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42)

    •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ADC出海的风吹到了百利天恒 BMS启动肿瘤药霸主保卫战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ADC出海的风吹到了百利天恒 BMS启动肿瘤药霸主保卫战

      化学制药
        事件: 2023 年 12 月 11 日,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Inc.与百时美施贵宝(纽交所代码: BMY)就 BL-B01D1(EGFR× HER3 双抗 ADC)项目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 BL-B01D1 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 SystImmune 将通过其关联公司独家负责 BL-B01D1 在中国大陆的开发、商业化以及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并负责生产部分供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使用的药品。 BMS 将独家负责 BL-B01D1 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协议生效后, BMS 将向 SystImmune支付 8 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 5 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 SystImmune 将获得最高可达 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 84 亿美。   合作协议最终生效尚需获得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必要批准。   BL-B01D1 具备 FIC 潜质   BL-B01D1 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 EGFR/HER3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BL-B01D1 是一种基于双特异性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 ADC,可同时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3(EGFR× HER3)。目前正在开展全球多中心 I 期临床研究(BL-B01D1-LUNG101),以评估其在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BL-B01D1 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已在 2023 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欧洲医学肿瘤学会年会(ESMO)以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上被公布。这些数据显示, BL-B01D1 在经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活性。   此次的首付款金额创造中国药企单药出海的新高   此次交易无论首付款还是交易总额对中国药企都是一个新的高度,可与第一三共的出海相媲美。 百利天恒 ADC 单药获得 8 亿美元的首付款, 近期有望获得高达 5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潜在的总交易额高达 84 亿美元。   此次的交易, 不仅刷新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首付款记录,而且交易总额已经超越第一三共的明星药物DS-8201及其他几个ADC产品。 一方面是百利天恒 BD 团队表现得极其优秀, 另一方面, 随着药企争先入局此赛道, ADC 管线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BMS 作为肿瘤药销售的霸主,目前面临着比较激烈的竞争。 从欧洲肿瘤学大会的临床数据分析, MSD 已经在推 K 药和 ADC 药物的联合用药,数据表现得很亮眼。而 BMS 依旧在推 O 药和化疗药的联合用药,临床布局在竞争中已处于劣势。 因此 BMS 现在开始不惜代价购买一些潜力的 ADC 药物来补充自己的管线。   BMS 除了此款 ADC 外,还从卫引入一款 ADC。我们认为, 两个ADC 药物还不够, 未来 BMS 必然会买入更多的 ADC 药物和 O 药联合用药,维护其肿瘤药霸主的地位。   投资建议: ADC 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 推荐目前重视布局ADC 研发平台的创新药公司: 百利天恒, 迈威生物, 荣昌生物,恒瑞医药,科伦博泰,乐普生物, 石药集团。   风险提示: 临床研发失败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技术颠覆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13
    • 医药行业周报:IVD集采限价好于预期,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

