引,主要系食蟹猴供应限制将对下半年安评业务造成较大影响。(2)临床CRO板块,MEDPACE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公司订单保持强劲增长,体现出海外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的强劲需求;IQVIA、ICON维持全年指引;Labcorp收窄全年收入指引,并且上调了全年基础业务收入指引、下调新冠检测业务收入指引,体现出公司对非新冠业务的增长信心。   海外头部CXO在手订单稳健增长。各个细分板块的订单趋势有所不同:(1)药物发现及临床前CRO板块,在手订单相比2022年底小幅下降。由于生物制药终端市场不如去年强劲,客户会评估开支时点和水平,短期内订单增长有所放缓,需求趋势正在正常化(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平)。(2)临床CRO板块,除Syneos以外各公司在手订单高速增长,其中MEDPACE在手订单增速最快,2023年Q1在手订单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Syneos在手订单延续2022年下降趋势,同比减少16.7%,主要系公司临床业务转型、项目推进速度减缓等因素影响。从订单交付比指标来看,2023年Q1MEDPACE、Labcorp的Book-to-Bill分别为1.28和1.27,ICON的订单Burnrate为9.6%,均处于稳定、优秀水平。(3)生物药CDMO板块,SamsungBiologics的CMO合同金额保持强劲增长,2023年Q1合同金额达到99亿美元,同比增长33%。截至2022年底药明生物未完成订单总额增长至206亿美元,持续推动未来收入上升。   全球生物药CDMO产能加速扩张。根据全球生物药CDMO龙头的产能规划,2023年Lonza产能约45万升、三星生物60.4万升、药明生物32万升、勃林格殷格翰38.7万升、Fujifilm为33.7万升、Celltrion为25万升。未来几年龙头公司将在全球保持大规模产能扩张,生物药CDMO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逐步复苏,下游创新需求有望持续改善。2023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出现改善趋势,5月全球生物医药融资额有所上升,达到24.75亿美元,同比下降9.90%,环比上升21.32%。而国内资本市场仍保持谨慎,5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大幅下降,融资金额为29.6亿元,同比下降14.94%,环比下降40.20%。   多肽产业链具有新成长机遇,市场需求快速提升。伴随着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多肽类药物的快速放量,多肽产业链迎来新成长机遇,相关原料药、CDMO和上游供应链(合成试剂、载体、纯化填料等耗材和仪器设备等)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平台型龙头和细分领域龙头,重点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诺泰生物、阳光诺和、普蕊斯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风险,技术更新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06-30
    • 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中医药、院内复苏和医药创新

      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中医药、院内复苏和医药创新

      医药商业
        摘要及投资建议   总体来看,医药板块从估值和持仓来看处于历史低位,随着院内诊疗的持续复苏,医药板块整体经营情况持续向上,看好下半年中医药、院内复苏和医药创新等方向。   中医药:持续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   CXO:看好全球投融资在今年下半年持续改善、创新需求持续恢复,我们预计整体上CXO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长将放缓,下半年本土的国际化CXO头部企业将受益于海外复苏而开启新一轮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平台型龙头、细分领域龙头。此外GLP-1药物的持续放量为多肽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建议关注多肽相关产业链机遇。   创新药:关注院内复苏方向,药品板块建议关注集采出清、业绩触底反弹、去年二季度业绩低基数的仿创转型公司;二季度AACR及ASCO会议先后召开,国内外医药创新进入高质量高标准的新阶段,看好具有技术平台及出海潜力的公司。   高值耗材: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在即,内外因素扰动不改高耗行业向上态势,关注全年择期手术复苏及集采落地后国产替代加速两大方向,重点关注吻合器、电生理、脊柱、关节等集采执标后手术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有望出现显著边际变化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及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的主支领域。   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趋势不变,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   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低值耗材:关注GLP-1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进入去库存供给逐渐出清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医疗服务:近期北京市医保局将辅助生殖16项纳入甲类医保,我们认为北京作为试点城市,后续相关政策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有助于辅助生殖市场放量。随着6-8月传统的屈光旺季的到来,看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估值提升。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华润三九、康缘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迈得医疗、祥生医疗、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普蕊斯、心脉医疗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7页
      2023-06-29
    • 医药行业点评:ADA2023数据公布,GLP-1药物进展迅速

