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7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11月疫情散发、12月新冠感染影响Q4到检,看好2023年恢复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11月疫情散发、12月新冠感染影响Q4到检,看好2023年恢复增长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疫情散发、感染影响Q4到检,看好2023年恢复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3年1月30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85.3-86.8亿元(同比下降6.83%-5.19%),归母净利润亏损5.5-4.5亿元(2021年盈利0.6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7-4.7亿元(2021年盈利0.73亿元)。收入端来看,上半年收入由于疫情封控承压,但Q3恢复强劲增长,达到单Q3收入历史峰值,进入传统业务旺季Q4后,根据公司披露数据,Q4整体收入预计为27.79-29.3亿元(同比下降16.14%-11.62%,同比减少3.85-5.35亿元),11-12月体检收入较2021年同期下跌约30%下降5.56亿元,我们预计10月收入同比增加0.2-1.7亿元,但10月下旬后多个核心城市疫情蔓延,尤其12月份,大中城市民众感染率急剧上升,客户无法到检,导致11-12月收入下降,较预期减少8.5亿元。利润端来看,预计2022Q4归母净利润亏损1.61-0.61亿元(2021Q4为3.0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46-0.46亿元(2021Q4为0.73亿元),主要因为房租、人工等成本相对固定,收入下降对利润带来较大影响,员工持股计划费用也对利润造成影响。根据此次业绩预告,同时考虑到疫情管控放开,我们调整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原为1.00)/5.40(原为4.23)/8.34(原为5.68)亿元,EPS分别为-0.13、0.14、0.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9.3/46.1/29.9倍,目前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公司改善内部经营已有成效,维持“买入”评级。   阳康套餐促进2023Q1淡季到检,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根据公司官网,截至1月底阳康套餐售出18.7万个,预计能有效增厚2023Q1收入。中长期来看,疫情后民众健康意识提升带来体检需求扩容,公立体检机构产能变化不大且客群稳定,导致部分需求外溢到民营,民营中小机构在3年疫情冲击下生存压力加大,体检头部企业加大对体检质量和服务的重视,且价格战趋缓,整体市场环境改善,公司近年改善内部经营已有成效,我们看好其中长期发展。   风险提示: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不及预期;体检中心扩张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2-0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经营向好,基本医疗快速恢复,消费医疗初露头角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经营向好,基本医疗快速恢复,消费医疗初露头角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经营环境向好,基本医疗快速恢复,消费医疗初露头角,维持“买入”评级   1月30日,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实现营收26.6-27.3亿元(下降8.94%-6.54%),医疗营收26.0-26.6亿元(下降10.11%-8.04%),归母净利润亏损11.8-10.0亿元(2021年亏损8.2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1.5-9.6亿元(2021年亏损7.51亿元)。2022Q4收入7.46-8.16亿元(下降14.49%-6.46%),扣非净利润亏损3.62-1.72亿元(2021Q4亏损2.51亿元),Q4为医院经营旺季,尤其12月,2021Q4日住院床位高新医院突破1400床,中心医院突破2300床,但自12月疫情管控放开以来,感染人次迅速增加,公司旗下医院的医护供给也因此减少,导致Q4收入下降。根据此次业绩预告,我们调整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0(原为-9.00)、0.22、2.97亿元,EPS分别为-0.47/0.01/0.13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9.7/6.1/4.4倍,公司凭借医院平台延伸产业链,旗下医院病床使用率提升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春节后就诊快速增长,叠加阳康患者新增诊疗需求,2023Q1业绩弹性大   根据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公众号,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医院便投入繁忙运营,优势学科心脏病、骨科、胸科等门诊预约情况较好,且公司提供体检阳康套餐、中医诊疗、长新冠“高压氧”康复卡等项目以承接新增阳康患者医疗服务需求。考虑到2022Q1公司旗下医院基本处于停诊状态,预计2023Q1收入将实现同比高增长。   北院区新医疗大楼即将全面启用,康复、妇儿等消费医疗有望快速增长   1月4日,中心医院成立心肺疾病科,成为迁入北院区的第一个科室。北院区设置康复、骨科、妇产、儿童、整形、精神心理、老年病、中医、神经慢病等9大专科及健康管理中心,共3600张床位,目前,成人康复治疗一部、体检中心等科室已迁至北院区,随着各科室完成搬迁,北院区即将全面投入使用。我们认为,国际医学目前已在当地建立“优质医疗”口碑,为开展消费医疗服务奠定优质基础,我们认为消费医疗业务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3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疫情下业绩承压,轻装上阵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疫情下业绩承压,轻装上阵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疫情下业绩承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0.5~13.5亿元(-3.7%~23.9%);归母净利润亏损4.41~6.31亿元(-73.3%~-21.1%);扣非净利润亏损4.4~6.3亿元(-33%~7.1%)。