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概览》进行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巨大
2019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别,并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保持高速增长,到2023年将达到2503亿元人民币。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二孩政策实施、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医疗机构信息化投入的不断增加。
智慧医疗发展趋势:数据化、标准化和人工智能化
中国智慧医疗正朝着数据化、标准化和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而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则将在辅助诊断、医疗机器人、模拟医学系统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主要内容
本报告根据《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概览》目录结构,对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综述
定义及分类
报告首先对智慧医疗进行了定义,将其界定为基于现有医疗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卫生信息资源,形成信息高度集成的医疗卫生网络系统。并从智慧医院系统和区域卫生系统两个方面对智慧医疗进行了分类,详细阐述了各自的功能模块和应用场景。
发展历程
报告梳理了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期(2003-2007年)、发展期(2008-2013年)和成熟期(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事件进行了总结。
产业链分析
报告对智慧医疗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分为上游(电子设备供应商)、中游(智慧医疗提供商)和下游(居民个人及医疗服务机构)三个环节,并分别分析了各环节的特点、竞争格局以及成本构成。上游主要为电子设备供应商,成本占比最高的是数据库系统;中游竞争激烈,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下游市场广阔,涵盖各类医疗机构和个人用户。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
报告预测了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未来五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50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8.9%。报告还分析了市场规模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政策支持、医疗机构信息化投入增加等。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驱动因素
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报告指出,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为智慧医疗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和SaaS模式的推广,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也成为智慧医疗的潜在市场。
5G落地推动智慧医疗发展
5G技术的成熟应用将为智慧医疗提供高速、低延时、高可靠性的网络保障,推动远程医疗、医学影像传输等应用的发展。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风险分析
报告分析了中国智慧医疗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周期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政策变化)、季节性风险(医疗机构采购季节性变化)以及信息标准化难以实施的风险(信息孤岛、数据互联互通不足)。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相关政策
报告列举了中国政府出台的与智慧医疗相关的政策,例如《中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等,这些政策为智慧医疗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数据化、标准化发展
报告指出,医疗数据的快速增长对数据化和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技术将为医疗数据存储和管理提供解决方案,而数据标准化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工智能化发展
报告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AI医学辅助诊断、AI医疗机器人、AI模拟医学系统、AI多学科会诊和AI医学影像等,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将显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竞争格局
报告分析了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的竞争格局,指出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并介绍了金仕达卫宁、东华软件、创业慧康等几家领先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竞争优势。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报告对金仕达卫宁、东华软件和创业慧康三家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企业概况、主营业务、投资亮点和案例分析,展现了中国智慧医疗行业领先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战略。
总结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2019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概览》的数据和分析,对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报告指出,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巨大,增长潜力巨大,发展趋势是数据化、标准化和人工智能化。同时,报告也分析了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对几家领先企业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强调了人口老龄化、政策支持、5G技术发展以及医疗机构信息化投入增加等因素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未来,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