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32)

    • 新药周观点:司美格鲁肽心血管获益得到验证,NASH、阿尔兹海默症等其他领域进展值得期待

      新药周观点:司美格鲁肽心血管获益得到验证,NASH、阿尔兹海默症等其他领域进展值得期待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8月7日-2023年8月11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亚盛医药(23.44%)、亘喜生物(12.28%)、众生药业(7.76%)、东曜药业(7.69%)、前沿生物(3.51%)。跌幅前5企业:康诺亚(-13.87%)、和黄医药(-10.82%)、康宁杰瑞(-10.46%)、先声药业(-9.92%)、翰森制药(-9.84%)。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本周诺和诺德公布了其GLP-1多肽司美格鲁肽在肥胖或超重患者中心血管风险降低的数据,研究发现使用司美格鲁肽相对安慰剂可降低患者20%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除糖尿病、减重适应症外,目前GLP-1已经在多个其他疾病领域展开探索,并已在部分领域初步展现积极数据。目前诺和诺德已开展多项司美格鲁肽的3期临床,除糖尿病、减重适应症外,还主要布局了NASH、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外周血管疾病、心衰等疾病,在上述领域的进展值得期待。NASH领域:现有临床数据表明,GLP-1多肽类药物尤其是GLP-1R/GCCR双重激动剂在NASH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减少上治疗效果显著,GLP-1R/GCCR双重激动剂Efinopegdutide、GLP-1R/GCCR双重激动剂Pemvidutide的两项研究显示其相对基线可减少约70+%的肝脏脂肪含量,优于其他靶点产品在这一指标的数据。   阿尔兹海默症领域:在对诺和诺德开展的3项大型RCT试验(LEADER,SUSTAIN6和PIONEER6)数据的事后分析中,研究发现共有47人被确定患有痴呆症,其中32人服用安慰剂,15人服用GLP-1,研究结果显示使用GLP-1后痴呆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了53%。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1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7个新药获批IND,1个新药IND获受理,0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8月7日亚盛医药宣布FDA已同意核心产品Bcl-2选择性抑制剂APG-2575开展全球关键注册性3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既往接受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2)8月8日信达生物宣布,其研发的抗PD-1/IL-2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的部分早期临床前核心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子刊NatureCancer。   (3)8月11日德琪医药与翰森制药共同宣布,双方签订关于在中国大陆地区商业化塞利尼索片的合作协议。德琪医药将从翰森制药获得最高达人民币2亿元的首付款。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8月7日Vistagen宣布其在研PH94B鼻喷剂在治疗社交焦虑症成人患者的临床3期PALISADE-2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这是美国15年来首个社交焦虑障碍在研疗法在3期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   (2)8月11日礼来启动一项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在肥胖或超重伴体重相关合并症的受试者中评价orforglipron与安慰剂相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8月10日诺华公布REMIX-1和REMIX-2临床3期试验的积极顶线结果。分析显示,两项3期试验均达到主要终点,证明疾病活动出现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性改善。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8-14
    • 百诚医药(301096):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定制研发生产,综合药物研发及生产的一体化大平台逐步隐现

      百诚医药(301096):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定制研发生产,综合药物研发及生产的一体化大平台逐步隐现

