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58)

    • 医药行业周报:集采趋于温和、更科学化,IVD、高值耗材等迎来困境反转

      医药行业周报:集采趋于温和、更科学化,IVD、高值耗材等迎来困境反转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2年10月10-14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升7.5%,跑赢沪深300指数6.6%,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2.5%,较沪深300指数跑输0.3%,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3位。本周各大细分板块均实现增长,其中医疗器械板块表现突出,本周上涨10.6%。祥生医疗(+31.8%)、迪瑞医疗(+28.2%)、新产业(+26.5%)、开立医疗(+26.3%)、惠泰医疗(+26.1%)。   集采政策渐温和预期渐稳定,关注IVD、高值耗材等困境反转机会。近期连续的骨科脊柱国采、江西生化试剂、福建电生理集采设置保底中标价,增加企业中标率,凸显压缩中间价格水分目的。近期的连续出台集采规则传递了两个核心信息:1)不再“唯最低价中标论”;2)集采影响进入可预期阶段,政策环境逐渐稳定。我们认为,随着集采经验的持续累积,集采规则更加完善、科学,尽管后续品类依然会降价,集采规则已逐步清晰、降价进入稳定预期,在此大环境下,投资关注的重心需从仅关注降价幅度落地到集采之后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放长周期预期国产IVD企业的未来空间,国产IVD厂商不仅有望走出盈利困境,同时将借助“集采东风”做大规模。关注集采预期稳定下IVD、高值耗材困境反转机会,如国产替代空间大的化学发光板块、电生理板块相关个股,建议关注IVD领域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等以及高值耗材领域的电生理领域,关注微创电生理和惠泰医疗。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升7.5%,跑赢沪深300指数6.6%,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医药板块已显著反弹,行业关注度提高,医药基金加仓和全基配置意愿逐步提高。受疫情、集采等因素影响,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跌幅最高超30%,居各行业跌幅前三,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创2018年以来新低;在板块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绪底部的三重催化下,近期大幅反弹,医药与非医药资金均在积极配置中。随着未来疫情防控预期不断明朗,以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持续的上涨周期,当前为板块战略配置起点,在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下,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度逐步增加,有望持续获得非医药资金积极配置:1)三重底部已现:21M7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40%,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3.1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创近5年新低,从近10年维度看也是很底部区域,全基配置底部;受政策、疫情等因素影响下,资金对板块的关注度持续处于底部,整个市场对医药处于情绪底部。2)医保并非一直压制,近期接连释放积极信号:1、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清晰可预期,非无止境降价,2、IVD、高值耗材集采规则趋于更科学化,不再强调“唯低价中标”,3、创新药械不纳入DRGs和集采,4、口腔种植服务价格温和,非一刀切,鼓励优质优价;3)疫情防控:国内疫情虽有所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器械设备板块关注贴息政策受益及中长期逻辑强的个股:疫情后医疗新基建医疗如火如荼,贴息贷款支持购买医疗设备政策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新基建逻辑,重点关注显著受益的影像设备、内窥镜,建议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同时,建议关注自身业绩加速释放、估值较低的理邦仪器和新华医疗等。   二、困境反转板块关注IVD、高值耗材:近期骨科集采、生化集采、电生理集采的结果或者规则较前期其他品种集采更加趋于温和、更加科学化,政策环境趋于稳定可预期,IVD板块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以及浩欧博等;高值耗材板块建议关注:电生理龙头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等;骨科领域建议关注: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等。   三、消费医疗为后疫情明确主线:消费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重点关注: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兴齐眼药、何氏眼科、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2、布局医美的医药公司:华东医药、长春高新;3、家用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4、快速增长的成人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5、其他:泰恩康和九典制药等。   四、中药板块国企改革和中药现代化投资机会:中药为民族瑰宝,政策环境好,传承与创新为重点方向,我们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激活活力,以及通过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中药现代化方向:1)国企改革:同仁堂、太极集团和千金药业;2)中药现代化: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3)中药新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和康缘药业。   五、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为永恒方向,板块已深度调整、同时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等;CXO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联影医疗、开立医疗、迈瑞医疗、恒瑞医药、太极集团、普门科技。   十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药明生物、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一心堂、太极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10-17