      医药行业周报:IVD集采限价好于预期,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针对25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进行解读。   2023年12月8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3号)》。   1、从意向采购量窥国产替代加速:首年意向采购总量为6.39亿人份,其中HPV-DNA、HCG、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酶联免疫法)、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分别为1,255万人份、2,073万人份、6,349万人份、17,350万人份、35,381万人份、1,512万人份。   (1)HPV-DNA检测:凯普生物的检测产品具备获批时间早、型别覆盖范围广、精准分型等优势,报量稳居首位。   (2)性激素六项:从医疗机构报量来看,罗贝西雅四大家占比达69%,迈瑞挤进第四,新产业、安图、迈克亦跻身A组,为性激素检测的国产替代进口征程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相对性激素外资集中度较高,传染病仅雅培的测试报量占比在10%以上;安图生物以22%的占比居首,迈瑞医疗以16%的占比次之;此外,迈克生物、科美博阳、万泰凯瑞、新产业均进入A组,传染病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2、最高有效申报价较为温和:参考2021年安徽省医保局开展全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的价格情况,我们认为此次最高有效申报价好于预期,在缩检验试剂购销环节灰色空间、为医疗机构节约采购资金的同时,也为企业留有合理利润空间,以确保企业拥有持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3、国产龙头基于成本优势有望加速替代进口:安图生物、迈瑞医疗、新产业、迈克生物。   IVD集采限价好于预期,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P2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下跌,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十六。本周(12月4日-12月8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56%,跑输沪深300指数0.16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79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十六。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行情均下跌。其中,医疗服务和中药饮片子板块的跌幅较大,分别下跌6.49%和4.53%。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出海”和“创新”两条支线   (1)集采政策趋于温和,叠加自身经营不断强化、新品迭代推陈出新,试剂耗材企业国产替代进口的征程加速,相关标的包括: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   (2)医疗设备在国内政策扶持下,取得了国产化率的显著突破,并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作为第二生命曲线,出海的医疗设备标的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   (3)生物类似药临床研究成功概率高,出海逻辑于近期得到验证,关注布局美国市场的标的:百奥泰等。   (4)ADC开启广谱抗肿瘤模式,有望引领精准化疗新时代:创新药公司包括荣昌生物、恒瑞医药等,相关的CDMO公司包括博腾股份、凯莱英。   (5)部分制药/科研上游标的,正相继进入基期新冠影响出清的阶段,短期表观增速改善,长期项目推进、新市场拓展逻辑不变:奥浦迈、键凯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12-11
    • 医药:艾伯维87亿美元收购Cerevel,扩充神经科学领域布局

      医药:艾伯维87亿美元收购Cerevel,扩充神经科学领域布局

      医药商业
        事件:12月7日,艾伯维宣布已与CerevelTherapeutics达成最终协议,将以每股45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CerevelTherapeutics,总股权价值约为87亿美元,预计将在2024年年中完成此项收购。   点评:   Cerevel成立于2018年,由辉瑞和贝恩资本联合创办,2020年7月底,Cerevel与SPAC公司AryaSciences合并上市。Cerevel的管线由多项临床阶段和临床前候选药物组成,适应症聚焦于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PD)和情绪障碍等疾病,目前5个品种进入临床阶段。此次收购将加强艾伯维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布局。   Emraclidine为潜在BIC下一代抗精神病药物。Emraclidine是一款毒蕈碱M4选择性正变构调节剂(PAM),正在开发用于精神分裂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研究,并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治疗精神分裂症的I期临床数据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Emraclidine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中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改善,总体耐受性良好。动态血压监测试验结果显示,Emraclidine长期给药不会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压升高。目前正在开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Ⅱ期临床研究,数据预计将于2024年读出。目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临床研究处于Ⅰ期阶段。   国内在研类似靶点药物为靶向M4受体的KarXT。KarXT是一种M1/M4首选毒蕈碱激动剂,由KarunaTherapeutics研发,再鼎医药拥有其在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目前KarXT已在海外精神分裂症适应症的递交上市申请,并且正在开展阿尔兹海默症的Ⅲ临床研究。国内正在开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Ⅲ期临床研究。   Tavapadon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症的首创D1/D5选择性部分激动剂。Tavapadon是一款选择性靶向多巴胺D1/D5受体亚型的部分激动剂。目前正在开展帕金森症(TEMPO-1、-2和-3)的单一疗法(早期帕金森症)和辅助(晚期帕金森症)的3项Ⅲ期试验以及扩展试验(TEMPO-4)。预计TEMPO-3的数据将在2024年上半年公布,TEMPO-1和TEMPO-2的数据将在2024年下半年公布。Tavapadon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症的首创D1/D5选择性部分激动剂,可成为艾伯维现有的晚期帕金森病对症治疗的补充资产。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2-11
    • 制药上游东方巨龙,始终把握景气赛道

