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60)

    • 需求收缩影响增长速度,多方式应对行业变化

      需求收缩影响增长速度,多方式应对行业变化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事项:   (1)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7.25亿元(+8.18%),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37.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6亿元(-33.81%)。基本符合预期。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3.1元(含税)。   (2)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3.77亿元(-1.56%),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14.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1亿元(-0.60%)。   平安观点:   行业面临需求收缩,工艺优化+业务调整缓解负面因素   国内外医药创新产业遇冷致使相关产业需求收缩,竞争增加也导致2023年产业链各环节普遍出现降价获客情况。药石在大环境下增长速度与盈利能力同样受到冲击,全年研究阶段产品和服务实现营收3.45亿元(+12.13%),对应毛利率为70.44%(-0.98pct),开发及商业化阶段产品和服务实现营收13.80亿元(+7.24%),对应毛利率为35.53%(-3.73pct)。叠加折旧增加、可转债利息等因素,利润端有所下滑。公司通过多项应对措施缓解整体环境的不利因素:(1)工艺优化帮助公司业务(尤其是后端业务)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运营水平,整体毛利率水平在2023年中有所下降后已基本企稳,且毛利率下降幅度好于业内价格竞争表现;(2)公司对业务板块进行了梳理调整,原内部新药研发的团队部分调整为化学CRO服务业务,在继续发挥团队核心的化学能力的同时缩短盈利周期,预期该新业务很快能实现盈亏平衡。   持续保持业务开拓,客户、项目数量保持增加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获客能力,并已取得一定成效。2023年公司活跃客户达到744家(+8.77%),订单规模500万以上的客户达到75家(+25%)。对应的,公司项目漏斗数量也有所增加,其中早期项目数达到2200+个(上年1750+个),临床3期及商业化项目数62个(上年60个   24Q1保持稳健,全年有望重回增长   公司24Q1前后端业务基本保持稳健,其中药物研究业务实现收入0.85亿元(+5.45%),药物开发及商业化业务实现收入2.92亿元(-3.45%),整体毛利率为42.69%(-2.54pct)。展望全年,公司受单一抗肿瘤商业化项目订单延迟的影响变小,整体实验室、车间利用率趋稳且有望实现边际改善,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国内外医药投融资情况改善进度,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预测为归母净利润2.35、3.02、3.93亿元(原预测2024-2025归母净利润2.56、3.77亿元)。公司已建成相对成熟的前、后端业务体系,预期随着医药投融资环境逐步改善,公司业绩能够较快得到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业务可预测性相对较弱,若实际业务发生节奏与公司预测差异较大,可能产生产能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2)若业务拓展的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发展;3)若客户因价格因素等情况不再续订产品可能影响公司业绩;4)若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能随公司发展阶段及时切换,则可能影响公司发展。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6
    • 23年业绩短期承压,肝素上行周期即将开启

      23年业绩短期承压,肝素上行周期即将开启

      个股研报
        千红制药(002550)   事项:   2024年4月26号,千红制药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收入18.14亿元(-21.2%),归母净利润1.82亿(-4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3亿(-44.4%),受肝素原料药下游去库影响,业绩短期承压。   2024Q1,公司实现收入4.61亿元(-24.2%),归母净利润1.04亿(+2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2亿(+19.1%),受去年同期原料药价格高基数影响,收入端有所下滑,但伴随毛利率水平的显著提升,利润端快速回归增长轨道,业绩超预期。   2023年分红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平安观点:   受肝素原料药下游去库影响,公司23年业绩短期承压。公司23年实现收入18.14亿元(-2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3亿(-44.4%),主要受肝素原料药行业面临下游企业去库存、需求大幅下滑影响,肝素原料药出口价格和数量均大幅下降,肝素行业整体受到较大的冲击,公司肝素原料药出口亦受此影响导致业绩下降,原料药板块营收6.92亿(-38.0%),同比大幅减少,毛利率13.37%(-0.82pp),维持低位。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21.71%(+3.40pp),管理费用率7.26%(+1.89pp),主要受原料药板块营收占比大幅降低影响,制剂相关销售和管理费用权重提升。研发费用率5.35%(+1.52pp),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肝素上行周期即将开启,24Q1利润端已重回增长轨道。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24年3月,肝素出口价格已跌落至3833美元/kg,与历史较低位的2016年平均价格水平(3589美元/kg)基本相当,但当月肝素供应量为17.08吨,远超历史平均月供应量的9.43吨,上下游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新一轮肝素价格上行周期有望于24年下半年开启。从公司业绩情况看,24Q1公司毛利率53.14%(+13.89pp),同比大幅提升,受肝素原料药成本端改善的影响显著。同时,公司与我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   原股份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整合上游行业资源,助力打造肝素全产业链优势。在制剂端,公司依诺肝素中标第八批国家集采,光脚品种有望带来业绩增量。此外,公司就达喜复方消化酶胶囊与拜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相关产品切入拜耳OTC销售平台,积极开拓院外市场,有望实现药店渠道的有力增长。   布局创新药,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根据公司公告,血液瘤治疗CDK9抑制剂QHRD107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靶向抗癌新药,正在国内开展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高选择性CDK9抑制剂获批上市,公司该产品全球进度领先,且采用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较好,有望于24年底读出II期临床结果。此外,公司还有针对脑胶质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长激素缺少的儿童生长缓慢等多个适应症的创新药在研管线稳步推进,积极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受原料药量价下降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期至18.24/20.69/24.49亿元(原本2024/2025年分别为24.18/28.33亿元),叠加原料药毛利率持续改善,制剂产品有望快速放量利好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预期至2.85/3.76/4.66亿元(原本2024/2025年分别为3.26/4.22亿元)。伴随公司创新管线的推进,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肝素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所属的肝素行业具有周期属性,肝素粗品价格、原料药价格,以及需求量,会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2)药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较高,存在研发失败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6
    • 高速机带动试剂持续放量,24Q1利润保持高增