利润端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总额预计约为6.7亿元,剔除2022年及2021年商誉减值损失影响,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39~2.29亿元(-54.6%~166.5%)。考虑到疫情对医院经营及器械销售影响以及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0(原1.01)/1.15(原1.84)/1.58(原2.52)亿元,EPS分别为-0.90/0.18/0.2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64.4/46.8倍,海尔控股后公司聚焦肿瘤+康复医疗赛道,深入推进“1+N+n+H”布局,器械+服务一体化提升规模效应,未来扩张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降低经营风险,预计后续商誉减值风险较小   据公司测算,2022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6.7亿元,其中四川友谊医院4.52亿元,玛西普1.21亿元,重庆友方医院0.95亿元,截至2022H1公司账面商誉价值10.3亿元,2022H2收购圣诺医疗金额不超过3.45亿元,2022年计提6.7亿商誉减值后公司账面商誉价值预计不超过6亿元,预计后续商誉减值风险较小。   看好疫后医疗服务板块诊疗恢复、器械板块产品线拓宽带来业绩增长   医疗服务板块,2022年公司旗下医院受到散发疫情影响,床位使用率水平较低,随着就诊常态化,我们认为2023年医疗服务板块客流逐步恢复,内生业绩持续增长。同时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海尔体外医院有望加速整合,内生恢复叠加外延整合驱动医疗服务板块增长。医疗器械板块,公司聚焦肿瘤产业链的预/诊/治/康,开展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公司持续加大医疗设备布局,不断拓宽产品线,2022年公司收购圣诺医疗100%股权有望带来板块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并购医院业绩不及预期,伽玛刀销售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30
    • 新材料行业周报:2023年国内风电装机或集中落地,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新材料行业周报:2023年国内风电装机或集中落地,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化学制品
        上周(1月16日-1月20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3.78%,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涨3.96%,OLED材料涨4.61%,液晶显示涨3.42%,尾气治理涨2.5%,添加剂涨2.67%,碳纤维涨8.05%,膜材料涨4.95%。涨幅前五为中简科技、国瓷材料、奥来德、洁美科技、三环集团;跌幅前五为石英股份、凯美特气、新宙邦、普利特、广信材料。   新材料周观察:2023年风电装机或集中落地,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据中国电力网报道,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从新增装机来看,风电方面,2022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37.63GW,同比下降21%。否极泰来,2023年国内风电装机规模或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国风电新闻网报道,2022年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同时根据每日风电不完全统计,2022年1-12月国内风电项目中标规模累计已经达到103.27GW,在此背景下,2023年起国内风电项目或迎来集中落地,建议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1)顺酐酸酐:风机大型化趋势下,拉挤大梁将成主流,酸酐固化剂需求有望随拉挤大梁渗透率提高而快速上升。受益标的:濮阳惠成。(2)灌浆料:海上风电灌浆料对性能要求严苛,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产化也势在必行。受益标的:苏博特。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鼎龙股份】业绩预增: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75-4.05亿元,同比增长76%-9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3-3.63亿元,同比增长61%-76%。【蓝晓科技】业绩预增: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5.9亿元,同比增长60.85%-89.8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5.4亿元,同比增长55.20%-82.20%。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1-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Q4净利润预计翻倍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Q4净利润预计翻倍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Q4净利润预计翻倍增长,盈利能力明显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1月17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159.25%-170.72%),扣非净利润3.3-3.9亿元(同比增长147.34%-155.95%),对应2022Q4归母净利润0.61-1.21亿元(同比增长108%-116%),扣非净利润0.13-0.73亿元(同比增长102%-109%),预计公司在近10年首次实现Q4扣非净利润上千万,盈利能力明显改善。