    • 安信消费一周看图:把握GLP-1多肽类药物产业链投资机遇

      安信消费一周看图:把握GLP-1多肽类药物产业链投资机遇

      化学制药
        全球已上市多款GLP-1多肽类药物,受益于降糖与减重市场的扩展,近年来销售规模不断突破。未来GLP-1多肽应用领域有望从糖尿病、肥胖减重扩展到NASH等疾病,相关产业链投资价值较为显著。GLP-1多肽逐渐成为药物减重的最佳选择,中性假设下未来国内减重市场每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8亿元。GLP-1多肽药物上下游需求庞大,根据测算全球范围GLP-1多肽原料药需求可以达到3,851公斤。   行业评级:领先大市-A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研发失败预期。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0页
      2023-08-12
    • 百诚医药(301096):新签订单增长强劲且2023H1业绩高增长,公司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百诚医药(301096):新签订单增长强劲且2023H1业绩高增长,公司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 新药周观点:百济神州ADC专利公开,多个ADC即将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新药周观点:百济神州ADC专利公开,多个ADC即将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2023 年 7 月 31 日-2023 年 8 月 4 日,新药板块涨幅前 5 企业:迈博药业( 7.14%)、和黄医药( 4.70%)、嘉和生物( -1.20%)、康乃德( -1.25%)、天演药业( -1.28%)。跌幅前 5企业:艾力斯( -17.97%)、首药控股( -17.95%)、恒瑞医药( -16.27%)、康方生物( -15.02%)、亘喜生物( -14.50%)。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近日百济神州 ADC 专利( WO2023125530)公开,该专利中百济神州披露了其 ADC 药物设计思路。 根据百济神州 ADC 专利,其 ADC 技术主要针对第一三共技术平台中毒素 Dxd、以及释放单元 GGFG 进行改造优化,技术平台确定性高,有望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性; 目前百济神州已根据上述技术布局了 B7H3、 CEA 等 ADC 产品。 对比来看百济神州 ADC与第一三共 DXd 系列 ADC 药物具有较为相似的结构:   1)接头部分均为 Mc 接头;   2)释放单元均在 GGFG 结构基础上进行优化,其在第一个甘氨酸的羰基α位引入一个亲水性基团以增加分子亲水性;   3) payload 均为依喜替康类似物,区别在于百济神州在 Dxd 酰胺α位引入一个基团(例如亚甲基羟基),或者用一个环状烷烃替换原有的亚甲基(例如四元环)。   目前百济神州已在 ADC 领域布局多个药物,包括两款自研产品 B7H3-ADC、 CEA-ADC,以及从映恩生物引进的 B7H4-ADC 和从 Zymeworks 引进的 HER2 双抗 ADC ZW49;目前 B7H3-ADC、 CEA-ADC、 B7H4-ADC 均在临床前阶段,即将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 1 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 7 个新药获批 IND, 13 个新药 IND 获受理, 3 个新药 NDA 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 TOP3 重点关注:   ( 1) 7 月 31 日恒瑞医药宣布,其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双艾”组合)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 FDA 正式受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    ( 2) 8 月 1 日 CDE 公示,康方生物 PD-1/VEGF 双抗依沃西单抗已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依沃西单抗可阻断 PD-1 与 PD-L1和 PD-L2 的结合,并同时阻断 VEGF 与 VEGF 受体的结合。   ( 3) 8 月 2 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披露了其与新基仲裁的最新进展,该仲裁目前处于仲裁和解阶段。对方同意向公司转让其于2017 年从公司购买的 2327.3 万股百济神州普通股。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 TOP3 重点关注:   ( 1) 8 月 1 日默沙东宣布已向 FDA 提交 sotatercept 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且 FDA 也重新受理了 gefapixant 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上市申请。   ( 2) 8 月 4 日默沙东宣布,美国 FDA 已批准其 Ervebo 疫苗扩展适用范围,用于在 12 个月以上的个体中预防由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感染导致的埃博拉病毒病。该疫苗之前已被批准用于 18 岁以上的个体。   ( 3)8 月 4 日 Lonis 宣布与诺华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合作进行 CVD患者的新型药物发现、开发和商业化。 Ionis 将从诺华获得 6000 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后续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等款项。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8-06
    • 新药周观点:IL-4R单抗度普利尤单抗高速放量,国内康诺亚进度领先