      高速机带动试剂持续放量,24Q1利润保持高增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事项:   公司发布2024第一季度业绩,实现营收10.21亿元(yoy+16.6%)。实现归母净利润4.26亿元(yoy+20.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9亿元(yoy+25.5%)。好于市场预期。   平安观点:   2024Q1利润保持高速增长。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0.21亿元(yoy+16.6%),其中国内市场主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2%;海外市场主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5.0%。分产品类型看,公司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6.42%,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86%。在高毛利试剂持续放量的带动下,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5.2pct至73.8%。2024Q1公司三费费用率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上涨1.3pct、0.5pct、0.4pct至15.6%、2.9%和9.9%。   国内反腐影响仍在持续,DRG推行未对公司设备年单产产生影响。医疗反腐在国内部分地区仍在进行,使2024Q1国内新增装机同比小幅下滑。DRG的持续推行,使部分地区肿标和术八等检测项目存在大套餐改小套餐的现象,但检测量也有一定上升,公司高速机的平均年单产暂未受到明显影响。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近年装机数保持强劲、国内外装机结构持续优化,将带动试剂放量、毛利率逐步优化,维持2024-2026年EPS预测为2.62、3.26、3.9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仪器、设备国内外销售不及预期。国内医疗反腐对化学发光仪器装机产生影响、海外本地化建设进度落后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不及预期;2)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多个重要仪器和试剂仍处于研发阶段,若失败将影响公司业绩增速;3)集采及监管政策风险。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存在扩大范围、进一步降价的可能,若执行将削减公司国内试剂毛利率。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26
    •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门诊量快速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门诊量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03.67亿元(+26.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9亿元(+33.07%);扣非净利润35.14亿元(+20.39%)。   四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43.20亿元(+4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亿元(+6.25%);扣非净利润4.09亿元(-1.57%)。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实现收入51.96亿元(+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亿元(+15.16%);扣非净利润8.43亿元(+12.04%)。   公司分配预案为:以92.99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平安观点:   公司门诊量与手术量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门诊量突破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34.26%;手术量突破110万例,同比增长为35.95%。公司门诊量及手术量的增长,是公司业绩高增速的主要动力。分病种来看,公司白内障业务实现收入33.27亿元,同比增长55.24%。公司白内障板块实现了高速增长,主要原因为2022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的低基数,叠加23年的需求回补。公司屈光业务实现收入74.31亿元,同比增长17.27%。屈光业务增速的放缓,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关。公司视光板块实现收入49.60亿元,同比增长31.25%。公司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医院近视防控手段和产品品类不断完善升级,5P近视防控体系进一步推广,推动了视光业务的快速发展。2024Q1公司收入增速实现3.50%,增速放缓。主要原因为23年Q1基数较高,且进入到24年消费相关业务仍然承压,因此带来一季度增速的下滑。分版块来看,屈光业务收入增速约在4.2%,实现稳定增长。白内障板块由于23年一季度基数较高,叠加南方冰灾影响患者出行,24年一季度同比下滑1.4%。   区域市场布局逐步完善:公司稳步实施“1+8+N”战略布局,继续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的区域性眼科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各省区区域内   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长沙、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眼科中心已运营,武汉、沈阳正在推进建设中,北京、深圳已开始筹备。截至2023年底,公司境内医院256家,门诊部183家。随着医疗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管理效率提升,净利率有所增长: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50.79%,与去年同期的50.46%相比基本持平。净利率为17.95%,与去年同期的16.69%相比增长了1.26个百分点。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凸显。同时,公司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管理费用率从去年的14.24%下降至13.11%。随着公司净利率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   维持“推荐”评级: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近年来快速增长,考虑我国眼科疾病患病人群数量众多,未来行业将维持高速增长。爱尔眼科全国布局,为我国眼科医疗服务机构的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扩张模式可助力其快速、低风险且高质量的发展。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屈光、视光和白内障手术市场广阔,近年来增速较快,助力公司业绩稳定增长。考虑眼科市场的变化,我们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原预测2024-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47.21亿元和60.45亿元),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41.85亿元、53.76亿元和69.23亿元。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以及公司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增速有低于预期的可能,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增长。2)收购、新建医院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收购新建医院时,可能由于一系列原因造成收购不顺利,无法按期完成,或有些医院诊所无法完成收购,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增长。3)流行性传染病爆发的风险:流行性传染病若爆发,或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业绩增长。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6
    • 康龙化成(300759):静待拐点,订单端初显改善迹象