考虑到疫情扩大Q4药品需求,我们上调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原为3.10)/5.82(原为5.08)/7.98(原为7.6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2.7/31.1/22.7倍,公司改革成效逐步显现,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大单品收入保持高增长,销售及管理效率提升   (1)突破销售方面,公司分层级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实行绩效考核,员工积极性明显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以藿香为主的消化系统产品、以急支糖浆为主的呼吸系统产品收入皆增长62%,同时,公司两大单品藿香和急支糖浆皆为抗疫药品,预计在2022Q4淡季仍能实现高增长;(2)提质增效方面,公司集中优势产品于营管中心统一经营,提高销售效率及效益,同时剔除负毛利产品,提升整体盈利能力;(3)规范经营方面,公司对于管理、销售费用皆严格按照当期计提,预计各季度净利率差距不大。   看好2023年增长:市场/产品开拓延续高增长,化药/商业有望快速恢复增长   (1)中成药方面,公司2022年加大藿香、急支糖浆在川渝外的7大重点市场开拓,我们看好2023年两大单品的省外拓展;公司拥有6+1个重点品类,在营管中心的成熟营销模式下,逐步纳入相关其他产品,促进产品持续放量;(2)化药方面,2022年疫情影响院内产品推广,化药销售增速暂缓,但公司麻精产品凭借较好疗效在之前年度维持较高增长,2023年有望快速恢复;(3)商业方面,2022年公司聚焦商业板块整合,目前基本已完成整合,2023年预计能恢复增长。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19
    • 新材料行业周报:膜分离技术应用广泛,盐湖提锂带来增量需求空间

      新材料行业周报:膜分离技术应用广泛,盐湖提锂带来增量需求空间

      化学制品
        本周(1月9日-1月13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0.49%,表现弱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0.81%,OLED材料跌0.27%,液晶显示跌0.1%,尾气治理涨0.41%,添加剂涨0.8%,碳纤维跌5.81%,膜材料跌2.64%。涨幅前五为广信材料、康达新材、普利特、时代新材、道明光学;跌幅前五为激智科技、光威复材、方邦股份、裕兴股份、科思股份。   新材料周观察:膜分离技术应用广泛,盐湖提锂带来增量需求空间   膜分离技术是以膜材料为核心,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功能实现的基于分子量级别的精细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物质分子量不同而实现分离,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适用于产品的精制和深加工,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电子、水处理与净化等领域。根据膜孔径的大小或阻留微粒的表观尺寸从大到小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均为多层复合结构,由无纺布基材、支撑层和脱盐层组成,其制备过程涉及铸膜液、水相溶液与油相溶液、后处理溶液的配制,产品核心性能包括产水通量和脱盐率,产品性能通过膜材料配方、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实现。我国盐湖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地区,具有高镁锂比、低锂含量特性,传统的沉淀法、萃取法、煅烧法等提锂技术路线无法有效满足提锂产业化需要,主流技术路线均采用膜分离技术来大幅降低镁浓度,进而降低后续提锂的难度。膜分离法提取碳酸锂的典型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沉降过滤等预处理、纳滤系统除镁离子和反渗透系统富集锂离子,反渗透膜及纳滤膜产品可运用在其中的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由于高矿化度、高盐度的盐湖卤水易造成膜污染,一方面对膜的稳定性、耐酸碱性都提出了高要求,另一方面纳滤膜、反渗透膜也成为提锂中重要耗材,盐湖提锂产能增长将为膜产业带来广阔的增量市场。受益标的:唯赛勃。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瑞丰新材】业绩预增: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3-6.13亿元,同比增长175%-205%。   【康普化学】业绩预增: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11000万元,同比增长76.64%-115.90%。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1-1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口腔种植体集采拟中选结果落地,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度高,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口腔种植体集采拟中选结果落地,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度高,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化学制药