    •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医疗设备更待何时?从国产替代到走向全球,医疗设备迈入黄金时代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医疗设备更待何时?从国产替代到走向全球,医疗设备迈入黄金时代

      生物制品
        全球千亿级美元市场规模,大空间是孕育大龙头的第一沃土。2019年全球医疗设备市场达到2245亿美元,国内市场超过2000亿元,全球千亿美元医疗设备市场为企业端提供足够高的发展天花板。国产化率低+高技术壁垒设备是当前国产医疗设备重点发力领域,2020年医学设备大类(如影像设备+放疗设备+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基因测序+生命安全类)市场规模达千亿美元级别,2030年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站在严峻的全球老龄化及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疾病高发,医疗需求释放,设备配置先行,需求爆发+国产替代加速,这是国产医疗设备的黄金时代。   医疗新基建如火如荼,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2020年后医疗设施开工建设进程加速,大多数预计完工的时间在22-25年之间,预计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加速释放,市场空间持续扩容。长期看,中国人均医疗资源距离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随着中国GDP的持续增长、国民健康需求的持续提升,医疗设备作为医疗机构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将迎来长期扩容。   政策相对友好,国产替代趋势显著。10年来医疗设备政策导向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产业链生态化、全球化,政策明确提出国产化率实质要求,国产替代基础上持续支持高端创新,“卡脖子”的核心技术的国产攻克势在必行,国产替代+财政端支持政策持续推动国产企业发展,最新9月出台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采购,设备进入更新改造窗口期;高壁垒属性及研发导向,医疗设备相对集采免疫,属于医药中政策友好堡垒板块,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向上。   国产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中国制造优势凸显,从国产替代到走向全球,国际化布局成绩渐显。国产高技术壁垒的医疗设备出口趋势加速,国产设备在高端领域竞争力显著提升,持续打破外资垄断,以迈瑞、联影为代表的龙头引领加速出海。依托工程师红利+产业链上游完善,中国制造优势凸显(性能好、价格优),全球成本竞争优势助力国产企业国际化星辰大海。   投资建议:医疗设备板块兼具高质量+高数量成长逻辑,贴息贷款激发设备黄金窗口期,政策支持、国内基建需求端旺盛、出口竞争力持续提升、业绩成长且估值低:   重点关注医疗新基建+国产替代大周期下最为受益的龙头企业:【迈瑞医疗】平台型布局的全球医疗器械有力竞争者,业绩确定性强,显著受益于医疗新基建;【联影医疗】国产高端影像设备集大成者,高壁垒稀缺性全球成长性龙头;【华大智造】国产高端设备再添强将,国产自主测序设备龙头,高壁垒冲击百亿市场;   重点关注业绩困境反转,经营拐点向上个股:【开立医疗】国产“奥林巴斯”,软镜高速放量,经营拐点进一步确认;【理邦仪器】产品线丰富,显著受益于医疗新基建,疫情后业绩恢复增长,Q2业绩显著恢复增长;【新华医疗】国企改革释放利润,消费感控国内龙头、战略聚焦医疗器械、制药装备,非核心资产剥离、制药装备扭亏经营显著改善;   重点关注细分赛道股高确定性成长逻辑:【海泰新光】史赛克荧光硬镜光学部件全球唯一ODM供应商,自主品牌荧光硬镜即将开启商业化放量;【澳华内镜】国产软镜双雄之一,AQ300上市在即,股权激励目标未来三年保持27%/50%/50%收入增速。   重点关注上游核心供应链:【奕瑞科技】国内X射线探测器龙头,成长动能持续转化全球势能;【海泰新光】史赛克荧光硬镜光学部件全球唯一ODM供应商,自主品牌荧光硬镜即将开启商业化放量。   重点关注医疗新基建风口下医疗自动化的发展:【健麾信息】深耕药品智能化,把握医疗新基建风口,积极拓宽业务范畴;【艾隆科技】全方位布局三大自动化服务板块,“需求+政策”合力驱动医疗自动化。   风险提示:医疗新基建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集采政策风险、国际化经营及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1页
      2022-10-13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凯盛新材1000吨/年PEKK项目即将量产,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本土化程度持续提高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凯盛新材1000吨/年PEKK项目即将量产,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本土化程度持续提高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 Wind 新材料指数收报 4304.99 点,环比下跌 4.68%。其中,涨幅前五的有博迁新材(7.15%)、建龙微纳(5.33%)、长阳科技(4.47%)、中环股份(3.95%) 、金博股份 (3.47%) ;跌幅前五的有杉杉股份 (-11.46%) 、濮阳惠成(-11.06%)、联泓新科(-10.66%)、沃特股份(-8.36%)、国恩股份(-8.26%)。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 7304.47 点,环比下跌 3.36%;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 861.22 点,环比下跌 4.37%;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 8597 点,环比下跌 5.02%;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 5014.93点,环比上涨 1.57%;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 4147.71 点,环比下跌 4.3%;Wind 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 1710.13 点,环比下跌 3.64%。   凯盛新材 1000 吨/年 PEKK 项目即将量产。9 月 28 日,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 PEKK 产品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内进行小批量的试用和验证,募投项目首期 1000 吨/年的 PEKK 生产装置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投入试运行。