      医药行业点评:ADA2023数据公布,GLP-1药物进展迅速

      化学制药
        礼来口服小分子降糖减重效果显著:2023年6月24日,礼来制药在ADA会议上公布了GLP-1R小分子激动剂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二期临床数据,Orforglipron减重二期临床中,45mg剂量组治疗36周减重14.7%,相比安慰剂减重12.2%。糖尿病二期临床中,Orforglipron治疗26周Hb1Ac降低2.1%,安慰剂和度拉糖肽组分别降低0.43%和1.10%,Orforglipron治疗26周减重达到10.1kg,安慰剂和度拉糖肽组分别减重2.2kg和3.9kg。   勃林格殷格翰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临床数据公布:勃林格殷格翰/Zealand在ADA会议上公布了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Survodutide治疗超重/肥胖患者的二期临床数据,患者经过20周计量爬坡和26周维持治疗,4.8mg剂量组治疗46周后减重19%,超过40%的患者减重超过20%。   恒瑞医药小分子GLP-1、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临床数据公布:恒瑞医药在ADA会议上公布了小分子GLP-1R激动剂HRS-7535的一期临床数据,SAD和MAD各24例,MAD治疗29天体重下降4.38kg。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HRS9531,SAD部分60例,MAD部分30例。MAD中,0.9-5.4mg组第29天时平均减重4.3-7.7kg,5.4mg剂量组治疗36天减重8.0kg。   先为达生物GLP-1受体激动剂最新临床数据公布。6月24日,先为达生物在ADA上公布Ecnoglutide(XW003)三项临床研究的积极结果。减重方面:治疗26周后,Ecnoglutide1.2mg、1.8mg和2.4mg组的受试者体重分别较基线降低11.5%、11.2%和14.7%(2.4mg组),而利拉鲁肽3.0mg组的受试者体重较基线降低8.8%。在本项研究中,Ecnoglutide的总体安全性与其他GLP-1类药物相似。降糖方面:在治疗20周时,Ecnoglutide组的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基线显著降低1.81%至2.39%,安慰剂组则降低0.55%。治疗结束时,81%的Ecnoglutide组受试者实现HbA1c<7%,安慰剂组为19%;33%的Ecnoglutide组受试者体重较基线降低≥5%,安慰剂组为3%。Ecnoglutide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普遍良好,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3级的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   辉瑞放弃第二代小分子GLP-1RA,继续推进第一代:2023年6月26日,辉瑞更新了小分子GLP-1R激动剂项目的临床计划,决定放弃第二代的Lotiglipron,全力推进第一代的Danuglipron。对于放弃第二代选择推进第一代的做法,辉瑞给出的解释是第二代的Lotiglipron在早期临床中出现的转氨酶升高的安全性信号,这一安全性信号也值得关注。   礼来GCGR/GIPR/GLP-1R三靶激动剂在中国获批临床:2023年6月,CDE官网显示,礼来公司递交的1类新药LY3437943注射液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适应症为:作为饮食控制和运动的辅助治疗,用于肥胖或超重合并至少1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长期体重管理。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全球及国内GLP-1领域研发进展,关注相关药企及其产业链投资机遇。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通化东宝、诺泰生物、药明康德、圣诺生物、凯莱英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6-27
    • 化工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看好新材料崛起机会,精选顺周期行业龙头

      化工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看好新材料崛起机会,精选顺周期行业龙头

      化学制品
        周期龙头:2023-2024年化工行业龙头公司将迎来重大投资项目的落地,新项目的陆续投产将推动公司收入利润体量站上新的台阶,23H1的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逐步回升。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   农药:农药核心矛盾点是海外库存消化节奏和国内新产能的持续投放。在出口端压制下农药景气度经过近一年的消化,部分产品已回落到历史价格分位50%水平。考虑到下游需求偏刚性叠加经历了春耕对库存的消化,下半年海外采购有望逐步回暖,带动农药价格回稳。考虑到上游原药价格回落,价格周期性偏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国光股份;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主登记、海外渠道建设加速布局的跨国农药巨头润丰股份。   顺周期纯碱:全年看纯碱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地产竣工端回暖叠加出口畅旺支撑需求,今年以天然碱为主导的新增产能较多,料将在下半年逐步投产,预计将逐步缓解纯碱高开工+低库存的局面。   制冷剂:2023年下半年第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制冷剂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并且产业链重心有望开始向含氟高分子等化工品转移,推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昊华科技。   碳中和:欧盟碳税机制落地,国内CCER重启在即,国内外环境双驱动,利好生物柴油、可再生塑料、生物合成材料等绿色减碳能源及材料行业。   电子树脂:AI服务器放量以及Eagle Stream服务器升级,带动覆铜板从M4向M6升级,PPO材料是M6覆铜板的主流材料,高速通信带动高端树脂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消费需求不达预期;测算误差。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9页
      2023-06-27
    •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下半年展望:关注院内复苏,聚焦创新和中医药机遇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下半年展望:关注院内复苏,聚焦创新和中医药机遇