        一周观点:口腔种植体集采拟中选结果落地,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度高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需求量方面,本次集采汇聚287万套种植体系统需求,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中选企业既包括一些知名国际企业,也包括威海威高、常州百康特等国内企业。从参与的医疗机构来看,共1.8万家,其中民营1.4万家,占比77.8%。在民营医疗机构,口腔种植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各省医保局官网将长期公布种植体集采中选价,方便患者对比民营医疗机构加价幅度。根据四川省医保局,近期还将对种植牙过程中配套使用的牙冠耗材开展竞价挂网,预计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种植牙费用综合治理结果落地实施。   本周2022年业绩预告概览:化学制药板块发布最多,预计实现较高利润增长   本周发布的业绩预告中,以化学制药板块为主,且预计实现较高利润增长,除此之外,受益于疫情带来的诊疗、检测需求,中药板块的贵州三力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的市场需求、医疗器械板块的亚辉龙的检测试剂盒需求大量增加,促进其业绩快速增长。   当前位置,继续重点推荐创新药产业链及消费医疗投资机会   (1)创新药产业链:中国拥有成熟基础化工体系及医药制造全产业链的布局,具有更低的上游原材料成本、更稳定、可持续供应的能力。从2022年前三季度年业绩来看,整体业绩依然强劲,多数公司业绩超预期,创新药产业链依然保持高景气。随着国内疫情复苏,国内医药制造在全球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业绩兑现度高,加之当前估值处于较低位置,我们预计,创新药产业链有望重新引领医药板块行情。(2)消费医疗:包括医疗服务(刚需型严肃医疗及消费型服务均值得关注)、中药(品牌OTC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小,且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推广成效明显)、零售药店(出行恢复,客流量边际继续改善)、医美等细分板块。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稳健组合:泰格医药、康龙化成、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盈康生命、伟思医疗、华东医药。弹性组合:泓博医药、皓元医药、药石科技、美迪西、毕得医药、戴维医疗、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博腾股份、康拓医疗、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江苏吴中、义翘神州。受益标的:九洲药业、凯莱英、纳微科技、百普赛斯、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石药集团、三叶草生物、丽珠集团、君实生物、以岭药业、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汤臣倍健。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行业黑天鹅事件。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1-1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出台,医保谈判落地,国产创新药有望快速放量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出台,医保谈判落地,国产创新药有望快速放量

      化学制药
        一周观点: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出台,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1月6日,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重点修订内容体现在:对疾病名称进行了调整、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进一步完善了治疗方法、调整“出院标准”、调整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周观点:医保谈判落地,国产创新药有望快速放量   本轮医保谈判从2023年1月5日开始,1月8日结束。本轮医保谈判共343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参与谈判,其中目录外品种198个,目录内品种145个。我们预计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麻醉、新冠等众多领域,创新药都有望进入快速放量阶段。2017年以来,国产创新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创新药可及性大幅度提高。我们预计本轮医保谈判后,国产创新药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医保谈判从2017年开始,逐步趋于常态化,谈判规则持续完善,平均降幅逐步趋于稳定。随着国内创新药持续快速发展,优质供给持续增加。拥有独家重点品种的药企有望持续受益。   一周观点:中药全产业链监管加强,加大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3年1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产地加工及采购、加大GAP推进、地方药材标准与国家药品标准协调统一。   (2)中药饮片对其审批管理、炮制规范、生产和质量追溯、生产经营模式皆进行完善优化;中药配方颗粒强化其生产过程管理,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备案的生产工艺生产,我们认为该要求有望加速国标品种在各省的备案及生产进度。   (3)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进一步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上市,加大对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监测。(4)优化中药品种的全流程管理,包括研发端、上市管理、标准管理、安全监管、全球化合作等方面。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长线组合: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盈康生命、伟思医疗、华东医药。弹性组合:海尔生物、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皓元医药、药石科技、美迪西、江苏吴中。   受益标的:君实生物、以岭药业、康希诺、丽珠集团、石药集团、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迈瑞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行业黑天鹅事件。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1-09
    • 新材料行业周报:目前我国EAA树脂全部依赖进口,卫星化学有望推进国产替代

      新材料行业周报:目前我国EAA树脂全部依赖进口,卫星化学有望推进国产替代