该装置投产后,凯盛新材将成为全球第三家、国内唯一一家能工业化量产这一新材料的企业。聚醚酮酮属于典型的高性能新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端植入医疗等领域,其所在的聚芳醚酮(PAEK)新材料市场预计未来增幅 10%以上。凯盛新材 2000 吨/年聚醚酮酮树脂及成型应用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达产后的营业收入为 10.11 亿元(含增值税),税后净利润为 3.42 亿元。   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本土化程度持续提高。10 月 9 日, Gartner 公司表示,中国企业在半导体制造材料、晶圆制造设备和器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的某些环节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可以支持成熟制程的半导体制造,从而扩大了半导体制造商可选择的国内供应商范围。但中国厂商在半导体制造的先进材料、高端光刻设备和最先进制程器件制造工艺方面仍然缺乏关键技术能力。到 2027 年,在中国 28 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节点(包括传统制程节点)半导体制造中,来自国内厂商的关键原材料和关键晶圆制造设备的数量比例将超过 50%。   重点标的推荐: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 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 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重点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 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重点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 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 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2-10-10
    • 化工行业周报:巴斯夫、科思创、兰蒂奇等大厂停产减产,万华化学宣布调高MDI售价

      化工行业周报:巴斯夫、科思创、兰蒂奇等大厂停产减产,万华化学宣布调高MDI售价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 2.07%,创业板指数下跌 0.65%,沪深300 下跌 1.33%,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 3.66%,申万化工指数下跌 3.93%。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食品及饲料添加剂(-0.54%)、涂料油墨颜料(-2.67%)、其他塑料制品(-2.98%)、绵纶(-3.02%)、农药(-3.12%);化工板块涨跌幅后五的子行业分别为磷肥及磷化工(-6.5%)、 橡 胶 助 剂(-6.14%)、 橡 胶 制 品(-5.71%)、 涤 纶(-5.68%)、 膜 材 料(-5.66%)。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巴斯夫、科思创、兰蒂奇等大厂停产减产:近日,在原料紧缺、成本高昂双重压力下,欧洲化工巨头们也被迫开始减产甚至关停,其中不乏有陶氏、科思创、巴斯夫、朗盛这样的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开始购买氨代替生产氨,以减少其路德维希港工厂的天然气消耗,30 万吨/年 TDI 产能可能受到影响。兰蒂奇宣布其位于意大利 Novara 的工厂生产的树脂、己二酸出现不可抗力,同时暂时停止了该工厂的两套 PA66 生产装置,并表示,供应紧缺、技术问题叠加目前欧洲高成本的能源与天然气价格是造成此次不可抗力事件的主要原因。科思创处于德国的工厂,可能面临关闭化工生产设施甚至整个工厂的风险。道达尔能源表示对其法国Feyzin25 万吨/年裂解装置进行停工检修工作。   万华化学宣布调高 MDI 售价: 9 月 30 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中国地区聚合 MDI 挂牌价 19800 元/吨(比 9 月份价格上调 2300 元/吨);纯 MDI挂牌价 23000 元/吨(比 9 月份价格上调 2000 元/吨)。除了万华化学外,另一家MDI 生产商巴斯夫也宣布自 2022 年 10 月起,分销市场聚合 MDI 挂牌价为 21000元/吨,环比上调 3000 元/吨。   投资建议: (1)受下游光伏装机量提升预期带动,看好国内光伏级 EVA 未来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联泓新科。 (2)近期我国地沟油价格有所回落,生物柴油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持续增长,看好生物柴油行业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嘉澳环保。 (3)硅基材料受新能源相关领域拉动,需求持续向好。受装配式建筑及光伏组件拉动,看好工业胶及建筑胶需求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硅宝科技。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三孚股份。硅基材料需求向好,龙头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实现产能扩张与产业链衍生,建议重点关注:合盛硅业。 (4)碳中和大背景下,看好能降低生产成本、碳排放的合成生物学企业,建议重点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 (5)市场关注点向高成长性细分赛道龙头切换,细分赛道龙头标的:聚乙烯醇行业格局高度集中,产品价格处历史级景气周期,电石价格下滑导致产品价差扩大,全年业绩或超预期,建议重点关注:皖维高新。铬化学品行业整合完成,行业格局优化下头部企业控价能力出色,铬化学品价格经历多轮上调,提振公司业绩,建议重点关注:振华股份。表面活性剂市场空间广阔,相关公司向下游 OEM 进军进 f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油脂化工盈利逐渐转好,建议重点关注:赞宇科技。 (6)磷化工供需格局改善,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持续上行,商品磷矿供应偏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建议重点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 (7)碳中和大背景下环保要求提升,催化剂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多家公司实现国产替代进程,成长确定性强,建议重点关注:中触媒、凯立新材、建龙微纳。 (8)国内纯碱市场持续向好,远兴能源作为国内天然碱法龙头,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且新发现天然碱矿有望重塑国内纯碱供应格局,远期成长空间广阔,建议重点关注:远兴能源。 (9)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且当前估值相对偏低,建议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华峰化学。 (10)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国内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玲珑轮胎、赛轮轮胎。 (1 1)宝丰能源为国内煤制烯烃领先企业,低成本优势构筑高盈利护城河,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新发展机遇,建议重点关注:宝丰能源。 (12)草铵膦行业龙头,利尔化学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全球领先,同时积极横向拓展新产品,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利尔化学。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10-10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世界首套5万吨煤基PGA项目投产,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突破2万亿元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世界首套5万吨煤基PGA项目投产,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突破2万亿元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516.26点,环比下跌0.36%。其中,涨幅前五的有合盛硅业(5.25%)、回天新材(4.27%)、杉杉股份(2.75%)、联泓新科(1.77%)、中简科技(1.48%);跌幅前五的有彤程新材(-12.19%)、金宏气体(-11.96%)、确成股份(-11.41%)、斯迪克(-10.19%)、联瑞新材(-9.42%)。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7558.57点,环比下跌5.19%;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900.59点,环比下跌2.12%;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9051.42点,环比下跌2.02%;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4937.48点,环比上涨0.47%;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4334.02点,环比上涨1.65%;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774.72点,环比下跌2.88%。   世界首套5万吨/年煤基PGA项目投产。9月19日,中国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打通全部生产流程,标志着世界首套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工业化生产。该项目生产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与生产传统聚烯烃塑料相比,煤基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吨产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约5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约65%,工业增加值增加2到3倍,但生产成本接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   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主题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表示,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已经形成世界上产销规模最大、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体系,我国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元件、光电线缆等多个门类电子元器件的产量全球第一,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标的推荐: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重点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重点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09-26
    • 化工行业周报:中石化生物航煤规模化产品获适航证书,云天化投建磷矿浮选项目

      化工行业周报:中石化生物航煤规模化产品获适航证书,云天化投建磷矿浮选项目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22%,创业板指数下跌2.68%,沪深300下跌1.95%,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04%,申万化工指数下跌0.82%。   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合成树脂(4.11%)、磷肥及磷化工(2.52%)、其他化学原料(2.21%)、绵纶(1.61%)、钛白粉(0.45%);化工板块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涂料油墨颜料(-5.87%)、钾肥(-5.28%)、其他化学制品Ⅲ(-4.01%)、电子化学品(-3.91%)、膜材料(-3.03%)。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中石化生物航煤规模化产品获适航证书:9月19日,中国石化官网发布消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正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生物航煤适航证书——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项目单,标志着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产出的规模化生物航煤将向整个民用航空市场销售。中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年设计加工能力为10万吨,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以餐饮废油为原料,于今年6月首批产出纯生物航煤600多吨。若该装置满负荷运行,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据中化新网了解,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排50%以上。