      制药上游东方巨龙,始终把握景气赛道

      个股研报
        东富龙(300171)   药物创新驱动上游企业发展,海外蕴含广阔市场。全球制药上游龙头先发完成了制药上游产品的全面覆盖,凭借产品丰富的类别、优异的性能、完善的梯队布局成功出海,赛默飞在2013年~2022年前三季度本部(美国)外收入占比在47~52%,赛多利斯在2014年~2021年本部所在地区(亚欧非)外收入占比在50~60%,两家企业的收入的地区分布比较符合全球用药需求的地区分布,为中国制药上游企业的国际市场战略目标树立标杆。受益于下游需求的相对景气度,国内外生物制品、复杂制剂的生产设备市场增速快于整体制药装备市场。国内制药上游厂商较晚针对生物制品、复杂制剂投入研究,目前国内市场主要由外资占据,国内上游厂商有望在经过较多客户验证后迎来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   东富龙:筑高冻干护城河,生物工程+CGT+耗材有望贡献弹性。   1)公司在国内冻干设备的市场份额在2007-2009年从19.02%稳步提升至22.01%,在2021年已发展至50%以上,是国内多年来最大的冻干机制造商。冻干技术逐渐在小分子注射药物、中草药、兽药、保键品、诊断试剂、美容护肤等领域推广,公司未来有望凭借行业知名度在国内外市场保持高速发展。   2)公司凭定制化便捷、交付及时斩获了大量新冠疫苗相关订单,快速向行业证明其在生物药上中游工艺领域的实力。生物制品生产需用到的生物反应器和层析系统在ISPE指南中被认定为直接影响系统,需在正式使用前进行调试和验证,其顺利通过需建立在前期用户需求沟通、中期厂商按需制造的基础之上,在常规年份需花费较长时间积累案例,新冠疫苗项目可加速公司在整个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   3)公司早在2015年即布局CGT领域,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在手订单涉及细胞制备全站1.27亿元、细胞扩增系统0.31亿元、蜂巢培养箱0.13亿元、液氮存储系统0.08亿元,公司该业务板块得到了全面均衡发展。公司在近期快速和多个专业下游公司建立合作,客户群已覆盖和元生物、优卡迪、细胞治疗集团等行业佼佼者,业务正在快速拓展   4)公司约在2021年在一次性袋子、试剂、填料、过滤器、硬质包材形成了完善的耗材方案,并在此后继续提高产品矩阵丰富度,头对头测试表明公司的部分培养基和填料产品在关键参数上可对标进口产品。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在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3/10.32/12.06亿元,同比增长4.28/16.92/16.82%,公司在2024年合理市值为172亿元,对应20.8%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面临的市场竞争;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受到国际政治关系变动的影响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2页
      2023-12-11
    • 医药生物:日本放宽药品上市前的Ⅰ期/PK试验政策

      医药生物:日本放宽药品上市前的Ⅰ期/PK试验政策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事件:   近期,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药事法规研究小组讨论了在进行MRCT时在日本进行Ⅰ期试验的必要性,预计放宽药品上市前的Ⅰ期/PK试验中对日本人群安全性数据的强制要求。   点评:   由于日本本土Ⅰ期试验的要求,日本新药上市严重滞后。日本是最早提出种族差异概念和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亚洲国家之一。自1998年ICHE5发布后,日本主要接受附加桥接研究的境外临床试验数据。2007年随着日本发布《国际临床试验基本原则》,国际临床试验数量快速增长,日本从桥接研究逐步转向国际临床试验策略。目前由于日本本土Ⅰ期试验的要求,经常导致跨国企业将日本排除在全球同步开发计划外,因此日本新药上市严重滞后。   中国不断与国际接轨,桥接研究的规范化和MRCT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并且为加快罕见病药物研发,2017年12月,有条件上市征求意见稿提出罕见病药品可使用境外获批数据直接申报。   日本将调整药品相关制度,废除该制度有利于促进新药在日本尽快流通。如果日本放宽本土Ⅰ期临床试验的相关规定,将降低新药在日本开展临床研发经济和时间成本,促使更多企业在日本进行新药开发。因此将有更多企业在日本开展临床试验,或在MRCT中加入日本地区。此外如果新药在日本获批,由于中日两国同为亚洲人种的相似性,也可能加速新药在中国获批。   投资建议:近年来随着国内药企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商业化能力随之加强,面对中国与海外市场的巨大药品价差,同时海外存在巨大市场空间,药品出海已成为国内创新药企业热门选项,我们建议关注海外管线布局丰富且商业化能力强的公司,例如: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等。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12-11
    • 线下药店行业深度报告:边际拐点将现,药店龙头持续受益于集中度提升和处方外流