      医药商业
        医药周观点复盘:1)中医药:持续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2)创新药:关注院内复苏方向,药品板块建议关注集采出清、业绩触底反弹、去年二季度业绩低基数的仿创转型公司;二季度AACR及ASCO会议先后召开,国内外医药创新进入高质量高标准的新阶段,看好具有技术平台及出海潜力的公司;3)CXO:看好全球投融资在今年下半年持续改善、创新需求持续恢复,我们预计二季度公司业绩将整体符合预期增长,下半年国际化CXO头部企业将受益于海外复苏而开启新一轮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平台型龙头、细分领域龙头。同时GLP-1药物的持续放量为多肽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关注相关产业链机遇。4)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5)IVD: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6)高值耗材: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在即,内外因素扰动不改高耗行业向上态势,关注全年择期手术复苏及集采落地后国产替代加速两大方向,重点关注吻合器、电生理、脊柱、关节等集采执标后手术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有望出现显著边际变化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及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的主支领域;7)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趋势不变,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8)医疗服务:近期北京市医保局将辅助生殖16项纳入甲类医保,我们认为北京作为试点城市,后续相关政策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有助于辅助生殖市场放量。随着6-8月传统的屈光旺季的到来,看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估值提升;9)低值耗材:关注GLP-1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进入去库存供给逐渐出清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10)线下药店:二季度随着门诊统筹在各个区域落地,药店将迎来更多处方外流,我们认为二季度药店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升11)血制品:血制品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2023年二季度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   医药政策跟踪:1)北京市将辅助生殖16项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畴;2)哈尔滨放宽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药食同源”定型包装中药饮片准入条件。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迈得医疗、祥生医疗、华润三九、康缘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普蕊斯、心脉医疗等。   风险提示: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6-26
    • 医药行业点评: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降幅符合预期

      医药行业点评: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降幅符合预期

      中药
        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全国中成药集采联盟地区共涉及16个品种,其中15个品种有产品中选,1个品种无产品中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产品中选率65%(含增补,68/104),平均降幅49%(与基准价格相比),单个产品降幅最大(77%)和降幅最小(5%)均为香丹注射液。   重点关注产品:相对于基准价格,1)贵州益佰复方斑蝥降价42%,所有拟中选复方斑蝥平均降幅64%;银杏达莫注射液降价47%,所有拟中选银杏达莫注射液平均降幅41%;2)众生药业复方血栓通降价39%(增补拟中选),所有拟中选复方血栓通平均降幅42%;3)方盛制药藤黄健骨片降价42%,所有拟中选藤黄健骨平均降幅49%;4)华润三九华蟾素片降价57%,所有拟中选华蟾素平均降幅49%;5)沃华医药心可舒片降价39%(增补拟中选),所有拟中选心可舒平均降幅52%。   集采降幅符合我们预期。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与此前的地方中成药集采相比,本次集采降幅符合预期,关注后续价格公示和集采执行情况。   投资建议: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相较于基准价格,平均降幅49%,降幅符合我们预期,集采降价过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潜在利空出尽。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中医药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建议关注:1)国企板块:华润三九、江中药业、康恩贝、太极集团、达仁堂等;2)中医药创新和基药板块: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盘龙药业等;3)中药OTC:羚锐制药、贵州三力、桂林三金、贵州百灵、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4)中医药高端消费品:广誉远、同仁堂、片仔癀、寿仙谷等;5)配方颗粒:中国中药、红日药业、神威药业等;6)中医诊疗:固生堂等。   风险提示:集采产品供应量不足的风险,药品监管政策的变化的风险,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6-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