根据人民网,1吨石油基航煤排放3.2吨二氧化碳,我国目前的航煤消费量约3000万吨,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按每吨生物航煤减排50%算,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超过30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目前,镇海炼化计划首车生物航煤将于本月运往空中客车(中国)天津工厂。   云天化投建磷矿浮选项目:9月19日,云天化发布公告称,为提升中低品位磷矿利用水平,保障公司精细磷化工、磷酸铁产业优质磷矿资源供应,该公司将建设电池新材料前驱体配套450万吨/年磷矿浮选项目。为此,云天化在云南省安宁市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云天矿产,并以云天矿产为投资主体建设该项目,预计项目投资总额为18.96亿元。云天化表示,项目建成后,原矿加工能力达450万吨/年,生产的精矿主要用于满足公司在建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以及精细磷化工产业的资源需求,为公司转型升级战略布局提供优质磷资源保障。   投资建议:(1)受下游光伏装机量提升预期带动,看好国内光伏级EVA未来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联泓新科。(2)近期我国地沟油价格有所回落,生物柴油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持续增长,看好生物柴油行业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嘉澳环保。(3)硅基材料受新能源相关领域拉动,需求持续向好。受装配式建筑及光伏组件拉动,看好工业胶及建筑胶需求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硅宝科技。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三孚股份。硅基材料需求向好,龙头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实现产能扩张与产业链衍生,建议重点关注:合盛硅业。(4)碳中和大背景下,看好能降低生产成本、碳排放的合成生物学企业,建议重点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5)市场关注点向高成长性细分赛道龙头切换,细分赛道龙头标的:聚乙烯醇行业格局高度集中,产品价格处历史级景气周期,电石价格下滑导致产品价差扩大,全年业绩或超预期,建议重点关注:皖维高新。铬化学品行业整合完成,行业格局优化下头部企业控价能力出色,铬化学品价格经历多轮上调,提振公司业绩,建议重点关注:振华股份。表面活性剂市场空间广阔,相关公司向下游OEM进军进f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油脂化工盈利逐渐转好,建议重点关注:赞宇科技。(6)磷化工供需格局改善,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持续上行,商品磷矿供应偏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建议重点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7)碳中和大背景下环保要求提升,催化剂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多家公司实现国产替代进程,成长确定性强,建议重点关注:中触媒、凯立新材、建龙微纳。(8)国内纯碱市场持续向好,远兴能源作为国内天然碱法龙头,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且新发现天然碱矿有望重塑国内纯碱供应格局,远期成长空间广阔,建议重点关注:远兴能源。(9)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且当前估值相对偏低,建议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华峰化学。(10)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国内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玲珑轮胎、赛轮轮胎。(11)宝丰能源为国内煤制烯烃领先企业,低成本优势构筑高盈利护城河,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新发展机遇,建议重点关注:宝丰能源。(12)草铵膦行业龙头,利尔化学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全球领先,同时积极横向拓展新产品,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利尔化学。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2-09-26
    • 医药行业周报:估值底+配置底+政策改善+后疫情复苏,当前值得配置医药

      医药行业周报:估值底+配置底+政策改善+后疫情复苏,当前值得配置医药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5.7%,跑输沪深300指数1.8%,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1位;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7.4%,较沪深300指数跑输7.0%,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8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成都先导(+9.4%)、安图生物(+9.3%)、福瑞股份(+9.1%)、海泰新光(+8.8%)、运盛医疗(+8.3%)。   医药专题:估值近20年低位+全基配置近10年底部+政策边际改善+后疫情复苏,当前或为新一轮医药强势期起点。当前医药估值处于20年来低位,或为新一轮医药强势期起点。当前医药板块TTM估值处于20年来最底部(除08年外),截至2022年9月16日申万医药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仅22.5,不到1%分位。回顾历史,医药行业每次大底后将会持续2-3年强势,当前或成为下一轮医药强势期起点。政策端接连释放边际向好信号。医保局发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首次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在以往“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和“重新谈判”的基础上,增加了“简易续约”模式;北京试点创新药械、医疗服务豁免DRGs,单独支付;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种植牙降价远好于市场悲观预期。抗疫工具包已经完善,战胜疫情后有望迎来复苏。国内疫情虽有所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国内疫情终将得到控制,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5.7%,跑输沪深300指数1.8%,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1位。