      新药周观点:IL-4R单抗度普利尤单抗高速放量,国内康诺亚进度领先

      医药商业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7月24日-2023年7月28日,涨幅前5企业:加科思(18.39%)、迪哲医药(16.22%)、和黄医药(15.84%)康方生物(15.46%)、贝达药业(14.81%)。跌幅前5企业:东耀药业(-10.88%)、歌礼制药(-7.87%)、康乃德(-7.62%)、天境生物(-6.25%)、迈博药业(-5.41%)。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近日赛诺菲公布了2023年二季度财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收201.87亿欧元,同比增长2%;其中重磅品种IL-4R单抗度普利尤单抗销售额达48.78亿欧元,同比增长36.7%,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自2017年上市以来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增长迅速,至2022年达到82.93亿欧元;在国内自2020年上市以来,度普利尤单抗样本医院销售额也基本呈现逐季度增长态势,至2023年Q1销售额达1.0亿元。   除外进口产品度普利尤单抗外,国内目前尚有多个IL-4R单抗在研包括康诺亚、康乃德、康方生物、三生国健、恒瑞医药等,其中以康诺亚CM310的进度最快,目前其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过敏性鼻炎、中重度哮喘等4个大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3期阶段,领先国内其他布局这一领域的公司,公司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向CDE递交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0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42个新药获批IND,18个新药IND获受理,2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7月27日,CDE公示贝达药业申报的1类新药EYP-1901玻璃体内植入剂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pmCNV。EYP-1901是将贝达药业与EyePoint公司合作的玻璃体内植入剂。   (2)7月27日,NMPA官网公示仁会生物递交的贝那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贝那鲁肽是一款全人源GLP-1受体激动剂,此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3)7月27日,恒瑞医药宣布“双艾”组合国际多中心关键3期CARES-310研究发表于《柳叶刀》。该研究比较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与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相比作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7月26日,默沙东/Moderna宣布启动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Keytruda联合辅助治疗可手术的IIB-IV期高危黑色素瘤,全球患者招募已经开始,第一例患者正在澳大利亚入组。   (2)7月28日,默沙东宣布在研21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V116在两项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如果获批,V116将是首个专门为成人设计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3)7月28日,礼来公布其GIP和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tirzepatide在两项3期试验SURMOUNT-3和SURMOUNT-4中的积极结果。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并接续治疗后,平均体重下降达26.6%。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7-31
    • 创业慧康(300451):打造电子病历新引擎,拥抱AI+医疗新机遇

      创业慧康(300451):打造电子病历新引擎,拥抱AI+医疗新机遇

    • 智慧民生领军者,医保数据要素大有可为

      智慧民生领军者,医保数据要素大有可为

    • 生物医药Ⅱ行业专题:GLP-1多肽应用领域逐渐扩展,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