      康龙化成(300759):静待拐点,订单端初显改善迹象

    • 通策医疗(600763):利润端短期承压,集采影响逐渐消化

      通策医疗(600763):利润端短期承压,集采影响逐渐消化

    • 业务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创新扶持政策加持有望迎来反转

      业务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创新扶持政策加持有望迎来反转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16.60亿元(-8.00%),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58.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03亿元(-20.50%)。   平安观点:   Q1常规业务基本持平,毛利率下降幅度有限   公司24Q1实现营收16.60亿元(-8.00%),估计剔除上年同期新冠疫苗相关服务费和过手费后,收入基本同比持平。考虑到(1)22Q4部分订单因疫情积累到23Q1兑现,上年同期基数较高;(2)23H2创新需求偏弱减少了24Q1新开临床项目,我们认为公司24Q1的表现符合预期,全年业绩有望呈现前低后高趋势,逐季实现改善。   Q1公司整体毛利率37.83%(YoY-1.82%),在新签订单相比23年初普遍降价的情况下保持相对平稳,这与我们近期在业内调研的结论是一致的,轻资产的临床CRO在行业寒冬时能更有效地通过提升效率、优化架构等方式降低成本,对冲价格压力。而且公司近几年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海外数统等订单并未在过去一段时间经历过价格竞争。   创新支持政策落地,有望提振国内需求   近期北京、广州等地陆续推出创新药支持政策,地方政府及相应部门从创新药物探索、研发、申报、使用、支付等多角度进行鼓励,政策完成度较高。政策的推进和执行有望能够刺激创新药行业及投融资市场,最终实现行业的整体复苏,重振药企对创新的渴望和对高质量CRO服务的需求。   维持“推荐”评级: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2.71、27.96、35.05亿元的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药研发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公司业绩波动;2)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能符合要求,可能导致返工、丢失订单等情况;3)公司通过并购等形式在全球进行业务扩张,若整合不顺利可能对公司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6
    • 康辰药业(603590):23年成本端改善明显,2024下半年KC1036迎重要节点