医药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绪底部下,值得战略重点配置,在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下,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度逐步增加,有望持续获得非医药资金积极配置:1)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处于底部:21M7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35%,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1.6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2)全基严重低配: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创近5年新低,从近10年维度看也是很底部区域;3)医保并非一直压制,近期接连释放积极信号:1、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清晰可预期,非无止境降价,2、创新药械不纳入DRGs和集采,3、口腔种植服务价格温和,非一刀切,鼓励优质优价;4)疫情防控:国内疫情虽有所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消费医疗为后疫情明确主线:消费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重点关注: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2、布局医美的医药公司:华东医药、长春高新;3、家用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4、快速增长的成人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5、其他:泰恩康、九典制药和新诺威等。   二、中药板块国企改革和中药现代化投资机会:中药为民族瑰宝,政策环境好,传承与创新为重点方向,我们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激活活力,以及通过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中药现代化方向:1)国企改革:同仁堂、太极集团和千金药业;2)中药现代化: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3)中药新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和康缘药业。   三、器械设备板块关注创新器械和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进口替代空间大、鼓励国产进口替代下政策环境好,建议关注:联影医疗、华大智造、迈瑞医疗、万东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等;医疗新基建建议关注:基本面反转的公司:开立医疗、理邦仪器、新华医疗等;下半年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的公司:澳华内镜、艾隆科技、健麾信息、海尔生物。   四、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为永恒方向,板块已深度调整、同时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等;CXO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华大智造、爱尔眼科、太极集团、新华医疗、普瑞眼科和智飞生物。   九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一心堂、振德医疗和太极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2-09-19
    • 化工行业周报:多家化工企业发布涨价函,华鲁恒升再度扩大NMP产能

      化工行业周报:多家化工企业发布涨价函,华鲁恒升再度扩大NMP产能

      化学原料
        本周板块行情:   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4.16%,创业板指数下跌7.1%,沪深300下跌3.94%,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6.84%,申万化工指数下跌7.31%。   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钾肥(-2.14%)、涂料油墨颜料(-3.16%)、印染化学品(-4.35%)、电子化学品(-4.43%)、其他化学制品Ⅲ(-5.01%);化工板块涨跌幅后五的子行业分别为纯碱(-11.8%)、膜材料(-11.14%)、磷肥及磷化工(-10.39%)、有机硅(-9.46%)、粘胶(-9.35%)。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多家化工企业发布涨价函:9月13日后,多家化工企业发布涨价函。陶氏化学:自2022年10月1日将在亚太地区销售的聚醚多元醇全部产品,销售价格每吨上调200美元;万华化学:叔丁醇、高纯异丁烯、苯乙烯等产品价格受台风以及其他供需因素影响小幅上升;宇部兴产株式会社:从9月15日起上调公司PA6树脂价格,涨幅为3882元/吨;DIC株式会社:从9月19日起上调环氧基增塑剂(ESBO)价格,油罐车涨幅为1700元/吨、罐头和桶装为1943元/吨;Denka株式会社:上调苯乙烯单体价格,涨幅为194元/吨;盛禧奥:从10月3日起,在当前合同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北美所有等级的PMMA树脂价格,涨幅为1834元/吨。   华鲁恒升再度扩大NMP产能:9月9日,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BDO、16万吨NMP及3万吨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与第一次公示相比,该项目中的NMP产能发生变化,由原来10万吨变为16万吨(6万吨为回收提纯量)。根据华鲁恒升测算,该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年均营业收入35.9亿元,年均税后利润4.79亿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投资建议:(1)受下游光伏装机量提升预期带动,看好国内光伏级EVA未来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联泓新科。(2)近期我国地沟油价格有所回落,生物柴油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持续增长,看好生物柴油行业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嘉澳环保。(3)硅基材料受新能源相关领域拉动,需求持续向好。受装配式建筑及光伏组件拉动,看好工业胶及建筑胶需求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硅宝科技。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三孚股份。