      生物医药Ⅱ行业专题:GLP-1多肽应用领域逐渐扩展,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

      生物制品
        GLP-1多肽应用领域逐渐扩展,未来有望从糖尿病、肥胖减重扩展到NASH等疾病,相关产业链投资价值较为显著。目前全球已上市多款GLP-1多肽类药物,受益于降糖与减重市场的扩展,近年来GLP-1多肽类药物全球销售规模不断突破。全球市场方面,2022年全球GLP-1多肽类药物整体销售规模已达225亿美元规模以上,其中糖尿病领域销售额达201亿美元,占比约89.4%;减重领域销售额达24亿美元,占比约10.6%;国内市场方面,近年来GLP-1多肽类药物销售规模也迅速扩张,预计2022年整体销售额达60亿元。GLP-1多肽应用领域扩展方面,目前GLP-1已在NASH治疗中表现出相对优异的临床数据,未来有望应用于NASH的治疗中。综合考虑GLP-1多肽的多领域应用潜力以及其庞大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相关产业链投资价值较为显著。   减重:目前GLP-1多肽成为药物减重的最佳选择,中性假设下未来国内减重市场每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8亿元。目前FDA已批准6款药物用于肥胖减重,其中国内已获批奥利司他和利拉鲁肽。在研GLP-1多肽药物竞争格局方面,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减重药物在研,进展最快的主要有已获批的华东医药利拉鲁肽仿制,以及在NDA阶段的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此外,信达生物的IBI362、礼来的Tirzepatide等的减重适应症均已在3期临床阶段。临床数据方面,GLP-1多肽类药物减重效果显著,目前多靶点多肽GLP-1产品已表现出相对单靶点产品的疗效优势,小分子GLP-1也已显示出显著的减重应用潜力。市场规模方面,在渗透率为3%的中性假设下,我们认为未来国内GLP-1减重市场每年规模有望达到408亿元。   糖尿病:GLP-1多肽逐渐向一线疗法迈进,中性假设下未来国内GLP-1多肽类降糖药每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4亿元。临床应用方面,由于GLP-1多肽类药物在降糖的同时具备减重的效果,同时患者有潜在心血管获益,目前GLP-1多肽类药物在实际使用中逐渐向一线疗法迈进。竞争格局方面,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繁多,全球市场上近年来GLP-1多肽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方面,国内糖尿病市场中GLP-1多肽类药物市场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渗透率为6%的中性假设下,未来GLP-1多肽类降糖药市场每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4亿元。   NASH:GLP-1多肽已在NASH治疗方面显现显著潜力,中性假设下未来国内GLP-1多肽NASH治疗潜在市场每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亿元。目前全球有多种NASH药物在研,靶向近20种靶点,其中较热门的靶点有PPAR、THR-β、GLP-1、FXR、FGF21等,其中GLP-1多肽类产品中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阿斯利康的Cotadutide已进入3期临床开发阶段。临床数据方面,目前针对NASH尚无已获批的治疗药物,但GLP-1多肽类药物已在NASH治疗中显现出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未来有潜力应用于NASH治疗领域。市场规模方面,我们认为国内NASH治疗药物市场庞大,在渗透率为6%的中性假设下,GLP-1多肽类药物NASH治疗每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亿元。   上下游需求庞大,GLP-1多肽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考虑到GLP-1多肽药物在糖尿病领域份额的提升,在减重领域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未来可能潜在的NASH领域应用场景,未来GLP-1多肽产业链下游庞大市场对于上游原料药需求较大。我们以目前临床使用剂量最小的GLP-1多肽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剂用量为基准,测算全球范围GLP-1多肽药物原料药最低程度的需求,在GLP-1药物在减重、糖尿病、NASH患者治疗中渗透率为3%、6%、6%的中性假设下,测算得到GLP-1药物原料药在减重、糖尿病、NASH领域的最低需求分别为1944KG、1157KG、750KG。   建议关注:产业链下游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通化东宝、石药集团、甘李药业等;产业链上游建议关注诺泰生物、圣诺生物、昊帆生物、九洲药业、翰宇药业、奥锐特、普利制药、蓝晓科技等。   风险提示:GLP-1多肽类药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医保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7-26
    • 医药行业:非医药公募基金持仓已处于历史低位,板块磨底,静待行业复苏

      医药行业:非医药公募基金持仓已处于历史低位,板块磨底,静待行业复苏

      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略有提升:   2023Q2,全市场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 11.40%( 环比上升0.18PP), 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同期持仓超配 3.97pp。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的持仓比例为 5.17%,环比下降 0.72PP,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创新药、仿制药及医疗器械相关个股持仓提升靠前:   1. 从持股基金数量来看, 2023Q2 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恒瑞医药(606)、迈瑞医疗(487)、药明康德(218)。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 2023Q2 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恒瑞医药(+226)、科伦药业(+78)、鱼跃医疗(+45),前十名多为创新药、仿制药或医疗器械相关个股; 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为:药明康德(-176)、爱尔眼科(-105)、泰格医药(-80), 第一、三名均为 CXO 行业个股。   2. 从基金持股市值来看, 2023Q2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399.78 亿元)、恒瑞医药(368.88 亿元)、药明康德(284.40 亿元)。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 2023Q2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恒瑞医药(+157.21 亿元)、华润三九(+29.70 亿元)、美年健康(+20.26 亿元); 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为:药明康德(-102.00 亿元)、爱尔眼科(-92.65 亿元)、泰格医药(-72.31 亿元),第一、三名均为 CXO 行业个股。   医药板块 PE 估值逐步回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截至 2023 年 7 月 23 日,医药行业过去一年涨跌幅为 0.23%,位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第 17 位,市场表现较此前有所下降。 过去十年中,申万医药生物板块 PE 估值的中位数为 37.03 倍,最高值为 73 倍(发生在 2015 年 6 月),最低值为 21 倍(发生在 2022 年 9 月)。 2022 年10 月至今,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疫后居民诊疗需求的提升,医药板块估值在达到近十年最低点后逐步回升, 截至 2023 年 7 月 23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整体的市盈率为 25.93 倍, 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变动; 产品研发及审批进程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对海外市场及供应链的影响超出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7-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