      康辰药业(603590):23年成本端改善明显,2024下半年KC1036迎重要节点

    • Q1常规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利润率符合预期

      Q1常规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利润率符合预期

      个股研报
        凯莱英(002821)   事项:   公司24Q1实现营收14.00亿元(-37.76%),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55.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4亿元(-58.88%)。基本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Q1常规业务稳健增长   24Q1整体14亿收入剔除大订单基数影响后+15.21%,在全年收入指引区间(15%-25%)内,且随着未来几个季度项目结算增加,估计整体增速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公司整体毛利率43.52%(YoY-4.88pct,QoQ+5.49pct),可以大体上将其视为后大订单时代比较常规的毛利率水平。24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19%、12.33%和12.10%,因大订单基数及年底集中结算费用等因素,该费用率不具同比、环比可比性,从费用的绝对值金额看,公司的费用控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公司整体净利率为20%,汇率波动及利息收入起到一定正向作用。后续订单逐步回暖后,公司净利率将随产能利用率提高回到理想状态。   小分子业务毛利率回归常态,新兴业务因国内竞争处于较低盈利水平   公司核心的小分子业务收入12.23亿元,剔除大订单后+26.58%,毛利率为47.34%,凭借优异的生产管控把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准;新兴业务收入1.76亿元(-29.30%),毛利率17.30%,国内医药投融资遇冷的环境下,需求不足带来的收入增长放缓和低毛利率预期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公司近期新增多肽规模产能较多,固相合成产能已达10250L。随着多肽产能的落地,公司得以吸引国内外规模化多肽订单需求。当这些设施实现较高利用率时,多肽规模化订单将能够显著提升新兴业务板块毛利率。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保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55、16.72、21.40亿元的盈利预测。2024年公司因上年大订单高基数因素,预期Q1-Q3表观业绩表现均会较差,这种偶发因素导致的业绩下滑并不影响公司本身质地及盈利能力,剔除大订单口径下,预计公司能够实现稳健增长。估值角度上,大订单的一次性收益并未体现在市值中,且预期2025年行业、公司完成调整重回较快增长,估值上具有较高性价比,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销售不及预期,CDMO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出现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6
    • 行业竞争影响毛利率,能力建设持续推进

      行业竞争影响毛利率,能力建设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8.80亿元(+38.4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34.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29.58%)。   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1.50元(含税),同时每10股转增4股。   平安观点:   全年:产业寒冬期实现快速增长,竞争加剧影响利润率   业务上,公司全年前端业务实现收入11.32亿元(+36.88%),其中分子砌块3.07亿元(+25.1%)、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8.25亿元(+41.9%),由于分子砌块国内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板块毛利率为58.24%,比上年同期下降3.65pct;后端业务实现收入7.36亿元(+41.25%),其中仿制药相关收入2.55亿元(+22.1%)、创新药相关收入4.81亿元(+54.1%),同样由于价格竞争以及新产能投放带来的额外成本,板块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9.92pct至25.68%。   分地域看,公司境内收入11.77亿元(+32.43%),毛利率为37.21%(-10.57pct),境外收入6.91亿元(+50.46%),毛利率为59.37%(+0.02pct)。侧面验证了目前国内价格竞争激烈,海外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的行业状态。   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8.41%(+0.30pct),国内竞争叠加海外开拓,销售投入继续增加;管理费用率为11.71%(-0.74pct),研发费用率为11.92%(-2.92pct),新增人员、产能和设施的利用率上升以及股权激励摊销减少等因素共同作用减少了管理、研发费用率。毛利率下滑叠加840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上年同期为4338万),公司全年利润出现较大下降。   23Q4:毛利率进一步下降,年末减值进一步影响利润率单Q4公司实现   收入5.04亿元(+29.92%),当季毛利率为36.51%(-10.28pct)。临近年末行业内业务承接压力加大,砌块、仿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等均出现进一步降价,加上公司的全球仓储物流建设,导致毛利率环比继续下滑。费用率方面,23Q4单季销售费用率为11.21%(YoY+1.98pct,QoQ+3.39pct),管理费用率为8.22%(YoY-5.99pct,QoQ-4.28pct),研发费用率为10.36%(YoY-5.12pct,QoQ-2.47pct)。加上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更多,当季几乎没有形成盈利。   持续搭建能力平台,提升整体竞争力   在整体需求相对有限的时候,公司加大投入增强自身能力建设。前端业务继续增加SKU,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种类分别达到8.0、3.6万种(22年末时为6.3、2.4万种),新开拓的生物类产品中重组蛋白、抗体等试剂达到超1.3万种(22年底5900种)。   后端业务上,公司通过自建、并购新增多个研发中心,并形成马鞍山、菏泽、启东、重庆等生产基地,用于承接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业务的规模化生产。在公司布局领先的ADC领域,第4条产线在年内投入使用,提升了ADC的GMP生产能力,与重庆基地配套打造一体化ADC平台,匹配国内法规需求。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国内外医药创新环境现状,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为归母净利润1.40、2.13、3.15亿元(原预测3.34、4.89亿元)。公司当前处于能力建设期,各类投入规模较大,收入与利润增长不匹配,对短期业绩造成一定压力。预期随着后续行业走出寒冬,公司凭借目前所建立的领先的能力平台能够获取更多高等级需求,进而充分摊薄各项成本,在经营杠杆的帮助下盈利水平快速回到理想水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