硅基材料需求向好,龙头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实现产能扩张与产业链衍生,建议重点关注:合盛硅业。(4)碳中和大背景下,看好能降低生产成本、碳排放的合成生物学企业,建议重点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5)市场关注点向高成长性细分赛道龙头切换,细分赛道龙头标的:聚乙烯醇行业格局高度集中,产品价格处历史级景气周期,电石价格下滑导致产品价差扩大,全年业绩或超预期,建议重点关注:皖维高新。铬化学品行业整合完成,行业格局优化下头部企业控价能力出色,铬化学品价格经历多轮上调,提振公司业绩,建议重点关注:振华股份。表面活性剂市场空间广阔,相关公司向下游OEM进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油脂化工盈利逐渐转好,建议重点关注:赞宇科技。(6)磷化工供需格局改善,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持续上行,商品磷矿供应偏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建议重点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7)碳中和大背景下环保要求提升,催化剂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多家公司实现国产替代进程,成长确定性强,建议重点关注:中触媒、凯立新材、建龙微纳。(8)国内纯碱市场持续向好,远兴能源作为国内天然碱法龙头,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且新发现天然碱矿有望重塑国内纯碱供应格局,远期成长空间广阔,建议重点关注:远兴能源。(9)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且当前估值相对偏低,建议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华峰化学。(10)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国内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玲珑轮胎、赛轮轮胎。(11)宝丰能源为国内煤制烯烃领先企业,低成本优势构筑高盈利护城河,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新发展机遇,建议重点关注:宝丰能源。(12)草铵膦行业龙头,利尔化学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全球领先,同时积极横向拓展新产品,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利尔化学。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09-19
    • 化工行业周报:阿科力终止建设年产2万吨聚醚胺项目,鼎材科技年产4500吨光刻胶项目建成投产

      化工行业周报:阿科力终止建设年产2万吨聚醚胺项目,鼎材科技年产4500吨光刻胶项目建成投产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 Wind 新材料指数收报 4532.38 点,环比下跌 6.58%。 其中,涨幅前五的有凯赛生物(7.66%)、华特气体(6.87%)、安集科技(5.16%)、山东赫达(5.09%)、金宏气体(3.76%);跌幅前五的有合盛硅业(-19.48%)、回天新材(-15.4%)、东材科技(-14.89%)、双星新材(-12.38%)、皖维高新(-12.07%)。 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 7972.4 点,环比下跌 5.39%;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 920.14 点,环比下跌 5.44%;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 9238.06 点,环比下跌 8.53%;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 4914.2 点,环比下跌 6.42%;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 4263.79 点,环比下跌 6.46%; Wind 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 1827.34 点,环比下跌 5.78%。   阿科力终止建设 2 万吨/年聚醚胺项目。 9 月 16 日,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拟与泰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取消投资协议的公告,终止 2021 年公司与泰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的所有相关投资协议,同意终止拟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年产 20000 吨聚醚胺、年产 30000 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项目。项目终止原因系公司战略布局改变所致,公司在项目备案后逐步开展编制项目的安评、环评、能评等评价报告的工作。但受疫情、生产基地过于集中于江苏、主要产品下游客户调整、供应链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公司综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后还是审慎决定取消投资,终止拟在泰 兴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年产20000 吨聚醚胺、年产 30000 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 体及聚合物)”项目,并与泰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初步达成合意。   鼎材科技 4500 吨/年光刻胶项目建成投产。 近期, 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合肥鼎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新型显示配套高端电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产仪式。该项目的正式投产将大幅度提高 OLED 有机发光材料及彩色光刻胶本地生产配套能力,进一步完善合肥新型显示行业产业链布局。该项目一期投资 3.5 亿元人民币,占地 100 亩,设计产能为年产 15 吨 OLED 高纯有机材料和 4500 吨光刻胶材料。合肥产线一期产能实现满产后,预计可实现 15 亿以上的年产值。随着项目的建成投产,新站高新区已初步形成包括 OLED 面板、发光材料、载体玻璃、装备和技术研发平台在内的产业集聚。   重点标的推荐: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 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 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重点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 安集科技、鼎龙股份。 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 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重点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 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 EVA 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09-19