      线下药店行业深度报告:边际拐点将现,药店龙头持续受益于集中度提升和处方外流

      医药商业
        我们认为药店行业短期经营数据修复较好,明年上半年将迎来明确的业绩拐点,同时药店门诊统筹政策在各地的加速落地有望带来显著业绩增量。中长期来看,门诊处方外流和门店扩张仍是药店增长的两大引擎,我们持续看好行业龙头从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中获益。   药店行业规模仍不断扩容,经过短期的调整过后业绩拐点将现,估值具备较强吸引力。中国药店的市场总体规模在2022年达到了8,725亿元,2018-2022年CAGR达到了10.5%。零售药店数量也在近十年持续提升,目前已突破64万家。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库存去化,门诊回流,消费力下降等不利因素的扰动下,行业表现今年三季度相对疲软,但我们认为药店行业明年将迎来业绩拐点:一方面,去年底囤药的影响已基本消化,药店客流和订单量自7月来逐渐回暖,而今年四季度的流感疫情有望带来新一波购药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门诊统筹在各省的加速推进会有效缓解个账改革带来的门诊回流压力,政策执行条件较好地区的门诊统筹药店将显著受益于客流量的提升。从市盈率来看,目前行业TTM市盈率在22倍左右,仍处在自2019年以来的低位,百分位为4%。   个账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政策利好叠加处方流转中心落地将加速处方外流。零售药店渠道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推动医药分开政策的影响不断提升,而处方流转平台的上线以及门诊统筹政策的落地能够进一步拉动药店内的处方药品销售。门诊统筹:药店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是实现分级诊疗保障的重要一环,可以减少对院内诊疗资源的占据,方便的患者的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的检查和门诊费用支出,且对于顾客在药店内的消费力影响较为有限。短期内,各省门诊统筹推进速度不一,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山西等地的落地条件相对宽松,利好在该省具有相对优势的连锁药房,但随着政策的不断铺开,我们预计明年药店的统筹报销额能显著上升。处方流转平台加速落地:各省处方流转平台已基本建成,距离规模化的运转和使用仍需解决医生配合度和院内外药品目录一致性的问题,但我们看到今年来各地政府显著加强了处方外流的推进力度,明年有望看到更多成果。我们预测:2024-26年药房承接的处方外流规模增量能达到251/388/533亿元,总体规模增量超千亿元。   中国零售药店集中度和连锁化率提升空间较大,头部连锁药房通过持续扩张保持快速增长。各连锁药房通过自建+并购+加盟的方式,门店持续扩张,整体行业的连锁化率也在进一步提升并于2022年达到了57.8%。销售总额排名前10/前100的连锁药房占比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于2022年分别达到了22.3%和36.5%。与此同时,头部连锁集中度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多地也在积极出台政策推动药店连锁化发展,对于药房的并购给予限制上的放宽和更多的便利。我们认为,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以及处方流转的加速实施将继续强化集中度提升,大量不符合规范,系统成熟度较低,品种和进价缺乏优势的中小药房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我们看到,头部连锁药房将保持快速的门店扩张节奏,我们也更看好流动性较为充足的行业龙头。   看好具备专业能力,多元经营,全渠道布局的连锁龙头。我们认为,在专业化服务,多元化经营以及全渠道布局方面能够形成优势的连锁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差异化竞争,并且更快找到新的增长曲线。专业药房能给药店带来更多高价值的客群,在实现更高客单价的同时提升用户粘性。非药品类的拓展能够降低药店对医保资金的依赖,拓宽收入来源,并且改善毛利率。线上渠道尤其是O2O使药店能够缓解来自医药电商的竞争,顺应年轻客群的消费习惯。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业绩弹性较高,精细化管理能力较强,具备多元化经营能力的连锁药店,重点关注大参林、益丰、一心堂、健之佳。大参林具备地区优势,稳健务实的经营风格,以及较强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在坪效、ROE和周转率上都表现相对较好。益丰具有同业中最高的利润率,且在近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公司在慢病管理的投入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其拥有大量的高价值客户群体。一心堂拥有最多的自营门店数,同时积极布局省外扩张,并预计到今年底云南省外地区门店数量占比将开始超越省内门店数量。健之佳不断拓宽产品品类,非药品类销售占比同业最高,同时在线上渠道方面的拓展能力使其拥有大量的公域和私域流量。   风险提示:门诊统筹政策落地速度和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处方流转平台落地和使用情况不及预期,连锁企业门店扩张速度和新店经营情况不及预期,行业内竞争加剧,医保政策变化等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6页
      2023-12-11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伏罗尼布AMD二期临床成功,贝达药业拥有中国权益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伏罗尼布AMD二期临床成功,贝达药业拥有中国权益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 年 12 月 5 日,医药板块跌幅-0.8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05pct,涨跌幅居申万 31 个子行业第 1 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药用包装和设备(+1.18%)、仿制药(+0.57%)、原料药(+0.04%)表现居前,生命科学(-3.78%)、医院及体检(-2.42%)、医药外包(-2.3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 3 位分别为常山药业(+19.98%)、兴齐眼药(+12.69%)、艾力斯-U(+10.44%);跌幅榜前 3 位为诺唯赞(-8.74%)、润达医疗(-5.77%)、博拓生物(-5.66%)。   行业要闻:   Eyepoint Pharmaceuticals 宣布其 EYP-1901(伏罗尼布) 治疗湿性 AMD的二期临床 DAVIO 2 达到所有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受此消息影响,当日公司股价大涨 177%。 EYP-1901 是一种针对 VEGFR、 PEGFR、c-Kit、 Flt-3、 CSF-1R 等多靶点的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的显著疗效。伏罗尼布由贝达药业研发,肾癌适应症已经获批上市。 2022 年 2月,贝达药业将伏罗尼布中国外眼科权益授权给 EyePoint,后者在其Durasert 递送技术基础上开发了 EYP-1901。(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尧唐生物 YOLT-201 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 NMPA 受理, 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 YOLT-201 为一款体内基因编辑疗法,采用 mRNA-LNP 递送系统,单次给药的体内编辑效率达到同类最优。(数据来源: CDE)   公司要闻:   贝达药业(300558.SZ): 公司自 C4 Therapeutics 引进的 1 类新药CFT8919 片(BiDAC 降解剂)已获得 CDE 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携带 EGFR L858R 突变的局晚期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华兰生物(002007.SZ): 公司的重组抗 Claudin18.2 全人源单抗获批在该靶点表达阳性的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华东医药(000963.SZ): 公司收药监局签发的关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该药品适应症为治疗 II 型糖尿病。   赛诺医疗(688108.SH): 公司 NC Rockstar 非顺应性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获得中国台湾 TFDA 的批准注册。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08
    • 医药生物:伏罗尼布AMD二期临床成功,贝达药业拥有中国权益