      化学原料
        本周(1月2日-1月6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4.13%,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涨4.1%,OLED材料涨4.16%,液晶显示涨4.9%,尾气治理涨4.38%,添加剂涨1.2%,碳纤维涨1.59%,膜材料涨7.73%。涨幅前五为海优新材、泛亚微透、联泓新科、回天新材、福斯特;跌幅前五为维信诺、菲利华、昊华科技、博迁新材、碳元科技。   新材料周观察:目前我国EAA树脂依赖进口,卫星化学有望推进国产替代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热粘合性能、物理性能优异,在中高端复合软包装材料、粘合剂、粉末涂层、热熔胶、密封材料、电动汽车电池电极和隔膜等领域应用广泛。据论文《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开发技术和市场调研》,目前复合软包装涂覆用EAA市场均价在2.0-2.5万元/吨,国内复合软包装材料对EAA树脂的需求量超1.5万吨/年。随着国内关于EAA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下游各应用领域对EAA的认可度不断提升,EAA应用前景广阔。据共研网数据,2021年中国EAA树脂的整体需求量达2.76万吨,同比增长10.84%,预计2022年达到3.07万吨;2021年中国EAA树脂整体市场规模达5.96亿元,同比增长15.06%,预计2022年达到7.00亿元。目前全球EAA供应市场被海外厂商垄断,国内没有生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的企业,EAA树脂全部依赖进口。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全球EAA产能约为30万吨/年:其中美国杜邦产能约为7.2万吨/年,全球市占率高达24%;英国英力士产能约5.7万吨/年,全球市占率达19%;日本Mitsui产能约5.6万吨/年,全球市占率达19%。卫星化学拟投资建设国内首套EAA生产装置:2022年8月9日,卫星化学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嘉兴山特莱投资有限公司,拟与爱思开综合化学投资(中国)有限公司(SKGI)对中韩科锐(公司孙公司)进行增资,以共同建设运营EAA装置项目,规划的EAA生产规模为4万吨/年,拟投资总额约为16.4亿元,有望推进国产替代。受益标的:卫星化学。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振华新材】业绩预增: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2-13.0亿元,同比增加195.70%-215.09%。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1-09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多线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多线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多线业务带来充足成长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1 月 3 日,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员工出资金额上限为 25,000万元,参与对象为公司董监高以及管理人员、业务和技术骨干等合计不超过 600人。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09、 8.02、10.33 亿元, EPS 分别为 2.65、 3.49、 4.50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0.4、 15.5、12.0 倍。我们认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将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向打造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工平台型公司的目标稳步迈进,维持“买入”评级。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落地,绑定人才加速发展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不超过 24个月,资金规模上限 25,000 万元,以2022年 12 月 30 日收盘价 54.57 元为假设价格,本次拟购买总股数为 458.13 万股,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 2%。参与对象合计不超过 600 人,其中:参加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和高管共计 10 人,认购总份额预计不超过 3,600 份,占总份额的比例预计为 14.4%;其他员工认购总份额预计不超过 21,400 份,占总份额的比例预计为85.6%。此前,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共计506.68万股至 2022 年 5 月 27 日全部出售完毕。我们认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接力员工激励,有助于提升公司高管以及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利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抗老化助剂及润滑油添加剂项目稳步推进,公司成长动力充足   截至 2022 年 10 月末, 抗老化助剂方面, 公司珠海项目已有 5 条生产线投料并达产,剩余第 6 条生产线预计 2022 年底达产;赤峰基地一期 6000 吨产能已完全释放,二期项目已经启动环评认证工作;衡水凯亚 3200 吨光稳定剂项目已经顺利达产;汉沽基地水分散剂项目已经投产。 添加剂方面, 锦州康泰二期项目预计2023 年投产,届时单剂产能将达到 10.3 万吨/年,公司同时计划进行一期与二期产能的改扩建工作以及三期项目的规划和评估。 生命科学方面, RNA 单体核酸项目已于 9 月底中交。我们看好公司夯实抗老化剂主业,积极扩展润滑油添加剂和生命科学业务,多线业务布局打开未来广阔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 风险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