    •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建议配置医药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建议配置医药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0.2%,跑输沪深300指数2.0%,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6位;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3.0%,较沪深300指数跑输5.9%,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8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光正眼科(+15.5%)、迈普医学(+13.3%)、浙江医药(+12.7%)、科华生物(+12.7%)、泽璟制药-U(+11.1%)。   政策专题:医保并非一直压制,接连释放边际向好信号。医保目录调整规则趋于合理完善且规则清晰可预期。6月29日,医保局发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首次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在以往“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和“重新谈判”的基础上,增加了“简易续约”模式。北京试点创新药械、医疗服务豁免DRGs,单独支付。7月13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豁免DRGs,除外范围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及诊疗项目在未来三年有效。种植牙降幅好于预期,医保接连释放边际向好信号。9月8日,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价格调整显著好于市场前期的悲观预期,建议关注种植牙政策直接相关的通策医疗、正海生物,以及医疗服务其他板块的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三星医疗等。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0.2%,跑输沪深300指数2.0%,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6位。医药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绪底部下,值得战略重点配置,在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下,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度逐步增加,有望持续获得非医药资金积极配置:1)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处于底部:21M7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35%,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2.9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2)全基严重低配: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创近5年新低,从近10年维度看也是很底部区域;3)医保并非一直压制,近期接连释放积极信号:1、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清晰可预期,非无止境降价,2、创新药械不纳入DRGs和集采,3、口腔种植服务价格温和,非一刀切,鼓励优质优价;4)疫情防控:国内疫情虽有所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消费医疗为后疫情明确主线:消费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重点关注: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2、布局医美的医药公司:华东医药、长春高新;3、家用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4、快速增长的成人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5、其他:泰恩康、九典制药和新诺威等。   二、中药板块国企改革和中药现代化投资机会:中药为民族瑰宝,政策环境好,传承与创新为重点方向,我们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激活活力,以及通过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中药现代化方向:1)国企改革:同仁堂、太极集团和千金药业;2)中药现代化: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3)中药新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和康缘药业。   三、器械设备板块关注创新器械和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进口替代空间大、鼓励国产进口替代下政策环境好,建议关注:联影医疗、华大智造、迈瑞医疗、万东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等;医疗新基建建议关注:基本面反转的公司:开立医疗、理邦仪器、新华医疗等;下半年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的公司:澳华内镜、艾隆科技、健麾信息、海尔生物。   四、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为永恒方向,板块已深度调整、同时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将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等;CXO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太极集团、新华医疗、普瑞眼科和三星医疗。   九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一心堂、振德医疗和太极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9-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