      医药生物:伏罗尼布AMD二期临床成功,贝达药业拥有中国权益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 年 12 月 5 日,医药板块跌幅-0.8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05pct,涨跌幅居申万 31 个子行业第 1 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药用包装和设备(+1.18%)、仿制药(+0.57%)、原料药(+0.04%)表现居前,生命科学(-3.78%)、医院及体检(-2.42%)、医药外包(-2.3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 3 位分别为常山药业(+19.98%)、兴齐眼药(+12.69%)、艾力斯-U(+10.44%);跌幅榜前 3 位为诺唯赞(-8.74%)、润达医疗(-5.77%)、博拓生物(-5.66%)。   行业要闻:   Eyepoint Pharmaceuticals 宣布其 EYP-1901(伏罗尼布) 治疗湿性 AMD的二期临床 DAVIO 2 达到所有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受此消息影响,当日公司股价大涨 177%。 EYP-1901 是一种针对 VEGFR、 PEGFR、c-Kit、 Flt-3、 CSF-1R 等多靶点的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的显著疗效。伏罗尼布由贝达药业研发,肾癌适应症已经获批上市。 2022 年 2月,贝达药业将伏罗尼布中国外眼科权益授权给 EyePoint,后者在其Durasert 递送技术基础上开发了 EYP-1901。   尧唐生物 YOLT-201 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 NMPA 受理, 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 YOLT-201 为一款体内基因编辑疗法,采用 mRNA-LNP 递送系统,单次给药的体内编辑效率达到同类最优。   公司要闻:   贝达药业(300558.SZ): 公司自 C4 Therapeutics 引进的 1 类新药CFT8919 片(BiDAC 降解剂)已获得 CDE 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携带 EGFR L858R 突变的局晚期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华兰生物(002007.SZ): 公司的重组抗 Claudin18.2 全人源单抗获批在该靶点表达阳性的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华东医药(000963.SZ): 公司收药监局签发的关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该药品适应症为治疗 II 型糖尿病。   赛诺医疗(688108.SH): 公司 NC Rockstar 非顺应性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获得中国台湾 TFDA 的批准注册。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08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呼吸道感染盛行,检测试剂企业迎产业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呼吸道感染盛行,检测试剂企业迎产业机遇

      化学制药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多地爆发,我国叠加流行   流行性感冒:1)国内正值暴发期:2023年7月南方省份流感检测阳率开始上升,北方省份的数值于同年10月上涨,至今仍保持上升趋势。2)欧洲处于底部区域:2023年第47周流感检测阳率为4%,仍低于10%的流行阈值。3)美国阳率抬头:2023年第47周,美国哨点临床实验室流感检测阳率6.2%,呈持续上升趋势。   支原体肺炎:1)欧亚暴发流行:2023.4-2023.9的检测阳率实现同比数倍上升。2)国内已过峰值,呈现下降趋势:以北京为例,其每年8-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11月达到高峰;南方地区流行时间一般较早。   RSV感染:1)欧洲正值上升期,达峰还需时间;美国已近峰值。2)我国今冬明春或迎RSV病毒流行。   检测试剂有望贡献较高销售额,相关企业或受益   国内方面:截至2023年11月30日,我国已批流感检测试剂盒98项、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112项、RSV检测试剂38项,其中达安基因/万孚生物/安图生物、丽珠医药/安图生物/亚辉龙、英诺特/安图生物分别在上述3类检测试剂中获得数量较多的注册证。   海外方面:之江生物、英诺特、仁度生物、亚辉龙、新产业、万孚生物、华大基因、诺唯赞等厂家已有多项产品获得CE认证。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联合检测产品以及抗原自测产品,相关企业包括万孚生物、安图生物、圣湘生物、英诺特、新产业、亚辉龙、诺唯赞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能不足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12-07
    • 医药生物:罗氏入局GLP-1,花费31亿美元收购Carmot Therapeutics

      医药生物:罗氏入局GLP-1,花费31亿美元收购Carmot Therapeutics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年12月4日,医药板块跌幅-1.51%,跑输沪深300指数0.86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30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医疗新基建(+1.26%)、医疗设备(+0.67%)、疫苗(-0.18%)表现居前,医药外包(-7.02%)、生命科学(-2.90%)、医疗耗材(-2.2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振东制药(+14.73%)、通化金马(+10.03%)、益盛药业(+10.02%);跌幅榜前3位为采纳股份(-12.28%)、凯莱英(-10.00%)、康龙化成(-9.87%)。   行业要闻:   罗氏宣布以至多31亿美元收购CarmotTherapeutics,其主要资产CT-388是一种2期双GLP-1/GIP激动剂,用于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和誉医药将CSF-1R抑制剂Pimicotinib大中华区商业化权益授权给德国默克,后者还有权支付额外对价后获得全球商业化权利。根据协议,德国默克支付7000万美元预付款,6.055亿美元总交易金额,以及高至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Pimicotinib已获得中美欧三地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和优先药物认定用于治疗不可手术的腱鞘巨细胞瘤。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公司要闻:   康希诺(688185.SH):公司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获国家药监局组织论证同意紧急使用。   丽珠集团(000513.SZ):公司研发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二价(原型株/OmicronXBB变异株)疫苗获批纳入紧急使用。   沃森生物(300142.SZ):公司参与研发的针对新冠变异株mRNA疫苗(OmicronXBB.1.5)RQ3033获批纳入紧急使用。   东诚药业(002675.SZ):子公司蓝纳成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关于177Lu-LNC1004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该药品是一种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放射性体内治疗药物,为全新靶点药物,拟用于治疗FAP阳性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成年患者。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